老子故里 鹿邑太清宮 古柏與鐵柱

丹桂古柏

  太清宮太極殿前兩株古柏,就是有名的丹桂古柏。古縣志記載:舊傳有八檜,八株相對,每二株共一名,日丹檜,日紐檜……老子親手所植。

現在二株最靠近太極殿,應為丹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鐵柱

                鐵柱,群眾俗稱為趕山鞭。鹿邑縣有兩根這樣的鐵柱,一根在太清宮, 還有一根在另一座紀念老子的遺跡老君台上。

實際上,太清官的鐵柱與老君台上的鐵柱一樣,沒有什麼區別,也並非群眾傳說的趕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紀念老子之物。

據《光緒鹿邑縣志》記載:“這根鐵柱高八尺,圍尺有八寸,舊志謂為唐時舊物。”經測量,鐵柱地上高度為4.3尺,周圍0.8尺,與古縣志記載完全一致。老子當時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而守藏史的任務是替周朝管理圖書,並負責記述週天子上朝時頒發的旨令和處理國家公務的情況。按照規矩,群臣上朝拜賀,以及君臣一起在朝堂上議事時,大臣們是不能坐著的。作為記述天子言行的史官老子也不例外,可長時間的站著書寫文字的確太累人了,所以周天子就特旨恩准,在朝堂內樹個鐵柱子,讓老子倚在上面寫字。這樣既減輕了老子記述的勞累,又表示了對史官的尊重。天子上朝議事,老子倚柱記錄,鐵柱成了老子專用之物。當然,這裡面大約也含有蒼天厚土,定於一柱之意。所以後人就稱擔任守藏室史官的老子為柱下史官。

  鹿邑太清宮有鐵柱,老君台有鐵柱,國內外凡是供奉老子的宮觀都有鐵柱。鐵柱已成為紀念老子的標誌。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