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斗科全稱《大梵先天奏告科儀》,據婁真人在《大梵先天奏告科儀》序中提到:“斗姆誥斗之法出自法本《大梵雷書》”,考現存之道教典籍。宋代《道法會元》中的《先天雷晶隱書》、《玉音乾元丹天大法》之中,已記載了相關之斗姆誥斗的咒語,符文,明代萬曆年間之《續道藏》中也已收錄了具體編排成型之《斗姆奏告玄科》,其內在之理路與符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視為同一法門不同時期之顯現形式。及至清代乾隆時期,婁真人集斗法之大成,考訂源流,將告斗之法編纂成型,並於乾隆十五年將之刊刻行世,即現在故宮所藏之《梵音斗科》。
拜斗是道教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斗星君掌消災解厄,南斗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斗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斗。拜斗源自東漢,據《北斗星君賜福真經》《南斗星君延壽真經》記載,太上老君於漢桓帝時先後將此二真經傳授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傳此兩部真經讓世人誦念,以求罪消孽減,增福延壽。南斗、北斗星君掌世人生死壽夭、富貴吉凶。故消災祈福、祛病、延生常向南北斗禮拜。
人的魂魄與歸宿均在於“斗府”,斗即是人的本命元辰,每個人出生之年分屬北斗七星所轄,如:肖鼠之人屬貪狼星君; 肖牛肖豬之人屬巨門星君;肖虎肖狗之人屬祿存星君;肖兔肖雞之人屬文曲星君;肖龍肖猴之人屬廉貞星君;肖蛇肖羊之人屬武曲星君;肖馬之人屬破軍星君。故每個人都有與之對應的本命星君。一般宮觀為普濟世人,這一科儀,即為拜斗。
斗:代表宇宙、諸天、天圓地方,斗故作圓形。米:代表星辰、宇宙之內佈滿星辰。米又是民間最普遍的避邪物,漢以前更用米作為道教降神之物。故將米置入斗中。米斗之上放置鏡、劍、剪、秤、尺五種法物,以符五方、五行之數。斗光煥采大圓鏡:以心鏡祛魔,以返照本命大放光彩。屬土位本命。青龍桃木七星劍:斬除不祥、護其身形。屬東方木位。朱雀鳳凰朝儀剪:剪斷藤蔓、去除邪祟。屬南方火位。白虎戥點兩生秤:以上含天心。屬西方金位。玄武天蓬大法尺:取道尺衡量深淺,以神兵鎮威,屬北方水位。五種法物之中放置油燈,點燃後務使長明不減,含生生不息、煥采元辰之意。斗燈及斗中法器蘊含奧妙道理,引申在待人處世上,需秤知輕重,度量善惡,亦即人情義理悉知,是非對錯分明。廣言之則寓意萬物調和,更需眾生互相關懷,彼此扶持,社會才會和諧祥和。
瞻星禮斗淵源甚古,昔之聖帝首命羲和,歷像日月星辰,察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後之聖人因神道教化而有禮斗之法,禳災解厄之儀範。漢有霍光禮斗諸葛禳星,昔太上降於西蜀傳天師五斗真經並斗姆心經,始有玄制科教。
禮斗是道教祈福禳災的最重要方式,無論大小道觀舉行齋醮,“拜斗”是必修法事。
據《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真經》記載天妃為斗中玉女,天尊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間,救世主民疾苦。乃於甲申之歲,三月二十三日辰時,降生世間。生而通靈,長而神異,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願一切含靈,解厄消災,扶難拔苦。……
閩地現存斗堂所行科法為《正一穹窿玉斗全科》,據考雍正年間著名神霄高道施道淵真人曾多次應當時主政福建之“靖南王”耿氏家族之邀請來榕主持法會。
《蘇州玄妙觀志》載其“晚遊閩越”。與之同時期清微高道婁近垣真人於江南與施道淵真人同用斗姆法,而婁真人在江南所傳為《梵音斗科》啟師中亦有沙門佛僧法師。《正一穹窿玉斗全科》少用梵音,可能是施道淵流傳,特別標明“穹窿”二字以示傳承。
關於斗中器物闡述,本地人家拜斗自家斗中除了通常拜斗的劍、尺、鏡、米、剪、籤等還有筷子、紅線、五子。寓意萬里纏度分四象振八方,五子糖果寓意五子登科,生活甜美。更有特色本命五行元辰燈,五行具足,照臨本命元辰有無上光明。(具體做法不可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