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為先,不得不提道家、道教與孝道略說

因為道教提倡的孝道,是圍繞修道這一目的展開的。孝道除了孝養父母師長之外,還注重其心性修煉的作用。而如何處理好個人追求與孝道倫理的矛盾,則正是修道者智慧的體現。

伴隨著淅淅瀝瀝的春雨,又到了一年清明時節,高速路上回鄉掃墓的車輛排成了長龍,這景像不禁令人想起孔子的言教: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十分重視孝道,特別是儒家對孝的提倡更是不遺餘力。不過,大多數人不太了解的是,一向被視為與儒家有思想衝突的道家道教,其實也是重視孝道的。

一、道家追求“民複慈孝”

說道家重視孝道,恐怕不少人會不以為然。因為在人們的印像中,老子莊子都對儒家提倡的仁義道德頗為反感,莊子曾藉盜跖之口諷刺說,儒家的仁義道德是盜賊的工具:“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篋》)

老子也曾經說過:“仁義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慈孝。”就此看來,被儒家視為無上要義的孝道——“孝悌者也,其為仁之本與”——在道家這裡似乎只存在負面的意義。

不過,如果仔細閱讀《道德經》《南華經》,會發現這種看法其實是一個誤解。在儒家和道家興起的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秩序解體,攻伐征戰不斷,面對禮崩樂壞的現實,包括儒家道家在內的思想家們都期望天下太平,人們安居樂業。儒家認為恢復周公所製定的禮法制度,就可以治天下。 ——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而道家則認為,提倡仁義道德,選賢舉能等等,並不能真的帶來社會安定,反而只會增加人們的貪欲、競爭之心。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當社會不斷呼籲或標榜道德、賢能的時候,道德賢能的名聲就會變成一種有利可圖的資源,——要么能獲得社會大眾的尊重,或者能得到政府的賞識,加官進爵——進而就會出現各種作偽的情況。著名的如漢代,朝廷要求地方推舉有道德、有名望、有才幹的人,本意是要選賢任能,結果卻是“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到了魏晉時期,這種選舉制度被貴族把持,更導致了世家門閥壟斷官職的情況。再如宋代的理學家要求士人嚴格道德修養,“存天理,滅人欲”,結果培養了一大堆“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

道家正是看到了這種“提倡”會帶來的負面後果,因而要求“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其目的並不是說真的反對任用賢能、反對仁義孝道等道德,而是反對刻意的崇尚這些東西。道家認為“名者,實之賓也”,社會道德的提升,需要的是真正的落實、實踐,而不是宣傳口號。所謂“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才是最終的目的。 ——道家的這種主張,倒是和明代大儒王陽明的看法很一致,陽明認為,實踐儒家道德,最根本的是致良知,因為“知是心之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大概正是在這一點上,國學大師錢穆認為陽明學溝通了道家和儒家。)

孝道不僅是一種倫理道德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心性修煉的功夫。

二、道教對孝道的提倡

道教一向提倡“未修仙道先修人道”,所以很重視對父母的孝養。因而各種經典、戒律中提倡孝道的文句、言論真可謂數不勝數。茲舉幾例:《太平經》曾說:“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抱朴子》也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

《太上老君說父母恩重經》更是反复講述了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要求修道者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並指出行孝道者會得到神明保佑:“若孝悌者,一家之中,老少安樂,天人欽仰,神明守護”。而不遵孝道者不僅會受到世俗的批評,死後更可能墮入地獄受苦。

《太上感應篇》也提倡“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反對“虛誣詐偽,攻訐宗親。”

道教對孝道的提倡,當然與儒家的影響有關係,但不同於儒學的是,信徒對這種孝道宣揚的接受,是基於自己個人的信仰,而不是出於世俗的名利追求,因而不至於帶來“偽道學”的後果。

在道教中,以提倡孝道著稱的,當屬淨明忠孝道。該派將道德倫理尤其是忠孝視為修性煉命的根本,認為天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只有行忠孝之道才能得道,故而行孝道是修道的第一步,“行淨明法,可以先學孝,次學煉身形”(《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

認為修煉之道是“始於忠孝立本,中於去欲正心,終於直至淨明。”(《玉真先生語錄別集》)

在淨明道的修煉中,孝道不僅是一種倫理道德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心性修煉的功夫。認為“忠孝之人,持心直諒,秉氣溫恭,是非不能搖,淫邪不可入,十善俱備,五逆咸消,一心之中,外物不汩,自然成就,畢竟有成。” (《淨明黃素書》)《淨明忠孝全書》還說:“至孝之道,修持久久,復其本淨元明之性,道在是矣。”同樣的,淨明道反對符籙科儀的濫用,認為只要精修忠孝之道,自然能夠與天地神明溝通,一念起即能獲得感通,不需要復雜的法術,而各種“後天之法,不曾究竟得一個大本領,搬出許多枝梢花葉”,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處。

正是因為忠孝是修道的根本,所以淨明道認為,本派提倡的忠孝,比儒者的道德修養來得認真多了。 (《玉真先生語錄內集》:“淨明只是正心誠意,忠孝只是扶植綱常。但世儒習聞此語爛熟了,多是忽略過去,此間卻務真踐實履。”)

三、修道者的孝道實踐

如前所說,道教對孝道的提倡,並不是停留在文字語言宣揚的層面,而是存在切實的實踐。這裡不妨以史料記載最為豐富的全真教為例,對道教的孝道實踐作一介紹。

全真教自創立之初,就十分重視孝道的提倡與實踐。重陽祖師曾將《孝經》列為修道者必讀典籍。七真不僅自身以孝道著稱,也十分重視勸人行孝。如譚長真有詩云:“內侍孀親行孝道,外持真正合三光”,認為在家行忠孝就是修道,不一定必須出家。更著名的則是丘長春西行見成吉思汗,曾藉天雷示警勸勉成吉思汗:“嘗聞三千之罪,莫大於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聞國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眾。”成吉思汗採納了這一建議,這不僅有助於改變游牧民族的習俗,也有助於蒙古民族接納漢族文化,可謂一舉多得。

許多全真高道以孝道著稱於世。如馬丹陽出生於“孝義之坊”,“以孝悌見稱”。劉長生“謹侍孀母,特以孝聞”。再如丹陽門下周全道“夙喪其父,生理蕭索,竭力以事母。母忽感奇疾,百療不愈。先生割股,與藥同進,厥疾乃廖,鄉黨以孝聞。”後因母喪,為報父母之恩,遂拜丹陽宗師而入道修行。其他如崔道演、陶彥明、呂道安等也以孝道聞名。再如重玄子孟志源,年少出家,後因戰亂“昆弟皆為兵亂盪散,而父母失依,公乃扶二親就己所居,致孝養之力三載。雖二兄還,其安置省問誠敬之禮未嘗缺。”

(《重玄廣地弘道真人孟公碑銘》)

道教的孝道實踐,不僅針對生身父母親族,更特別重視對師長的孝道。蓋道教認為,肉身為父母所生,但法身則為師長所與,《元始洞真決疑經》雲:“念法師,是真父母,善能生我,法身慧命……師者,父也,我若無師,不能得道”。師長的恩德,甚至高於父母。 《玄門晚課》結經偈在迴向時雲:“師資與父母,法界同宗親,現存增福壽,過去早超升”,就將師資與父母並舉,且置於第一位。在孝師的實踐上,全真教也特別突出。其弟子一般十分敬重師長,常稱師為“父師”(《長春真人西遊記》),事之如神。對師長的身後事也十分看重,如清和為長春修造處順堂,又大力營建終南山一帶的宮觀,並重新安葬重陽祖師。重陽祖師羽化後,丹陽等四真在終南山守墓三年。清和宗師羽化後,其弟子“皆廬墓終身”。這都是孝道真誠的體現。

四、結語

同樣是提倡孝道,修道者與儒家也存在一些其他的區別,例如道教從因果輪迴的角度認為,眾生之間都存在親緣關係。因而將孝道的對象擴大化,提倡慈心下氣,恭敬一切,“見……一切男女如同父母。至於六度輪迴,皆父母也。”(《丹陽真人十勸碑》)。再如道教重視對先人亡靈的超度救拔,相關內容在道教齋醮科儀中十分豐富,茲不贅舉。據學者考證,至少在宋代,道教的中元節濟度就已經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是時人人往往請羽流設齋建醮,超度先祖。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另外,道教也不認同“三年無改乃父之道”式的愚忠愚孝。因為道教提倡的孝道,是圍繞修道這一目的展開的。孝道除了孝養父母師長之外,還注重其心性修煉的作用。而且如前所述,師長傳道之恩要勝於父母生身之恩,因而慧命的延續,修道的精進,比恩養父母肉身更為重要。而且修道要求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其追求的是個體生命的超越,這不是唯父母之命是從者所能做到的。而如何處理好個人追求與孝道倫理的矛盾,則正是修道者智慧的體現。在這一點上,

全真祖師們出家不忘行孝的做法,提供了許多可供參考的完美範例,值得今人學習。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