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道教發源風水寶地 五龍宮

武當山最早的宮觀與五條龍有關
五龍宮位於金頂西北約六十里的山腰上,前有照,後有靠,左右兩邊依照山勢猶如一把太師椅,是一塊風水寶地,是武當山最早的廟宇,也是武當道教的發源地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就是民族徽章和族群標誌。五龍之說開始於東漢,各地都有,或遇歲旱,設五方龍像以祈禱之,故曰五龍。五龍宮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武當山最早由官方修建的道觀。那是在唐朝貞觀年間,天下大旱,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祈雨,唯獨均州守刺史姚簡在武當山祈雨成功。這裡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據說,那年天下大旱,飛蝗遍地,朝廷下令天下各州郡到所在名山大川祈雨。姚簡一人獨自跋山涉水到現在五龍宮所處位置,途中,他遇到五位白面書生,問他為什麼這麼辛苦?姚回答說是為了天下蒼生解除旱情,五位書生請他返轉,不一會就會有雨。果然,普降甘霖,大雨澆灌了山川大地。原來是五氣龍君化身為書生,下到凡間為百姓造福。這段優美的傳說是中國固有的東南西北中方位觀念和龍王司雨職能疊加的美好故事,也是教化官員要下定決心為黎民服務的哲理詩。

我曾多次從丹江口市六里坪蒿口村到五龍宮考察,有一次從五龍宮徒步走到南岩宮。這片區域人跡罕至,山花怒放,百鳥爭鳴,好一番自在境界,讓人頓生雲霞之思,願棄人間作方外之遊。
五龍宮位於金頂西北約六十里的山腰上,前有照,後有靠,左右兩邊依照山勢猶如一把太師椅,是一塊風水寶地,是武當山最早的廟宇,也是武當道教的發源地。五龍宮地處一塊聚風藏氣的山間盆地,從遠處看,前有青羊澗,北有磨針澗,南有桃源澗,與諸山隔離,後靠五龍峰,猶如一把結結實實穩穩噹噹的龍椅放置在群山之間。如果站在五龍宮空曠的場地,就是一個在群山之間凹進去的大塊平整盆地,西高東低,後方山體厚實寬闊,伸向前兩邊各躺臥一座山梁,相向對稱,再往前,又各有一座小山,左右相抱,像一朵盛開的五瓣蓮花,五龍宮正居其中,真乃上天造就,渾然天成。
從“祠”到“宮”五龍宮級別越來越高

唐太宗敕建五龍祠,南宋孝宗改敕五龍靈應之觀,元朝忽必烈又改敕五龍靈應之宮,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大興武當山,於永樂十一年,敕名“興聖五龍宮”沿用至今。
祠、觀、宮等是道教建築群的稱謂,它直接反映了道觀的等級規模和當時統治者的重視程度,也間接反映了凡夫俗子善男信女的信仰程度和宮觀香火是否旺盛。神不封不靈,祠、觀、宮,隨著五龍宮等級不斷提高,歷朝歷代改建或擴建,房間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土匪頭子因問卦不靈怒燒五龍宮
到明朝嘉靖年間,達到鼎盛,有道房850餘間,道人2000餘人,管轄以五龍宮為中心的南北西三個方向百里之外,還有五龍行宮等遺址留存至今。號稱“八百里武當半五龍”,興旺狀況讀者諸位可以充分發揮您的想像力。可惜,明代以後,五龍宮逐漸衰敗,累遭兵燹或人禍,清朝咸豐六年,武當山區高二先、張瞎子造反,五龍宮大殿和部分道房被燒。中華民國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931年,土匪頭子王志和因問卦不靈,怒火中燒,竟然喪心病狂,下令手下嘍囉火燒五龍宮。據當地老者講,大火持續燒了三天三夜。大火之後,絕大部分建築被燒毀,僅剩下龍虎殿和十幾間道房。

五龍宮周圍岩洞文武祈雨無不應驗
五龍宮核心區周圍方圓五里,古蹟遍布,古木參天,景緻優美。尤其是岩洞多,適合道人離群索居,潛心修煉。北邊有尹仙岩,岩內石殿五座,神桌一方,小巧樸拙,相傳周朝時尹喜在此修煉,故名“尹仙岩”。

“長生岩”在五龍峰南邊半腰,懸崖峭壁中間有一個岩洞,深四五丈,內有石龕、石缸、石床,洞口與外界僅有一行石窩相通,靠手扣腳蹬貼壁而過,膽小沒有山路爬行經驗的人是不能嘗試的。漢代陰長生,據說是東漢光武帝陰皇后的族人,在此修煉多年得道成仙,後人稱其棲居之處為長生岩,也算因人命名吧。
靈應岩在長生岩往上百尺處,是個祈雨的好地方。祈雨分為文武兩種方式,文祈雨就是在岩內三拜九叩,焚香禱告;武祈雨則是手持火槍禱告,對著岩縫放上幾槍,槍響過後,人們帶著希望深一腳淺一腳地下山,還沒走到山下,雲集雨落,邊走邊下,不一會,傾盆大雨驟然而至,持續如注,附近一大片區域的旱情就會緩解,千百以來,無不應驗。

雷洞在五龍宮疊字峰山上,深不見底,每當有風起,洞內轟轟作響,如悶雷滾過頭頂,幾里外都能聽見,所以叫“雷洞”。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