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教禮儀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33226773_3642914352433413_2580112696364309512_n

道門真武經籙傳緒

這裡講的是道法傳承以及道門應該如何傳承道法。

傳承!是靠世代子孫的努力!懂的傳承才能世代綿延,歷久不衰!

關於「道法傳承」,嗣漢四十三代張宇初天師指出:不論是科儀道法,或者是內修道法,都有一定的傳承規矩。學道的人,一定要按照傳承系統才能學到正統的道法,不然就可能走上旁門左道。特別是神霄派和清微派武當山玄武道派的道法,有許多口口相傳的秘談,如果不依據傳承就不能得到真傳。

至於如何傳承道法,張宇初天師認為:傳承道法必須要有嚴格的師承關係和嚴格的道教規戒。他說:「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為先,次以參究為務」。也就是說,一個行持的道士,首先應該遵守道門規戒,然後參訪名師,學習道法。

接著,張宇初天師批評當時道門中一些不正之風。

一、追逐名利。指出:有些道士只是追求名聲和利益,而不參拜神明,更不認真修持。這種人雖然已經有了道法傳承,但是,這種人不過就像商人中的小販子一樣。

二、誇耀虛榮。這種人認為受籙一定要高,任職一定要大。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誇耀自己。他們總是吃喝玩樂,自以為是,攻擊別人,怨天由地,永不滿足。張宇初天師批評他們同社會上的神漢巫婆沒有兩樣。

三、欺詐民眾。張宇初天師說:這種人常常過於誇耀符咒的靈驗,迷惑別人,有的甚至招搖撞騙。這種行為,實在是既有誤於祭祀和祈禱,也嚴重違反了道教的規戒。

那麼,張宇初天師的「道法傳緒」,對我們有那些啟示呢?

我們認為至少有二點:

一、在道法傳承中要提高識別能力,以防止傳承中譜系的混亂。

二、要保持正統的道法,道教的道法是有一定的規範的。

「籙」文化是最具道教特色的代表性文化之一,是在新時代弘道、闡教,可資應用的重要資源。

「授真武經籙」在發展中也有種種變化,當代的「授真武經籙」,總的來說已經大大精簡。

「授真武經籙」對於道派或者個人來說,都是大事。

《正一修真略儀》說:「籙者,戒性情,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自凡入聖,自始至終,先受戒籙,然後登真。」

因此,「受」是登仙的必備條件,具有十分神聖的意義。

正因為此,「授真武經籙儀式」就具有莊嚴性神聖性,在歷史上形成了嚴格的儀軌。

 #紫霄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

字輩傳派儀式  臺灣紫霄玄武宗壇  武當山顯傳  道揚武當真武經籙 開臺首回千年經籙  玄武道派道統  傳承法脈接派度人 閩臺開宗延派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 臺灣真武大帝廟道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2406520_3642913655766816_5560862093205343647_n

真武經籙全套說明供修道者參考!

真武經籙全套完整五十五卷,,經籙,陰陽憑,經授籙儀式陰卷焚化各宮各府,請功曹傳遞至,北極佑聖府及三官考核府登錄三界四府存檔,剩餘陽卷留予新恩籙生隨身配奉1 行科作法2 收妖伏魔3 行道一生。

紫霄玄武宗壇北帝宗師府

臺灣武當玄武道脈閩臺開宗延派 永續傳承道脈 接派度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號河南鹿邑太清宮老子故里道脈000法名武當玄武法派傳承字輩000

132326789_3642915999099915_4260955804811973706_o

133682614_3642916935766488_5267697050796459608_n

在道門傳承裡,主要依據經法相傳,道法承襲,傳承都只是人傳人遞代相傳下來,各宗法脈皆各有經典傳世。明清以降,道教各宗各派漸趨融合,經法逐漸統一,以靈寶派《度人經》,武當玄武派以道德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為主要經典,為首經,以《三官經》、《北斗經》、《玉樞經》為修行入手經典;二武當玄武派祖師先賢傳承下來的獨特修行體系,主要目的只是勸善、孝道。如果只是依靠一些鬼神附體、外道神通所得的治病感應的能力,而不是依據先賢祖師們留下的經論來作為修行的依據和指導,不以慈悲和智慧來度眾生,這樣是證不了道的。不入正道的民間術士即便有神蹟顯靈、有菩薩降祝,歸根到底也只是出馬旁門而已,歸不了道門正統也得不了大道。

授真武經籙的道子能得到真武祖師心印心傳心法。真武經籙的說明如下:真武經籙,道士的百科全書。

記籙:通常指記錄有關天宮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如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如太上正一盟威錄卷三所載:太上正一上仙百鬼召錄上面寫著種種神將使者功曹的名號。隋書經籍志說:籙皆素書,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實即記錄天神的名冊。另外籙又指戒籙,如登真錄即奉道者的名冊,秘錄如天師秘錄等。

符籙:籙和符的圖樣,性質作用很多地方表現一樣,因之符錄往往連稱。又因符籙是道教法事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地方稱符籙爲法籙。

佩籙:真武經籙也可以佩帶身上,用以避邪鎮妖,護身保命,故又稱佩籙。隋書經籍志上說:受者必先潔齋,然後齎金環一並諸贊幣,以見於師,師受其贄以靈授之,乃剖金環,各持其半,雲以爲約,弟子得籙緘而佩之。

132417488_3642916332433215_896824242827331319_o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0

何謂香火傳承?

從古至今有那一個宗教沒在用香火。

尤其以我華族炎黃子孫自居的我們,幾千年來香火代表的是我們的民族性和祖先傳承,代代相傳至今。所以香火代表的就是傳承!

試問個位!請神和祖先是先請香火還是先請神尊或祖先牌位?

香火就是神!就是祖先!這一點很重要,香火滅了,神就不在了。

祖先的香火滅了,就是絕嗣倒房!這些難道大家都不暸解嗎?

通書黃曆上何謂(入火)?又何謂(出火)而這些都是騙人的嗎?

這些都是老祖先的智慧啊!

香的意義何在:香的意義最主要是代表著對天地萬物的尊敬,借著一縷輕煙上達天聽,香中的火光又代表著光明,掉落在爐中的香灰,代表的就是傳承。在道教已經算是最環保的了,別的教派還有所謂的火供,香供,那種供養的盛況,相信於現今時代的你我都有耳聞吧!

唉!求求各位掌管廟宇的大爺們好好的思考一下吧!那天有信徒要到貴廟(分香撥火)不知您要拿甚麼給信徒?難道熟不知香火在信徒的心中代表的是對神和先人一份的虔誠與信任……

不要再執迷不悟了!減香可以接受,滅香既是滅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與民族性不是嗎?

希望執政者省思!不要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

傳道者更不可不知,不傳啊…勿自欺欺人,騙神騙人又騙鬼~

神尊寶相,祖先牌龕皆是木造,歷經百年,千年會損傷,可修則修,不可修則可換新,唯有香火沒了一切就神不在,祖先沒了。

拜神」當然可以到道堂上香敬拜,其實,我們也可以多在家在恭誦各位仙真的寶誥。唸寶誥的意思是用至心(或志心,即是全心全意)皈命(皈依)那個神祇。所以,唸寶誥都是與各神明結仙緣。

(希望有看到此篇文章的讀者,盡量的把它傳出去吧!讓不暸解的人暸解……)

位於【(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的老廟

【北極玄元宮道觀】,也是一間以【真武大帝】為主神的宮廟,很是值得前往朝敬。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盧道長電話: (04)22656052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香“ 你知道嗎?》#歡迎轉貼分享

一點靈光透九霄,裊裊香煙通三真,香火一直是道教信仰的核心

,透過火與香人的意念才能傳達給神明。

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香,就在十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齋日還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上香吧,

這都是為了方便信眾而說的法。關鍵是要有一顆真誠、慈悲、恭敬的心。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也就是“發短信”也表示你有信心。

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另外,上香既是供養三清道祖、神聖,也同時供養了六道中其它眾生。

其中鬼道眾生有一類是以香為食物的,上香也是供養它們,鬼道眾生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個月,

初一、十五上的香對它們來說等於是中午飯和晚飯.

燒香禮儀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道祖的尊敬、感激與懷念。

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道、經、師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傳遞信息於大道虛空法界,感通經籍度三師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道門弟子無私奉獻。

4、表示點燃了道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

聖真祖師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道門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道、經、師三寶大道。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

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柱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一般在三清寶殿、北極玄元宮廟道觀(紫霄祖殿) 前上三柱香就行了。

把香點燃後應獻在香爐中間:

三上香

第一次插香:默誦“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持天尊,永脫輪回”;左手插香入爐 中央。

第二次插香:默誦“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左手插香入爐 右方。

第三次插香:默誦“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左手插香入爐 左方。

道家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

道家認為,香於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關係,妙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賢聖,甚至能夠散發出特殊的香氣。

道家認為香能溝通凡聖,為最殊勝的供品

從日常的誦經靜坐,到盛大的祈安植福法會(朝真禮斗)、陰陽兩利拔薦水陸法會、神像開光、傳戒、放生等等法事活動,都少不了香。

特別是法會活動,必以隆重的上香儀式作為序幕。

道家用香輔助修持

道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空淨、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正定,

證悟大道,獲福無量。

而且好香的氣息對人有潛移默化的熏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好香如正氣,若能親近多聞,則大為受益。

所以,道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緣。

由於香的尊貴、神奇及其在道教中的悠久傳統,在今天的道教之中幾乎是無處不“香”了。

道人靜坐以燒一炷香的時間為準,謂之“坐香”; 圍著聖像“繞天尊聖號”,三圈、七圈或更多,既是天尊聖號也是以“經行”作修持,

謂之“行香”,若是跑步繞天尊,則謂之“跑香”!,

用於警策修行的形如寶劍的木板,謂之“警策香板”,用於懲戒的謂之“清規香板”;用於警醒昏沉者的謂之“巡香香板”;

若修持者犯了錯,還有罰去“跪香”!

祖師殿謂之“香殿”,廚房謂之“香廚”,而道教宮觀更是被尊稱為“叢林” (全真聖地)

燒香一般都是三柱香。這是由於燒三柱香代表供養道,經,師寶。

燒香時:

第一次插香:默誦“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持天尊,永脫輪回”;左手插香入爐 中央。

第二次插香:默誦“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左手插香入爐 右方。

第三次插香:默誦“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左手插香入爐 左方。

燒香注意事項:

在道廟宮觀內有很多聖真,如果你願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如果時間不允許,只需在三清寶殿前燒香

步驟如下:

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柱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點 )面朝大殿的大門雙手輕握三柱清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

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很多人抓著一大把燃著的香到處拜,滾燙的香灰在道廟宮觀到處飄著,陣陣濃煙熏著人們的眼睛,以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誠,這些都是不懂法的表示,其實三根香就夠了,敬在一個爐中即可,“大道一爐”然後經過每一座殿堂時,叩首拜三下就可,道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淨自心。

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

(舉香的高度不得底於下身)

右轉,面朝東方(一般大殿的門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許願,

三拜;然後朝南,朝北!

拜完後即可將香獻到香爐內,注意:應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一丟了之!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三清道祖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

所以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三枝。進道廟宮觀朝聖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道祖慈悲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聖真也一樣有功德。

太上慈悲,道祖感應、福生無量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不燒檀香原因何在?

道教不燒檀香,不知起於何時?然而現在道觀也多有燒檀香者,只是一般禮斗的時候不敢用之。然而由於傳承的問題,有些道士並不知道禮斗不可用檀香。

古籍記載尋緣由

  • 設醮不得用檀香,見之於《女青天律》,所謂“女青天律禁燃檀”是也。但是並沒說明原因。而明朝道經《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記載臞仙認為檀香乃外域夷狄之香,故不可奉獻高真。

然而檢閱《道藏》,其中關於使用檀香的記載非一:《三洞修道儀》記載用檀香做朝簡;《無上秘要·沐浴》記載以檀香沐浴;《無上秘要·燃燈》記載以檀香燃燈;《無上秘要·品》燒香記載以檀木合香;《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入靖候報應訣》記載有檀香氣乃昭示仙真下降。

《無上秘要》是唐朝所編纂之道教類書,其所引之文獻,應該是唐朝以前的。足見早期道教未嘗禁檀香也。而北宋時期成書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雖然未嘗明言不可用檀香貢獻高真,但是其中說道神仙下降,會有檀香氣,則足見神仙亦未嘗以檀香為忌也。明朝周嘉冑編纂的《香乘》中云:“道書言檀香乳香謂之真香止可燒祀上真。”則又不知其據於何書。但是起碼可以明確的一點就是,道教並不是說絕對不能用檀香的。

燒香有三種作用

其一、通真達靈,請神召將。將自己的想法,透過香煙禀報給上真。所謂“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裡來,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

其二、燃香功德,供養高真。燒香可以莊嚴壇場,盪穢辟邪,以此功德,莊嚴道場,供養高真。上祝國祚綿延,下祈兆身安泰。

其三、安神調息。有些香可以使人心神寧靜,氣息和緩,坐禪者易於入定,抄經者可以入境,打坐調息者易於入靜。是以古人讀書、彈琴、喝茶、夜話、手談、坐禪,都須有香為伴。

《女青天律》為何禁用檀香

其一、此香產自外域夷狄之邦,然而秦王逐客,為李斯所阻。何況檀香乃無辜之物,焉能以其產於外國而不可用乎?

其二、葉廷珪曰:“檀香出三佛齋國,氣清勁而易洩爇之能奪眾香。”因為檀香能奪眾香之氣。

其三、唐朝的時候有些王公貴族的牆是用檀香泥塗的,還有的用檀香木做床,做亭子、架子的,後來有些家族衰敗,牆上的檀香泥被無良商販刮走,檀香家具被劈開,拿來做成檀香,賣給廟裡,此為不淨之香,所以為道教所禁止。

其四、有些的春宮方裡用檀香,因其香氣迷離,有催情之功效。

大概後兩條,才是檀香所以被後代道教所禁用的原因。

至於說禮斗禁止燃檀香,則是據於《女青天律》。而《女青天律》並不是說只有禮斗不能用檀香,乃是一切設醮皆不可用檀香也。我覺得一般廟裡用柏木香、降香、沉香、青木香、廣木香,或者是依照香方配一些香都是可以的。還要補充的就是,檀香現在用的比較普遍,既然說檀香不淨,不可貢獻高真。而有些化學香、香精香之類,就更不宜用了。燃香本有盪穢之功用,用化學香,不僅不能莊嚴壇場,還破壞環境。自己聞著都嗆人,怎忍以此奉聖真?豈不是更應禁止麼?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弟子的法名和法號的區別

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傳承字輩譜系,代代相傳,法名必須是拜師後,師父賜給弟子們的。法號,又稱道號,是修道者自己根據自身特點給自己取的別號,道教中一般道號都為某某子或者是某某某道人。

法名和法號的區別

法名,即道名,是恩師根據自己的門派傳承字輩給弟子們取的的名字,保留原姓,中間的字必須是派系傳承用字,後面的字可以隨心取,一般師父們取法名,如果弟子們原來的姓加名就倆個字時,只要在姓和名中間加上派系用字就可以了,如果原來的名字是三個字的情況下,一般是去掉名字的第一個字,然後加上派系用字就可以了,也有按照徒弟們命理五行中所缺進行起法名,以此達到平衡。

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傳承字輩譜系,代代相傳,法名必須是拜師後,師父賜給弟子們的。

俗家弟子(居士),辦理皈依證,拜師後,皈依恩師亦會賜給法名,皈依證書上會載明門派、俗名、法名等事項。

法號,又稱道號,是修道者自己根據自身特點給自己取的別號,道教中一般道號都為某某子或者是某某某道人。比如“純陽子”、重陽子、玄誠道人等。

法名:一般來說只有一個(多個派系除外),法號可以有多個。

“派”的由來和世代系統

早期道教沒有現在所說的“派”。道教成立之前的方仙道、黃老道等學術性派別,被張道陵吸收為道教內容,後人把他的稱為教前派。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也稱做天師道。張角以《太平經》信仰創立了太平道。晉帶由帛和創立的“俗神禱”信仰稱為帛家道。以經篆傳授的有茅山上清道、閣皂山靈寶道、陝西周至的樓觀道等。直到南宋、金、元時期出現的淨明道、太一道、真大道教、全真教等和與符篆派同時出現的金丹道(包括外丹與內丹派),皆不以“派”稱。把某某系統稱某某派,是元末末明初盛行的。道教的各種修持方法為了追宗溯源找出自己的傳授系統,遂有了“派”的名稱和世代系統。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龍虎山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篆”,從此天師道改稱“正一教”。同時北方的全真道很盛行,但全真道重在內丹清修,與正一符篆修持有明顯區別,遂成為在同一時期的道教信仰中的兩個修持派別。凡偏重符篆修持的,如茅山上清、閣皂山靈寶,龍虎山天師道、西山明淨道,皆稱做“正一派”;凡偏重內丹清修的包括張紫陽一系的皆稱作“全真派”。

在這兩大派系之中又各有其分枝小派,這些分枝小派使以其成道祖師為開派始祖,用五言或七言詩體作出一百字或幾十字作為代系,如現存和使用的八十六個派名,就屬於這一類。用字代傳緒,使人可一目了然,某某人是某某派的第幾代傳人。除此之外,符篆派還有以“法篆”傳授的分派,如上清派、靈寶派、清微派、神霄派、東華派、天心派、北帝派、武當、淨明派等等。

現在國內常見到的道教所屬派系,屬於全真的有:邱長春龍門派、郝太古華山派、劉長生隨山派、譚長真南無派、王玉陽玉山派、龍門岔枝孫玄靜金山派,還有一些派的傳人。屬於正一的主要有茅山上清派和正一天師派。

一些主要門派的字輩譜系

龍門派的百字派系: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守,未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天師張真人正一派(天師派)(天師道)包括台灣現用其字派系: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志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衝漢通玄(元)韞,高宏(弘)鼎大羅,三山揚妙法(愈興振),四(福)海湧洪波。

許真君淨明宗派系:天德高無量,照明自古今,玄元聞見處,總合聖賢心。道德宏清靜,法源廣大成,東漢有章數,功果保忠禎,守本高無量,昭明自古今.含元時抱一,長合聖賢心.業复宗前哲,基興格遠程。返還修日茂,造就體但新。至理通天地,微言悟典型。精神參化育。訓誨著遺盟.達立原和厚,栽培定暢榮.啟成千百代,後世永奇英。

茅山清微派亦稱三茅派:混靖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天(夫),得(德)性自(同)尊,克崇祖德,光紹真應,師寶友嗣,永仁(世)世(仁)昌,恭存依敬(以存恭敬),倫思繼本(有自必承),丹貫以丞(能思繼本),灝演精信(端拱一誠),念愛明(敏)持,載啟先覺,雲章揖業,珠進遙芝。

華山派的百字派系:至(志)一無上道,崇教演全真,沖和德正本,仁義禮智信,嘉祥宗泰宇,萬里復元亨,清靜通玄化,體性悟誠明,養素守堅志,虛靈慧業生,希賢遵秘法,慎修保純貞,敬謹規良善,默功毓秀英,勤能扶世運,積久大丹成,永建根基厚,仙瀛書盛名,圓滿光華照,雲天慶上升。

隨山派的百字派系:思道明仁德,全真性複常,景高和禮義,嗣信守忠良,裕謙賢旅泰,宗友茂惟祥,盛益希誠樸,玄元世永昌,金木萬古續,智慧保寧光,聖體通三界,廣大演自清,志虛空教化,月盈妙中黃,用功悟仙號,丹書現榮陽,行滿乾坤秀,圓融衍相逢,蓮開龍虎詔,超升崇利享。

武當三豐派字輩如下:玄元通道居端靜,白鶴乘虛向自清,師資月圓皈志禮,身中抱一管丹成,太上淵微入妙園,凌雲星朗貯壺天,功候到日方許就,始悟真言信可傳。

南無派的百字派系:道本崇真理,玄微至妙仙,立在雲霄上,功成必有名,大教明清靜,宏演德惟良,悟元旋光性體,一志復圓融,衝壽通旅泰,了然衍注興,中和宗正巧,智慧化全家,新友聖書詔,煉就寶金丹,裕謙常禮義,慈行滿乾坤,龍虎廣修理,模照永遐齡,山川千古秀,盛希守忠賢。

嵛山派的百字派系:清靜無為道,至誠有姓名,金石功知巧,通此加地仙,玄衝宗義德,茂演教宏元,中和真法永,智慧保神全,恭敬成希盛,璞福世康寧,蓮開丹書鑑,廣大復圓融,旅泰萬古續,常義現榮陽,潔淵威錦量,行滿卯惟祥,未修空妙瑞,闡言守忠良,虞悟容之回,樸極獻崶馥。

龍門岔枝金山派百字派系:玄至一無上,天元妙理生,體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常懷清靜意,合目得金丹,道高扶社稷,留名萬古傳,宏揚開大化,正法度賢宗,溫良恭儉讓,寬仁慈善容,潛心存本位,密念守規中,勤修延壽命,內息潤黃庭,安義黍珠成,凝照慧光靈,衝舉雲霄外,永與太虛同。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真和正一的飲食區別你知道嗎

道教養生之道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飲食禁忌。在飲食方面,道教特彆強調對於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絕。

到現在道教兩派之中,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觀修行,不立家室,以素食為主;而正一則允許成家,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亡靈為主要宗教活動,除齋醮活動期間,一般不禁絕葷辛飲酒,但求心凈而已。

全真道士茹素吃齋,入全真道觀決不能夾帶葷菜。正一道士平日可以吃葷,惟逢齋醮必須吃素,因此,在齋期內入正一道觀,也不能攜帶葷菜。

待客用膳有兩種。全真道宮觀以清食待之,有啥吃啥,不擺葷酒,以盛情為滿意;正一道宮觀待客可擺葷酒。

另全真十方叢林裡有實行「過堂齋」的,無論道俗過堂時,均應按照叢林規矩,吃飯時不弄出聲音,不隨便走動、說笑起鬨等,講究「食不語,寢不言」。依照齋堂負責人的指揮,作到威儀隨眾,就可以了。

另全真要蓄髮,正一不用。

正一和全真的區別

全真派建立有傳戒和叢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觀修行,不娶妻,不茹葷,不飲酒,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

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亡靈為主要宗教活動。註:皈依道教一般指皈依全真派或正一派,皈依後稱道教居士,可住觀也可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

再說皈依,想當道士,無論全真和正一,皈依是第一步,皈依以後是道教的居士,也就是信徒,但絕對不是道士!有很多人問皈依啥意思:

皈依就是皈從依靠,道教講究:第一:皈依無上「道寶」,即皈依「太上無極大道」,能永脫輪迴;第二:皈依無上「經寶」,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經」,能得聞正法;第三:皈依「無上師寶」,即皈依「玄中大法師」,能不落邪見。

同是道教流派正一派與全真派到底有何不同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是神仙方術衍化形成的。東漢末年湧現出大量的道教組織,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張角領導的五斗米道黃巾軍起義,開創了東漢朝400年來最大的諸侯混戰的局面,為以後的「三國」打下了堅實的鋪墊。

在後來的發展中道教派系林立,發展成多元化趨勢。但總體歸納起來大致分為正一、全真兩派。

正一教,原為漢朝時五斗米道。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畫符念咒,降神驅鬼,祈福禳災。

相比之下全真教,就比較講究整齊劃一,全真教始創於金代初年 。創始人王重陽,以《道德經》作為信徒必讀經典。修行方術以內丹為主,不尚外丹符,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

認為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唯一正籙道,除情去欲,識心見性,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還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觀,嚴守戒律,忍恥含垢,苦己利人。

對犯戒道士有嚴厲懲罰,從跪香、逐出直至處死,有著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士與道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道士是中國道教的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黃冠、真人、神仙、羽流、羽衣、紫陽、方士、冠子、先生、希夷、煙客、三元客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

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過那種被世俗之人視為清苦寂寞而實際上高標清逸的宗教生活。因此,道士作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眾,布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盡力,同時圓滿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侶更多了一分瀟洒的氣質。從而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也是極為引人注目的角色。

「道教」這個詞在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們都將自己所講的思想學說稱之為「道」,如關於治理天下的叫「治國之道」,關於個人道德修養的叫「修身之道」。道士之間互稱道友、道兄等,對女道士也同樣適用,居士、信士亦可以如此稱呼他們。在道門中有些道士享有特殊的尊稱,譬如張道陵、寇謙之以及後世龍虎山天師道的歷代掌門人,都享有「天師」之稱。道士中那些出類拔萃、德高望重、學識淵博者,又常常被教內教外尊稱為真人、先生、高士等等。這些尊稱,有些又是由朝廷封贈的,也算是難得的殊榮。在道門中,有時又按道士實際的修行水準而給予相應的尊號,如(唐六典·祠部)所記:「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日法師,其二日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三洞修道儀)中將道士分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9種,將女道士分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8種,也是對道士的等級劃分。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佛教的方丈最初也是起源於道教這一稱謂。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

道士作為一種宗教角色,是隨著道教的產生而出現的。沒有道教,便沒有道士的存在;離開道教發展的歷史景觀,便不會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所以,我們先簡要地介紹一下道教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概況,以及道土是如何隨著這一過程而誕生和他們的宗教信仰的特點。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初步形成於上古軒轅黃帝(前2717—前2599年)時期,正式建立於東漢末年祖天師張陵(34年—156年)立教,以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陵為教祖。道歷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徒及教職人員的稱呼

一、道教徒的範圍

道教徒狹義的指信仰道教的宗教職業人員。廣義上包括五種人士:道士、隱士、居士、學士、信士。道教徒中的宗教職業人員現在泛稱「道士」或「道人」,不過多用於書面語。言談中多稱「道長」,尊稱「仙長」、「道爺」、「師傅」等。道經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二、一般道教徒的稱謂

道教相信通過修煉可以羽化登仙,故此又稱道士為「羽士」、「羽衣」、「羽人」、「羽客」等。道士所戴道冠為木製黃冠(一雲道教衣冠與黃帝之時相同),因而又稱「黃冠」(一般指男道士),女道士則稱「女冠」(偶爾也稱「女黃冠」)。現在一般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

道士初入道觀,稱為「道童」。道童先須在廟內出力苦行,培養功行,又稱「行行」。冠巾拜師之後,方可成為正式道士。現代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大道派,遂有「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之稱。全真派道士擅長齋醮者,尊稱「法師」。正一道士散居民間從事齋醮活動者,稱為「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稱「火居道士」,俗稱「連家道」。台灣道教基本上全屬正一派,其中從事度生一類喪葬儀典者稱為「烏頭道士」。

道行高超的道士,稱為「高道」、「高真」、「高士」或「大德」。對於隱居修煉的道士,尊稱「大隱」或「高隱」。歷史上著名的高道,過去的皇帝多封贈以「先生」、「真人」或「天師」之號。「天師」原是古代對有道者的尊稱,東漢時稱傳道者為天師,張道陵創立正式道教稱為天師,其後代子孫世襲「張天師」稱號。道教歷史上功績卓著的名真高道,道教徒尊為「宗師」或「大師」。

三、對道士還有幾種稱呼:

(一)法師:是對教內精通教義教理、能為人師者的道士的尊稱;道士中學法精進、能主持齋儀的人,亦稱為法師。

(二)鍊師:道士中修持日久,德高思精的人,稱之為鍊師。

(三)嗣師、宗師、律師、大師:全真派中,沒有受戒的稱為嗣師;已受戒的稱為宗師;曾擔任方丈的,稱為律師;職司戒壇的,稱為大師。

三、對道士還有幾種稱呼:

(一)法師:是對教內精通教義教理、能為人師者的道士的尊稱;道士中學法精進、能主持齋儀的人,亦稱為法師。

(二)鍊師:道士中修持日久,德高思精的人,稱之為鍊師。

(三)嗣師、宗師、律師、大師:全真派中,沒有受戒的稱為嗣師;已受戒的稱為宗師;曾擔任方丈的,稱為律師;職司戒壇的,稱為大師。

(四)天師:這是正一派道士對天師道創教人張道陵及其後代世襲教主的尊稱。

(五)方丈:這是對道教十方叢林道觀主持人的稱謂,其所居靜室亦稱方丈。

(六)監院:道觀內,對僅次於方丈的全觀事務總管者的稱謂。

(七)住持:道教廟觀內維持道法和總持事務的道士,都可以稱為住持。據《道門十規》上說,「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剛方正直,言行端莊,學問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

(八)知客:道觀中負責接待外方道眾和賓客者稱謂。

(四)天師:這是正一派道士對天師道創教人張道陵及其後代世襲教主的尊稱。

(五)方丈:這是對道教十方叢林道觀主持人的稱謂,其所居靜室亦稱方丈。

(六)監院:道觀內,對僅次於方丈的全觀事務總管者的稱謂。

(七)住持:道教廟觀內維持道法和總持事務的道士,都可以稱為住持。據《道門十規》上說,「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剛方正直,言行端莊,學問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

(八)知客:道觀中負責接待外方道眾和賓客者稱謂。

道士之間互稱「道友」,亦稱「同道」或「同參」,尊稱「道兄」或「師兄」,無論乾道、坤道都如此稱呼。結伴修道的人稱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稱為「道侶」或「煙霞侶」。 非專職的在家信仰道教的教徒,受過三皈五戒者稱為「居士」,未受過皈依的信教者稱為「信士」。

道士入道之後,沿用原來的姓氏,表示繼承中華民族古老傳統,不背親,不絕倫,不忘祖宗。

入道之後改用道名,即在原姓之下,第一個字由宗派字譜上取,第二個字由師父按照教義來取,組合起來就構成了道名。道名之外,可以另取道號,一般是「某某子」或「某某道人」。問訊道士姓氏稱「仙姓」,問訊名字稱「上下」,問訊宗派稱「仙派」。道士居所,稱為「丹房」或「丹室」。

道士壽終,稱「羽化」、「解化」、「仙化」、「仙去」、「仙逝」等。道士外出尋師訪道,稱為「參訪」,現在各地道教團體之間的訪問團,也稱「參訪團」。道士外出遨遊,稱為「雲遊」。到其它道觀留住,稱為「掛單」。在某所道觀入道的道士,稱為這所道觀的「法眷」。

四、叢林執事

道教叢林,有著一整套系統的管理體制,道士在叢林中分別擔任不同的執事,各負其責,共同維護叢林的正常秩序。叢林各執事稱謂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叢林的最高領導者。亦稱「住持」。

監院:俗稱「當家」。道教叢林主持一切事務者。

監院之下,設有「三都五主十八頭」。即: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莊頭、庫頭、堂頭、鐘頭、鼓頭、門頭、茶頭、水頭、火頭、飯頭、菜頭、倉頭、磨頭、碾頭、園頭、圊頭、槽頭、凈頭。

其它還有高功、提科及表白,連同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庫頭、總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監修、公務、迎賓、主翰、書記、典造、帳房等,又稱道教十方叢林「二十四位大執事」。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的中國社會是以儒家倫理為精神核心的親緣社會,倫理觀念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傳統社會的組織和運行均是在傳統倫理關係的範疇中得以開展。傳統的中國人其生活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做一名有德性的人,其次才會進一步考慮去從事何種行業,建立何種功業。倫理關係是傳統社會人際關係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顯著的紐帶。那麼做為中國本土宗教的道教,其思想教義中必然也帶有中國傳統社會重視倫理的色彩。道教中倫理思想非常的豐富而多元,比之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實踐中的倫理思想,更具有自發性和深刻性,值得當代諸位好道之士去體會和把握。

道教中人和神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首先,道教的倫理思想其最重要的理論作用,在於道教倫理構建出道教徒在宗教生活中處理人神關係的基本尺度。我們知道,任何宗教都是通過對神的尊奉和崇拜而獲得超越的,那麼人神之間的基本關係是每個宗教都要向教眾清楚說明的,人神關係的倫理價值是整個宗教倫理的基礎。道教是一門以強調得道成仙的本土性宗教,雖然也強調神仙在人的修煉和生活過程中的影響,但是更強調人自我主觀努力的結果,人通過學道而得以成仙,人和仙的區別於鴻溝並不像西方宗教那麼巨大。但是如何處理人神關係,成為了比之西方宗教更加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西方宗教中,尤其是基督教中,人與神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人無法觸碰和接近神,那麼人神關係就很簡單,人只需要默默地作為神的子民,無限的信仰和尊奉神就可以了,但是在道教的教義中,人神差距並沒有那麼大,每一個道教徒都是一位潛在的神,道經常有這樣的說法:“神仙可學,長生可得” 。那麼道教中人神之間的關係就要比西方宗教更加的微妙。

神仙一方面是道教徒修煉過程需要崇拜和祭祀的宗教偶像,一個方面又是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的方法和經書又是神仙傳授,可以說眾位仙真在一定意義上又是道教徒修煉活動的引路人和指導者,還有一個方面,神仙是道教徒努力修行獲得的最終結果,是修煉過程中的目標。既然在道教思想中神人關係有以上三層含義,那麼構建神人關係的倫理思想就要比其他宗教更加豐富的多。所以我們在學習和閱讀道教經典中就會發現,做為道教倫理的基礎——人神倫理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在體現道教倫理的道教戒律和具體的宗教實踐中,道教徒不僅要尊奉仙真,還要從內心中發願努力修煉自身而得飛升上界,更是還有崇奉神真傳承下來的道教經典而不違背其教誨。可見,道教的人神關係依舊是依靠倫理價值的規範而得以確認的。道教的倫理規范成為了教眾處理自我和所崇奉仙真之間關係的直接參照物。

道教要入世就必須把道教倫理融入社會中

其次,道教倫理是保證道教徒在社會生活中的正常生活,是道教徒處理與他人,與師長,與家人的關係的基本規則。通過學習道教史我們了解到,伴隨著道教的不斷發展,最遲到六朝時代,道教從秘密傳授的小圈子中走出來,演變成為了入世的社會化宗教。道教的社會化最主要的體現是更加強調道教徒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家庭義務。從而使得道教徒真正能夠融入到社會家庭生活中,而不是被社會家庭生活所排斥。一直以來圍繞宗教中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即一個真正的信仰者應當是出世的還是入世的。在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下,佛道教都強調信仰應當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而我們前面已經說明,傳統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倫理社會。那麼道教想要獲得社會化,道教徒想要入世,那麼就必須在道教倫理方面也融入到社會倫理之中,承認社會已經存在的社會倫理,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更為嚴格和高尚的宗教倫理。可以說道教也是這樣做的。在六朝時代,道教經典中有關戒律的內容越來越多。大量新的戒律出現來保障道教徒在社會生活中過上有德性的生活。比如在新出的《靈寶智慧十戒》中,強調“一者不殺,當念眾生。二者不淫,犯人婦女。三者不盜,取非義財。四者不欺,善惡反論。五者不醉,常思淨行。六者宗親和睦,無有非親。七者見人善事,心助歡喜。八者見人有憂,助為作福。九者彼來加我,志在不報。十者一切未得道,我不有望”。從以上的十戒中我們看到,道教戒律將世俗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要求納入其中,“殺、淫、盜、欺”等犯罪行為被明確禁止。而幫助他人,和睦宗親等社會倫理要求也被道教戒律所提倡。

道教徒不可以沒有一個獨立堅定的修道心性

再次,道教倫理是保證道教徒修煉得道的心性基礎。

一直以來,中國流傳下來的修煉術法均是強調對個人智慧、個人心性的培養。在道教傳統修煉思想中,一個道教徒可以沒有豐厚的家財,沒有廣博的知識,沒有豐富的人脈,但是不可以沒有一個獨立堅定的修道心性。沒有堅定的修道志向,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勤奮的修道,人是不可能得道成仙的。這樣的心性不是人天生所具有,需要修道者在具體的事事物物上去磨練。“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求道者潛藏於山林之間,而不為外物所累,這樣安靜無憂的環境並不會對人的心性有什麼樣的磨礪。只有修道者投入在具體的紛亂的社會關係中,在復雜的生活際遇中,保持自己的本心與志向,才能夠使得自己的心性有所提升。因為道教的修煉並不是一種個人的秘密隱修,而是更強調修道者對整個家國天下也承有責任。道教做為一個強調自度度人的入世宗教,強調道眾在修度自身的過程中兼顧修度他人。想要修度他人,推己及人,那麼沒有良好崇高的品行是不可能達成的。而歷史上著名的高道也均是憑藉著自身的道德魅力,才能夠感召民眾,教化他人。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外來價值觀進入,傳統的道教倫理思想面臨著教內教外多方面的挑戰。如何重提道教倫理,堅守道教價值底線,是每位向道者在新的時代大潮之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種道教禮儀,教你看懂道家儀範

植根於素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禮儀相當完備且非常講究。

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被視為品行不端,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道教自創立後,在形成自己獨特的禮儀形象時,承繼了道家和吸收了儒家以及中國傳統禮儀的一些禮節,結合道教的實際情況,在對道士的衣食、住行、視聽、稱謂、齋壇等眾多方面的外在形象進行規範化,使其從言語、服飾、出入、飲食、誦聽、齋醮等方面有別於觀外俗人,約束道士清心修道,超越凡塵。
道教禮儀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禮即是禮節,儀即是儀式。

也就是說,道教用特有的禮節的形式規範道士行為的一種儀範,是區別於俗人的具體行為儀式。

道教自創教後,就制定了一套禮儀,以後歷代不斷增改、完善。全真叢林制度的建立,對禮儀的要求則顯得尤為重要。道教對違反禮儀者,沒有具體的懲罰措施,常以清規論處。

(一)吃住禮儀

在過去,道教的叢林宮觀對吃住有嚴格的儀範。道士吃飯要依儀範進齋堂吃飯,名「過堂」。常住在齋堂吃飯有三種規矩:一是便堂,不講禮儀,隨便用齋,但必須食素,且不能說狂語;二是過堂;三是過大堂。過堂吃飯叫「過齋堂」,要衣冠整齊,在齋堂門外排班進齋堂用齋。常住九月十五日起到三月十五日止都是「過堂」吃飯。臘月二十五「接駕」後到正月初五午齋畢均要「過大堂」。過大堂八大執事在客堂搭衣(班衣也叫法衣)整班,客、寮帶班到監院寮(有方丈者到方丈寮)門口,兩兩相對隸立,監院出寮(搭衣、捧如意)兩使者隨出,站立監院兩邊。同打一躬,客、寮引班到齋堂門口,分班續立在兩排道眾後邊。

道眾聽到打梆號,衣冠整齊到齋堂門口外排班,執事排班請監院,堂頭衣冠整齊去請供,兩名經師,一名護供,一名站在堂內。堂頭請供(一小盂飯,一小盂清水,一雙筷子,燃香三炷,一炷燒在司命爐內,兩炷放在供盤上),舉供齊眉,入堂,供於靈祖像前。按道教儀式擊梆。

吃飯時,叫「讓齋」。不「過大堂」,平時過堂,由堂頭「讓齋」。「讓齋」完畢,侍者歸座,合堂用齋,切忌「響堂」。大眾用齋,行堂左右巡視,隨時給添飯、添菜。齋堂用的碗筷擺法亦有法規。每人面前兩隻碗,左飯右菜,橫筷子兩碗前近身處。若欲添飯,以目注視行堂,用筷指左碗;欲添菜指右碗。行堂持飯、菜桶至前,要多少,以筷在碗內劃圈,行堂根據所劃添飯、菜。吃好時,將筷直置於兩碗中間,以示齋畢。堂頭看大眾全用齋畢,目視侍者,侍者下座,喊:「大眾結齋」。

食畢,方丈、監院、道眾,同打一躬,依次退出。

道眾吃飯時必須先供奉祖師。

臘月二十八日客堂備席,請果茶執事團年,道眾吃「混元菜」。年三十下午于山門外設香案,供本宮前羽後化各派靈位牌,監院、高功、經師去大廚房「接灶」,做祝壽科儀,接著便是接喜神,搶喜錢。

初一至初五日:這五天中午皆吃「混元菜」。現在一般宮觀,吃飯另行「過小堂」儀。很少舉行「過大堂」禮儀。

(二)宮觀禮儀

道教宮觀的道士必須住廟,要求宮觀內保持良好道儀風範,不得混同於俗。道士與道士之間一般稱道友、道長等,對年老道士一般稱某爺。道人宿舍中須清潔素雅,不得華飾,但要整齊,道人不得裸身而臥,不得在臥室內葷酒、神侃。

道眾宿舍不得把俗人隨便帶入,更不能留宿。乾道、坤道不得在同院中居住,相互之間應保持距離,清心寡欲,不起邪念。乾道、坤道之間不得隨意串門。
早上開靜後,需立即起身洗漱,到各殿朝拜祖師,上早課,誦經聆聽,持心修煉。

到其他廟內掛單,要遵守其廟中規範,不經允許,不得常住。

(三)穿戴禮儀

服飾是道教宗教形態上的一個突出標誌,人們可以從服飾上清楚地辨認出道教徒。道士在廟都必須頭上戴巾,身穿道服、白襪、布鞋。

道人服飾,古有「羽服」、「羽衣」之稱。道教服飾最早的統一定製是從南朝劉宋時的陸修靜開始的。

現代道人穿的服裝,大小上衣皆為「大領」,是明代以前漢民族的服裝樣式。黃色黑邊,受戒時用;法衣,指做道場「高功」穿的法服和行宗教大典時「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經師上殿念經、做道場穿的法服,也有素凈不繡花的,通稱「班衣」。大褂、道袍一般多用藍色,以象天色和東方青陽之氣;法衣則多紅、黃色,也有藍色、綠色;方丈穿的法衣多為紫色;班衣以紅、黃居多。

道教把道教徒戴的帽子稱為「巾」,巾有九種。分別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遙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陽巾。

道士的合格服飾,不僅是衣帽整齊,而且要衣冠整齊。所謂的「冠」不僅指帽子,而且指特製的禮飾。最通用的有黃冠、五嶽冠、五老冠等,這些是作法事時用的,專場專用,不能隨便戴上。

道人的鞋、襪也有規矩,鞋以青布雙臉鞋為最合格,一般穿青布圓口鞋或青白相間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襪則統用白布高筒襪。

道人褲管必須裝入襪筒內,不得敞著褲管。不穿高筒白襪,亦須把褲管齊膝下綁紮。不扎褲腳上殿,殿主不讓進殿,進了殿要受罰。

道人不得頂「冠」入廁,戴「冠」入廁者要受罰。巡寮執行任務處罰人時,必須衣冠整齊,莊嚴從事。

(四)科齋禮儀

齋醮是道士日常生活中必修之課。齋醮的禮儀很複雜,如敬香、禮叩、做道場等。敬香時,還應上供敬神。

上供有香、茶(水)、燈、花、果等。道人把供品雙手端到供桌前,雙手高舉供品與額相齊,躬身一禮,然後放到供桌上。供品排列順序是從內到外,茶、果、飯(米製品)、菜(青菜、乾菜)、饅頭(麵製品),還可以酌水獻花以表道心。

道人上香,先在香爐中虔誠地上三炷香。不上斷香,不上沒燃著的香。點燃後若起明火,可上下擺滅,不可用穢氣吹滅。三炷香點燃後,來到墊前雙手舉香與額相平,躬身一禮,再到香爐前左手上香,三炷香要插平插直,香與香之間距離不可過寸。上香次序為先中,次左,再上右香,上香後復回跪墊禮叩。

道士禮叩分為三禮三叩、三禮九叩兩種。行禮時,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膝。其具體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簾,平心靜氣,二足離跪墊約五寸,二足跟距離約二寸,足尖相距約八寸,形成外八字狀。

行禮:雙手於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無名指根節(子紋),右手大拇指掐左手中指梢節(午紋),左手其餘四指抱右手,此即外呈「太極圖」,內掐「子午訣」,其寓意為「抱元守一」。行禮時手與鼻相平,不可高於鼻。然後掌心向內,掌背向外畫弧,滑落於胸口上,右手畫弧線向下右環繞,同時躬身。

叩首:右手心向下按在墊上,左手離開胸口弧線向下左、右方向環繞,按在右手背上,與右手重疊形成十字,雙膝同時跪在墊上,左右手小臂同時著墊上,二肘尖與兩個膝蓋同在一條直線上,頭叩在手背上。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緊接收回,雙手復握如前,起身站定,此為一禮一叩。

如此三禮三叩畢,足向後退半步復一禮,原地轉向值殿道長,躬身一禮,此時三拜三叩完畢。

三禮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禮。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等道教節日,住觀道眾做祈祥、祝壽接駕道場時,方丈、監院拈香行此三禮九叩大禮。

道士叩拜,是對太上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即足站八字,手按十字,頭為一也。

道士必須參加各種道場活動,衣冠整齊,虔誠祈禱。不得打鬧嘻笑,要莊嚴從事。

道士出家後還需「冠巾」。「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這種儀式只在子孫廟舉行。冠巾也叫「小受戒」。行冠巾禮時有數師在場,如冠巾師(高功)、度師(即恩師、師父)、攏發師、引進師或引禮師等。

齋醮科儀的禮儀很複雜,也是最講究、最重要的。做道場時,一定要以道教常規對待。

每逢朔、望以及重大道教節日,除給祖師朝拜外,還要弟子給師父頂禮,學生給先生頂禮。

戊日是道教忌日,不拜神,不敬香,按古代定製,戊日時宮觀要關門休息。

(五)出入禮儀

不得無故進入其他宮觀及僧院,也不得無故去俗人家。有事去俗人家,辦完事即返回,不得久留。遠近出入不應失禮。同事或失禮不可諷笑。

(六)言語禮儀

進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應高聲言語,也不應大聲咳嗽。不得多言,不得與師輩爭話,不言人過失。不說俗人家務。不言為媒保事。不與婦人低聲密語。質疑詢道當禮拜致敬。如問家常事,不必禮拜。不與人說符咒幻術及一切旁門小術。道教稱以上這些為「凈口」。

七)迎接禮儀

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時,須行拱手禮或作揖禮

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說:「無量觀」或「善哉、善哉」,也可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有與人祝福無限之意。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伸出一手,食指內屈為禮(為一氣化三清之意)。

作揖禮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向人行禮。因舉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稱「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向人作揖行禮時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臀部突出不雅觀。作揖禮較拱手禮為敬,對長者多行此禮。

(八)起立禮儀

站立時不得偏任一足,不得倚桌靠壁。侍奉師長時不得對面立,不得高處立,不得遠立。立於師後不得靠師座椅。見師長起立,見賓客起立時,除誦經或作務時外,均應隨即起立。侍奉師長時,師命坐方坐,師有問當起立應答。禮云:「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九)坐臥禮儀

閱讀經典,不得箕踞,當焚香正襟危坐。不得當聖像坐。修煉坐功時,當依師傳授按時靜坐,不得失次,夜中宜多坐少臥。不得同婦人坐,不得同女冠同坐。如女冠來問道,開示畢即遣歸,不得久留坐。坐時不得橫肱,不得豎膝。臥宜側體屈足,醒則舒。不得與師同房臥,或同房不得同榻臥。師未臥不得先臥。已臥不得言語。不得脫小衣臥,不得於非處臥。大暑不得伏地臥,不得飽飯便臥。不得置火枕邊,不得攜穢器從法堂過。晨起先左足下地。臨臥時咒曰:當願眾生,以迷入覺,一旦豁然。下床時咒曰:化惡反善,上書三光,使我長生,乘景駕雲。

(十)沐浴禮儀

道教對沐浴的禮儀比較複雜。這裡簡述其中主要的幾點。

不應與俗人同浴,入浴堂不得與別人共語。沐浴微咒曰:天地開朗,四大為常,玄水解穢,辟除不祥,雙童守護,七靈安房,雲津煉濯,萬氣混康,內外利貞,保茲黃裳。

(十一)盥櫛禮儀

漱吐水應當慢慢引下。不應高聲嘔吐唾涕。不應把髒水潑濺到別人衣服上。不得在法堂中神像前刺齒唾涕。

(十二)供養禮儀

敬禮神像儀式,如:神像開光、神殿裝飾、獻神供品、敬香等,都屬於供養的範疇。因道教敬神禮儀是伴隨神像塑造就開始的,故先從神像塑造談起。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教習俗:道門葬禮

 
 

 

道教從一開始形成,就從事或參與葬禮。以後道門葬禮,或者說道教對葬禮的參與,成為中國民俗的一部分。中國人重視養生送死。儒家所說的慎終追遠,就是重視死亡與追念先祖的連接,要求通過一定的儀式加以表現,也加以強化其間的觀念。儒家的禮儀,比較具備理性色彩,而民間以及上層社會,都有一些帶有宗教性的儀式。其中主要是讓亡靈得到安寧,同時要人鬼分途,死亡的陰影不再籠罩活人,保證活人的平安。同時,古人又重視死者的亡靈能夠上天堂,與諸神和先祖同在。西漢文帝時下葬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中,有引導婦人即墓主過一橋走向天堂,前有一人奉獻一盤,盤中盛金丹的場景,可見當時人已經將亡靈升天與方士(即道教的前身)的燒煉金丹、服食成仙的觀念結合在一起。這些都是後來道教葬禮形成的重要觀念基礎。

早期道教教派主要在民間活動,所以參與民間的葬禮幾乎是題中應有之義。比如墓門解除(一種為死者墓室舉行的法術儀式,意在使人鬼分途,同時也包含鎮墓功能),解除复連(使造成死亡的厄運和晦氣不干擾活人),都是經常性的活動。以後在發展中,葬禮的內涵逐漸突出孝的主題。強調經過道士作法,使亡者早升天堂,使已亡的祖先早日脫離幽冥之苦。這類活動,很早就成為民間常行的風俗。唐代,玄宗時規定,不准士庶之家平時與僧尼道士往來,但在家中的吉凶需作齋時,先於州縣陳牒通知寺觀,才能准許前往。可見,兇事用僧道,在當時早成風俗。明代,朱元璋重視道教及佛教在民間喪葬習俗中的地位和影響,但認為應當制為定式。所以他讓人編纂《大明立成玄教齋醮儀》,並且親為撰序,稱:「官民之家,若有喪事,非僧非道難以殯送。若不用此二家殯送,則父母為子孫者是為不慈,子為父母是為不孝,恥見鄰里。」這位一度做過和尚的皇帝知道民間用佛道二教送葬的習俗根深蒂固,所以製為定式,以加統一,並且由之推行孝慈的宣傳。明代的儒生,多有對道教和佛教參與民喪俗抱批評態度的,但並沒有能夠阻塞其源。有位叫王朗川的說:「今世喪家,用僧道作齋,或用水陸會,寫經造像,雲為死者減罪惡,必生天堂,受種種快樂;不為,則入地獄。甚者,日則孝子沿街隨僧迎經,夜則破獄照星。或作人物戲具,講經唱法;或男女夜出迎靈。法禁不能,理喻不曉。士人家變復為此,曰未能脫俗,聊复爾爾。」(明●王朗川《言行匯輯》)他所說的士人家,主要指那些讀過儒書的士大夫,他們作為儒門中人,照理應該維護聖人的教誡,不找僧人和道士參與葬禮,但卻不能實行,全是為了從俗。

道門的葬禮有相當完整的儀式,不過在民間施行中,滲入了許多民間的因素。道教的葬儀,嚴格來說,屬於齋的範疇。不過從宋以後,醮的影響超過了齋法,人們習慣上也稱它為打醮了。無論是道門人士化去,還是為一般信士亡過,都有相應的齋醮。比如,全真龍門派祖師邱處機化去後,門人為之舉行靈寶黃齋儀。《紅樓夢》第十三回寫到秦可卿死後,擇準停靈四十九日,既請了一百另八位僧人誦經,又請了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醮。當然那裡描寫的是貴族之家的排場,一般民眾,或到宮觀中打上一兩場醮,或請道士上門做法事,──比較多的是做七,即逢亡過後每七天做一場法事,從頭七做起,多的做到七七,一般的做到五七,──都是常有的事。

道門齋儀內容極為豐富。單看宋代重編過的《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及諸種靈寶大法,其葬儀之完善,儀式之豐滿,簡直讓人瞠目出舌。明代由朱元璋親自審定的儀式,比較精減。它們分為建醮一日和三日兩種。以一日言,也仍包括十五個節目:1.發直符,2.安監壇,3.誦經,4.請師,5.降神通意,6.關燈,7.召亡沐浴,8.參禮咒食,9.設食祭孤傳戒,10.設醮,11.獻供,12.祭酒,13.讀疏,14.送神,15.化財滿願。這已經大大簡化,將幾項內容合為一項。不過,從民間的實際施行看,視事主資產的豐寡,舉行儀式時間的長短,而有種種變化,而且在與民間文化長期互動的過程中也採納吸引了若干一時一地民間文化和習俗。從民間風俗的角度看,道門葬禮有如下一些經常出現的做法。

誦經

道教認為誦經有莫大的功德,給亡靈誦經,能使他們早脫幽冥之苦。在喪禮中,常誦的經典有《度人經》,《玉皇經》,《三官經》等。因為民間做喪事或請僧人,或請道士,並無一定之規,有時甚至僧道同請,所以在明清之後,常出現僧人兼誦道經,道士兼誦佛經如《觀音普門品》之類。但在道觀中做法事,所誦的則必為道經。

拜懺和水陸道場

拜懺即在神前舉行儀式表示懺悔罪過,懇求寬恕。用作葬禮的懺,則是為求赦免亡者生前過失,早日昇上天堂或者往生善趣。本來,道教的齋法中,包含著懺悔的內容,以後又形成專門的懺儀,多冠以「九幽脫厄」、「九幽拔罪」等名目。一般信眾多到道觀中請求為亡靈施行拜懺儀式,財力較雄厚的,則請道士到家中結壇拜懺。比一般懺儀排場更大的,是舉行水陸齋。水陸齋一般要做七天,也可以做更長的時間。所謂水陸,是指要供奉上天、中地和下水三界的諸多神靈,包括使三界六道亡靈餓鬼都解脫煩惱,出離苦趣,所以規模很大,而且其中包括了很多成份,甚至包容了眾多的度亡儀式,那些儀式在小型的齋儀中是可以獨立舉行的。水陸道場佛教也常為亡者舉行。但從其內容看,有發符之類道教特有的做法,可以肯定它深受道教水陸齋的影響。

燃燈和放水燈

這些做法,也是佛教和道教都從事的。就道教說,靈寶齋法中例要燃燈點燭,同時也有一些獨立的燈儀,如九幽燈之類,主要為使神光照破地獄,使亡靈乘光得悟,脫出冥界。《靈寶玉鑑》認為,燈儀絕非藉燈「啖光熒煌,為觀美也」,而是包含著「請光破幽」的意義。因為「死魂一墮重陰,漫漫長夜,非有陽光照燭,超出良難。故必法天象地,燃燈告符」。所謂法天象地,就是燈壇鋪設,上法日月星辰之懸象,下布八卦九宮之方隅,以交接陽光,開明幽暗,使亡靈乘光得度。民間習俗,人死之後,在屍體腳後放一盞清油燈,作為照亮冥途之用。除法事中燃燈之外,也常在葬禮中附帶放水燈。傳說人死之後要經過冥河,為避免失足陷於其中,要燃燈照冥河,即以紙燈放入河或湖中,以為像徵。一般紙燈做成船形或蓮花形,用瓦盆或木板作底,內燃蠟燭,念咒施法後放入水中。一般認為,水燈在水中飄浮而不翻倒越久,法師的本領越高,亡靈的福氣也越大。

施食

也叫斛食、判斛。佛教中類似的法事叫做放焰口,也有將佛道相混,泛稱之為放焰口的。依佛教的某些書籍說,凡墮入餓鬼道的,由於生前業力所拘,喉細如針,滴水難嚥,凡食物近口,口中便自會噴出火焰,燒焦食物,所以飢餓難捱,煩惱不已。只有施以法力,使熄滅火焰,開大咽喉,才可解脫。這種儀式,叫做放焰口,簡稱為焰口。佛教焰口儀,到唐玄宗時的密教僧人不空才編定,其核心是放焰口,開咽喉,為餓鬼施食。道教為鬼魂施食記載於唐初的文獻《藝文類聚》,比不空的焰口儀早的許多,不空之作,可能也參考過道教的做法。不過,後世兩教相互吸收,道教的度亡儀式中也有開咽喉等做法。也有人將二教的做法相混,泛稱之為放焰口。其實道教中正規的叫法是濟煉、煉度、祭煉,不僅一般地使亡靈解脫飢渴之苦,而且經過法師用自己的陽氣陽神煉去亡靈的陰質和精神纏縛,早升天堂。煉時一般要建立水池火炤(zho,又音zhào,火滌是經過施法之後,點燃的火盆,象徵火神),藉水滌其質,火煉其神,所以稱水火煉度。也有些科儀,如香港地區流行的三清煉度儀,不用水火為像徵,而認為只須藉法師的內氣便可奏效,是不用水火的形式,而仍舊保留其用意。也有些儀式,只突出使亡靈解脫飢渴之苦,泛稱為施食,而捨去了最有道門特色的煉度。這些儀式,除了逢重大節日,泛為全部未脫幽冥之苦的鬼魂所做之外,多數是應齋主之邀而施行,所以與民間風俗密切結合,有很強的民俗性,也有明顯的地域特點。

上述做法在各地會有種種變異,但其用意則都一致,主要在於行孝慈,同時也給家族帶來安全感,解除因親人亡故帶來的心理陰影。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在身上的道家文化

  道袍是道教徒的日常服飾,一般指穿在外面的長袍。道袍可分六種,因承襲了漢族服飾的特點,又有黃冠之稱。

一、什麼叫道袍?

道袍是道教徒的日常服飾,一般指穿在外面的長袍。現在人們所說的道袍也指由胡衣演變而來的明代儒生的居家外衣。明朝人王世貞在《觚不觚集》裡講到“袴褶戎服也,其短袖或無袖,而衣中斷,其下有橫褶,而下腹豎褶之。若袖長則為曳撒,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橫之,則謂之程子衣。無線導者,則謂之道袍。

道教產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鶖鳥羽毛)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鶴氅。其製法早見於漢武帝時方士欒大穿著的羽衣,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升之意。南朝宋代陸修靜定道服有披、褐兩種。披即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於肩背的霞帔(繡雲霞花紋的短披風,已於元代之後消失),褐即今所說的道袍。

二、道袍分類

道士道袍大致分六種: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和衲衣。皆肥大寬鬆,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又取直領,以示瀟散。

大襟:又為大褂、長衫。長及腿腕,袖長隨身,袖寬1尺4寸。是最普通的一種道袍,為日常穿用。藍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會典》雲:“道士常服青”。現在多為窄袖。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大襟道袍

得羅:特點為交領寬袖,袖寬尺寸為一尺八寸或二尺四寸,衣服顏色多為青藍色。採取傳統袍的款式,且有內擺,袖長隨身。冠巾或受籙成為正式道士之後,方可著用此衣,為參加宗教活動之禮服。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得羅特點交領、寬袖

戒衣:顧名思義受戒時穿的衣服。黃色黑邊,袖長隨身,袖寬2尺4寸。使用黃色在於黃色屬土,可化育萬物,除了示以莊重之外,寓有“道化萬物,參贊化育”之意。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戒衣特徵黃色黑邊

法衣:道教科儀、祀典、醮會的禮服。又稱“天仙洞衣”。對襟,無袖披,袖長隨身。上有金絲銀線繡的道教吉祥圖案。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道場為主的高功身著此衣。方丈在舉行隆重祀典時穿著此衣,則為紫色。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法衣,道教祀典、醮會禮服

花衣:氅衣型式,類似高功法服,其服面亦繡有龍、鶴的吉祥圖騰,為道教舉行大型朝式科儀時,經師法眾或二科所穿著之服飾。也有紅黃兩色不帶圖案者,為做一般道場的經師穿用,稱為“經衣”。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經衣

衲衣:大襟,長及小腿。多層粗布縫製。過去雲遊道士野外打坐時穿用,以御風寒。至今只有少數道士還保存著過去代代相傳的衲衣。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衲衣,多層粗布縫製

三、道袍繼承漢服又有自己的衣冠制度

道袍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中國歷朝有變者,獨道尚存。《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說:“古者衣冠,皆黃帝之時衣冠也。自後趙武靈王改為胡服,而中國稍有變者,至隋場帝東巡便為畋獵,盡為胡服。獨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黃冠之稱。”

道教對漢族傳統服飾的繼承,有自己的衣冠制度,《初真戒·三衣格》作有具體規定,無論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道教衣冠製圖(一)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道袍衣冠製圖(二)

 

四、道袍欣賞

一件直領闊袖,領口裝飾龍鳳紋、金色迴紋鑲邊。袖口繡雙龍戲珠與八卦紋裝飾帶。前部左右繡仙鶴與花籃圖案,後背底面滿繡萬字曲水與折枝牡丹紋,其上复繡日月雲霞,居中為雙龍仙塔,四周環以符篆、八仙以及各自法器。衣緣裝飾海水雲龍與八卦紋,可謂四海乾坤,道法萬千。

另一件直領對襟,大袖長身。領口直通下擺,中有繫帶,裝飾藍黃雙色地花卉篆壽紋鑲邊。袖口裝飾寶藍地金線八卦紋鑲邊。大紅素緞袍身背部正中以平金銀針法繡火焰仙塔,塔身金龍纏繞,其下裝飾仙鶴獻瑞圖,​​又有一金龍,爪翻雲海,矯健兇猛。兩件皆繡工細膩,配色鮮亮艷麗。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花卉雜寶紋道袍(上)龍仙鶴紋道袍(下)

杏黃色仙鶴葫蘆紋暗花綢為面,提​​花清晰,裝飾綠地雲龍花卉紋繡邊,墜黑色繫帶兩條。背面上方居中繡仙翁,神態悠然,四周雲龍紋環繞;中部裝飾纏枝花卉紋,下部採用盤金技法繡金龍騰於海水之上,底部綠地上兩條金龍行於祥雲之間。此拍品構圖疏朗有致,顏色豐富鮮豔,採用多種技法繡製而成,主體紋飾均採用金、銀線鋪地或勾邊,突顯道袍金光燦爛的神聖之感,從其不惜工本中可見信教眾生的虔誠崇奉。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雲龍仙翁紋道袍

以玄色為底飾金絲彩線織造而成,設色古雅、圖樣豐富,寓意福壽吉祥。正面衣襟處飾有以海屋、松石、蝙蝠、靈芝、花卉等環繞的龍虎二神獸,造型靈動、頗有生機。下擺對稱繡有二展翅欲飛的仙鶴,兩袖以八卦紋、雜寶紋、蝠紋交織組合裝飾,為典型的吉祥紋樣。背面裝飾極其豐富,花紋圖案繁而不雜,仍然以中國典型的中心對稱方式構圖,中間為雙龍託一七層寶塔,成三角形,四周環繞飾以金圓點,並將五嶽的符號及“壽”字裝飾其間。背面圖案近領口處,有兩圓圈,內各繪以月精玉兔和日精金烏,他們與下擺處的“海屋添籌”及飛舞的仙鶴構成統一的圖像系統,表現仙鶴掀籌飛向海上瑤台為西王母祝壽。而在雙龍托塔圖的外圍,又繪有典型的宗教紋樣八仙紋,並在間隙中再飾以暗八仙紋,展現出整個道袍裝飾的濃厚道教色彩。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清乾隆緙絲八仙道袍

杏黃色素緞為面,領部裝飾八卦及暗八仙紋飾,黃地“萬字不到頭”紋繫帶,袍邊以藍色素緞地繡牡丹花卉紋裝飾。正面底部分別用黃地“萬字不到頭”紋及石青地牡丹花卉紋裝飾。背面上方居中繡有代表日、月、星辰的三足鳥、玉兔及三顆金星,其下有雙龍承托七層寶塔一座,四周金星環繞,這是道袍上特有的紋飾。兩側圓形開光內繡駿馬八團,下方繡團龍三條。間飾仙鶴、如意朵雲、道士、花籃、彩蝶、蝙蝠等吉祥紋飾。底部紅緞地上兩條金龍行於祥雲之間。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龍鳳仙鶴花卉紋道袍

 

行走的道教民俗展-道袍

 

八卦花鳥紋道袍

湖色麻佈為裡,紫色素緞為面,通體裝飾花卉、​​仙鶴、瑞獸、雜寶等吉祥紋飾,背部兩側圓形開光內繡花籃五團。背面上方居中繡有代表日、月、星辰的三足鳥、玉兔及三顆金星,其下有雙龍承托七層寶塔一座,四周金星環繞,這是道袍上特有的紋飾。底部兩條金龍騰於海水江崖之上。拍品設色豐富,採用打籽、平金等多種技法繡製而成,主體紋飾均採用金、銀線鋪地或勾邊,紫色地上顯金明顯,金光閃爍,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編輯:趙青)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的神像供奉禮儀

敬禮神像儀式,如:神像開光、神殿裝飾、獻神供品、敬香等,都屬於供養的範疇。因道教敬神儀禮是伴隨神像塑造就開始的,故我們先從神像塑造談起。

道教的神像供奉禮儀




一、神像塑造

神像有木雕、泥塑、夾苧脫空、石雕等多種。在雕塑神像時,要進行敬神儀禮。其儀式主要有二:(1)擇吉日良辰舉行開工儀式。首先上供、焚香、誦經禮拜。如是木雕,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輕砍三個或七下,以示三請或表示賦予其三魂七魄。(2)在神像雕塑(造)過程巾,還必須有“裝髒”儀式,其用意是使神靈能貫注到神像中,讓神像真正成為神靈依附的分靈身。如是木雕,在神像背後開一方穴達到胸前,然後擇吉日良辰“裝髒”。“裝髒”的內容通常有:經典,它代表神靈和智慧;銅鏡,象徵神明能洞照人世善惡;曆書、五穀,象徵神明能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沉香、朱砂、雄黃,表示可以避邪;紅、黃、青、白、黑五色線,以應五行俱全;金銀珠寶,表示神明能佑人富貴吉祥;靈符、香灰,表示神通。

二、神像開光

神像塑好後,擇吉日舉行“開光點眼”儀式。事先準備好朱砂、白芨、金雞(即雄雞)、鏡子、面巾、新毛筆等物。屆時上供、焚香、誦經、念咒(念《金光神咒》)、焚表、誦念聖誥,由高功將神像上的紅布取下,用新畫巾為神像揩面,然後用新毛筆蘸朱砂、白芨和金雞血的混合液點神像眼睛(也還順便點口、鼻、耳,表示開竅),與此同時,在殿外由一道士用鏡子將陽光反射到神像的眼睛中,以喻藉太陽的神光使神像能洞察人間。舉行“開光點眼下儀式,旨在誠心祈禱神的分靈降臨人間附之神像之上,使其成為具有通神啟靈的分靈身,因此,其儀禮時分隆重。道教有 —套專行開光科儀。

三、神殿裝飾

神殿,亦稱神堂或殿堂。為了增加神的威嚴與肅穆眺氣氛,令人進入神殿后受感辣而頓生虔誠敬仰之心,還要在神殿內佈置多種裝飾。主要有華蓋、幔帳、幡、幢、吊燈等。華蓋,原為天子寶座上所用以蓋覆頭頂的傘蓋裝飾,《古今注》:“華蓋黃帝所作也”。後世道教沿用,懸掛在神像頭頂上瑞,象徵神的尊貴與威嚴。幔帳,懸掛於神像前,上面繡有白雲、仙鶴等圖案。幡,懸掛神象前之幔帳兩側。《太清玉冊》卷五:“道家所用之幡,以表示天地人之象”。在神像前,還要掛等,象徵神光普照。

四、獻神供品

所供奉的神像就是神的分靈身,當時時予以供養。供,享獻也;養,以飲食供奉也。其供品,平日為香、花、燈、水、果,此為常設之供品。做道場時則在前面五供的基礎上,增設茶、食、寶、珠、衣五供,合為十供。供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九堂供幾等。每五盤(或碗、或碟)供品為一堂。現今道觀所獻供品一般有茶(茶葉或茶水)果(水果或乾果)、飯食(米飯或米製品)麵食(饅頭或面製品)、菜(青菜或乾菜)。神的供品,也要依禮擺設。其排列順序是從內到外:一茶、二果、三飯、四菜、五饅頭。獻供時,先雙手高舉供品(與額相齊),躬身致禮,然後輕放供桌上。供獻訖,還要敬香、叩拜。

五、敬香

敬神最常見最普遍的方式莫過於敬香。敬香,也稱獻香,世人多稱燒香。敬香旨在“以香達信”,即以人的誠心通過香煙達於神明,所謂“一柱真香通信去,上聖高真降福來。”敬香有焚香、拈香兩種方式。

焚香較為常見,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線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儀式。具體做法:(1)選三柱(支)香,不要斷香。(2)點燃香(點燃後若起明火,可左右擺滅,不能用口氣吹滅)。(3)面對神像,雙手舉香(與額相齊),躬身敬禮。(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間隔不過一寸寬(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還要默念《上香時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靜”。(若在一個神殿裡供養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正位,次上右位,後兩者各上一柱香,儀式相同。)(5)上香訖,即行叩拜禮。正所謂燒香拜神也。

拈香最為隆重,只有在諸神聖誕或供齋設醮時,有主持(方丈、監院)或高功方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種,即檀香、沉香、雲香、紫降香和茄蘭香,是為“名貴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稱燒檀香。燒檀香比較講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細,一寸長短;須有專用香爐(稱檀香爐),還要另備一些香面(通常以線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類)在檀香爐中間將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層香灰。接著,點燃少許事先折成一寸長短的線香,將燃著的那端插入香面內。拈香時用左手,三枚香分別先後三次投爐,上下植獻(先中、次左、後右)或東西臥獻均可。拈香時要默念《祝香咒》:“道由心學,心假(借也)香傳。香焚玉爐,心寸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拈香訖,退回跪墊,行三禮九叩大禮。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禮儀


  道教

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土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道教自創立後,在形成自己獨特的禮儀形象時,承繼了道家和吸收了儒家以及中國傳統禮儀的一些禮節,結合道教的實際情況,在對道士的衣食、住行、視聽、稱謂、齋壇等眾多方面的外在形象進行規範化,使其從言語、服飾、出入、飲食、誦聽、齋酸等方面有別於現外俗人,約束道士清心修道,超越凡塵。

  道教禮儀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禮即是禮節,儀即是儀式。也就是說,道教用特有的禮節的形式規範道上行為的一種儀範。是區別於俗人的具體行為儀式。

  道教自張道陵創教後,就制定了一套禮儀,以後歷代不斷增改、完善。全真叢林制度的建立,對禮儀的要求則顯得尤為重要。道教對違反禮儀者,沒有具體的懲罰措施,常以清規論處。

  (一)吃住禮儀

  在過去,道教的叢林宮觀對吃住有嚴格的儀範。道上吃飯要依儀範進齋堂吃飯,名“過堂”。常住在齋堂吃飯有三種規矩:一是便堂,不講禮儀,隨便用齋,但必須食素,且不能說狂語;二是過堂;三是過大堂。過堂吃飯叫“過齋堂”,要衣冠整齊,在齋堂門外排班進齋堂用齋。常住九月十五起到三月十五日止都是“過堂”吃飯。臘月二十五“接駕”後到正月初五午齋畢均要“過大堂”。過大堂入大執事在客堂搭衣(班衣也叫法衣)整班,客、家帶班到監院定(有方丈者到方丈察)門口,兩兩相對肅立,監院出家(搭衣、捧如意)兩使者隨出,站立監院兩邊。同打一躬,客、素引班到齋堂門口,分班續立在兩排道眾後邊。

  道眾聽到打梆號,衣冠整齊到齋堂門口外排班,執事排班請監院,堂頭衣冠整齊去請供,兩名經師,一名護供,一名站在班內。堂頭請供(一小孟飯,一小孟清水,一雙筷子,燃香三注,一注燒在司命爐內,兩柱放在供盤上),舉供齊眉,人堂,供于靈祖像前。按道教儀式擊梆。

  吃飯時,叫“讓齋”。不“過大堂”,平時過堂,由堂頭“讓齋”。“讓齋”完畢,侍者歸座,合堂用齋,切忌“響堂”。大眾用齋,行堂左右巡視,隨時給添飯、添菜。齋堂用的碗筷擺法亦有法規。每人面前兩隻碗,左飯有菜,橫筷子兩碗前近身處。若欲添飯,以目注視行堂,用筷指左碗;欲添萊指有碗。行堂持飯、菜桶至前,要多少,以筷在碗內劃圈,行堂根據所劃添飯、菜。吃好時,將筷直置於兩碗中間,以示齋畢。堂頭看大眾全用齋畢,目視侍者,傳者下座,喊:“大眾結齋”。

  食畢,方丈、監院、道眾,同打一躬,依次退出。

  道眾吃飯時必須先供奉祖師。

  臘月二十八日客堂備席,請果茶執事團年,道眾吃、“混元菜”。年三十下午於山門外設香案,供本宮前羽後化各派靈位牌,監院、高功、經事去大廚房“接灶”,做祝壽科儀,接著便是接喜神,搶喜錢。

  初一至初五日;這五天中午皆吃“混元菜”。現在一般宮觀,吃飯另行“過小堂”儀。很少舉行“過大堂”禮儀。

  (二)宮觀禮儀

道教宮觀的道士必須住廟,正一派要求它現內保持良好道儀風範,不得混同於俗。道士與道土之間一般稱道友、道長等,對年老道長一般稱某爺。道人宿舍中須清潔素雅,不得華飾,但要整齊,道人不得裸身而臥,不得在臥室內葷酒、神侃。

  道眾宿捨不得把俗人隨便帶入,更不能留宿。乾道、坤道不得在同院中居住,相互之間應保持距離,清心寡欲,不起邪念。乾道、坤道之間不得隨意串門。

  早上開靜後,需立即起身洗漱,到各殿朝拜祖師,上早課,誦經聆聽,持心修煉。

  到其他廟內掛單,要遵守其廟中規範,不經允許,不得常住。

  (三)穿戴禮儀

  服飾是道教宗教形態上的一個突出標誌,人們可以從服飾上清楚地辨認出道教徒。道士在廟都必須頭上戴巾,身穿道服、白襪、覆鞋。

  道人服飾,古有“羽服”、“羽衣”之稱。道教服飾最早的統一定制是從南朝劉宋時的陸修靜開始的。

  現代道人穿的服裝,大小上衣皆為“大領”,是明代以前漢民族的服裝樣式。黃色黑邊,受戒時用;法衣,指做道場“高功”穿的法服和行宗教大典時“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經師上殿念經、做道場穿的法服,也有素淨不繡花的,通稱“班衣”。大褂、道施一般多用藍色,以象天色和東方青陽之氣;法衣則多紅、黃色,也有藍色、綠色;方丈穿的法衣多為紫色;班衣以紅、黃居多。

  道教把道教徒戴的帽子稱為“巾”,巾有九種。分別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遙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陽巾。

  道士的合格服飾,不僅是衣帽整齊,而且要衣冠整齊。所謂的“冠’不僅是指帽子,而且指特製的禮飾。最通用的有黃冠、五嶽冠、五老冠等,這些是作法事時用的,專場專用,不能隨便戴上。

  道人的鞋、襪也有規矩,鞋以青布雙臉鞋為最合格,一般穿青布圓口鞋或青白相間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襪則統用白布高簡襪。

  道人褲管必須裝入襪簡內,不得敞著褲管。不穿高筒白襪,亦須把褲管齊膝下綁紮。不紮褲腳上殿,殿主不讓進殿,進了殿要受罰。

  道人不得頂“冠”入廁,戴“冠”入廁者要受罰。巡察執行任務處罰人時,必須衣冠整齊,莊嚴從事。

  (四)科齋禮儀

  齋醮是道士日常生活中必修之課。齋醮的禮儀很複雜,如敬香、禮叩、做道場等。敬香時,還應上供敬神。

  上供有香、茶(水)、燈、花、果等。道人把供品雙手端到供桌前,雙手高舉供品與額相齊,躬身一禮,然後放到供桌上。供品排列順序是從內到外,茶、果、飯(米製品)、菜(青菜、乾菜)、饅頭(面製品),還可以酌水獻花以表道心。

  道人上香,先在香爐中虔誠地上三柱香。不上斷香,不上沒燃著的香。點燃後若起明火,可上下擺滅,不可用穢氣吹滅。三注香點燃後,來到墊前雙手舉香與額相平,躬身一禮。再到香爐前左手上香,香與香之間距離不可過寸。上香次序為先中,次左,再上有香,上香後複回跪墊禮叩。

  道士禮叩分為三禮三叩、三禮九叩兩種。行禮時,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膝。其具體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簾,平心靜氣,二足離跪勢約五寸,二足跟距離約二寸,足尖相距約八寸,形成外八字狀。

  行禮為:雙手於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指右手無名指根節,右手大姆指掐右手中指梢節,左手其餘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禮,行禮時手與鼻相平,不可高於鼻。然後掌心向內,掌背向外畫弧,滑落於胸口上,右手畫弧線向下右環繞,同時躬身。

  叩首為:右手心向下按在墊上,左手離開胸口弧線向下左、有方向環繞,按在右手背上,與右手重疊形成十字,雙膝同時跪在墊上,左右手小臂同時著墊上,二肘尖與兩個膝蓋同在一條直線上,頭叩在手背上。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緊接收回,雙手複握如前,起身站定,此為一禮一叩。

  如此三禮三叩畢,足向後退半步複一禮,原地轉向值殿道長,躬身一禮,此時三拜三叩完畢。

  三禮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禮。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等道教節日,住觀道眾做析樣、祝壽接駕道場時,方丈、監院拈香行此三禮九叩大禮。

  道士必須參加各種道場活動,衣冠整齊,虔誠祈禱。不得打鬧嘻笑,要莊嚴從事。道土出家後還需“冠巾”。“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這種儀式只在子孫廟舉行。冠巾也叫“小受戒”。行冠巾禮時有數師在場,如冠巾師(高功)、度師(即恩師、師父)、攏發師、引進師或引禮師等。

  齋醮科儀的禮儀很複雜,也是最講究、最重要的。做道場時,一定要以道教常規對待。

  每逢朔、望以及重大道教節日,除給祖師朝拜外,還要弟子給師父頂禮,學生給先生頂禮。

  戊日是道教忌日,不拜神,不敬香,按古代定制,戊日時宜觀要關門休息。

  (五)出人禮儀

  不得無故進入其他宮觀及僧院,也不得無故去俗人家。有事去俗人家,辦完事即返回,不得久留。遠近出入不應失禮。同事或失禮不可諷笑。

  (六)言語禮儀

  進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應高聲言語,也不應大聲咳嗽。不得多言,不得與師輩爭話,不言人過失。不說俗人家務。不言為媒保事。不與婦人低聲密語。質疑詢道當禮拜致敬。如問家常事,不必禮拜。不與人說符咒幻術及一切旁門小術。道教稱以上這些為“淨口”。

  (七)作務禮儀

  凡是作務不應稱勞苦。平常時應愛惜宮觀中一切事物。洗菜、做飯及做其他事,應三次洗手,洗去一切污垢。

  (八)沐浴禮儀

  道教對沐浴的禮儀比較複雜。這裡簡述其中主要的幾點。

  不應與俗人同浴,入浴堂不得與別人共語。沐浴微咒日:天地開朗,四大為常,去水解穢,辟除不祥,雙童守護,七靈安房,雲津煉灌,萬氣混康,內外利貞,保茲黃裳。

  (九)盥櫛禮儀

  漱吐水應當慢慢引下。不應高聲嘔吐唾涕。不應把髒水潑濺到別人衣服上。不得在法堂中神像前刺齒唾涕。

  (十)供養禮儀

  敬禮神像儀式,如:神像開光、神殿裝飾、獻神供品。敬香等,都屬於供養的範疇。因道教敬神禮儀是伴隨神像塑造就開始的,故先從神像塑造談起。

  (1)神像塑造:神像有木雕、泥塑、夾藝脫空、石雕等種。在雕塑神像時,要進行敬神儀禮。其儀式主要有二:①擇吉回良辰,舉行開工儀式。首先上供、焚香、誦經禮拜。如是木雕,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輕砍三下或七下,以示三請或表示賦予其三魂七魄。②在神像雕塑過程中,還必須有“裝髒”儀式,其用意是使神靈能貫注到神像中,讓神像真正成為神靈依附的分靈身。如是木雕,在神像背後開一方穴達到胸前,然後擇吉回良辰“裝髒”。“裝髒”的內容通常有:經典,它代表神靈和智慧;銅鏡,象徵神明能洞照人世善惡;曆書、五穀,象徵神明能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沉香、朱砂、雄黃,表示可以避邪;紅、黃。青、白、黑五色線,以應五行俱全;金銀珠寶,表示神明能佑人富貴吉祥;靈符、香灰,表示神通。

  (2)神像開光:神像塑好後,擇吉日舉行“開光點眼”儀式。事先準備好朱砂、白芨、金雞(即雄雞)、鏡子、面巾、新毛筆等物。屆時上供、焚香、誦經、念咒(念《金光神咒》、焚表、誦念聖誥,由高功將神像上的紅布取下,用新面巾為神像指面,然後用新毛筆蘸朱砂、白芨和金雞血的混合液點神像眼睛(也還順便點口、鼻、耳,表示開竅),與此同時,在殿外由一道士用鏡子將陽光反射到神像的眼睛中,以喻太陽的神光使神像能洞察人間。舉行“開光點眼”儀式,旨在誠心祈禱神的分靈降臨人間附之神像之上,使其成為具有通神啟靈的分靈身。

  以上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其實道教的禮儀比較繁雜,如視聽禮儀、事師禮儀、人道禮儀、持戒禮儀等,有的在前面戒律部分中已敘述過,有的隨著時代的變化需作改動,以適應新時期道教的要求。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士的髮髻如何盤
第一種方法
道士在盤髻
1、先將頭髮紮成馬尾
2、將頭髮卷緊,向左繞
3、向下繞,目的是盤成一個圓
4、將發尾塞進盤好的髻中
5、用發簪挑起一絡頭髮
6、將發簪插進頭髮內的皮筋裡
7、成品
8、也可將發簪另一端插出來,記得要壓一絡頭髮在下面,這樣盤得更緊
第二種方法
1、先將頭髮紮成馬尾
2、頭髮向右繞,注意,此時不以皮筋為中心了,而在皮筋上面
3、再向左繞
4、再向右,就這樣繞來繞去,直到把所有的頭髮都盤進去
5、把發簪插入皮筋裡,並且把皮筋位置向上拉一點
6、簪子向上插入頭髮中
7、成品
8、換個角度看
道士的髮髻如何盤
第三種方法
道士的髮髻如何盤
宋代鎏金男子發簪 長19CM 簪頭直徑1.5CM
1、紮馬尾
2、頭髮向左繞,用手把皮往上弄一點,省得埋在頭髮裡找不到了
3、頭髮再繞過來
4、頭髮繞到了皮筋的位置
5、把繞過來的頭髮塞到皮筋裡面,等於用皮筋把它們捆住
6、捆過來的頭髮繼續向左繞一圈,注意後面一圈的頭髮要在第一圈的後面繞,就是藏在第一圈的後面。注意我左手食指拿住的,是繞第二圈的頭髮,這時基本只剩個發尾了。
7、把這個發尾繼續塞到這根皮筋裡面,用皮筋把它捆住。
8、插上發簪,完成。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禮儀

植根於素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禮儀相當完備且非常講究。

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道教自創立後,在形成自己獨特的禮儀形象時,承繼了道家和吸收了儒家以及中國傳統禮儀的一些禮節,結合道教的實際情況,在對道士的衣食、住行、視聽、稱謂、齋壇等眾多方面的外在形象進行規範化,使其從言語、服飾、出入、飲食、誦聽、齋醮等方面有別於觀外俗人,約束道士清心修道,超越凡塵。

道教禮儀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禮即是禮節,儀即是儀式。也就是說,道教用特有的禮節的形式規範道士行為的一種儀範,是區別於俗人的具體行為儀式。

道教自創教後,就制定了一套禮儀,以後歷代不斷增改、完善。全真叢林制度的建立,對禮儀的要求則顯得尤為重要。道教對違反禮儀者,沒有具體的懲罰措施,常以清規論處。

道教宮觀禮儀

道教宮觀的道士必須住廟,要求宮觀內保持良好道儀風範,不得混同於俗。道士與道士之間一般稱道友、道長等,對年老道士一般稱某爺。道人宿舍中須清潔素雅,不得華飾,但要整齊,道人不得裸身而臥,不得在臥室內葷酒、神侃。

道眾宿舍不得把俗人隨便帶入,更不能留宿。乾道、坤道不得在同院中居住,相互之間應保持距離,清心寡欲,不起邪念。乾道、坤道之間不得隨意串門。

早上開靜後,需立即起身洗漱,到各殿朝拜祖師,上早課,誦經聆聽,持心修煉。

到其他廟內掛單,要遵守其廟中規範,不經允許,不得常住。

道教穿戴禮儀

服飾是道教宗教形態上的一個突出標誌,人們可以從服飾上清楚地辨認出道教徒。道士在廟都必須頭上戴巾,身穿便服、白襪、布鞋。

道人服飾,古有「羽服」、「羽衣」之稱。道教服飾最早的統一定製是從南朝劉宋時的陸修靜開始的。

現代道人穿的服裝,大小上衣皆為「大領」,是明代以前漢民族的服裝樣式。黃色黑邊,受戒時用;法衣,指做道場「高功」穿的法服和行宗教大典時「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經師上殿念經、做道場穿的法服,也有素凈不繡花的,通稱「班衣」。大褂、道袍一般多用藍色,以象天色和東方青陽之氣;法衣則多紅、黃色,也有藍色、綠色;方丈穿的法衣多為紫色;班衣以紅、黃居多。

道教把道教徒戴的帽子稱為「巾」,巾有九種。分別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遙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陽巾。

道士的合格服飾,不僅是衣帽整齊,而且要衣冠整齊。所謂的「冠」不僅指帽子,而且指特製的禮飾。最通用的有黃冠、五嶽冠、五老冠等,這些是作法事時用的,專場專用,不能隨便戴上。

道人的鞋、襪也有規矩,鞋以青布雙臉鞋為最合格,一般穿青布圓口鞋或青白相間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襪則統用白布高筒襪。

道人褲管必須裝入襪筒內,不得敞著褲管。不穿高筒白襪,亦須把褲管齊膝下綁紮。不扎褲腳上殿,殿主不讓進殿,進了殿要受罰。

道人不得頂「冠」入廁,戴「冠」入廁者要受罰。巡寮執行任務處罰人時,必須衣冠整齊,莊嚴從事

道教迎接禮儀

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時,須行拱手禮或作揖禮。

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說:「無量觀」或「善哉、善哉」,也可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有與人祝福無限之意。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伸出一手,食指內屈為禮(為一氣化三清之意)。

作揖禮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向人行禮。因舉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稱(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雙稱「圓揖」。向人作揖行禮時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臀部突出不雅觀。作揖禮較拱手禮為敬,對長者多行此禮。

道教言語禮儀

進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應高聲言語,也不應大聲咳嗽。不得多言,不得與師輩爭話,不言人過失。不說俗人家務。不言為媒保事。不與婦人低聲密語。質疑詢道當禮拜致敬。如問家常事,不必禮拜。不與人說符咒幻術及一切旁門小術。道教稱以上這些為「凈口」。

道教科齋禮儀

齋醮是道士日常生活中必修之課。齋醮的禮儀很複雜,如敬香、禮叩、做道場等。敬香時,還應上供敬神。

上供有香、茶(水)、燈、花、果等。道人把供品雙手端到供桌前,雙手高舉供品與額相齊,躬身一禮,然後放到供桌上。供品排列順序是從內到外,茶、果、飯(米製品)、菜(青菜、乾菜)、饅頭(麵製品),還可以酌水獻花以表道心。

道人上香,先在香爐中虔誠地上三炷香。不上斷香,不上沒燃著的香。點燃後若起明火,可上下擺滅,不可用穢氣吹滅。三炷香點燃後,來到墊前雙手舉香與額相平,躬身一禮,再到香爐前左手上香,三炷香要插平插直,香與香之間距離不可過寸。上香次序為先中,次左,再上右香,上香後復回跪墊禮叩。

道士禮叩分為三禮三叩、三禮九叩兩種。行禮時,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膝。其具體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簾,平心靜氣,二足離跪墊約五寸,二足跟距離約二寸,足尖相距約八寸,形成外八字狀。

行禮為:雙手於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無名指根節(子紋),右手大拇指掐左手中指梢節(午紋),左手其餘四指抱右手,此即外呈「太極圖」,內掐「子午訣」,其寓意為「抱元守一」。行禮時手與鼻相平,不可高於鼻。然後掌心向內,掌背向外畫弧,滑落於胸口上,右手畫弧線向下右環繞,同時躬身。

叩首為:右手心向下按在墊上,左手離開胸口弧線向下左、右方向環繞,按在右手背上,與右手重疊形成十字,雙膝同時跪在墊上,左右手小臂同時著墊上,二肘尖與兩個膝蓋同在一條直線上,頭叩在手背上。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緊接收回,雙手復握如前,起身站定,此為一禮一叩。
如此三禮三叩畢,足向後退半步復一禮,原地轉向值殿道長,躬身一禮,此時三拜三叩完畢。

三禮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禮。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等道教節日,住觀道眾做祈祥、祝壽接駕道場時,方丈、監院拈香行此三禮九叩大禮。

道士叩拜,是對太上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即足站八字,手按十字,頭為一也。

道士必須參加各種道場活動,衣冠整齊,虔誠祈禱。不得打鬧嘻笑,要莊嚴從事。

道士出家後還需「冠巾」。「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這種儀式只在子孫廟舉行。冠巾也叫「小受戒」。行冠巾禮時有數師在場,如冠巾師(高功)、度師(即恩師、師父)、攏發師、引進師或引禮師等。

齋醮科儀的禮儀很複雜,也是最講究、最重要的。做道場時,一定要以道教常規對待。

每逢朔、望以及重大道教節日,除給祖師朝拜外,還要弟子給師父頂禮,學生給先生頂禮。

戊日是道教忌日,不拜神,不敬香,按古代定製,戊日時宮觀要關門休息。

道教吃住禮儀

在過去,道教的叢林宮觀對吃住有嚴格的儀範。道士吃飯要依儀範進齋堂吃飯,名「過堂」。常住在齋堂吃飯有三種規矩:一是便堂,不講禮儀,隨便用齋,但必須食素,且不能說狂語;二是過堂;三是過大堂。過堂吃飯叫「過齋堂」,要衣冠整齊,在齋堂門外排班進齋堂用齋。常住九月十五日起到三月十五日止都是「過堂」吃飯。臘月二十五「接駕」後到正月初五午齋畢均要「過大堂」。過大堂八大執事在客堂搭衣(班衣也叫法衣)整班,客、寮帶班到監院寮(有方丈者到方丈寮)門口,兩兩相對隸立,監院出寮(搭衣、捧如意)兩使者隨出,站立監院兩邊。同打一躬,客、寮引班到齋堂門口,分班續立在兩排道眾後邊。

道眾聽到打梆號,衣冠整齊到齋堂門口外排班,執事排班請監院,堂頭衣冠整齊去請供,兩名經師,一名護供,一名站在堂內。堂頭請供(一小盂飯,一小盂清水,一雙筷子,燃香三炷,一炷燒在司命爐內,兩炷放在供盤上),舉供齊眉,入堂,供於靈祖像前。按道教儀式擊梆。

吃飯時,叫「讓齋」。不「過大堂」,平時過堂,由堂頭「讓齋」。「讓齋」完畢,侍者歸座,合堂用齋,切忌「響堂」。大眾用齋,行堂左右巡視,隨時給添飯、添菜。齋堂用的碗筷擺法亦有法規。每人面前兩隻碗,左飯右菜,橫筷子兩碗前近身處。若欲添飯,以目注視行堂,用筷指左碗;欲添菜指右碗。行堂持飯、菜桶至前,要多少,以筷在碗內劃圈,行堂根據所劃添飯、菜。吃好時,將筷直置於兩碗中間,以示齋畢。堂頭看大眾全用齋畢,目視侍者,侍者下座,喊:「大眾結齋」。

食畢,方丈、監院、道眾,同打一躬,依次退出。

道眾吃飯時必須先供奉祖師。

臘月二十八日客堂備席,請果茶執事團年,道眾吃「混元菜」。年三十下午于山門外設香案,供本宮前羽後化各派靈位牌,監院、高功、經師去大廚房「接灶」,做祝壽科儀,接著便是接喜神,搶喜錢。

初一至初五日;這五天中午皆吃「混元菜」。現在一般宮觀,吃飯另行「過小堂」儀。很少舉行「過大堂」禮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齋醮禮儀是宗教一種文化,已為當今社會所承認。而齋醮是道教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是一種文化。作為文化,就有它的文化價值,齋醮亦如此。

(一)齋醮與教義

道教通過齋醮科儀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來體現它的教義思想和教徒的信仰行為,主要表現在道、神、濟貧拔苦等諸方面。

道是道教的理論基礎,他不僅是道教的宇宙觀,而且是道教的根本信仰。因為「道」最終被人格化,成為「太上老君」,出現了「一炁三清」之說。加上人(這裡的人均指道教信徒)和鬼,便出現了人神、人鬼關係。在金篆、玉篆齋中,各種科儀大多反映人同神的關係,而黃篆齋中,各種科儀大多反映人同鬼的關係,因而要通過請聖、慶賀、祝壽等科儀為人、神祈福謝恩;通過破獄、鍊度、施食等科儀為人、鬼濟幽度亡。例如燈。儀就表明了道教徒追求光明的教義思想內容。總之,所有的一切均表現了道教的教義思想。

(二)齋醮與文學

齋醮儀式中運用了許多讚頌詞章,即步虛和青詞,屬於兩種文學體裁。

步虛是諛神之辭,建醮時,道士須旋繞香爐或燭燈,邊巡行邊按一定的曲調口誦詞章。一般為詩體,或五言、七言,或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早在寇謙之、陸修靜時,即有《華夏頌》、《步虛詞》出現。現存陸修靜《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杜光庭《太上黃篆齋儀》中皆有許多步虛詞。

青詞,又稱青辭,亦名綠章,為道教齋醮時送給天神的奏章祝文。一般多用駢體,以四六文句構成,對仗工整,文辭華麗。也有駢散並用的,開頭敘明祝禱者姓名,祈禱神祗尊號,所奏事由,末節用「以聞」、「謹詞」之類的表示謙卑祈請的文辭。唐宋時期,許多文人官吏頻頻出入於道場,且奉皇命,親作青辭。

此外,帝王也有為齋醮作讚頌辭章的。宋太宗、宋真宗。和宋徽宗等分別撰寫了《步虛詞》、《散花詞》、《白鶴贊》、《玉清樂》、《太清樂》各數十首。

由於齋蘸的廣泛影響,古代文學作品中也不乏描寫。如《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中,均有熱烈的齋醮場面的描寫。

(三)齋蘸與音樂

齋醮音樂,又稱科儀音樂、法事音樂和道場音樂,包括步虛、偈、贊、頌、誥等韻曲,和獨唱、合唱、吟唱、道白等聲樂,以及器樂、打擊樂等多種音樂形式。齋醮音樂在發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的巫教音樂、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相融合,逐漸形成了自身的風格和體系,成為中國傳統音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齋醮音樂發展到北宋末期,才出現了一部曲譜範本——《玉音法事》,此為現存所見到的道教樂譜中最早的聲樂譜集。該譜集收入於明《正統道藏》,記載了唐代至宋代的道曲50首。因記譜方法非常奇特,至今難以破譯。及至明代,又出現了一部《大明御製玄教樂章》譜集一卷,載有道曲14首,工尺譜曲調。清代《重刊道藏輯要·全真正韻》中收有全真道常用的曲目56首,用「鐺鑔板」。這些都是道教音樂的重要文獻。

全真道注重修持,醮壇音樂較為含蓄;正一道面向社會,醮壇音樂便十分活潑。

(四)齋醮與養生

道教在齋醮時,往往與煉養並行。例如在建醮前,必須齋戒沐浴,即清潔身、口、心,不讓污穢介入。在建醮過程中,要運用存想,以聚精會神,排除雜念,達到真心清靜的境界;此外還有叩齒、呼吸等等,都是齋醮中有利於健康的因素。

總的看來,道教齋醮科儀對中國社會和道教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道教開展正常宗教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道教教理教義的行為體現;是弘道揚教的重要途徑;是道教徒表達信仰的主要方式;是道教聯繫群眾的紐帶;也是群眾了解和信仰道教的橋樑。

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 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禮儀文化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又由於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 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相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 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應立足於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重建一套現代文明禮儀。

北繪認為,「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事尚禮則事成。」中國傳統文化中禮儀規範常被視作人生之本,立業之基。從現代管理學中延伸出來的職業形象和職業禮儀規範,也正在成為眾多企業所關注的熱點問題。禮儀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必修課,在公共關係、對外交往、商務活動、職場管理、信息溝通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完善的禮儀文化成為企業職業化、規範化管理和國際化程度的標誌。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齋醮活動,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全真派道觀

全真派道觀:如北京白雲觀、青島嶗山太清宮、武漢長春觀等。全真派齋醮活動包括課誦、接駕、祝壽、祈福、延生、消災、供天、攝召、散花、施食等科儀。經懺有早晚功課經、三官北斗經、真武、受生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太上三元滅罪水懺、薩祖鐵罐施食、全真演教接駕詞科、玉皇寶懺等等。

(二)正一派道觀

正一派道觀:如上海白雲觀、蘇州玄妙觀、龍虎山天師府等。正一派齋醮活動包括奏職、祝聖、完願、慶誕、進表、供天、鍊度、發遞、亡斗、開啟、請聖、火司朝、迎鑾接駕、延生告斗等科儀。經懺包括早晚功課、玉皇懺、雷祖懺、真武懺、三宮懺、斗經斗懺、朝天懺、青玄懺、九幽懺等等。

正一派道觀十分注重齋醮科儀,因為這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故正一派齋醮活動非常精彩,內容也十分豐富。

(三)散居道士

散居道士,指分散於民間不居廟的道教徒,多系正一派。他們的特點是不居廟觀,或以家庭為單位,世代相傳;或以個人為單位,廣收門徒;一有機會便到群眾家裡舉行齋醮活動。主要分布於上海郊區、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散居道士多承龍虎山之法統,世家傳承,歷代伙居。故所誦之經懺亦正一道觀常用之經懺,主要是:三官北斗經、靈官經、王皇心印妙經、玉皇懺、太上三元大懺、灶王懺等等。

現行道教常用的齋醮科儀很多,大略有:早晚壇功課、接駕、祝壽、進表、鍊度等等,現擇要分述如下。

(一)早晚壇功課

道教住觀道士每日早晚例行的科儀。約起於南北朝以後。據《早晚功課經·序》曰:「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也,修自身之道者,賴先聖之典也。誦上聖之金書玉誥,明自己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大道,非課涌無以保養元和。是人道之門牆,修性之徑路。」

在觀道士每日卯、酉之時上殿做功課,早誦香贊、開經偈、凈心咒、凈口咒、凈身咒以及《清靜經》、《玉皇心印妙經》等;晚誦步虛、開經偈、玄蘊咒、《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等。唱贊禮拜,諷誦仙經,一是修真養性,二是祈禱吉祥,三是堅定道心,四是超度亡靈,五是體現宮觀道風管理。

(二)祝將科儀

常用於道教早壇功課出壇中的一種科儀。祝為恭請之意,將即神真;祝將是恭迎神真登臨壇場。

早壇功課化天地疏文後,通過高功表白,舉威顯化天尊、禮拜、上香、宣表、念()咒(靈官咒),顯示祖師赫赫威靈,降臨壇場,以護經護道護壇庭,達到道門常清靜。

(三)祭孤科儀

常用於道教晚壇功課出壇中的一種科儀。祭為祭祀、超度之意;孤為孤魂;祭孤即祭祀孤魂,為亡靈超度。

晚壇功課出壇,各執事如法如儀後,通過高功表白、舉太乙救苦天尊、禮拜、上香、灑凈水、表白宣表篆、高功步罡撒食,以期甘露灑開地獄門,孤魂亡靈升仙都。

(四)祝壽科儀

道教用於祖師聖誕之時的科儀。祝為慶賀之意,壽為壽辰,祝壽即慶賀祖師壽辰。如正月初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分別為玉皇、天官、邱祖的聖誕,於當天晚上零點例行此儀,以賀祖師誕辰。

其程式為:各執事如威如儀,高功、表白,齊舉玄教萬壽天尊,上香禮讚,舉道經師寶天尊,詠「三寶香」韻,舉香雲達信天尊,宣表念祖師寶浩(某祖師聖誕即念某祖師誥)、焚表、退班。

(五)慶賀科儀

亦為道教用於祖師聖誕之日的科儀。慶為慶祝之意,慶賀即慶祝祖師誕辰。一般在祖師聖誕日白天舉行。

其程式為:各執事如列如儀,上香禮讚;舉三清應化天尊,舉道經師寶天尊,舉香雲達信天尊,上祝香咒,上威靈咒,宣表、表白、念誥(某祖師聖誕即念某祖師誥)、焚表、退班。

通過此儀,恭對醮壇,以賀祖師聖誕。

(六)接駕科儀

道教專用於玉皇巡天之晨的科儀。接為迎接之意;駕為聖駕,指玉皇大帝;接駕科儀指迎接玉皇大帝時所行的朝科。宮觀於農曆臘月二十五日子時(即零點)舉行迎接王帝聖駕大典,簡稱迎鑾接駕。

其程式是《早課》念完《太上靈寶天尊說禳災度厄真經》,高功跪起啟請韻、起「小贊韻」,監院拈香、剎板,高功說文,提科起步虛韻,高功舉大羅三寶天尊,高功起弔掛,高功提綱、表白,高功說文、起天尊板,眾念鶴駕采臨天尊,眾出殿至天壇,退班。

通過此儀恭對瑤壇,延請玉帝降臨人間,賜福禳災,延齡益壽。

(七)大回向科儀

常用於道場圓滿時的一種科儀,是為道場圓滿做的總懺悔。

其程式為:高功拈香說文,提科起步文,高功舉大羅:寶天尊,高功起弔掛、提科提「恭對道前」,表白接「回向如法,高功朗念回向文,眾念《彌羅寶誥》及《洞玄靈寶高上玉皇本行集經》,高功起送花贊、退班。

通過此儀,仗道威力,願罪消除,常,轉==,普度群晶。

(八)進表科儀

進表亦稱「化表」、「焚疏」,是道教齋醮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科儀,廣泛應用於各種大犁的齋醮活動中。例如金籙、玉籙、黃籙,或者大型醮會,均要舉行此儀。

進表,源於中國古代的祈禱儀式,經兩漢南北朝、隋唐諸代的發展,逐漸由簡趨繁,直至宋元以後才日趨統一和完善。但由於道法師承的系統不同以及傳播地域的經濟文化,乃至語言、風俗習慣的差異,各地在演習中有了很大的不同。例如上海道教現行「進表」科儀,大體分三個步驟舉行。第一步為啟壇:法師和眾道士人壇敬香,跪奏祝告,醮壇被幻化成瑤壇仙境,以分燈法點燃全壇之燈,擊金玉之聲,然後漱水。凈灑壇場。第二步為請聖:奉安五方神聖、請聖、降聖。第三步為拜表:法師和眾道士奉請三師相助,降臨壇場,高功默念「薰香咒」,行祭禮於司表仙官,以勞動仙官遞送表文於天庭,然後封表,法師虛畫符文於表上,以示封緘;行送表禮,焚表化行;高功步罡踏斗,以示元神飛升天庭,默念表文,稟告上蒼,高功在踏表後,收斂元神;眾法師和執事致謝眾神,獻供,上表結束,退堂。此為進表科儀的核心內容。

通過此儀,道士將書寫信眾祈願的表文呈達天庭,祭告上蒼。眾聖降臨壇場,賜福延齡,先靈受度。

(九)水火鍊度儀

道教齋醮中常用的一種科儀。水火即真水真火,水火鍊度即指用真水真火,交煉亡靈,拔度幽魂。包括:九煉生屍、靈寶鍊度和南昌鍊度三種。

在舉行該儀時,壇場上要設置水池和火沼,水池盛真水,火沼置真火。其中真水是在拂曉時,「於東井中,人末汲者」(《上清靈寶大法》),經焚請水符後,在燭光下,汲水入水池內;真火是在日午時,「面日,截竹取火,下用印香引之」(同上),火著後,焚請火符,引火燒沼內炭。

其程式為:祝香,啟聞上帝,焚降真詔靈符;高功就座召將吏,存將吏降臨,次念五帝真諱;收召亡魂,水火交煉;焚符九章,使亡魂之臟腑生神;說戒;舉道經師寶;鬼神十戒;九真妙戒;舉奉戒頌;讀符告簡牒;高功下座,送魂度橋;焚燎,舉三清樂;退班。其核心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煉。

通過此儀,水火交煉,超陰度亡。

放焰口”是道教薩祖鐵罐施食科儀的俗稱,即齋主設置水陸道場,請道士念咒施法,把水、食物等供品化為醍醐甘露,賑濟九世父母及各類餓鬼亡魂,使之得到超脫,往生天界,永離苦海。通過莊重肅穆的法事活動,讓神靈認知齋主敬天法祖、報答親恩的孝心功德,從而保佑生者福壽康寧,吉祥如意,讓死者脫離苦海,共涉仙鄉。

(十)燈儀

道教齋醮中常用的一種科儀。指以燈為豐要法器的一種儀式,多在日落後舉行。包括:九幽燈儀、北斗燈儀、本命燈儀、血湖燈儀等。

燈儀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禱儀式,至南北朝時,醮壇執事中已有「侍燈」一職,到唐末五代,道教齋醮中就有了完整的禮燈儀。元朝時期,燈儀被廣泛地運用於金籙、玉籙類道場中。後經過發展,大體分為金籙、黃籙兩大類。

金籙類燈儀的程式是:入壇、啟白(通意)、皈命和讚頌、諷經、宣疏、回向。

黃籙類燈儀的程式是:入壇、啟白(通意)、舉天尊之號和讚頌、諷經、宣疏、回向。可見刁;同燈儀在舉天尊之號和讚頌部分有所區別,這與破獄度亡有關。

燈儀中的火種的來源是,從正午陽光取得火源,然後再在分燈儀中點燃壇場各燈。

通過此儀,照耀諸天,續明破暗,下通九幽地獄,上映無福極堂。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全真派皈依之後冠巾
全真道士,冠巾是一定要經歷的。「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並頒發冠巾狀。這種儀式只在子孫廟舉行。很多子孫廟都遵循著一條規矩:新出家者在廟行三年苦行,沒有過失,才給「冠巾」正式有自己的度師。沒有「冠巾」沒有正式度師。行行期對廟中老道士們皆以「師父」稱之。冠巾又稱「小受戒」。行冠巾禮,有數師,高功為冠巾師。度師即恩師,是親師父。梳發挽智者稱:找發師。引導行禮的稱:引進師或引禮師。

接著,全真派修道之階次是以傳受戒律為標誌的,道教全真派認為受得戒律才是合格的出家道士,學道不持戒,無緣登仙界。

道教授受戒律,源遠流長。自太上降授科儀,即成道教之傳統。魏晉以後,道教戒律十分豐富,如《三皈戒》、《五戒》、《十戒》、《老君八十一戒》等,要求奉道者必須持戒、守戒。金元全真教出現以後,長春真人邱處機遂根據道教已有的戒律,訂立了道教全真傳戒儀範。清順治年間(1644—1662年),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方丈又創立全真叢林,在北京白雲觀開壇傳戒。他承襲全真派戒法科儀,講說《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合稱「三壇大戒」。

傳戒由十方叢林的方丈負責,稱為「傳戒律師」,又謂傳戒本師,因十方叢林的方丈專門負責開壇演戒,解說戒律,傳授戒法,故有此稱。《道藏輯要·初真戒律序》云:「律者,正也,所以正不正也。即如樂有律以節氣候之不齊,出師有律以禁止武之不整也。」《初真戒·三師原說》稱:「傳戒本師乃太上繼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師。不受天仙戒者,不得傳戒。」故律師的選擇非常嚴格,必須是受過三壇大戒,戒行精嚴,德高望重的方丈榮任此職。律師之下,還沒有證盟師(專門為戒子解說經義,回答戒子疑問的大師)、臨戒師(專門負責監督戒壇威儀,禁止戒子違犯戒規的大師)、保舉師(專門負責保、保戒、保香的大師,該師一般由開壇傳戒叢林的監院擔任)、糾儀師(專門負責糾正戒子儀規的大師)、提科師(專門負責誦經拜懺及經堂事務的大師)、登籙師(專門負責為戒子取道號,填寫《登真錄》的大師)、引請師(專門負責主持大型道場,擔任高功的大師)、收察師(專門負責察看戒子言行的執事)、道值師(每日領取方丈示「道值簽」,巡視各寮,查處犯規戒子的執事,一般由海巡、巡寮、巡照等輪流擔任)等,協助律師傳戒。

 

冠巾又稱「小受戒」,為全真道入道儀式,經此儀式,可受三官保舉,正式成為一名道士。行冠巾禮,有冠巾師、度師、攏發師、引禮師等。冠巾儀式結束會頒發冠巾狀,冠巾狀上記載了包括度師、冠巾師、攏發師姓名,並有受冠巾人的道名、冠巾時間等信息。也就是說出家學道之人,冠巾的作用一個是合於玄門的清規,二是通過冠巾科儀,祖師道力消除自己以往所犯的罪愆,三是解除各種無明的障礙。

上午九時許,法會在莊重祥和的道樂中準時開始。首先由李宗清道長致歡迎辭,祝願每一位冠巾弟子罪愆消除、進道無魔。

隨後,劉懷元道長向冠巾弟子們作了開示。他說,濟南道教雖然現在發展比較薄弱,但信教群眾基礎很好,新進道門弟子冠巾以後一定要摒心、靜氣、奉道、學經,尊師愛教,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水平。此外,還要奉道有術,不能局限在一個方面,要加強各方面技藝和修養,學習社會知識以及傳統文化知識。只有廣博的學習,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廣大信教群眾服務。

「道教教職人員作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力量,而道觀不僅是信教群眾開展活動的物質載體,也是他們表達宗教感情的精神家園。」任立新說。對此,他提出三個「既要」。既要學習教規教義,又要更廣泛地涉獵現代知識和管理經驗;既要誦讀經典,又要善於思考,弘揚道教文化的時代性和正能量;既要給信教群眾傳道解惑,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理論水平。要進一步加強道風建設,以戒為師,嚴格要求,以自己的修養、道德行為感化信教群眾。

法會現場,鐘鼓齊鳴,祥音繚繞。高功法師,如法如儀,焚香作法,肅穆威儀。現場大眾,同沐神恩,無不讚嘆,並隨高功道長稽首頓首,以沾喜氣,得沐道恩。上祝國家興盛、四序和平、風調雨順,下為信士祈福迎祥、解厄禳災。

冠巾儀式上,新進道門弟子安跪於祖師案上,接受三師攏發、授冠、加袍後,辭謝五恩、禮拜十方、頂禮諸神高真後正式成為了全真龍門派弟子。道眾上殿開啟誦經,引領祝聖,祈願慧光普照,恩澤頻頒,修真有分,三業六根之過咎,道前咸滅。儀式結束後,劉懷元道長以演贊韻勉勵新進弟子潛心修行,真正做到清靜自然,修真證道,為道教發展和弘揚道教文化作出貢獻。

據悉,濟南市道協此次冠巾法會謹按規制,對冠巾弟子進行嚴格要求,必須出家三年且滿發,並有宮觀的介紹信和度師引證。李宗清道長介紹,這次冠巾法會的舉辦旨在加強濟南市道協的道風建設,更好地為道教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同時這也是濟南市道協充分貫徹落實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促進道教教職人員的規範化管理的體現。

頓悟欲希住世以長生,全真冠巾爰為洗心而學道

冠巾又稱「小受戒」,行冠巾禮,有冠巾師、度師、攏發師、引禮師等。冠巾儀式結束會頒發冠巾狀。冠巾狀上記載了包括度師、冠巾師、攏發師姓名,並有受冠巾人的道名、冠巾時間等信息。下面簡單說說,道教冠巾科儀的主要利益和注意事項,僅供道友參考。

 

長春祖師成道闡揚道範,垂訓文千言盡說其利益

冠巾科儀是正式成為全真道士必須舉行的宗教儀式,欲正玄規、消除罪愆、通明結三緣者方可奏請冠巾。也就是說出家學道之人,冠巾的作用一個是合於玄門的清規,二是通過冠巾科儀,祖師道力消除自己以往所犯的罪愆,三是解除各種無明的障礙。

據《冠巾科儀序》有:長春祖師,成道之後,遍歷天下,闡揚道範,演禮開壇,設叢林七十二座,傳道指訣,垂訓文千又余言,無非使後學盡大乘之境,悉脫輪迴之苦,又恐出家無考,紊亂玄規,更增罪孽,故留簪冠科儀一書,俾初皈玄門之人即能知禮知警,知奧知戒。其中,冠巾之後,修行有功,功德圓滿,有以下益處:

1、天曹挂號,名標上界。嗣後有功有過,天曹有案,照年照月,稽察對號。

2、三官保舉,日後大丹成就,三官大帝,自堪實保奏。

3、諸神迎護,上志之士,丹就超升,自有諸神迎護。

4、鬼卒叩迎,中志之士,苦行圓滿,鬼卒都來叩接。

5、度師親為誦經禮懺,罪過消除,可穿戴太上巾袍。

6、有志之人,出家之後,不能飛升,亦不至墮落輪迴,不枉度脫一番之苦。

7、奏升疏文,上達三官大帝,牒移太乙靈官部下,即當擁護,黑夜入山,險逢盜賊,亦得解脫。

全真出家冠巾罪過消除,無根無行濫入玄門可警可嘆

《冠巾科儀序》中關於受冠巾的弟子其實也應該知道的:

1、竊巾盜冠,假裝道像,不但天上真仙所嗔,而且為下方人鬼所笑。

2、無根無行之人,濫入玄門,亦必令其魔障多阻,不能賜給冠巾,不得遵科行事。

3、若將羊鼠之輩引進教門,只圖生活,不但敗壞道門,擾累千方,造孽積惡,為師亦分徒之罪.墮落師傳,代負無休,誠為可警可嘆。

4、不遵玄科,不請冠巾,上界不知,臨回首時,縱然強戴冠巾,亦同庸俗之魂,繩捆索綁同入酆都。

5、雖皈依玄門,不習正道,作孽百端,無常一到,惡報固在,若到陰司,身受苦刑。如在祖宗位前冠巾裝束,而鬼卒即不敢擅加擊拷,亦少受枷鎖之苦。

皈依玄門冠巾少受枷鎖苦,申請冠巾亦有規矩

2015629日中國道教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通過《道教全真派冠巾活動管理辦法》中,申請冠巾應具備以下條件: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

2、皈依「道、經、師」三寶,能嚴格遵守全真派基本規戒;

3、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品德良好,有一定文化知識;

4、本人須常住宮觀,並獲度師(即師父)和所在宮觀同意;度師已羽化的,需所在宮觀同意;

5、出家住宮觀學習二年以上,能習誦道教《早晚功課經》。

“三皈九戒”。

三皈戒
皈依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玄中大法宗師。

九戒
第一戒——克勤,忠於國家,是念真戒,受持之後獲祿位清顯果。
第二戒——敬讓,孝養父母,是初真戒,受持之後獲端正長壽果。
第三戒——不殺,慈救眾生,是持真戒,受持之後獲富貴豪勝果。
第四戒——不淫,正身處物,是守真戒,受持之後獲吉祥安樂果。
第五戒——不盜,推義損己,是保真戒,受持之後獲清靜善勝果。
第六戒——不嗔,凶怒淩人,是修真戒,受持之後獲聰明智慧果。
第七戒——不詐,諂賊害善,是成真戒,受持之後獲俱足十相果。
第八戒——不驕,傲忽至真,是得真戒,受持之後獲大道正法果。
第九戒——不二,奉戒專一,是登真戒,受持之後獲正大法王果。

三師按次第為戒生頒發戒牒

繼而三師率眾戒生發十二願。
一願乾坤明素;二願氣象清圓;
三願主躬康泰;四願民族和睦;
五願天垂甘露;六願地發祥煙;
七願四時順序;八願萬物生全;
九願家多孝悌;十願國富才賢;
十一願戒生受福;十二願大道興行。

發願結束後,最後願全體受戒弟子,謹守戒律、精進修持、弘揚正法、福國佑民、合道成真!

三、近期冠巾活動

2016524日(農曆丙申年四月十八),河北省清河縣道教協會將在清河玉皇宮舉行冠巾儀式,特邀高道大德和廣大信眾參與。具體詳情如下:

1、特邀大師: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董崇文道長、吳誠真道長、張誠達道長,山西省道教協會會長文崇斌道長等。

2、八大師:吳誠真道長(冠巾師)、孫圓真道長(攏發師)、韓崇安道長(引進師)、任宗權道長(證盟師)、楊明志道長(戴帽師)、任崇亮道長(穿衣師)、李明道道長(糾儀師)、扈高楓道長(糾儀師)、陳崇文道長(糾儀師)、朱明悅道長(糾察師)

3、報名條件:出家三年以上且滿發。

4、報名電話請在道教之音網站同名新聞預告中查詢

5、截止報名日期:57日(農曆四月初一)

6、活動地址:河北省清河縣袁宋莊玉皇宮

志心稱念冠巾萬壽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法會期間,聚仙觀啟建張榜揚幡科、天地祝將科、三元朝科、誦《皇經》、青玄祭煉科等誦經禮懺,為陳景展、劉景花消除罪愆,奏請疏文,上達三官大帝,牒移太乙靈官部下,以期修真有份,進道無魔,盡除俗累,頓悟本來,智水澄瀾,了會大乘。請命三清,與書名而紀字;頒恩九祖,令脫苦以超生。

據《冠巾儀序》有:「凡出家者,度師必親為誦經禮懺,先令罪過消除,方可穿戴太上巾袍。次奏疏文,上達三官大帝,牒移太乙靈官部下,即當擁護,即使黑夜入山,險逢盜賊,亦得解脫,日後大丹成就,三官大帝自堪實保奏。不遵玄科,不請冠巾,上界不知,臨回首時,縱然強戴冠巾,亦同庸俗之魂,繩捆索綁,同入酆都。凡上志之士,丹就超升,自有諸神擁護。中志之士,苦行圓滿,鬼卒都來叩接。又有雖皈依玄門,不習正道,作孽百端,無常一到,惡報固在,若到陰司,身受苦刑。如在祖宗位前冠巾裝束,而鬼卒即不敢擅加擊拷,亦少受枷鎖之苦。此冠巾科儀最重要之事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