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教道藏經典 (8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太上元始天尊說玉皇本願尊經太上元始天尊說玉皇本願尊經

太上元始天尊說玉皇本願尊經

爾時

元始天尊在鬱羅蕭臺玉山上京。與五老上帝。三元大帝。十極高真。無鞅仙眾。說無上至真妙道。開悟天人乎見祥光萬道。充滿虛空。旋結成篆。絡繹可紀。時有慈悲度厄真人。即從座起。越班而出。稽首作禮。上白

天尊曰。未審。今此玄苑以何因緣。特現金光妙篆。

天尊凝神良久。言曰。光嚴國內妙樂中土。嗣位儲君。

以清靜心。發宏誓願。緣放神光。成斯妙篆。四真再拜。稽首白

天尊曰。光由願起。篆借光成。所發何願。請言其實。

於是天尊即命上元捧硯五老。執筆仰睇雲篆。而述其願。

一願萬二千天不相背害。

二願九萬億光琉璃燦爛。

三願歷劫種親早登道果。

四願所有眷緣福慧增添。

五願東山碩儒賢聖文物。

六願西域袈裟力地參禪。

七願在在處處身住妙樂。

八願世世生生無有淪毀。

九願生吾國者不復女身。

十願侍吾前者與吾同尊。

十一願聞吾香者承恩受度。

十二願稱吾名者五逆不干。

十三願常睹慈顏不視邪色。

十四願耳聞妙法諦聽真詮。

十五願鼻觀寂靜常嗅妙香。

十六願舌無雜味恬淡太玄。

十七願身無困憊久視常樂。

十八願意不散亂守我三元。

十九願自修自證普度群品。

二十願人過人惡皆屬己愆。

二十一願怨我仇我時下消釋。

二十二願親我德我聽其自然。

二十三願卑者就下非洶非湧。

二十四願高者聳峙不騫不崩。

二十五願水陸禽蟲為麟為鳳。

二十六願山川草木成桂成蘭。

二十七願因親及親同赴帝京。

二十八願從劫至劫不墮凡流。

二十九願忍辱仁柔堅固道體。

三十願度人無量永證金身。

三十一願玄座說法天人悅慶。

三十二願讚詠洞章金仙雲從。

三十三願山林坡阪無復高下。

三十四願四維八極至邇非遐。

三十五願所有宮殿金玉成飾。

三十六願所經雲衢寶網交加。

三十七願鈞天妙樂隨光旋轉。

三十八願祥雲紫霧常護玉軒。

三十九願玉樹鮮花珠寶蒨燦。

四十願芝草綿負景秀丹田。

四十一願火棗交梨密綴林樹。

四十二願仙丹妙寶羅列後前。

四十三願陰陽和合非寒非暖。

四十四願華池頻浴何盈何淺。

四十五願所服裳衣無損無縫。

四十六願所食雲饌無欠無餘。

四十七願飛鳴應節皆中玄韻。

四十八願龍戲麟盤祥舞天端。

四十九願慈光遍燭有求必應。

五十願威德無極莫敢不從。

五十一願初證仙品各思踰舍。

五十二願願未登道勇往直前。

五十三願割愛學道為吾弟子。

五十四願行藥治病亦列仙班。

五十五願敷揚神功恢宏正化。

五十六願捨己血肉永斷慳食。

十七願我願人願人願我願。

五十八願願亦非願非願亦願。

天尊即說偈曰

玉帝功德大。宏誓身如海。廣修無量劫。

應證無上尊。十方悉皈依。仙佛神聖師。

金童收雲錦。玉女納寶函。天龍常擁護。

諸真不得聞。我為汝略說。大眾宜諦聽。

是時五老上帝。三元大帝。四大真人及諸仙眾。

聞是偈已。各各歡喜。踴躍稽首。

頂禮天尊。奉辭而退。

新春正月初九子時  恭 逢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萬壽

伏願玉皇慈念蒼生

普放神光 照燭法界

六凡四聖 普叨道蔭

上祈家國安寧 下懇保命度災

掃諸不祥 碎鐵圍山 竭苦海水

降暴惡魔 護諸國土

除一切重病 解一切惡毒 離一切惡人

滅一切惡獸 摧一切邪道

一切諸天 皆令降伏

庇佑信人眾等一年平安清吉

十二月月月謀望可成

十二時時時吉祥如意

四時無飛橫之災

八節有泰來之賴

高上玉皇本行經髓

扮仙  排場  正八音 五小時版  大醉八仙   排子 (北管)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註解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註解湖北武當山玄天上帝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註解

【本文】:仰啟讚()

仰啟玄天大聖者,北方壬癸至靈神,

金闕真尊應化身,無上將軍號真武,

威容赫奕太陰君,列宿虛危分秀炁,

雙睛掣電伏群魔,萬騎如雲威九地,

紫袍金帶佩神鋒,蒼龜巨蛇捧聖足,

六丁玉女左右隨,八殺將軍前後衛,

消災降福不思議,歸命一心今奉禮。

【意】:敬仰陳述玄天上帝的淵源事蹟、威赫史蹟(祝):敬仰陳述玄天上帝終刼救苦大天尊,祂是北方非常威赫靈感的神尊,祂是無極天宮的聖真,因應需要轉化形體分身,祂是一位至高無上的大將軍,號稱真武大將軍,祂的容貌威嚴端莊,是一位事蹟顯赫的北極真武帝,在眾星宿裡北方七宿中的虛宿、危宿所炁發的靈秀之氣,祂的一雙眼睛就像閃電一樣,看的一清二楚,身手非常迅捷矯健,能夠制伏群魔,祂的部將兵馬很多,兵強馬壯,神勇無敵,威震三界,祂身穿紫色戎衣,紮金色的腰帶,佩帶鋒利的寶劍,深青色的烏龜及巨大的飛蛇簇擁著祂的雙腳,神將、仙女隨侍左右兩旁,八殺將軍在前後護衛,祂庇祐眾生,消除災厄、降予福份,有不可思議的威力,真武大帝神威顯赫,當今受到大家至誠的歸附與信奉尊敬。

註解:※仰啟:敬仰陳述。

※赫奕:光輝炫耀貌。

※太陰君:北極真武帝。

※列宿:眾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畢、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北方七宿: 斗、牛、女、虛、危、室、壁。

※北方七宿共六十五個星座,八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蛇與龜的形象,故稱為玄武

虛危:北方星宿名:名為虛宿及危宿,北方七宿皆以虛危為代表。

※掣電:形容非常迅捷。

※九地:佛教語。謂眾生輪回之三界。

※八殺將軍:亦或八煞將軍:天煞將軍張子庶,地煞將軍陳子春,日煞將軍李子德,月煞將軍范子章,水煞將軍杜子貞,火煞將軍劉子大,金煞將軍王子言,石煞將軍賈子元。

【本文】:爾時,元始天尊於龍漢元年,七月十五日,於八景天宮,上元之殿,安祥五雲之座,與三十六天帝、十極真人、無量飛天大神、金童玉女、侍衛左右,一時同會,鼓動法音,天樂自響,大眾欣然咸聽,天尊說無上至真妙法。

【意】:那時候,元始天尊在龍漢元年,七月十五日,在元始天尊寶殿中,安閑祥和坐在寶座上,與三十六天帝、十極真人、無量飛天大神、金童玉女、左右侍衛等,諸聖真人同時坐在一起,吹動美妙的音樂,如天籟之音響起,大家都非常高興要聆聽元始天尊述說至高無上、真實的玄妙道理。

(八景天宫乃是上古三大無上天宫之一)

【本文】:是時上元天宮,東北方大震七聲,天門忽開,下觀世界,乃有黑毒血光,穢雜之氣,幽幽冥冥,從人間東北方,直上衝天,盤結不散,大眾咸驚,默然不敢議問。

【意】:這時在元始天尊寶殿,東北方突聞七聲巨大的震動聲音,天宮之門突然打開,向下觀看人世間的景象,有黑毒血的光澤,骯髒汙濁之氣,深暗不明,從人間的東北方,向上直衝到天空中,盤繞在一起不散去,大家都非常驚惶,靜靜的不敢議論詢問。

【本文】:時會中有一真人,名曰妙行,威德充備,諸天尊仰,越班而出,執簡長跪,上禀天尊曰:況此境清靜,太陽道境,何得有此黑毒之氣,盤結衝上,是何異因,惟願天尊至聖,為眾宣說,絕其疑慮。

【意】:這時與會中有一位真人,名叫妙行,祂的修行威儀德行兼備,受到諸天的聖真尊崇敬仰,祂離開座位,執著奏板跪下,向元始天尊稟報說:現況情境是非常清靜,而且陽氣、道氣旺盛,為何會有這種又黑又毒的骯髒汙濁之氣,盤繞在一起,直衝到天空中,這是有何種異常的原因,但願天尊至聖能為大眾宣示說明,去除大家的懷疑憂慮。

【本文】:天尊告曰:汝等妙行,能為眾生發問是由,汝當復坐,靜默安神,吾當為說。

天尊曰:下元生人,皆稟清靜,氤氳真一之形,悉備三萬六千神氣,扶衛其身。

【意】:元始天尊告訴祂說:妙行,你能為眾聖真發問事情的原因,你先請回座,安靜不出聲,讓心神安定,吾立即為你們解說。元始天尊說:下元降生人類,上天都是賦予眾生純正恬靜的靈性,並且保持陰陽調和,守持本性自然無為(守真一而不化)的形體,每個體身都齊備了三萬六千神氣,扶持衛護身體。

【本文】今已陰陽數盡,劫運將終,魔鬼流行,信從邪道,不省本源,諂求餘福,昏迷沉亂,不忠不孝,不義不仁,好樂邪神,禱祭魔法。

【意】:當今已經到了陰陽氣數將盡,末刼時期即將終止,此時很多妖魔鬼怪橫行於世,而一般人卻信奉遵從旁門走道(邪道)或妖異的方術,不省察、不領悟靈性的根源,反而諂媚乞求不盡的福祉,如此的愚昧不明事理,只迷戀所好,致心緒繁雜不安寧,不盡心誠意待人處世,不盡為人子女應盡之孝道,做事不合乎行為道德,對人不仁慈、仁厚,喜好追求邪惡鬼神,常用妖術、邪法禱告祭祀鬼神。

【本文】:今為六天魔鬼枉所傷害,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未盡天年橫被傷殺,本非死期魂無可託,鬼毒流盛死魂不散,怨怒上衝盤結惡氣,汝當省知,於是妙行真人,與諸大眾聞是說已,心大驚怖,欲請天尊威光,暫降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眾生拔濟幽魂,去離邪橫,大眾懷疑未敢。

【意】:當今被六天(他化自在天)魔鬼邪惡所傷害,有老年、有少年、有男的、有女的,他們都沒有到其年壽就強被傷害殺死,不到死亡的日期,所以魂魄無處可以寄託,才會陰魂不散,使得鬼魂的怨恨盛大散佈,這些怨恨與怒氣向上衝擊旋繞,變成一股邪惡不正之氣,所以你們應當要醒察知道原因,於是妙行真人和諸聖真聽完元始天尊這樣的說明,心裡都非常驚慌害怕,想請元始天尊的威嚴光芒能暫時下降至凡塵將妖魔鬼怪捉拿除掉,救渡眾生及幽魂脫離苦難,離開邪魔妖精的橫暴,讓大眾心中的疑慮不會再滋生出來。

【本文】:天尊告曰:不勞吾威神,此去北方,自有大神將號曰:真武,部眾勇猛,極能降伏邪道,收斬妖魔。

【意】:元始天尊告訴妙行真人說:不必勞動吾的威嚴神靈,從這裡前去北方,自然有位大神將,祂的道號叫真武,祂的部下兵眾非常勇敢威猛,能達到降伏邪魔歪道、妖異方術,還能收拾斬除妖魔鬼怪。

【本文】:真人上禀天尊曰:不審此位神將,生居天界,修何道德,為於神將,天尊告曰:昔有淨樂國王與善勝皇后,夢吞日光,覺而有娠,懷胎十四箇月,於開皇元年甲辰之歲,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時,誕於王宮。

【意】:妙行真人向前稟報元始天尊說:不知道天尊所說的這位神將,能夠生活居住在天界,祂有何種修行的功夫、德行或史蹟,而可以擔任為神將,元始天尊告訴眾聖真說:這位神將是以前淨樂國王與善勝皇后,在睡夢中夢見吞下日光之後,感覺有懷孕,懷胎十四個月後,在開皇元年甲辰那一年(龍年)的三月(一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三月辰月)初三午時出生於皇宮。

【本文】:生而神靈,長而勇猛,不統王位,唯務修行,輔助玉帝,誓斷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日夜於王宮中,發此誓願,父王不能禁制,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登天。玉帝聞其勇猛,敕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以斷天下妖邪。

【意】:這位神將出生後就非常神異威靈,長大之後就很勇敢威猛,卻不願意繼承王位,只致力於修養德行、行善積德,心願協助玉皇大帝,立下誓願要斷除天下的妖魔,救助保護眾生,日夜時時在皇宮中發這樣的誓願,他的父皇淨樂國王沒辦法禁止制約他,於是他辭別父母離開家裡,進入武當山中修道共四十二年,功成果滿,在白天登升上天成聖。玉皇大帝聽說祂非常勇敢威猛,就下玉旨敕封祂鎮守北方,為北方真武大帝,來斷除天下妖怪邪魔。

【本文】:真人上白天尊曰:如何得此神將,入於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群生免遭橫死,日有所益,伏願大慈。

【意】:妙法真人向前稟報元始天尊說:要如何才能得到這位神將的幫助,讓祂下降到凡塵來收伏驅除這些魔鬼,救助眾生能脫離苦難,以免遭受迫害而意外死亡,一日一日的承受到法益,祈願天尊大慈大悲允許所請。

【本文】:天尊遂其所請,天尊乃敕右侍玉童,馳詔真符一道,逕往北方召其真武神將。其神蒙召部領神眾,逕往天尊前長跪,臣已奉玉帝敕命,位鎮北方,今日何緣得睹慈顏,特蒙符召。

【意】:元始天尊接受妙行真人的託請,天尊於是敕下旨令給右侍玉童拿著詔書一道,疾行直接前往北方召回真武神將。真武神降承接元始天尊的召令就統轄率領眾神將,直接往元始天尊駕前直身而跪以示莊嚴,我已遵奉玉帝的召令,職位就是鎮守北方,今日不知何種好因緣,得以目睹天尊的慈祥的容顏,特別承蒙通告召見。

【本文】:天尊告曰:吾於上元宮中,大會說法,忽下方黑毒怨氣,衝上天界,大眾咸驚,汝宜往彼,收斷妖魔拔濟魂爽。

【意】:元始天尊告訴真武神將說:吾在上元寶殿宮中,與諸聖真同會,準備要述說妙法時,忽然看到下方凡塵間有又黑又毒的汙濁怨恨之氣,直衝上到天界,諸聖真都非常的驚恐,所以命你率領眾神將下凡前往人間東北方,收服妖魔鬼怪,拯救那些喪失魂魄的鬼魂。

【本文】:真武神將敬奉天尊教敕,乃披髮跣足踏騰蛇八卦神龜,部領三十萬神將,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虬獅子毒龍猛獸,前後遵從齊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冤魂解散,生人安泰國土清平,真武神將與諸部眾,還歸上元宮中。朝見天尊曰:昨奉教命往下方收斬妖魔,仗慈尊力乃於七日之內,天下邪鬼並皆清蕩。

【意】:真武神將真誠遵奉元始天尊的教示法旨,於是披頭散髮足腳踏著飛蛇與八卦神龜,統轄率領三十萬神將,六丁六甲五雷天神、兵將,巨大的虬龍、獅子、毒龍、這種兇猛獸類,前後隨從,一齊到凡塵東北方,七日之內,就把人世間的妖魔鬼怪收拾斷滅,生人、鬼魂分開,冤屈而死的鬼魂分散,生人平安康泰,國土太平,真武神將與諸部眾返回元始天尊上元宮中。覲見元始天尊,真武神將說:之前遵奉天尊教示命令,前往凡塵東北方收拾斬除妖魔鬼怪,仰仗天尊的威力,吾在七日之內,把凡塵的邪魔鬼怪全部清除掃蕩完畢。

【本文】:天尊曰:善哉,汝等諸神得無勞乎。於是真武神將,乃交乾布斗,魁罡激指,上佐天關,而作咒曰: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攝萬靈,無幽不察,無願不成,劫終劫始,翦伐魔精,救護群品,家國咸寧,數終末甲,妖氣流行,上帝有敕,吾固降靈,闡揚正法,蕩邪辟兵,化育黎兆,協贊中興,敢有小鬼,欲來見形,吾目一視,五嶽摧傾,急急如律令。

【意】:元始天尊說:好啊,真武大將軍與諸位神將大家辛苦了。於是真武大將軍踩著步罡踏斗的步伐,對著下屬部將,當面宣說咒言:北方之諸神將,是北極之化身,北方星宿,虛宿及危宿相互配合,合成龜蛇玄武,在天地間運行,神威攝服所有的神靈,而且明察隱微,沒有不能完成的願力,對於災劫始末,都是極力討伐鬼魔精怪,拯救保護黎民蒼生,讓國家安寧太平,現在末刼時期,妖異之氣盛行,玉皇大天尊有敕令,吾鎮守在北方,統領萬靈,發揚正道,掃蕩妖魔鬼怪,消除傷害,教化培育千千萬萬的蒼生,輔佐振興,如果有妖魔鬼怪膽敢現出原形,擾亂百姓安寧,只要我的眼睛一看,整個身形就會被摧毀,急急如律令。

註解:

※五雲之座:五色瑞雲:亦即寶座。

※幽幽冥冥:深暗不明亮。

※太陽:旺盛的陽氣。

※氤氳:古時指陰陽二氣交會和合的樣子。

※下元生人:下者等級也,元者始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無極,二太極陰陽,三天地人。(上、中、下即一、二、三),下者:三也,故曰下元生人。

※爽:喪失。

(六天: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為阿修羅魔王所居住)

※六天魔王:欲界六欲天,從最下層起: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第六天魔王,他化自在天。此天為欲界之主,以破壞他人歡樂幸福為樂。第六天亦是四魔(煩惱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中的第四魔,也是眾魔之本,妨害佛成道,故稱第六天魔王。第六天魔王,簡稱天魔,又稱波旬、摩羅,梵文名叫〝婆羅維摩婆奢跋提〞。佛教欲界神祇之首,喜歡阻擾佛教中人修道。

※三十六天帝:東方八天帝、南方八天帝、西方八天帝、北方八天帝,及中央四天帝。

※十極真人:十極,即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

※昨:泛指往日,過去。

※六丁六甲:關于六丁六甲的名諱,《上清六甲祈禱秘法》稱六丁神名為: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賢(),丁亥神名仁()通字仁和,丁酉神名文卿字仁修,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丁巳神名庭卿字仁敬,六甲神名為:甲子神字青公名元德,甲戌神字林齊名虛逸,甲申神字權衡名節略,甲午神字子卿名潺仁,甲辰神字兖昌名通元,甲寅神字子靡名化石。

※五雷: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

※上佐:部下屬官的通稱

※天關:北極或北辰(北極謂之北辰)

※太陰化生:太陰:即北極或北方,化生:即化身。此句意謂北極之化身也。

※水位之精:《白虎通·五行》:水位在北方。意謂北方也。精:同星也。此句意謂北方星宿也。

※數終末甲:最終劫數(末劫時期)

※五嶽摧傾:謂人的五官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臉部器官皆受破壞。

奉禮咒曰:

太初太易,無象無形,莫知重濁,孰辯輕清,

吾於混沌,分其昏明,天得以健,地得以寧,

民得以養,物得以萌,邪得以正,神得以靈,

三才之內,萬類咸亨,大朴既散,仁義乃興,

禮樂既作,姦邪斯行,六義或失,四民有爭,

上不寬恕,下不忠貞,或魔或鬼,或妖或精,

恣橫荼毒,干擾生民,全家疾患,累歲官刑,

財物耗散,骨肉伶仃,性命枉逝,災禍相縈,

穢雜之氣,上達天庭,天尊有命,令與安平,

有妖皆翦,無鬼不烹,瘟疫之吏,束首伏膺,

鬼精滅爽,邪魔摧傾,吾有十萬力士,五千萬兵,

天上天下,從吾者昇,拒吾者滅,奉吾者生,

惡吾者辱,敬吾者榮,禮吾者壽,非吾者薨,

吾有此令,人鬼咸聽,急急如律令。

【意】:原始混沌的時候,大道無任何形象,宇宙生氣,氣有涯垠(邊際.窮極)。不知道重濁者凝滞而為地,也無法分辨清陽者薄靡(飛揚貌)而為天,(吾同御,意為統理)在混沌時候,區分它的昏暗與明亮,而形成道。天若得到道,就能獲得健全,地若得到道,就能獲得安寧,人民若得到道,就能獲得教導及陶冶品德,農作物若得到道,就能獲得萌芽生長,欣欣向榮,邪魔若能得到道,就能獲得改正,神若得到道,就能靈感。天、地、人之內,萬物都能亨通,而原始質樸的大道,分佈世間,大家按照大道真理而行,仁愛和正義就能興旺,禮與樂。禮乃行為道德的規範,而樂能調和性情、移風易俗。如果一味奸詐邪惡這等行為,不按照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道理而行,把六經道理遺棄,各階層人士(士、農、工、商)互不相讓,在上位者沒有寬宏大量,在下位者沒有忠誠堅貞,如同魔鬼妖精,放縱專橫、殘害百姓,擾亂人民,家庭瘟疫疾患產生,歲月中不時受到官司刑法纏身,財產物質耗費散失,至親分離,孤苦伶仃,寶貴的性命,平白無辜消逝,災難禍害相互牽纏,污穢雜亂怨氣一再產生,衝升到達天廷,元始天尊有敕下使命,命令我(指:真武大將軍)保衛生靈平安,掃除所有妖魔鬼怪,沒有妖魔鬼怪不受到刑殺,製造流行性疾病的吏卒人員,要讓他俯首認罪,信服接受懲罰,鬼靈精怪要消滅,讓它消失,妖邪魔鬼要全力把它摧毀消除,吾有十萬掌管金鼓及執持旗幟之將士,有五千萬將兵,個個神勇無比,在天上與凡塵間巡查,救護群黎,遵從大道真理者,就能向上提升,違背大道真理者,就只有自取滅亡,遵奉大道真理者,就能安然生存,輕視大道真理者,就只有自取恥辱,敬重大道真理者,就能受到榮耀,尊崇大道真理者,就能獲得長壽,誹謗大道真理者,就不得安寧,進而難逃死刼,吾奉有權令,生靈、鬼魂都必須聽從,不得違逆,這些都是必須立即遵照執行的命令。

註解:

※太初太易:古代指原始混沌的狀態。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大朴既散:大朴:謂原始質樸之大道。散:分佈

※六義或失:即〝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或失:遺漏。

※四民有爭:四民:古稱士、農、工、商為四民。爭:互不相讓。

※烹:殺也。

※吏:官員的通稱。漢以后,指低級官員或吏卒。

※膺:接受。

※爽:喪失;失去。

※非通誹:誹謗,詆毁。

※力士:主管金鼓旗幟。

※薨(音:ㄏㄨㄥ):嘈雜(聲音雜乱擾人;喧鬧) 亦或死之意。

又咒曰:

北方玄天,杳杳神君,億千變化,玄武靈真,

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隊仗千萬,掃蕩妖氛,

雷公侍從,玉女將軍,鬼神降伏,龍虎潛奔,

威震五嶽,萬靈咸遵,鳴鐘擊鼓,遊行乾坤,

收捕逆鬼,破碎魔軍,除邪輔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意】:北方玄天真武大將軍,祂是一位深微遠大的神仙,祂變化萬千,玄武的神靈神通廣大,能夠飛天鑽地,快速的前進,儀隊陣仗盛大,部將成千上萬,掃除妖魔邪惡之氣,雷神侍奉隨從,仙女、將軍前後隨行護衛伺候,鬼魂神靈都誠悅佩服,蛟龍飛騰,猛虎跳躍,非常威武雄壯。威力聲勢震動五嶽,可以說神威顯赫,所有生靈都遵奉祂,在天地間遊行,鳴鐘擊鼓,儀隊陣仗盛大,收服捕捉叛逆的鬼魂,毀滅魔鬼軍隊,消除邪惡,輔佐返正,讓正道之氣永存,這些都是必須立即遵照執行的命令。

註解:杳杳神君:深微遠大的神仙。

【本文】:天尊告真武曰:自今後,凡遇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日,宜下人間受人之醮祭,察人之善惡,修學功過,年命長短,可依吾教,供養轉經,眾真來降,魔精消伏,斷滅不祥,過去超生,九幽息對,見存獲慶,天下和平,爾時妙行真人與諸天帝,無量飛天神王,真仙大眾聞說,莫不歡喜踴躍,一時作禮讚歎功德,我等今日蒙大法利益,請於人世,救獲眾生,令得免三災患難,各各受持稽首奉行。真武神將,再奉天尊敕,永鎮北方,奉辭而退。

【意】:元始天尊告訴真武大將軍說:從今以後,凡是遇到甲子、庚申年每個月初三、初七、十三、十七、廿三、廿七日,祢應當要下凡人間接受世人的醮祭,視察凡間人的善惡行為,查看修持學道之人的功業與過錯,每一個人的壽命要延長或縮短,這些都可以依照我(指:元始天尊)的教門規定,把人為的善行,培養轉換為功德,或延壽或富貴等等,眾真都誠服尊崇,妖魔精怪都消除,絕滅不祥之事物,過去有受到冤屈枉死的冤魂讓它重新投胎轉生,陰間的鬼怪邪魔必須停止鬥爭計較,只要現存有遵奉的念頭,就讓他獲得吉慶,讓普天之下都能安和太平,這時妙行真人與諸天帝、無量飛天神王、眾聖真仙神聽完元始天尊的說完真武大將軍的事蹟之後,都歡欣鼓舞,一同舉手施禮,讚美真武大將軍的功業與德行,我們今日蒙受上乘道法的利益,並請真武大將軍下凡人世間,救助眾生,讓眾生能免受水、火、風災的禍害災難,我們每一位都領受在心,永久不忘,嗑頭跪拜行禮,遵奉實行。真武神降,再遵奉元始天尊敕命,永遠鎮守北方,真武神將遵奉元始天尊的正命之後,辭駕離開。

註解:※供養轉經:滋養轉為功德。

※九幽息對:九幽:引申為陰間。息:停止,對:較量,為爭奪優勢或勝利而激烈鬥爭。

※見存:現存或願念我。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註解就此結束,

始判六天 ·  混元六天

 由一至六的天地開創

玄天上帝   「混元六天  傳法教主」

【混元】為天地混沌未分的原始狀態。

【六天】指玄天(皇天),加上 東南西北中 五方。

【混元六天】是由混元  六天的一脈原由,是一炁化生六天的天地創始 

※地球生物始于「水」,先天數為「一」。

※水必附著於土,才能在地上成海成湖。

※土的先天數為「五」

※故一加五成「六」,才能成養育地球的「後天水」。

而要「普惠眾生」,必需降生中土~

※「中土」為「五」

※「玄」為先天「一」,為水、為北方。

※水降于中土成「六合」,養育天地四方。

 玄天上帝 出于~

※「北方」,乃「水」系星辰。

※「玄天」,為「六天」之始。

由一生五,而造就「六」,成天地四方~

故稱「始判六天」「混元六天」!

恭置天台 拜迎三界高真降臨普照

僅供參考,敬請指教。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解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解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解上

註曰:九者,陽數也,乃天道也。主於震宮,故東南有九無之說也,即雷師出入之地也。天者,至大至聖無極無為之炁也。應者,無物不承天命而生也。元者,至大也。又曰萬善之長也,乃四時之首也,五行之先也。雷者,乃天令也。掌生生殺殺之權,動靜人莫可測萬神之奉行也。

聲者,生也,萬物得雷震聲而萌也。又曰天不言以雷代言也。普者,上天下地四維八荒無形有形也。化者,天道陰陽運行則為化。又自無而有自有而無則為化萬物生息則為化。老子云:我無為而民自化。又雲以德化是也。

天尊者,至大至貴之稱也。說者,讚揚也,闡教也,解隱釋奧也。玉者,天地日月之精華,陰陽水火之結秀也。潤而溫,寶而貴,萬載之不可朽滅也。樞者,機也,軸也,乃生殺之始由也。寶者,珍重也。經者,徑也,乃修真入道之要路也。

義曰:斯經以玉樞而名者,乃天地之消息,陰陽之動靜也。元數乃乾元用九之說,而普化天尊居其上,為三界之尊十方之靈明矣。

釋曰:天尊發願廣大,化及羣生,其德不可量而機不可測也。故以雷聲代化,玉樞為衡,則善善惡惡殺殺生生皆聽於九炁之真王。所以,三界萬靈,十方諸天,莫不皆贊我天尊之元化也。

讚曰:祖炁氤氳滿太虛,九天元是九天居。

驅雷役雨飛金篆,活物生人備玉樞。

三界有情同得道,十方無路不通車。

大哉普化明元始,日月齊光信不誣。

爾時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註曰九天者,乃統三十六天總司也。始因東南九炁而生,正出雷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諸司府院之印,生善殺惡,不順人情。蓋以九天之名者,取其陽剛而不泯者之謂也。應元者,仰惟元始祖劫一炁分真,玉清真王應元之體。雷者,陰陽二炁結而成雷,既有雷霆,遂分部隸九天雷祖。因之以剖析為五屬,神霄真王用之,以宰御三界。真王所居神霄玉府,其道在乎巽。巽者,天中之地也,東南乃九陽之炁。結清朗光,元始父祖,化神霄玉清真王。玉府在碧霄梵炁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有四方四隅,分為九霄,惟此一霄居於梵炁之中。在心曰神,故曰神霄,乃真王按治之所。天尊臨蒞之都。卿師使相,列職分司,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檢押啟閉,管鑰生成。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無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枯榮,非雷霆無以主其政。雷霆政令,其所隸焉,三清上聖雷霆祖也,十極至尊雷霆本也,昊天玉皇上帝號令雷霆也,后土皇地祇節制雷霆也,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五雷者,天雷,地雷,水雷,龍雷,社令雷。又有十雷:一曰玉樞雷,二曰神霄雷,三曰大洞雷,四曰仙都雷,五日北極雷,六曰太乙雷,七曰紫府雷,八曰玉晨雷j九曰太霄雷,十曰太極雷。又有三十六雷:一曰玉樞雷,二曰玉府雷,三曰玉柱雷,四曰上清大洞雷,五曰火輪雷,六曰灌斗雷,七曰風火雷,八曰飛捷雷,九曰北極雷,十曰紫微璿樞雷,十一曰神霄雷,十二曰仙都雷,十三曰太乙轟天雷,十四曰紫府雷,十五曰鐵甲雷,十六曰邵陽雷,十七曰欻火雷,十八社令蠻雷,十九曰地祇嗚雷,二十曰三界雷,二十一曰斬壙雷,二十二曰大威雷,二十三曰六波雷,二十四曰青草雷,二十五曰八卦雷,二十六曰混元鷹犬雷,二十七日嘯命風雷,二十八曰火雲雷,二十九日禹步大統攝雷,三十曰太極雷,三十一曰劍火雷。三十二曰內鑑雷,三十三曰外鎰雷,三十四曰神府天樞雷,三十五曰大梵斗樞雷,三十六曰玉晨雷。有三十六神曩,嘗陳之於太上之前。雷法有七十二階,天地賞善罰惡發生萬物皆雷也。雖陰陽之激剝,亦由神人之興動,雷嗚則雨降矣。聲者,天地之仁聲也。春分五日,雷乃發聲,可聞百里,震九天而動九地,驚四海而翻四溟,太上:吾不發陰陽之聲,吾之大音無以召,故鼓之以雷霆,以聲召氣也。雷帝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凡行雷之時,雷帝親擊本部雷鼓一下,即時雷公雷神興發雷聲也。

普化天尊者,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天尊以歷劫應化,隨時示號。本元始祖劫一炁分真,乃玉清真王,九霄主宰。一月四辰監觀萬天,浮遊三界九州萬國,賞善錄愆,是為普化至大至貴也。

義曰:九天雖曰乾數,陽剛而不柔實乃九炁之生處也。於是結英聚靈,成我玉清真王之化形也。應元者,天地一炁,陰陽五行,上布下流,無一物不承天命,而得陰陽之炁以所生也。故曰應元,又何疑矣。雷之為雷大矣哉,故三界十方天聖地真各有司焉,惟九天玉清真王總治其令也。聲乃炁之用,炁乃聲之令,明是辯非,震萌起墊,非雷之令,何能生也。普化天尊者,天即我,我即天,發願廣大,化形十方凡諸衆生能皈心向道,我當以身身之,非天尊普化而何?

釋曰:是時九炁成形,結為九天,在三十六天之上,十方三界之祖炁也。所以用九之故,其炁元本乎三清之體,而用乎九天之名宜矣。應元者,天陽地陰理之然也。蓋我天尊,生乎陽而居於天,其健而剛也。所以萬物生乎地,莫不皆聽命於天尊,使物物各得其宜。世人不知其故,而本元皆出乎天尊之餘炁也。天尊欲人人皆為天尊者,何故惜其炁而應其本元之妙道也。雷者,類也,是以出萬類而起羣品也。孰不知,雷乃陰陽二炁之激剝,卻有所司。馘惡誅邪驅風役雨者何耶?凡俗無知,豈識元始生殺之機玉清真王之妙用也。聲者,令也,聽也。天無聲則雷霆不行,地無聲則草木不萌,人無聲則清濁難明。所以聲為一身之本,乃陰陽之元黑也。天無私,日月垂明。天有德,人物俱生。是故我天尊代天行道,德施三界,使清者為聖,濁者為賢。凡諸有情有形者,俾躋仙阼,共成一炁。

讚曰:九天九天,玄之又玄。忽爾我後,焂焉我前。

右九天。二炁雖分陰與陽,玉清高處化真王。上天下地能相合,闡教分形遍十方。右應元。二炁之正,五行之令。斬鬼誅邪,天人響應。右雷。廣宣帝德起羣生,三界英靈側耳聽。莫道老天無一語,須知司令有雷嗚。右聲。好生之德不能量,闡教諸天及十方。高處玉清治雷府,萬神朝服禮真王。右普化。 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鬱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宴坐,朗誦洞章。諸天帝君,長吟步虛。綵女仙妹,散花旋繞,復相引領,遊戲翠宮。羣仙導前,先節後鐵,龍旅鸞轄,飄諷太空,並集於玉梵七寶層臺。

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鬱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宴坐,朗誦洞章。諸天帝君,長吟步虛。綵女仙妹,散花旋繞,復相引領,遊戲翠宮。羣仙導前,先節後鐵,龍旅鸞轄,飄諷太空,並集於玉梵七寶層臺。

註曰:在者其時也,天尊遊於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宴會於玉虛殿館紫極之房。是時,天尊檢觀太幽碧瑤之箱,稽考洞微明晨之紀。交頭接耳者,蓋諸天帝君列坐有次,聖聖相傳,共聽微密玄玄之言。彼時諸天帝君,亦各有衆多家臣,左右踧踖,恭饉侍焉。天尊安然高座,朗誦洞章。諸天帝君深有所悟,各各起座長吟,步虛讚詠天尊之教。綵女仙妹,散花盤繞於天尊之座,復請天尊往詣翠宮之七寶層臺,欲望天尊大演妙法也。層臺即龍鳳之座,有七級,皆珍寶飾之,故名七寶層臺。天尊駕興,白鶴師子,威儀節仗,引導其前。青龍白虎,六甲六丁,侍衛左右。九天仙女,十二溪真,陳奏仙樂。諸天大帝,神君神王,太極真人,副從鳳筆龍輿,經遊翠宮。仙仗節鉞,龍旂鸞輅,飄飄太空,集聚寶臺。

義曰:是時,遊玉清,駐寶臺,大闡玄文,廣宣要語。天人左右,皆得開心受化,而功行又崇也。

釋曰:是時,我天尊在自居之闕,闕中有九光之殿館閣房位,閱法考書,欲化十方天真帝君,明其大道。於是天真帝君被德服膺,不知舞蹈。天尊大悅,欲遊外官,諸天韋仙,左右前後,仗鉞排旗,引我天尊駐鸞輅於翠宮。翠宮者,玉清之行宮也。雷師心懷奏,疑無由以陳。幸值我天尊登寶臺,手舉金光明之如意,俯察萬類。

讚曰:故把玄,玄一竅開,十方三界應時來。

瓊書細閱存元炁,寶笈重宣養本胎。侍女交頭心自會,陪臣踧踖意能裁。須突演教天花舞,鸞鳳飄飄七寶臺。

時有雷師皓翁,於仙衆中越班而出,面天尊前,頫顫作禮,勃變長跪,上白天尊言:天尊大慈,天尊大聖,為羣生父,為萬靈師。今者諸天,咸此良覿,適見天尊閱寶笈,考瓊書,於中秘賾,不可縷計。唯有玉霄一府所統三十六天內院中司、東西華臺、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天尊至皇,心親庶政,此等小兆,以何因緣得以趨服,願告欲聞。

註曰:雷師皓黃,乃帝臣元老,卿師重臣也。玉霄府,即高上神霄天中玉清真王府,居三十六天之上天中。有五殿,東曰藥珠,西曰碧玉,北曰青華,南曰凝神,中曰長生。又有太一內院,可韓中司,東西二臺,四曹四局,外有大梵紫微之閣,仙都火雷之館。皆有玉府,左玄右玄,金闕侍中,僕射上相,真仙真伯,卿監侍宸,仙郎玉郎,玉童玉女,左右司麾,諸部雷神,官君將吏,上統三十六天。東方八天謂高上道寂天,高上陽岐天,高上洞光天,高上紫沖天,高上玉靈天,高上清虛天,高上微果天,高上正心天。南方八天;高上道元天,高上太皇天,高上玄沖天,高上極真天,高上梵炁天,高上輔帝天,高上玄宗天,高上歷變天。西方八天:高上左罡天,高上主化天,高上符臨天,高上保華天,高上定精天,高上青華天,高上景琅天,高上丹精天。北方八天:高上安琿天,高上廣宗天,高上浩帝天,高上希玄天,高上慶舍天,高上天婁天,高上變仙天,高上昇玄天。東北方高上敬皇天,東南方高上移神天,西南方高上瓊靈天,西北方高上昇極天。下鎮三十六壘,每方有九陽梵炁,以應一年三十六炁,每十日一炁上應。天有一帝,統治一炁,天仙神鬼功過,付與本天校勘。功者列名本天,過者囚於本天天獄。凡善惡事,三十六壘皇君,奏上神霄玉府而糾察也。每天各有龍神興雷,生殺伐暴誅邪,罔不由之。四府者,九霄玉清府,東極青玄府,九天應元府,洞淵玉府。六院者,太一內院,玉樞院,五雷院,斗樞院,氏陽院?仙都火雷院。諸有司者,天部霆司,蓬萊都水司,太一雷霆司,北帝雷霆司,北斗征伐司,北斗防衛司,玉府雷霆九司,及諸曹院子司。

凡世間亢陽為雪,風雨不時,干戈妄動,饑饉荐臻,皆請命玉府,經由玉樞,大布分野。兼判三司將兵三界鬼神功過,匡濟黎民,應雷霆諸司院府並佐玉樞之令,稟聽施行。至於雷霆斧鉞,慶賞刑威,有條不紊,悉有分司。或曰兼司、行司、巡察官司,皆設曹局官僚任職。

是以玉霄一府,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

義曰:天尊以瓊書瑤笈,故化天真。雷師默會天尊之旨,上請方便之門。一時君臣體異心同無非,活羣生之徑路也。誦經君子至此,當以雷師之心為心,其功有自歸矣。

釋曰:時我天尊登寶臺察羣品,似言不語。適雷師皓翁,職專雷府,班越天真,以己心而識上心,故白之於天尊之前。我天尊德化無邊,真元有自,其玄書秘籙,不可條請。故啟三十六天束西二臺府院諸司之政,莫不皆總之於玉霄一府。其雷師皓翁以此舉,而發我天尊之未宣者。雷師啟天尊至大至聖心及萬品,臣以微陋之材,以何緣由得待玉宸,願告天尊,明我前劫,以贊元化並玉霄一府之事,當屏氣而恭聽之。

讚曰:勃然長跪,上啟真宗。諸司院府臺閣,尊崇。

三十六所。雲雷雨風。何神不備何聖不從。職專生殺,事在吉凶。欲聞至說,必啟丹衷。仁哉仁哉,雷師皓翁。

天尊言:雷師皓翁,爾等仙卿,儲勳夙世,累行昨生,故得玉府登庸,瓊宮簡錄。今玆勳行,視夙昨多。爾其悉力雷司,委心火部。日復日。歲復歲,勳崇行著,性霽神融,克證高真,即階妙道。惟是雷部鬼神,晝勞夕役,動有捶楚。大則考戮。屑雲雕雪,無有已時,檄龍命鴉,此息彼作,彼所因故,爾其耳焉。雷師皓翁,及諸天諸仙,聳耳而默。天尊所坐九鳳丹霞之扆,手舉金光明之如意,琅風清微,綺雲郁麗。天尊寂然良久。

註曰:雷司布令行事,疾如風火,不可留停。降澤之處有方,震雷之聲有數,可旱即旱,可雨即雨,必奉帝勑。其雷司所行,鬼神何以致也?蓋此等之人,居塵世之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禮三寶,不修五常,不惜五穀。所以身沒之後,聽我雷司之驅役,實此等罪報也。聞天尊所說善惡因綠,雷師皓翁及諸天諸仙啟耳悚懼。天尊所坐之時,其神風琅琅然而清微,彩雲鬱鬱然而華麗,沉靜良久,欲對仙衆再演玄文也。

義曰:善根宜種,惡業莫生,天真尚然,累功積行,何況後學君子可不盡心乎。

釋曰:雷師皓翁,與天地同體,日月齊明。是以天尊言儲勳夙世有大功,於初始之先行,既累著而得精炁,遂化成形,故得玉府進用瓊宮有名矣。今又掌善司惡,分化濟人,其功不少。所以盡心於火部者,乃雷師皓翁之本情也。加之日積月增,名高行顯,以全元炁,則性霽神融之不虛言也。以是能與高上真王為明證之臣,遂列大道之階。天尊以善惡兩途論諸天真,復引雷部鬼神晝勞夕役周而復始無有休息。所言屑雲;謂其奔走四方搏雲作陣之勞。雕雪者,其冒凍乘風凝雨作花之苦也。至於入海檄其龍,走林命其鴉,東作西止,東伏西興,無有息時,此善惡之因故明矣。天尊是時語雷師曰:吾得權大化位上真,蓋心先縫此道,故得如是也。爾等欲昇仙阼,讚化玄文,以吾之功為功,則道自成矣,爾今聽焉。諸天帝君聞如是說,皆聳耳而敬聽也。天尊之威儀,不可宣說,即有神風綺雲清朗郁麗,天尊與九炁復合為一,寂然而不動也。讚曰:善惡兩途,特如影響。善為天真,惡為魍魎

天尊言:吾昔於千五百劫以先,心縫此道,遂位上真,意釀此功,遂權大化。嘗於大羅元始天尊前,以清浄心,發廣大願,願於未來世,一切衆生,天龍鬼神,一稱吾名,悉使超渙。如所否者,吾當以身身之。爾等洗心,為爾宣說。

註曰:心縫,此道者謂如裁段布帛,若不縫就,焉能為衣。且天地一點元炁,散遍太虛六合,人稟父母一點元炁在身,即是祖宗之遺體也。若修之智慧,定觀清浄之心,收聚七寶,結成還丹,是謂以心縫合成其大道而位證上真。又以天地化醇之炁,大道混合沖和之妙,釀成巨功,遂權大化,提挈天地,隱顯莫測。天尊於大羅元始天尊前,發廣大願,願一切衆生,天龍鬼神,一稱名者,悉使超渙。如所否者,天尊當以身身之。此足見天尊普護人天,發弘誓願也。

義曰:幸得人身,不可蹉過,當守是道,而誦是經,日就月將,與道合體,非小補哉。

釋曰:得道之難,合道之不易也。我天尊昔於五百劫之初,心先合此道,即九炁之生形也。故稱曰真王,遂掌大化。我天尊曾向大羅元始天尊前,以九天不維之真,發三界無邊之願,期在未來之世,但受九炁之物,有能歸吾化稱吾名者,皆能起死回生。或不信從者,我當以元始一炁化成九炁,以復其初也。天尊謂諸天帝君曰:爾等當浄其心,吾今為汝等開大道之密緒也。

讚曰:道乃天地心,愚癡不解尋。

           破衣要縫補,須用水磨針。

天尊言:爾諸天人,欲聞至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爾既欲聞,無聞者是無聞,有見即是真道;聞見亦泯,惟爾而已。爾尚非有,何況於道?不聞而聞,何道可談?

註曰:至道者不在其他,在自己也。爾既欲聞,若明自己之道,即是不必聞也。是雲無聞者是無聞,有見即是真道。若聞他人之說自己,有見即是真道,聞見亦泯皆不鈴聞見矣。若謂非有,既不聞道而欲聞,不可與談道矣。

義曰:大道無形,無我無彼,有無無有,即是真道也。

有為有形,道在何處?入道之士,當於無無處著腳。

讚曰:道道道道,說著可笑。天地我人,一家一竅。

天尊言: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則慧光生,能知謹則聖智全,能知止則泰定安。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無情,惟一無二。

註曰:道者,乃三界所由之路也。然入則有由,守必有方,其用固有理也。蓋道乃天地無為之稱,即人之真常也。誠者,端恪不移,無妄之理也。故惟以無妄之誠,而入於真常之道。然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故默識心融而後能守,雍容不迫而後能用。夫入不能守則非所謂入,守不能用則非所謂守。故用真實者,如愚而默,雍和而不剛暴,是亦如拙者何異焉。然其為愚訥拙也,特如之而已亦,豈真愚訥拙哉。人能入之守之用之,如是者則不特可與忘物,而亦可以忘我,至於物我俱忘,亦忘其所謂忘矣。何言乎忘形,我者心不之動,湛然常寂,無彼此之間也。知者識之,明者見之,真之謂也。入道而知止,守道而知謹,則固循於道而不離。用道而知微,則能反約,而不惑於遠大。此其道體之本原,在是而一心之妙用所由生也。則凡所謂無所不通,無所不知,乃本性之所具者,至此亦復全於我矣。原其所自,則又皆本諸知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定日久,聽明日全。天光內燭心純乎道,與道合真。

抑不知孰為道,孰為我,但覺其道即我,我即道,彼此相忘於無忘可忘之中,此所謂至道也。至道在乎天地之間,而反不知其道之所在。要知道者,則凡有情之物我蠢動,無情之山河草木,豈出於至純而不雜之外耶?其惟抱一為天下式者知此。凡人修真鍊道,惟守一而不雜,則進德無魔,昇舉有日也。

義曰:此章乃玉清真王入道守道體道之端緒也。奉玉樞大教之志士,於此再三研窮,自有所得,則玉清真王之語不虛設矣。

釋曰:大道無言,有言非道,是故我天尊言前章至道深窈不可得聞也。若此之論,後人皆不被天尊之化,其道有起有止,無見無聞,起止見聞皆由心造。昔我天尊九炁生而九炁成,有何見耶?有何聞耶?此章乃天尊教學道修真之士用功守成之路,必以己誠而合天地之誠也。蓋誠者,一也。夫道一而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莫不自誠一而來者。人能用誠而入,用默而守,用柔而用。然後得誠者似愚,得默者似訥,得柔者似拙。誠默柔為體為用,愚訥拙為道為玄,如是方可與道混然,忘形忘我忘忘,此乃道之實而真之妙也。入必要知止,守必要知謹,用鈴要知微,知微者則九炁之光足矣。能知饉者,則萬靈之聖全矣。能知止者,則三元之神安矣。神安則智必備,智備則靈光生,靈光生則本元之炁合矣。故名之曰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者,即是真一之大道也。

讚曰:守一守一,當用饉默。無我無人,卻有一賊。若還捉住,湛然凝碧

天尊言:吾今於世,何以利生?為諸天人演此妙寶。得悟之者,俾躋仙阼。學道之士,信有氣數。夫風土不同,則稟受自異,故謂之氣。智愚不同,清濁自異,故謂之數。數繫乎命,氣繫乎天,氣數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濁可以清,惟命俾之。愚昏昏,獨冥冥,亦風土稟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機,使人不知,則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則亦曰自然。自然之妙,雖妙於知,而所以妙,則自乎不知。然於道則未始,有以愚之濁之。諸天聞已,四衆咸悅

註曰:凡人生處,若土厚水深,地氣多寒,萬物晚成,造化之功厚,故多壽也。若土薄水淺,地氣多熱,萬物速成,造化之功薄,故多夭也。此風土不同,稟受之異也。若人稟胎氣清者,為人慈善,端正忠孝,智慧聰明,樂仙慕道之人也。稟氣濁者,為人兇惡,邪佞狠毒,愚癡悖逆無道,不仁不義之人也。智愚不同,清濁之異也。氣數所囿,如花木之開發,亦各有時,皆稟示地之氣。天命所梏,乃天令施於桎梏。不善之人,長淪惡趣,不得真道也。愚者,可以智慧門化之。濁者,可以清浄門化之。愚者常自昏昏,濁者常自冥冥,此乃自然而然也,皆風土稟受之分配定矣。蓋天地之生殺萬物,亦隨其四時之氣侯也。若智人,得五行之氣,陰陽之精,修之鍊之,以保固其身命,便與天地同久日月齊明。愚人只知聲色滋味,而不知反以害其命也。是以學道之人,當默而思之。

義曰:天之生物,皆得二氣之威形,清氣多而贊淑,濁氣重而姦惡。豈非風土之不齊,稟受之自異者也。

釋曰:夫風土之不齊,實氣數之所繫也。是故,我天尊舉此一章。列大道之後者,何也?蓋世人失於調養,肆意輕生。孰不知輕清之氣為天,重濁之氣為地。凡為人身,得天氣成精成津成液,得地氣成骨成肉成筋者也。既稟二氣而生,何故有修短贊愚之分耶?豈非風土之厚薄陰陽之偏塞耶?蓋天之命如梏,氣之數如囿,言人人不可逃天命而越氣數。惟我學道之士,能崇此經,則出於天命而拔氣數之外也。我天尊說是言畢,兩班卿師使相諸天帝君雷師皓翁,踴躍讚欺,至於天龍鬼神,亦皆不知手舞足蹈之悅也。

讚曰:風土所宜,亦由氣血。水各有源,人皆有劫。

           輕清還玄,重濁不白。道本無二,此心似月。

天尊言:吾今所說,即是玉樞寶經。若未來世,有諸衆生,得聞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一聲,或五七聲,或千百聲,吾即化形十方,運心三界,使稱名者鹹得如意。十方三界,諸天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飛走蠢動,若有知若無知,天龍鬼神,聞諸衆生一稱吾名,如有不順者,馘首刳心,化為微塵。

註曰:夫玉樞者,即玉清之氣也。玉為至尊至貴,故元始天尊稱玉清,昊天上帝稱玉皇,太上道君稱玉晨,太上老君稱高上玉帝也,三清之都號玉京神霄真王稱玉清。玉者,寶中之尊貴也。樞者,天之樞紐也。雷霆者,天地之樞機。天樞地機,樞陰機陽。天本陽,曰樞者,乃顛倒之理也。雖日天陽地陰,蓋天一生水也。北斗貪狼星,號樞星,貧狼配天元乃七政之首也。如樞密院,亦朝綱之樞機也。總國之機密政務,掌殺伐之目也。玉樞之經,乃天府之雷文也。如有不順之人,當制心斬首,皆在雷司之主令也。

義曰:天尊以好生之心為心,化形十方,不使一物不被其澤也。如有毀謗之者,雷司試首刳心宜矣。

釋曰:此章,天尊發廣大之願明矣。天尊念念生生,無文可明,故垂玉樞之靈文,以化衆生。其或衆生得化成真之後,一稱我天尊之號,篆天尊之符,至於世間山河草木飛走蠢動,但稟二氣之物,即當悚爾而聽,毋敢少逆。如不順者,雷司不容,則碎為微塵也。

讚曰:天尊天尊,發願廣大。毀謗玄文,雷司有害。

天尊言:吾是九天貞明大聖,每月初六及旬中辛日,監觀萬天,浮遊三界。若或有人慾學道,欲希仙,欲逭九玄,欲釋三災,當命正一道士,或自同親友於樓觀,於家庭,於里社,釂水饋花,課誦此經。或一過,三五過,乃至數十百過,即得神清氣爽,心廣體胖。凡所希求,悉應其感。

註曰:天尊號貞明大聖。夫貞者,貞觀其天地,貞勝其吉凶。而乃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吉凶垂象,聖人則之。夫易乾元亨利貞。貞者,四時為冬,四方為北,令亦屬北。天一生水,玉清之祖氣也。天尊每月初六及辛日下降。初六者,六陽降而生乾,六陰勝而生坤,消息升降,周流六虛,以為道極。聖功生焉,神明出焉。蓋天地生數一,成數六。天地得之,潤澤濟世。六辛者天之水數天數,當先號六辛。辛數,乾天也。天一生水,皆先天一氣之義。萬天者,自大羅清微禹餘大赤王境之天。周遍諸天,無不監觀其天人功過。至於三界,無不浮遊察錄其萬靈功過也。若人誦此經者,凡所希求,悉應其感。

義曰:天尊言:有情無情,有知無知,鹹得成真,以宣大化。自見其功德不可稱量也人,叩之必應。奉道之人,可不勉哉。

釋曰:天尊降監之日,恐世人不知,誤犯天律,夫尊惜羣生之念至於如此。如或學道希仙之士,酌水獻花,或親友,或道士,一誦此經,其得仙班有位,天府標名。或有一等下愚,忽起誠心,課誦此經,使之心廣體胖。或有孝子順孫,齋心滌慮,建置壇場,請誦此經,即得超昇。所以釋三災追九玄,皆得如願,無不感應。

讚曰;誠不用物,以氣相臻。一稱尊號,天地回春。

天尊言:身中九靈,何不召之?一曰天生,二曰無英,三曰玄珠,四曰正中,五曰子丹,六曰回回,七曰丹元,八曰太淵,九曰靈童,召之則吉。身中三精,何不呼之?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日幽精,呼之則慶。五心煩懣,六脈搶攘,四肢失寧,百節告急,宜誦此經。

註曰:九靈者,人身中之本神也。天生者,玄牝也。無英者,嬰兄也。玄珠者,穀神也,正中者,泥丸。夫人子丹者,靈臺神也。回回者,貴券神也。丹元者,心神也。太淵者,腎宮列女,水府神也。靈童者,主制五臟神也。台光者,男女構精,胞胎始榮。爽靈者,魂也。幽精者,魄也。凡為人,既知身中有此神靈,何不時時呼召,鍊成一家,則學道希仙無諸陣礙也。若五心煩懣,六豚搶攘,誦此經則身中諸神鹹得以寧,則使人安逸也。

義曰:三精九靈,非外物也。住我本家,慎勿放出。當令常侍左右,朝真禮聖,則易見而易得也。乃天尊恐人不知大道所在,故以此指之也。

釋曰:天有九曜,人有九靈。天有三台,人有三魂。天之九曜失度,三台遷位,則水旱陰晦。人之九靈失守,三魂妄行,則災害生矣。如有此三者,至心誦經焚符,則三魂安九靈息、五心靜六豚和、四肢泰百節無恙也。

讚曰:九靈九靈,是我之精。時時呼召,永保長生。

天尊言:若或有人五行奇蹇,九曜嶔崎,年逢刑沖,運值剋戰,孤辰寡宿,羊刃劍鋒,劫煞亡神,鬼門鉤絞,祿遭破敗,馬落空亡,動用凶危,行藏坎壈,即誦此經。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

註曰:凡人五行不通,九曜失度,又值刑衝及諸神煞,動用行藏皆不順利,大則天譴地責喪身隕命,皆由三官五帝四聖二斗以主之。歸命此經,誦呪焚香告符,則一切厄難,皆能解釋。

義曰:三界之中,為人最靈,不知向上一步,政使星辰戰剋,行止轗軻,急宜歸奉真文,則三元五帝以消其罪也。此章,天尊令人知忌避而欲禳之。

釋曰:此言人之五行不利,九曜作撓是也。所以諸多神殺,皆聽我天尊之勑。如或有人遭此禍患,誦此經,則天尊命本人之家司命六神,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蓋綠此三官五帝四聖南辰北斗,亦乃天尊之有司也。故云上請者,欲人知天尊之所司之廣設也。

讚曰:地網天羅不可逃,凶星臨併若為消。

            誠心誦取天尊號,玉篆金符急急燒。

天尊言:沉痾伏枕,痼疾壓身,積時弗瘳,求醫罔效,五神無主,四大不收。或是五帝三官之前,日月星辰之前,山林草木之前,靈壇古跡之前,城隍社廟之前,里巷井竈之前,寺觀塔樓之前,或地府三十六獄,冥官七十二司,有諸冤枉,至此牽纏。或盟詛呪誓之所招,或債垛負償之所致。三世結釁,異劫興仇,埒其咎尤,庫其執對,皆當首謝,即誦此經。

註曰:沉痾痼疾,伏枕牀蓐,醫禱無效,蓋三官五帝,泰山岱嶽,日月星辰,城隍社廟,里巷井竈,靈壇古跡,寺觀塔樓,五道諸司,地府冥官,至於山川草木皆有神祇,故誤冒犯。或夙有冤牽,負財致命,或被人呪詛,或自設誓違盟,累劫以來興仇結釁,皆當悔過,發露罪尤,請誦經呪焚此篆符,而悉得消愈也。

義曰:此章專言人之積病及禁忌相刑,當稱天尊之號,則禍去而福來,何必疑也。

釋曰:凡人病染沉痾,痼疾弗瘳,世藥無功,陰神作撓,或自呪,或他詛,或積垛,或私愆,則冥府欲問究由,欲追執對,何以赦免?即誦寶經焚靈符,即時安逸也。

讚曰:陰譴陽罪,況癘是報。禁忌犯之,經符是禱。

天尊言:天官符,地官符,年月日時,各有官符。方隅向背,各有官符。大則官符,小則口舌,是有赤口白舌之神以主之。凡諸動作興舉,出入起居,不知避忌。如遇官符口舌,則使人擊聒。曉夜煎煼,多招唇吻。面是背非,動致口牙。盟神詛佛,始於謗讟,終於詬詆。由是獄訟生焉,刑憲存焉。若欲脫之,即誦此經,遂得口舌潛消,官符永息。

註曰:此章,天尊言諸官符赤口白舌之神者,乃天省下之惡曜也。蓋因世人,不修正道,不畏公法,瀆雷褻雨,故遣此神以撓之。若人犯者,急誦此經,焚諸符篆,即得應時消滅矣。

義曰:人之行藏,各有可否,但自不能識其機而造其理也。如或犯之,此經能免也。

釋曰:天尊發願廣大,施化無方。此章專言諸官符者,蓋此神易犯難釋,以致庶人一或干之,則赤口白舌乘勢而生也。而世人何不預誦寶經焚玉篆,則此禍自滅矣。

讚曰:天符地符,人不可觸。欲釋訟凶,經篆三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下

天尊言:土皇九壘,其司千二百神,土侯土伯,土公土母,土子土孫,土家眷屬。若太歲,若將軍,若鶴神,若太白,若九良,若劍鋒,若雌雄,若金神,若火血,若身黃,若撞命,若三煞,若七煞,若黃旛豹尾,若飛廉刀砧,如是等土家神煞。若人興修卜築,一或犯之,即致病患,以迄喪亡。纔誦此經,則萬神皆起,天無忌,地無忌,陰陽無忌,百無禁忌。

註曰:凡人動作興工,不無有犯神煞,其禍立至。大則喪命,小則官非,可不慎歟。依儀書篆行持,誦經祈禱,則百無所忌也。

義曰:天尊惜羣生,至於如斯也。亦云生亦土,而死亦土。殊不知土之為害,大尤甚也。蓋土宜靜,不宜動之謂也。

釋曰:天覆其地,人孰不知。蓋我天尊,為九天之尊,統制三界。而九壘皇君春屬家臣諸多惡煞,害人不輕,天尊用玉文寶篆以、鎮禳之,使世間上士下愚凡動作之時,百無禁忌也

讚曰:萬物皆從戊己來,偶然相犯即為災。若非普化真文力,處處皆為白骨堆。

天尊言:世人夫婦,其於婚合,或犯咸池,或犯天狗,三刑六害,隔角交加,孤陰寡陽,天羅地網,艱於嗣息,多是孤獨。若欲求男,即誦此經,當有九天監生大神,招神攝風,遂生賢子。於其生產之時,太一在門,司命在庭。或有冤愆,或有鬼魅,或有禁忌,或有凶厄,致令難產。請誦此經,即得九天衛房,聖母默與抱送,故能臨盆有慶,坐草無虞。凡有嬰孩,在於襁褓,為栴檀神王座下一十五種鬼,加諸惱害,因多驚癇,宜誦此經。

註曰:世人婚合產育,皆有神煞。不知方向,不避太歲,偶爾犯之,其禍不淺。急宜誦經焚符以禳之,則自安榮也。

義曰:凶吉兩途,互相齒之。如或不諧不育,天尊之號宜一誦之,必自然而釋矣。

釋曰:此章為人間婚姻子嗣,係於天尊所屬。凡嗣息聘嫁養育,非小事也。世俗罔知,而窒於勘合之私,其誤多矣。如或犯之,夫北妻南,子息艱得。宜誦寶經焚靈符以釋之,則自然夫妻和睦,子孫昌泰也。

讚曰:夫婦人倫事,兒男骨肉恩。

           要令家道睦,歸敬玉樞文。

天尊言:若人居止,烏鼠送妖,蛇蟲嫁孽,拋磚擲瓦,驚鷄弄狗,邀求祭杞,以至影脅夢逼,及於姦盜。而敢據其所居,以為巢穴,遂使生人被惑。庭戶不清,夜嘯於梁,晝瞰其室,牛馬犬豕,亦遭瘟疫。禍連骨肉,災及孳生,淫祠祆社,黨庇神姦,弔客頻仍,喪車疊出。

若誦此經,即使鬼精滅爽,人物咸寧。

註曰:蓋此等之家,不崇綱常理道,不畏天地神明。口味厭穢葷羶,身履邪淫殺道。不遵公法,惟務私榮。肆毒逞兇,恣行不善。是致鬼妬神憎,妖邪競起。若能悔過首謝,誦經焚符,即得禍亂不生,人物安寧也。

義曰:壁壞盜入,業重鬼來,致使六畜興災,家神不利。天尊不以小故,亦垂大恩,多誦經文,其禍止矣。

釋曰:正氣如天,邪魔敢犯。蓋因世人治家不理,干瀆神聰,以致六神不居,則邪氣乘間而入。或鼠精蛇魈,拋擲驚弄,血陰無時,甚至染昧家人,其禍不測。或盜人家財物,移東易西,皆此類也。致使弔客喪門,挾靈肆志。即誦寶經焚玉符,則人物俱得以安寧也。

讚曰:自作惡時邪亦作,我行善處即天行。世人忽有如斯難,宜篆靈符誦寶經。

天尊曰:九天雷公將軍,五方雷公將軍,八方雲雷將軍,五方蠻雷使者,雷部總兵使者,莫賺判官,發號施令,疾如風火。有廟可伐,有壇可擊,有妖可除,有祟可遣。季世末法,多諸巫覡,邪法流行,陰肆魘禱。是故上清,乃有天延禁鬼錄姦之庭,帝由束妖考邪之房。能誦此經,其應如響。

註曰:經中凡二十一段,皆天尊言,惟此章雲天尊曰。蓋稱揚雷公將軍使者判官,發號施令,應響威德,故不直言也。巫覡之徒,務行邪術,妄構妖言,魘禱夫婦分離,蠱媚女流苟合。值此妖巫,誦寶經焚符篆,則雷司勦除,應報如響,人得安寧。

義曰:天地無私,惟德是輔,善惡之報,動如景響。學道之士,體天心而明己心,則禍患蠲消而福祿臻矣。

釋曰:此章,乃天尊自贊雷司之聖也。如此所以,誅鬼斬邪,興雲降雨,皆我天尊勁下方行,今世道俗難分。或以不正之術,壞人倫而犯律。誦此寶經焚符,則立應如響,豈不敬乎畏乎。

讚曰:雷司明善惡,善拔惡,常誅邪法相侵害,惟多誦玉樞。

天尊言:天瘟地瘟,二十五瘟。天蠱地蠱,二十四蠱。天瘵地瘵,三十六瘵。能誦此經,即使瘟●清浄,蠱毒消除,勞瘵平復。亦有其由,或者先亡復連,或者伏屍故氣,或者塚訟墓注,或者死魂染惹,或者屍氣感招。凡此鬼神,或悲思,或志恨牽連執證,並綠注射,並音塝射音石。乘隙伺間,間音諫。乃得其便。故此經者,上通三天,下徹九泉,可以追薦魂爽,超度祖玄,太上遣素車白馬大將軍以監之

註曰:凡人息瘟蠱瘵疾者,皆有所致,甚至絕滅一門,牽連六親。若能誠心誦經,焚燒符篆,則雷司差素車白馬之將以拔之,使人不陷此苦也。

義曰:瘟蠱療疾,有自來矣。但能誠心潔己,

           誦真文,禮天尊,則不罹此苦也。

釋曰:瘟乃不正之氣,蠱乃無影之蟲,瘵乃難愈之疾。蓋此三者,我天尊之言?有自來矣。衹緣復連相染,屍氣相薰,塚訟相呼之所致也。復連者,乃人之大厄也,世人不知禳解,故有絕門亡沒者也。塚訟者,七祖冤牽之所政也。屍氣者,地上原有遠年棺柩,化成小蟲,或飛入飲食之中,或落在器皿之內食之,令人作蠱。凡人遷居,當誦經焚符,以勦絕之。

讚曰:天地瘟蠱瘵疾大苦,禍有其由,亦人自取。

           若誦玄文,可技七祖,白馬將軍能為作主。

天尊言:若或有人治裝遠行,賊盜騁姦,五兵加害。陸行則虎狼魈蜮磨其牙,水行則蛟龍竈鼉張其頤。或難賴有幽枉之魂,或風濤有劫數之會。前亡後化,捉生代死,能於此經歸命投誠,故得水陸平康,行藏協吉。

註曰:凡人出陸遇賊迎兵,或逢蛇虎惡域山魈。水行或值蛟龍黿鼉作浪興風,滯魄沉魂,求生捉替。或遭劫會,或飄墮他方。常預備符篆防之,可水可火化去,亦急誦寶號,立免諸厄也。

義曰:出入動靜,宜慎宜饉,若能平昔奉持此經,則此患何由而至也。

釋曰:動靜行藏,須當慎之。所以吉凶晦吝生乎動,是故一動只一吉字,其三字皆非美也。出入可不謹乎。凡欲遠行,必須先誦寶經佩符命,則吉無不利。

讚曰:水陸行藏世不無,鬼神作耗暗潛圖。一稱普化天尊號,佩帶真王玉篆符。

天尊言:亢陽為虐,雨澤愆期,稽顙此經,應時甘澍。積陰為厲,雨水浸淫,稽顙此經,應時朗霽。祝融扇禍,飛火民居,赤鼠遊城,驚熱黎庶,此經可以禳之。海若失經,魚龞妄行,洪水稽天,民生墊溺,此經可以止之。

註曰:此章,天尊愛羣生之心切切。久旱久陰,實天地之氣不和,乃人民之業難釋。以致三界震怒,水澇山崩,祝融扇禍,赤鼠興妖,黎庶不安。若人遭此歲時,宜誦此經,焚此符篆,晴雨得宜,人民自安也。

義曰:陰陽失律,如旱逞勢,莫非出入於天司之令。蓋惡業之氣不消,正真之道不崇也。天尊斡旋造化,以生生之心長養羣品,其不可讚欺耶。

釋曰:陰晴晦明,非細事也。上繫天庭,下關洞府,亦由二氣之不和故也。凡遇此水旱之時,志士嚴置道場,誦靈文而焚玉篆,則旱可雨而雨可晴矣。

讚曰:水旱為災,可關天地。誠心誦經,晴明甘霈。

天尊言:世人慾免三災九橫之厄,即於靜夜稽首北辰。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其星並踱,形如雙目,疊為三級,以覆斗魁,是名天階。若人見之,生前無刑囚之憂,身後不淪沒之苦。斗中復有尊帝,二星大如車輸,若人見之,留形住世,長生神仙。歸命此經,投心北極,即有冥感。斗為天樞,中有天罡,在內則為廉貞,在外則為破軍。雷城十二門,並隨天罡之所指。罡星指丑,其身在未,所指者吉,所在者凶,餘位皆然。若人見之,壽可千歲。

註曰:北辰者,北極星也。辰星五位,乃帝座星也。居常不動,而衆星皆共之也。此北斗居天之中,為天之樞紐,斡運四時。凡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諸仙衆真及下元生人,上自天子,下及黎庶,壽祿,貧富、生死、禍福幽冥之事,無不屬於北斗之總統也。太上授以天師張真君北斗經訣,若有危厄,急告北斗,禮誦本命真君,方獲安泰。又得三台生,三台養,三台護也。三台星有六座,上中下台。名天階者,太上昇降之道也,其勢橫亘北斗第二●星。上台虛精,中台六淳,下台曲生,乃星君內諱。知星名者,衆惡消除,諸善備至。見星象者,生無刑憂,死無諸苦。凡於靜房端坐,思三台覆頭。次思兩腎氣從胸出,與三台相連。久久思畢,啄齒二七,鼻微微出氣,閉口滿咽而畢。

乃呪曰:節節榮榮,願乞長生,太玄三台,常覆我形,

出入往來,萬神攜榮。步之五年,仙骨自成。步之七年,合藥皆精。步之十年,上昇天庭。急急如律令。

可叩頭瞻仰拜禮,則百事皆遂。又北斗乃陰陽之精神也。精曜九道,光蔭十天,七現二隱。世人惟見七星,不見尊帝二星。此二星即輔弼帝皇太尊晨君,乃天地魂魄之威神。輔星主天,曰常。弼星主地,曰空。空者,九天之魂精。常者,九地之魄靈。天休地泰,空常隱藏。天否地激,空常煥明。變化萬氣,改易陰陽,四時代謝,莫不由焉。二星尊貴,隱伏華晨,九天亦祕其靈音,不行於世。諸得道高仙貴真,乃得見之。其營名逐利流俗穢濁之人,星光所不臨照,難可得見也。曩亦有誤見之者,今俗人脫有誤見者,切不可言,泄則身被兵火,卒形獲考地獄,生死父母皆受罪於三官。瞻禮之法,常以每月初三日、二十七日夜,勿令人知,陰下中庭,燒香禮誦,呪曰:尊帝二星,北極之靈。願臣早見,見即長生。福慶無窮,天與長齡。誠心更念此經,默有感通,久久自當見也。亦不可泄其天罡名,在斗樞之內,星形與破軍星相對,此星紅色稍大,每一時辰,隨斗杓照臨地支一方位,時時運轉,無有停息。

經云:天罡所指,晝夜常輪是也。雷城按地支有十二門,雷欲發聲,卻隨天罡,其時所指方位之門,乃發聲也。且如天罡坐於未,對指丑宮,何故卻有吉凶?蓋天罡正氣,能生能殺,若所指向之處,即是生方,故有生氣,取之則可以治病補虛,安神旺氣,卻禍消災,延生度厄也。所在之處,則有殺氣,用之可以斬鬼驅邪,夷凶禁暴,馘毒制魔。故曰所指者吉,所在者凶也。

義曰:九曜三台,乃一身之主宰,為萬象之樞機也。學者當依法而朝奏之,無不應響。

釋曰:三台之星,尊之大之。其斗中二尊帝之星者,何也?乃天地之魂魄,造化之樞機也。夫學道之士,徒知朝真禮斗之誠,而不解瞻仰尊帝二星之捷徑也。又有天罡之星,在北斗之後,隨雷門開處,而指雷門十二者,乃十二時。經旨明言,所指者吉,所在者凶,即是雷門也。學者欲朝斗瞻星,則法見於註內,見之則人壽永而福厚也。

讚曰:玄門之妙,人言深奧。功行成時,當朝九曜。

天尊言:世衰道微,人無德行。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友兄弟,不誠夫婦,不義朋友,不畏天地,不懼神明,不禮三光,不重五穀,身三口四,大秤小斗,殺生害命,人百已千,姦私邪淫,妖誣叛逆。從微至著,三官鼓筆,太一移文,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後勘其形,斬神誅魂,使之顛倒。人所鄙賤,人所嫌害,人所怨惡,以至勘形震屍,使之崩裂。驅其捲水,役其驅車,月竅旬校,復有考掠。一聞此經,其罪即滅。若或有人為雷所瞋,其屍不舉,水火不受,即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作是念言,萬神稽首,咸聽吾命。

註曰:人一有犯,理應誅滅,豈雷司天府一一轟之?即今伏法遭刑,刀兵水火,但死於非命者,皆是也。蓋人始以小惡,為之不改,日積月增,遂成大咎。罪已彰著,又不悔悟,三官太一考覈,文移五雷之司,先斬神魂。伺其時至,然後施行,其死魂卻聽雷司驅役捶考也。若人改過遷善,歸命此經,其罪即滅。凡有男女為雷所瞋,冠幘鬚髮不被燎去,亦可歸告天尊,取自聖裁,萬神皆聽其命令也。

義曰:三綱五常,乃萬古不易之理,豈容悖逆而妄行耶?穀乃民之命國之寶,豈可不珍惜而愛護耶?近世淺薄,不忠不孝,不義不仁,崇奢侈而惡清淡,賤道德而習姦詐,政使橫禍疊至。何不思之,天尊幸開大路,宜履之行之,則諸惡不生矣。

釋曰:人生天地之間,稟二氣備五常,履仁義而守忠孝,何故恣意輕生為諸不道之事?大則雷司震怒暴屍於市,

小則官府加刑於身,是故善可為而惡不可作也。雷司以不仁之人驅役,作善之士自當保拔也。如有稱天尊之號者,則萬神無有不拱聽者也。

讚曰:忠孝當為本,陰陽即我家。

           要消諸惡業,不必誦南華。

天尊言:此經功德,不可思議。往昔劫中,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所曾宣說。至士授經,皆當剸金置幣,盟天以傳。雷師皓翕,長跪拜興,重白天尊言:是經在處,當令土地司命,隨所守護,雷部按臨,以時稽審。若人家有此經,至誠安奉,即得祥煙滿庭,慶雲蔭軒,禍亂不萌,吉福來萃,於其亡沒,不經地獄。所以者何?死即往生,生歸善道,承天尊力,有此靈通。出入起居,佩帶此經,衆人所欽,鬼神所畏。遇諸險難,一心稱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悉得解脫。

註曰:天尊發大慈悲,說是寶經,上利諸天,下濟羣品。至士受經,必用金帛為信,以質其心,告盟十天,然後傳付。其金帛者,但欲質心盟天,豈較多寡。金帛雖微,盟約實重。

大聖非吝惜而不普及,恐人輕慢,故諄切以諭。雷師宜令土地司命,在處守護也。若人侍奉天尊,持誦經號,致感聖真降庭,故祥雲繚繞。生奉真詮,則死歸善道。更能依式篆符,書寫此經,至誠佩帶,諸難不生,人神敬畏也。

義曰:此章之意,令人誠信不欺。後學君子,當依經而行,則庶幾其不差也。

釋曰:雷師皓翁,拱聽天尊至化,喜不自勝。於是長跪,再白天尊曰:自今而後,至士受經,當以金帛盟心,以傳其文。是經在處,宜令土地司命隨所守護,雷部按臨以時稽審。如此奉誦,則門庭有慶,宗祖超昇。佩帶之者,人所欽敬,鬼神畏服,遇難則稱誦天尊之號,悉得解脫。故此經功德,則不可思議也。

讚曰:不貴黃金貴赤心,初真學道外魔侵。

           至誠肯與盟天地,剋日教君聽玉音。

於是雷師皓翁對天尊前,而說偈曰:

無上玉清王,統天三十六。九天普化君,化形十方界。披髮騎麒麟,赤腳躡層冰。手把九天炁,嘯風鞭雷霆。能以智慧力,攝伏諸魔精。濟度長夜魂,利益於衆生。如彼銀河水,千眼千月輪。誓於未來世,永揚天尊敬。時雷師皓翁說是偈已。

註曰:此章,雷師皓翁頓有所得,故說是偈,以稱揚天尊好生大德之萬一。所以文義溜亮,語言華澤,其功德力可勝言哉。

義曰:天尊之德,無可以體,雷師皓翁故以銀河喻之。乃言其天尊之元氣,至清至貴,至聖至明者也。

釋曰:雷師皓翁心服神通,無以贊欺,遂作此偈。然我天尊,所統三十六天之尊,化十方世界之廣。遊諸天時,披紺髮而騎麒麟。破九泉時,赤其足而躡層冰。手把九天炁者,即金光明之如意也。嘯風鞭霆,乃天尊之號令也。斬鬼除妖,濟物利人,此乃天尊利益於眾生也。銀河之水,人不可見,不可測之,玄玄也。千眼千月輪者,使諸有情歸教之士,猶如天尊之在目前也。發願廣大,永闡天尊之教。

讚曰:贊歎天尊,誠哉是偈。普化無邊,祖劫一氣。

天尊言:此經傳世,世人未知。吾今所治九天應元府,府有九天雷門使者,以斜錄典者、廉訪典者佐之。復有四司:一曰掠剩司,二曰積逮司,三曰幽枉司,四曰報應司,各有大夫以掌其事。吾之所理,卿師使相咸贊元化。

註曰:天尊自言所治之司官兵將史善惡,各付其職。所以生殺之樞,皆由天尊之命令,三界萬靈,莫不皆奉行也。

義曰:此章天尊自言善惡功業,各有所司,皆贊成元化也。

釋曰:此章經問已畢,慮後學之士不知所治之屬,所以列言。凡所祈求,諸司官吏將兵聞吾之號令,咸贊元化也。

讚曰:設司分屬掌雷霆,風火飛康號令明。

           善賞惡誅如影響,九天元不順人情。

天尊說是經畢,玉梵七寶層臺,天花繽紛,瓊香繚繞。十方諸天帝君,咸稱善哉。天龍鬼神,雷部官衆,三界萬靈,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註曰:說經已矣,諸天帝君、雷部鬼神悉皆贊歎,踴躍而去。凡我同志,信士善人,得遇寶經,當洗心滌慮,至誠朗誦真文,則禍難不萌,永保長生者也。

義曰:宣經贊化,三界十方皆得如意。夫學者,得遇寶經玉篆,可齋心滌慮,酌水獻花,如法誦之篆之,則諸禍不生,衆善駢集也。今至士體天心而洗己心,閱真文而造玄文,豈可不盡力奉持,以廣大其化也哉。

釋曰:寶經玉篆,非奉三清上境之勑、玉清真王之令,則不能垂示於世而化諸有情者也。今經旨校正,註釋分明,玉篆金章,燦然爍目。凡祈請之士,可不齋心潔滌以閱玄文也耶。至士道齡,職守都功,位居左院,用己神元,結之英成。天尊普化之德,是日文成,黍列聖真之左。而誦經者,不可褻瀆,大則天誅,小則禍及也。

讚曰:寶經圓滿,咸稱善哉。

           消災赦罪,禍去視來。

圓滿吉祥靈章

向來誦經,念念存誠。千真拱聽,萬聖通靈。應元合無,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災謝過,請福延生。功圓行滿,大道證明

符篆

凡書一篆,當焚香起大敬心,至誠課誦,自正經首至於三章,並所祈本章畢。然後心存天尊寶相,口誦天皇神呪書之。常時仍用黃紙貼護篆文,用則展啟。以後符文,一體如之。

學道希仙第一章

召九靈三精第二章

遇本命生辰,嚴修齋戒,誦經稱號,書篆焚。解五行九曜尅

戰刑衝第三章

沉痾痼疾呪詛冤牽第四章

消口舌唇吻第五章

禳上皇神煞禁忌第六章

求嗣息衛產難保嬰孩第七章

滅烏妖蛇孽第八章

遣祟除妖滅邪巫魘禱第九章

消除蠱瘵超度祖玄第十章

水陸行藏第十一章

禱雨祈晴止禳水火第十二章

瞻星禮斗第十三章

聞經滅罪第十四章

佩奉萃福人欽鬼畏第十五章

續婚合章

凡有嬰孩在於襁褓,為栴檀神王座下一十五種鬼加諸惱害,因多驚癇,宜誦此經

謹按《釋藏護諸童子經》中載,栴檀神王座下一十五種鬼形,常遊行世問,恐怖嬰孩及小兒,作諸怖畏之相。

人能誠心誦經焚符,則免此禍也。

第一名彌洲迦鬼,形如牛,著諸小兒,眼睛回轉。

第二名彌迦王鬼,形如師子,著諸小兒數數嘔吐。

第三名騫陀,形如鳩摩羅天,怖諸小兒,其兩肩動。

第四名阿波悉魔羅,形中野狐,著諸小兒,口中沫出。

第五名牟致迦,形如播猴,著諸小兒,把拳不展。

第六名魔致迦,形如羅剎女,著諸小兒,自齧其舌。

第七名閻彌迦,其形如馬,著諸小兒,喜啼喜笑。

第八名迦彌尼,形如婦女,著諸小兒,樂著女人。

第九名黎波坁,其形如狗,著諸小兒,現種種雜相。

第十名富多那,其形如猜,著諸小兒,眠中驚怖啼哭。

第十一名曼多難提,形如貓兒,著諸小兒,眠中喜啼喜笑。

第十二名舍究尼,其形如烏,著諸小兒,不肯飲乳。

第十三名犍吒波尼,其形如雞,著諸小兒,咽喉聲塞。

第十四名目佉曼茶,形如黑狐,著諸小兒,時氣熱病下痢。

第十五名藍婆,其形如蛇,著諸小兒,數噫數喊。

玄陽子所遇雷霆玉經,本末如是,如是其必有自來矣。

不以自祕,方將梓而廣之,其所以與人為善之志甚薦。

予雖未識其為人,固已先識其為心,知其非尋常人也。

雖然至道無言,至言無跡,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子既有得於言語文字中矣。推致其功,乃復有得於言語文字外。無寧使人謂子為泥象執文者,是則予之至望也子其勉之。至順癸酉上元日,嗣三十九代天師太玄子書。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誦讀《三官經》——字字真詮,句句消愆如何誦讀《三官經》——字字真詮,句句消愆如何誦讀《三官經》——字字真詮,句句消愆

如何誦讀《三官經》——字字真詮,句句消愆

《三官經》,全稱《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真經》。三官,指堯、舜、禹三位上古之時的聖賢明君,因廣積功德,道高德備,故被尊奉為天、地、水三官大帝。

道教對三官大帝的信仰可謂由來已久,據張道陵天師《老子想爾注》中記述,道教在建立之初就信奉三官大帝,並將其作為主要神靈祀奉和朝拜。而對於當時的教民,如果誰要是犯了錯誤,即被責令進入靜室向三官大帝懺悔。嚴重違犯禁令者,即要寫出三份懺悔文書,一份需要放於山上(上呈天官);一份埋之於地(中呈地官);一份投之于水(下呈水官)。這一教義,歷史上稱之為“三官手書”。

《三官經》告知世人,如果善男信女皈依三元(三元:指天、地、水三官大帝聖誕吉日。即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齋戒(指是日持齋守戒),轉誦此經千五百遍,踴躍懺悔,即能除無妄之災,解有仇之愆;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苦……父母存亡,沾恩離苦。並說:恭誦此經,即可隨力見功,酌水獻花,其福自應。家有此經,宅舍光明,災難無侵;佩帶此經,萬神擁護,鬼祟永滅。

三官經》是一部在講述修道之人為何要修齋禮懺、如何去修齋禮懺以及修齋禮懺意義何在的無上經典。

三官經》共計一千六百七十五字,雖然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整部《三官經》的中心主旨即“懺悔”二字。經文一開始,便羅列出世間種種罪障,天尊告知說所有這些惡果都是人們自作孽。為了消除災障,三官大帝慈悲告示說,世間善男信女只有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日日念誦此經,踴躍懺悔,才能使得所有惡孽愆尤俱一赦除。

“三元神共護,萬聖眼同明。無災亦無障,永保道心寧”。道心安寧,是每一個修道者所期望達到的修行目標,也是所有禳災祈福之人所希望看到的結果。禮懺,首先要誠心以待,才有可能實現“卷卷句句消災障,行行字字滅罪衍”的不可思議功德。

在誦讀《三官經,並按經文所示行懺悔之事時,需要明白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道教徒什麼要禮懺?

道教是極為重視齋醮科儀的一個宗教。齋醮,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去解釋。齋,原意是指“齊”和“淨”,即為齋戒和潔淨之意,是指在進行宗教祭祀活動之前必須要沐浴更衣、不食葷酒、不居內寢,以表示祭祀之人對上天、神明及遠祖的敬重之情。道徒修齋,是為了要積德解,以和神保壽。醮,是對神明的進貢,亦是表達恭敬和懺悔心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若要行齋醮,必定以“懺悔”為先機。.

第二、道教不但修齋,而且還在歷史的傳承中制定了一些列完整的齋法

南華真人曾提出“心齋”和“坐忘”的內齋之道,道醫學有“心寬一寸,病退一丈”的觀點,這和“心齋”的概念一脈相傳。

與內齋之道相對應的是外齋,即《洞玄靈寶玄門大義》中提到的三篆(lu)七品,三篆指金篆齋、玉篆齋、黃篆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進行這些齋醮儀式的目的是要上消天災、濟度眾生、下拔九幽。現如今全國各地廣行的拜懺儀式,從其內容和形式上看也不離這三點。

第三、在道教創教之初就有向三官大帝懺悔的先例

東漢漢安二年,祖天師在鶴鳴山首創天師道。創教初期,天師以五斗米為信,授予教徒符籙佩戴,並為眾信徒規定了入教儀軌。《三國志•張魯傳》一書曾記載,當時天師道有為病人請祈的“三官手書”,具體做法是:“書病人姓字,銳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意思是說,如果有教徒生病,就需要把自己此前所犯的罪過一式三份寫出來,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中,一份沉入水裡,此後即可疾病全消。

凡是信仰道教的人士都知道,三官大帝是道教徒的基本神仙信仰,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其各司其職,共同構成了道教神仙信仰,並與信徒禮懺和上章表詞之事形成主客呼應。世人有祈求,神明有護佑,才由此而形成了道教相對完整的神仙信仰體系。以書其罪過稟告神明的方式來進行疾病治療,便是最早的教徒自我懺悔的形式。不論是自我消災,還是上祈國祚,與神鬼相通之事必然需要潔淨之體和潔淨之心,這是懺悔的本初,也是懺悔之後所要達到的目的。由此也可知,修齋禮懺是道教自創教之初就具有的宗教儀式。

三官經》的中心主旨:懺悔

隨著道教典籍不斷的豐富和完善,以及後世信徒對神仙信仰體系的演進和對齋醮科儀儀軌的恢復,《三官經》作為闡述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慈悲濟世功德的重要經典而逐漸成為道教徒修齋禮懺所必需持誦的內容,並作為玄門四品經而隨著全真演教而廣為流傳。

“三官經”的全稱為《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真經》,其偌長的名字已經把誦持這部經典之後所能夠起到的實際意義全部點出。

三官經》是一部在講述修道之人為何要修齋禮懺、如何去修齋禮懺以及修齋禮懺意義何在的無上經典。中國人向來有早不言、夜不言、午不言的習俗,作為道教徒每日持誦的午課內容,《三官經》的根本意義正在於教化人們要時刻戒除殺、盜、淫、妄、酒,以清淨之身誦經禮懺,持齋以奉道,修善以感格萬物。正如《太上感應篇》中所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經:“由此動彼謂之感,由彼答此謂之應,應善惡感動天地,必有報應也。”

三官經》共計一千六百七十五字,雖然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整部《三官經》的中心主旨即“懺悔”二字。經文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一句話是“不恤己身,不修片善”,由此才會招致天地所怨。經文一開始,便羅列出世間種種罪障,天尊告知說所有這些惡果都是人們自作孽。為了消除災障,三官大帝慈悲告示說,世間善男信女只有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日日念誦此經,踴躍懺悔,才能使得所有惡孽愆尤俱一赦除。這和當初祖天師創教後,規定教徒要以“三官手書”來自我懺悔的形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懺悔修善,不僅可以修持自身,更可福應萬靈,這是誦持字字真詮、行行滅罪的《三官經》可以起到的實質作用。《玉皇寶懺》上說“性一縱,則積甚丘山;心一悔,則釋如冰雪。故本行經教之昭示,乃罪福因緣之了明。”這段話的很好地解釋了“懺悔”的緣由,便是明罪福因果;“懺悔”的目的,便是要斷惡修善。

“三元神共護,萬聖眼同明。無災亦無障,永保道心寧。”道心安寧,是每一個修道者所期望達到的修行目標,也是所有禳災祈福之人所希望看到的結果。禮懺,首先要誠心以待,才有可能實現“卷卷句句消災障,行行字字滅罪衍”的不可思議功德。

“凡誦經者,切須齋戒,嚴整衣冠,誠心定氣,叩齒演音,然後朗誦。切勿輕慢,交談接語。務在端肅,念念無違,隨願禱祝,自然感應。”每篇經文之前都有這樣一段經注,其說明的正是禮懺誦經時對誦經者的要求。三官大帝在經文中還要求信徒做到“心心懇禱,盡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靜,精神復舊”,才可以實現“無量功德”和“其福無邊”的神力感應。

“莫道天宮遠,誠心福自來。”道教講“心誠則靈”,在禮拜和懺悔的時候要有一顆虔誠之心,才可以感格高真。而任何誠心都需要有“恒心”的加持,才更具有感召萬靈的作用。所以天尊以誦持經典“至滿千遍”的方式來要求信徒的行為。《無上玉皇心印妙經》中有一句話寫道“誦持萬變,妙理自明”,誦讀且行持,才可使懺悔之事具有了實際的意義。

誦持《三官經》是學道的第一步

修道之人在誦讀經典之前,必定先吟誦淨心、淨口、淨身之咒,以滌蕩身心污垢。這是道徒對祖師的敬重,也是對自身修為的加持。只有身心俱明淨,才能證得修仙之徑路。道經中有“洗心懺悔”之語,便是在教導後人以懺悔心行祖師道,才可以慈悲願求大因緣。

《玉皇經》中有一段“懺悔偈”寫道:“皈依上聖大慈悲,髮露真心伸懺悔。萬劫千生諸罪垢,願從懺悔悉消除。將此身心奉上真,惟願罪根悉原宥。”誦持《三官經》,是學道的第一步。

三官經》不僅僅告知了世人種種不應犯下的罪過,更為世人提供了便宜的解決之道。祖師創全真道,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這就需要每一個信徒要學會潔淨身心之法,去汙除垢,消災解厄,以純真之心行祖師之道,才能證聖成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生日

太上老君說解釋咒詛經

  爾 時

太上老君在于闐國中仙度之所,語尹喜曰:上古之時,人民淳朴,心行正直,稟性柔和,不相嫉妒。末世浮澆,人心狡詐,不修善行,唯習凶惡,不奉大道,倚托邪神,作法咒詛,專害人命。是時,尹喜真人稽首再拜,上告太上老君曰:憫念蒼生沈淪下鬼,魂被考劾,魄無依倚,願賜解脫之法,諸眾生免遭枉橫。

老君語尹喜曰:汝當諦聽,吾所說者,切見中古之人,專行厭禱,便於天下地上邪鬼廟社之中,畫其形像,書其姓名庚甲,私竊咒誓,以水噴灑,以腳踐踏,努目張口,種種形勢,專行無道,枉害良善,若自作,若教他作者,令受其殃。善男子善女人,或被惡人咒詛厭禱者,皆當香湯沐浴,建立道場,請三洞道士轉誦此經,功德不可思議,其病即瘥。若男若女被人咒詛,便可解釋,免沈身命,奉請五方五帝部從兵馬各九百萬人,為弟子某,於四面八方上下中央,剪除邪魅不祥之鬼,令弟子福壽延長。即說咒曰:

 大法堂堂,天圓地方。天有九柱,地有九梁。

 厭咒之人,自受其殃。六柱三梁,厭蠱消亡。

 三梁六柱,還其本主。六甲六乙,厭蠱速出。

 六丙六丁,厭蠱不行。六戊六己,厭蠱不起。

 六庚六辛,厭蠱不真。六壬六癸,厭蠱自死。

 咒詛速解,急急如律令!

奉請 三五將軍、八風使者、九州社令、萬古將軍兵士百千萬眾,追取厭蠱五音之人三魂七魄,付北陰天獄,咒詛惡人,精魂散越,神志猖狂,頭破作七分,一如律令!

  吾今所說解除咒詛厭魅經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為人轉誦,救治病難,度脫眾災,令得安樂,身強體輕,福壽延長,永無災障,冤家債主,速蒙消釋,魅害驅除,三屍墮落,得道成真。是時老君而作偈曰:

 我昔遊中國,位登無上天。今來入竺國,教化諸眾生。

 九十有六種,其中各有緣。令其敬信者,展轉自相傳

 精進心不退,得生無上天。有誦此經處,斯人壽命延。

 百靈來護衛,萬病悉皆痊。見世得安樂,身如金石堅。

 至真無上法,消災福自然。

太上老君曰:無始以來,諸仙聖眾,救度群生,便得安寧,驅蕩妖邪,解釋咒詛,凶殃散滅,吉瑞扶持。

是時,大聖眾真,歡喜踴躍,咸願受持,稽首叩頭,作禮而退。

太上老君說解釋咒詛經 竟

"誦經"是指讀誦經文,以表達對神明的崇敬和祈求。

在道教中,誦經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有助於提高個人的靈性修為和精神境界。

道教廟推廣正確

拱手作揖朝拜道教禮儀

(筆者注:同一父為親兄弟,同一祖父為堂兄弟,同一曾祖父為從兄弟。這是中國宗法制下的三代親。再往下一代則稱呼族兄弟,族兄弟後出五服,統稱同宗。)。

 
🔎歡迎Follow追蹤關注我們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乙救苦天尊 (2)

太上說十鍊生神救護經。

三清總誥。志心皈命禮。

道寶經寶師寶。玉清上清太清。

一炁流行。三清應化。

函關默默。不言而善運四時。

正色空空。無極而化生三境。

大羅天上。金闕宮中。虛無自然。

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恭請 。太上說十鍊生神救護經。本卷。

爾  時。

太上老君。分形變化。廣歷十方。興隆教法。

救度存亡。隨於帝代。為其師範。教諸眾生。

常令誦念

東方。慈悲救苦天尊。南方。好生救苦天尊。

西方。平等救苦天尊。北方。大慈救苦天尊。

東北方。普濟救苦天尊。東南方。無量救苦天尊。

西南方。等觀救苦天尊。西北方。惠化救苦天尊。

上方。徧慈救苦天尊。下方。廣度救苦天尊。

老君曰。受吾指教。敬誦十方。救苦天尊名號。能為拔贖苦魂。令得悟解。汝等四輩眾生。應有三業六根。殺生。偷盜。邪淫。貪嗔。嫉妬。愚癡顛倒。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罵詈呪詛。違天逆地。不孝不義。不仁不直。罪根無量。致招殃咎。若能奉此。真經聖號。俱蒙解脫。孤魂滯魄。獲生天堂。塵沙罪咎。盡使消除。又或見存。四輩眾生。能常清靜。持誦此經。凡諸厄難。亦得蠲消。壽命延長。身心安泰。稽首歸命天尊。敬信奉行。

太上說十鍊生神救護經。終。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弘揚

推行持唸天尊聖號方便法訣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

這種念誦天尊聖號的法訣,即為道教修持的

方便法門理應大力宏揚,以度化民眾。

它簡潔精微,潛心持誦修真,自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道教《四品真經》

首先有必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日常依教奉行,修持必誦之經典——《四品真經》,一般稱爲《功課經》。日行誦持,可廣結神、人、鬼、斗之善緣。

《太上玄門早壇功課經》,底本出自清代《道藏輯要》。可祝國迎祥,祈福保安,結的是神緣。

午壇功課爲《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底本出自明代《萬曆續道藏》。可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結的是人緣。

220220405c

《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底本出自清代《道藏輯要》。可解冤拔罪,濟度幽苦,結的是鬼緣。

月課爲《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可回死注生,消災度厄,結的是斗緣,或稱星緣。全真禮斗的斗期,爲每月的「北斗降日」,即初三、二十七及庚申、甲子日。除了上述月課日以外,年中的三元、五臘、八節及「每歲六度降在人間」的本命元辰日皆可禮斗。

以通行本全真十方韻用的《太上玄門早晚壇功課經》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爲韻、咒、經、誥;

第二部分爲《知表吟偈》、《中堂贊》。

《中堂贊》後爲第三部分——

早壇功課接《邱祖懺悔文》、《禮虛皇》、《小贊》,若遇朔望加祝聖文(遇祖師誕加祝壽文),《靈官咒》、《土地咒》、《結經偈》、《三歸依》(平日唱誦)、《早歸依》(朔望,祖師聖誕等大型節日唱誦)。

晚壇功課接《解厄咒》、《報恩寶誥》、《十二願》、《小贊》、《回向文》《土地咒》、《結經偈》、《三歸依》(平日唱誦)、《晚歸依》(朔望,祖師聖誕等大型節日唱誦)、隨堂施食科儀。

第二部分的《知表吟偈》,知表即指主經(主魚)和副經(執磬)二位經師,就如同科儀法事中的提科和表白。主經師可在此時起「天尊板」,提朝(執鼓)引領道衆出壇轉天尊,轉畢回壇,上香,跪誦《中堂贊》。若不出壇可就此略過,直接誦《中堂贊》。

關於《中堂贊》的韻名,在這裡要著重闡釋一下。這首經韻在早晚壇功課經中均有使用,只是韻詞不同而已。贊,自然是指讚頌。那麼此處的「中堂」又是何意呢?

「中堂」之說起於北宋,一說起於晚唐。唐、宋置政事堂於中書省內,爲宰相處理政務之處。中堂一詞,因宰相在中書省內辦公而得名,而後亦稱宰相爲「中堂」。明、清二朝的大學士也一直沿用此稱。比如我們最爲熟知的,清代張廷玉、和珅、李鴻章等人都算是中堂大人的代表。按照我們道教的神仙譜系來看,能與「中堂」之名相對應,相匹配的又是哪位神仙呢?!就是玉皇爺兩側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左)和「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右),這二位先天尊神就是我們道教神仙譜系中的「中堂大人」。此韻是按照二位先天尊神的神階而取名爲《中堂贊》的。

105491662_3515426468485069_3655606772667447719_n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 志心歸命禮

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衆生有相脫生父母懷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憐我父母日漸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滅險峻貪嗔禮帝為師祈恩報本願我現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宗祖早得超生大聖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報恩教主佑聖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終劫濟苦天尊

以上即是我們《晚壇功課經》中的《報恩寶誥》。祂是在諸真寶誥之後,又單獨追加的與玄天上帝這位神祇有關的寶誥。在《晚壇功課經》諸真寶誥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玄天寶誥》,《報恩寶誥》中的「終劫濟苦天尊」即是《玄天寶誥》中的「盪魔天尊」,此二位天尊均屬玄天上帝的聖號。《報恩寶誥》的第一句「玄元應化」,講的就是玄天上帝的來歷,祂是太上道祖第八十二次化身,更是道門中以奉道孝親,報父母恩而聞名的神祇。又因祂可因人、因物、因事而有八十二種化度之法,故寶誥中稱「八十二化,報恩教主。」爲何《晚壇功課經》會重複出現玄天上帝的寶誥?這就要從這兩個《寶誥》所闡釋的內容來看。《玄天寶誥》講的是玄天上帝的神職,而《報恩寶誥》說的則是玄天上帝的神跡。祖師在功課(經)中會有這樣的編排,絕非無緣無故,而是另有深意。

《報恩寶誥》,雖名寶誥,但究其實質,與《早壇功課經》中的《邱祖懺悔文》,不僅在經文的「對仗」編排上互爲表里,而且在修行實踐中也相感相應。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44356774-4076789803-g_n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簡介:《玉皇經》是道教經典,全稱《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原題天樞上相張良校正,系《玉皇經》之校釋本。校釋者疑為宋代道士。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是道士齋醮祈禳及道門功課的必誦經文。作者與成書年代不詳。經文由《清微天宮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品》《誦持功德品》《天真護持品》及《報應神驗品》組成。主要敘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講玉帝來歷的神話。有多種注本,收入《正統道藏》和《道藏輯要》。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玉皇經》。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似出於唐宋間。三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正統道藏》另收錄有《高上玉皇本行經集註》(簡稱《皇經集注》)。《皇經集注》由明朝全真道道士周玄貞集撰,共十卷,收在《萬曆續道藏》部分,彙集宋金元明諸家註解,其中也收錄有神仙之注。《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全書分五品:

第一〈清微天宮神通品〉:乃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宮大法會上,演說玉皇修道證果之事。主要敘述玉皇大帝的來歷、神格。經稱:古有光嚴妙樂國王無嗣,皇后夢見太上道君抱一嬰兒予之,覺而有孕,生下王子。王子嗣位後,治國有道,體恤民眾疾苦,又舍國入山修道,如此反復歷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清靜覺王如來,教諸菩薩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再經億劫修行,才證位為玉帝。所以玉皇能大顯神通,分身化形,為十方演說清靜解脫之道。

第二〈太上光明圓滿大神咒品〉:宣稱玉帝授五方五老帝君大神咒五篇。其咒乃元始之妙言,玉皇之真誥,可以「上制天機,中檢五靈,下策地祇」。實際此神咒即六朝所出「靈寶赤書真文」,但文字略有不同。

第三〈玉皇功德品〉:頌揚奉持玉皇經咒之功德。謂誦經者「所有罪業永得除滅,身心清靜,命終生天」。

第四〈天真護持品〉、第五〈報應神驗品〉:亦宣揚誦經功德。謂奉經者將受十方帝君及其神將之庇護,可得三十種上妙功德,誹謗或不信者將受種種惡報。

本書自宋元以來廣為流行,為道士舉行齋醮和道門功課必誦經文之一,其刻本和註解甚多。由於此經為玉皇崇拜的根本經典,不但道士常誦此經作為功課,其它有關玉皇的朝、懺、燈儀等也以此為依據,所以在道教中和民間都有很大的影響。誦誥迎聖,壇前焚香請。

叩首達悃,陛下申皇文。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已恭誦圓滿

微臣。誠惶誠恐稽首頓首。恭維

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金闕雲宮九穹御曆萬道無為通明大殿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御陛下

恭望天恩護祐,帝德垂憐,收斂疫癘,並赦宥臣冒瀆之愆,俯允祈禳之願,臣干冒天威下情無任激切屏營之至。伏願。

 上祝國安民豐。下祈疫癘消弭。

太上無極大道玉清金笥寶籙混元紫府選仙上品秉東華演教龍門正宗叨科闡事臣盧圓熹叩首上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161884_160999464906848_7187072215836262400_ne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撰人不詳,似出於宋代。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此經宣稱斗姆為北斗眾星之母,生成人物,煉度鬼神,治天地間種種不祥。其尊號有「中天梵炁斗姆元君」、「大圓滿月光王」、「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等。又稱斗姆主宰人身,人面有七竅,以應乎心;魄有七真,以應乎斗。凡修煉九還七返大丹者,皈心奉持斗姆,則頓悟玄關,靈光現前,內外清靜,自然了證太玄三一之道,飛升玉京。

284225855_349638413903279_5526100667059056668_n

臺中市北極玄元宮道觀植福斗堂經常舉行敬拜星斗的科儀。道教信徒每當遇上任何禍厄,均可朝真禮斗,則可祈逢凶化吉,生活康寧。

本科儀式以斗姥元君及北斗星君為主神,斗姥化生九皇(勾陳、紫微二星及北斗七星),為北斗眾星之母,地位尊貴,故禮斗必先敬斗姥,而及於北斗眾星。在誦經禮讚的過程中,經師會將參與儀式的善信姓名及所祈之願望上奏神明,以祈福許願。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道觀

電話 : (04) 22656052   盧圓熹 道長#授職法師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9

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孝道"是傳統社會核心價值之一。道教素有重視孝道的傳統,道教認為,人身難得,現既為人,實大幸事,故當珍惜。因此,謹與同修共同學習《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感念父母慈悲,我等修行更當精進。

玄天上帝告訴我們的「入眾妙門」之法

也就是說,修緣積行,就可以證妙通妙。但是緣和行必須依仗妙,才能無修無積。這是因為妙起於無,只有廣積自然萬緣具足,廣演妙緣必須顯言勸修。玄天上帝是報恩教主,所以通過《報父母恩重經》向眾生演教,傳播報恩之法。而這些恰好與《道德經》中的入道之門是相應的。

妙起於無,無乃天地之始。積妙則緣自於有,有乃萬物之母。《道德經》指出,唯有常無方可觀見其妙,常有方可觀見其徼。唯有得悟此兩者,方可通玄。通玄,也就是明白了玄天上帝報恩的本行所在。證妙通妙,則是入道之門。這正與《道德經》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同理,屬於不二之法。可見,《報父母恩重經》其實是向眾生宣說入道之妙法。

經名: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撰人不詳。二經同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開 經 偈

夙世恩報德 誦經禮元皇

永享無期壽 道心超然法

希夷開大有 真炁雜氤氳

神飛神仙路 七祖昇天堂

原 文 妙緣無修,妙行無積。從修有修,修緣證妙。從積有積,積行通妙。妙本從無,曠積自有。廣演妙緣,顯言勸修。烜赫妙行,示相有積。妙緣妙行,既通修積。若世眾生,一念一動,緣行俱在。迷惑本來,毀無失有。如人父母,誕生男女。始相不見,托相為有。有中有相,相化萬狀。艱難苦惱,憂慮悲戚,悉從相起。我既托相,日惱父母。令我父母,日夕悲酸。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漸衰朽。緣我相故,令我父母,始相沉埋。父母男女,輸轉無已。是此有相,同歸苦惱。我從今日,從我相中,悉滅貪嗔,悉破嶮峻。持念平等,用報始相。使我始相,大得快樂,無諸苦惱。世世生生,托相全具,不致衰朽,然後滅除。始相令無,相著將此,無著同滅。始相我相,始相悉歸。無著相既,無著不見。不有不起,不為無礙。無障無閉,無塞自然,去累不墮苦海。普願飲信,日持奉行。

玄帝報恩聖號 至心皈命禮

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托生父母

懷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令我父母,日漸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滅臉峻貪慎,禮帝為師,祈恩報本,願我見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父母,早得超生,

大聖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報恩教主,

佑聖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金闕化身天尊

昔泰清大帝,第八十二次化身,托聖父凈樂國王,聖母妙祥天主,降生為太子。才七歲,即離親去國滑身入太和山中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沖舉,位鎮北方,為玄天上帝。感父母生恩之重,故說此經。若有善信男女,體玄天聖訓。以孝道存心,持齋三年,禮念聖號一萬八千遍。以按道經一藏篇目之數,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有志之士,又能尋詳經義,精進道功。雖億劫四重之恩,皆可以報。而九幽三途之苦,亦可以濟矣。豈但報父母之恩而已哉。傳曰:仙經萬卷,忠孝為先。又曰:一子學道,則九祖生天。其斯之謂歟。

玄門嗣教沒儀趙宜真書。

《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竟

註:盧圓熹修行要懂得報父母恩

諸位善人,《報父母恩重經》中說,世間眾生一念一動,緣行具在,但是因為迷惑本來,不知修真之門,漂沉苦海,求出無期。《北斗經》中載:老君下降蜀都也是因眾生迷失本來,不知正道而說良緣,而此良緣皆憑道生。只有不斷人之根本,才能心修正道,漸入仙宗,歸真知命。

玄天上帝為讓眾生歸真知命,以報父母恩為例,開方便之門。這與《道德經》中以名為緣,向眾生開救度之門是相似的,這正是兩部經典的根本所在。《報父母恩重經》說,玄天上帝是老君的八十二化,和老子一樣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

接下來,我們看看玄天上帝是如何向眾生以報父母恩為例演教宣道的?《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說:

如人父母,誕生男女。始相不見,托相為有。有中有相,相化萬狀。艱難苦惱,憂慮悲戚,悉從相起。我既托相,日惱父母。令我父母,日夕悲酸。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漸衰朽。緣我相故,令我父母,始相沉埋。父母男女,輪轉無已。

也就是說,我們投生父母誕生為男或為女,開始父母並不能見我們。一旦托相為有,十月懷胎,性狀萬化。《老君內觀經》說,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十月懷胎,炁足而象成。一切有相,皆出自無,正如我們均來自父母和合。我們秉形而生神,得人身後如立板走丸、如沂流上船。

諸位善人,我們眾生不自知覺,輕生徇死,不貴人身。豈不知,投生前須詣南丹火煉池中,滌以黃華之水,然後投胎就舍,方始成人,正好暗合玄天上帝北方水神的神性。父母相的日漸衰朽,正是大道的輪迴衰朽之象的表現。這正是《報父母恩重經》中總結報父母恩時說的「父母男女,輪轉無已」。

玄天上帝在舉父母恩重的例子後馬上指出:一切有相,同歸苦惱,說明我相也在苦惱,強調修緣積行的重要性。向眾生宣說應當以此為鑑,悉滅貪嗔,悉破嶮峻,持念平等,用報始相,才能得大快樂,則無苦惱。那麼,如何做才能修緣積行,證妙通妙?

《道德經》說,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也就是說,一切妙道皆因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而得。我們已經倚仗父母之相而托生,如果令無相著,將此無著,同滅始相,我相始相,悉歸無著,相既無著,不見不有,不起不為,無礙無障,無閉無塞。自然去累,不墮苦海。

可見,修緣就是我們常說的修仙緣、人緣、鬼緣等一切眾生之緣,也就是我們說的修性。積行就是我們常說的苦行、功行,也就是我們說的修命。修性命之學,縱然托相全具,也不致衰朽,自然證妙通妙。

《生天得道真經》指出,依憑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為,顯諸真路,體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眾緣,永除染著,外相不入,內相不出,甚至可以安寂六根,靜照八識,空其五蘊,證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

《生死輪轉因緣經》也說,因緣不絕,天地與人、日月星辰,亦不重易,但緣展轉以相生。諸位善人,我們如果體玄天聖訓,廣修緣、多積行,以父母恩之重,存孝道、感念大道慈悲,尋詳經義,精進道功,自然證妙通妙。

歡迎轉貼分享 待續............ #北極玄元宮道觀文書組 校編

#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94904_1339372142741677_3810454192441371403_n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卷之一下註解

本文】:玄帝顯靈應化諸天上聖,切念下民,居于塵網,莫知先業,罕究前因,自世遠於鴻荒,真淳遽泯,逮俗逾於鹿野,矯偽迭興,險謀暗設於機關,殺物密投於陷阱,逐邪敗正,掩是徇非,矜衒而侮老成,沉湎而食獻穢,貪婪縱欲,交處多愚,五常汩而名分浸虧,一性昏而施為實謬,擾擾七情之競起,紛紛十業之增添,銖較萬分,輪迴億劫,所受蓋原於所積,其來由肇於其因,若不際遇於善緣,安得懺陳於宿障。臣等恭承經寶垂訓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謹按修真第一戒云: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切慮弟子某先世以來,今生之內,詫能求勝,挾數藏機,面從而退有言,色溫而潛懷狠,私衷毒虐,積恨愆尤,輕天民若剪菅茅,亂國政而浸隳綱紀,賞于非義,刑及無辜,窺伺錢糧,默寓攘奪之意,覬覦名位,暗生傾險之心,諂佞富榮,欺壓卑賤,舉諸枉而措諸直,匿其是而較其非,推過認恩,嫁禍賣惡,上來往業,見在世中,多招怨謗,橫起乖屯,死墮地獄,長劫受苦,苦盡復生,遂入惡道,報盡復還,生於玆世,以前業報,尚有餘殃,受報未已,今則聞經所說,大可驚惶,仰對聖前,恭投懺悔,人各恭敬,志心朝禮

【註解意】:玄天上帝顯現祂的靈驗,以應身、化身為各天的仙神,時時關懷下界的百姓,但是居住人世間的百姓,不知道自己前世造作的業因,很少人去探求今生身受的結果是前世造作的業因,自己就像遠離世間社會,獨自居住在邊遠荒僻困苦的地方,因為困苦的生活讓自己爽直樸實的本性迅速喪失掉,而為了快速擺脫困苦的生活,只顧急於追求自己在世間庸俗的名利物慾享受,那種慾望速度比成群奔馳的野鹿還快,假飾虛偽的言論、行為也相繼興起,暗中設下邪惡的計策,陷害別人圖謀自己利益,暗中秘密設下陷阱,殺害動物。追逐邪惡、毀壞正道,掩飾正確、對的事情,順從邪惡、不對的事情,炫耀自己很行而輕賤年高德劭的人,沉迷在喜樂之中,表現出邪惡的樣子,貪求無度、放任慾望而不加以節制,遇到事情要處理時就說自己多麼的愚笨?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仁義禮智信等五常倫理道德攪亂,將倫理道德的名聲、情誼關係毀壞殆盡,原本純一不染的靈性變得昏暗不清明,而實際的作為很謬誤荒唐,擾亂了自己內在的七種情感狀態(喜怒、哀、懼、愛、惡、欲),不穩定的情感狀態爭相產生,以致思緒欠佳,胡亂作為,而連續不斷的增加了許多的惡業(十業:殺、盜、淫(身業),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口業),貪、嗔、痴(意業),而且凡事斤斤計較,以致於一再的輪迴,歷經許許多多的劫難,自己所承受的劫難都是自己原來造作惡業累積而來,它的由來從一開始就是因為你的前因,如果沒遇到良善的機緣,這些惡業如何能得到懺悔陳述而加以悔改,來解除前世的障礙。我們眾神仙願意恭敬承受經典寶笈,並珍視古聖先賢所流傳下來的訓誡說:『人的禍福並無一定門路,完全是自作自受,做善必善報,作惡必惡報,如同人的身影,隨侍在側,形正者則影正,形邪者則影邪』。現在恭敬的依照修真第一戒文說:不可以用陰險狠毒、暗中圖謀的策略,算計危害生物而利益自己。經過深切的思考,弟子:XXX自從前世以來,到今生在內,誇耀自己的能力,欺騙別人,求得勝利,屢次操持權術、暗藏機謀詭詐,算計別人,在他人面前表現很順從,但是離開之後又有很多理由,在別人面前,神情表現很柔和溫順,但是內心隱藏著凶狠,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毒殺虐待動物,內心積滿很多怨恨與行為過失,輕賤天下百姓的性命就像用盡力量剪斷堅韌的菅茅草一樣,擾亂國家的政事和毀損社會秩序與規律,獎賞給不符合正義道德規範的人,刑罰波及無罪的人,暗中觀望稅收的銀錢和糧食,伺機下手占為己有,想要暗中私下闖進別人家裡盜竊奪取財物的念頭,為了得到不該擁有的名份地位,暗中生出害人危險之心,奉承迷戀榮華富貴的人,以勢力威嚇脅迫身份卑微低賤的人,任用各式邪惡之人,罷黜各種正直之人,隱瞞正確良善的部份而計較不對的部份,推諉自己的過錯,向別人索討恩情,將自己應負的罪責推給別人,與人共事,事後卻委罪於人,過去世以來,所做過的惡業,因果報應都會出現在今生當中,有很多事情招受到別人的埋怨誹謗,橫暴、放縱之事一再的發生,這些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聚集起來,可以說是惡貫滿盈,死了之後,墜入地獄,長期的劫難,遭受到痛苦的磨難,當這一刼痛苦受盡之後又再度產生另一劫難,最終墜入三惡道,因果報應完了,又從頭再來,生在當今世間,以前的惡業因果報應,還有剩餘的禍患災難,受到報應還未停止,現在聽到經典所說的,深深的感到驚怕惶恐,必須要懺悔前非,仰起頭來面對聖真,恭敬投入懺悔,每一個人各自對仙神肅敬有禮,心意堅決莊嚴朝拜。

註:※塵網:人世;把人世看作束縛人的羅網。※鴻荒:邊遠荒僻之地。

※真淳:爽直樸實。※遽泯:迅速喪失。※逮俗逾於鹿野:驅趕世人猶過於成群野鹿。

※矯偽:作偽;虛假。※迭興:交替興起;相繼興起。※矜衒:誇耀;炫耀。

※老成:指年高有德的人。※詫能:誇耀;欺騙。※愆尤:過失。※浸隳:毀壞、損毀。

志心朝禮 太始無形天尊  志心朝禮 太虛無極天尊

志心朝禮 太玄冥寂天尊  志心朝禮 太元守樸天尊

志心朝禮 太空自然天尊  志心朝禮 太易混成天尊

志心朝禮 太象可凝天尊  志心朝禮 太古可名天尊

志心朝禮 太有常道天尊  志心朝禮 太靈空洞天尊

志心朝禮 太清無為天尊  志心朝禮 太真演教天尊

志心朝禮 太漠流神天尊  志心朝禮 太華顯慶天尊

志心朝禮 太曦圓照天尊  志心朝禮 太霄輪彩天尊

志心朝禮 太宸立極天尊  志心朝禮 太微廣化天尊

志心朝禮 太本流迹天尊  志心朝禮 太理開教天尊

志心朝禮 太智悟境天尊  志心朝禮 太定凝神天尊

志心朝禮 太白明素天尊  志心朝禮 太老廣義天尊

志心朝禮 太光廣德天尊  志心朝禮 太朴致理天尊

志心朝禮 太華混夷天尊  志心朝禮 太學致奧天尊

志心朝禮 太權啟迪天尊  志心朝禮 太平萬化天尊

志心朝禮  太幽抱一天尊  志心朝禮 太機變運天尊

志心朝禮 太曦鬱華天尊  志心朝禮 太神清漢天尊

志心朝禮 太清神漢天尊  志心朝禮 太祝廣壽天尊

志心朝禮 太皇廣成天尊  志心朝禮 太帝赤精天尊

志心朝禮 太和鬱圖天尊  志心朝禮 太和務合天尊

志心朝禮 太德允壽天尊  志心朝禮 太行真妙天尊

志心朝禮 太極傳教天尊

天尊上聖,禮念既周,再竭一心,遙瞻神府,皈命紫皇天一真慶宮,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諸真仙眾,今日道場大眾,虔叩教主,北極鎮天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福德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 

伏願,光浮丹闕,瑞應碧空,洞照塵寰,丕覃恩貺。今為某求懺上來所犯第一品戒,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之罪,先世今生,遺殃往劫,上延祖考,下逮宗親,或起倖傷生,或含威戕物,或動違正理,諂用邪謀,或嫉賢妒能,虧人益己,外視雍容而可慕,中存乖惡以堪憂,送之治廩以捐階,擠之入井而下石,欺凌孤寡,酷虐懦庸,笑裏藏刀,眼中暗箭,罪將條列,惡已貫盈,撓亂靈司,糾錄不已。今憑懺力,願賜赦原,顒望上真,宣恩人世,敕下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三元九府諸宮諸司仙曹,案據天官仙官,靈官真宰,佐巡僚吏,廣行慈憫,並賜赦原,求懺弟子,某同法眾等,遵奉玄科,入道登真戒,當行無為,精進修行,誓從今去,端懷忠節,退守恭謙,愛物憐生,視人猶己,虛心實腹,敢懷狼顧之思,屏氣存神,擬效雀銜之報,即斯發露,徑此懺陳,伏願,天官錫紀算之名,地簡列蠲非之字,身安命泰,志暢神清,七祖亡魂,永臻福果,三生障惱,悉殄惡因,常奉正真,永依玄教,以斯利益,遍悉莊嚴,嶽鎮浸隆,蘿圖永固,萬姓襟裾而向慕,百蠻冠帶以來朝,壽比南山,咸仰一人之有慶,星朝北極,鼎臻四海以無虞,一切有情,俱登道岸。

【註解意】:各天尊仙神們頂禮、讀頌已經完畢,再次竭盡全心全意的,凝目遠視著北極元和遷校府,說願意來皈依受命於紫皇天一真慶宮、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諸位聖真仙神等眾,今日在道場的群眾都恭敬誠心的叩拜教主,北極鎮天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福德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

祈望道光顯現在整個帝闕,吉祥的道氣感應佈滿整個蔚藍色的天空,清楚照耀在世間,施於廣大恩澤給予眾生。今日因為我XXX責求懺悔起初所犯下的第一品戒,不得用陰險狠毒、暗中圖謀策略,算計危害生物而利益自己之罪,從前世到今生,所遺留的禍殃和過往的劫難,不但我自己要承受,還向上禍延祖先,下面連累同宗的親屬,有的是起因於希望得到非分財務或功名利祿而傷害生靈,有的是顯現出勢力而殘害萬物,有的是行動違背正確的道理,用奸計來奉承巴結他人,有的是嫉妒賢能之人,損傷別人而利益自己,或是看到外表儀態端莊、溫文大方的女性,就產生愛慕之心,不擇手段追求,或是心中經常存著奸滑邪惡的念頭,算計他人,讓人產生憂慮,或是差遣他人爬上去修理穀倉,卻將階梯除去,讓他下不來,或是陷害他進入井中清理雜物,而將石頭從上面丟下去,可以說是不擇手段陷害他人,讓人防不勝防,或是欺侮孤兒寡母,或是惡劣虐待軟弱平庸的工人,或是外表對人和氣,暗地裡卻陰險毒辣,心眼中暗藏傷人的行為,這些罪狀將會一條條的列出來,可以說是罪大惡極,擾亂了靈界主管的部門神將,一直都在糾正紀錄而無法停止。現在我憑藉懺悔的願力,希望聖真能恩賜福澤、赦免原本的罪過。仰望仙真能敕下恩澤於人間,敕令頒布給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三元九府的各宮各司的仙輩,能依據天官、仙官,和天上主宰萬物的仙官,和輔佐巡視的官吏等等,能夠廣泛施行慈愛憐憫,並且恩賜福澤、赦免弟子原本的罪過,祈求懺悔弟子XXX連同道場眾等生願意一起來遵奉大道的道理、規章等等,踏入聖道修持真常道理、遵奉戒規,當下所做所為都不是刻意造作,順其自然,不為自己,不懈怠的專心求進步修養德性,發願從今天以後,心懷正直,效法忠孝節義,不謀榮祿,恪守正道,恭敬謙卑為人,疼愛萬物,憐惜生靈,對待別人如同自己的親人,用謙虛之心、實在的道理處世,時時刻刻懷著畏懼戒慎的心情,專心一意,效法楊寶慈憫之心,解救黃雀的作法,幫助生靈,依照這些發表顯露的願力作為,認真奉行,就此懺悔,併陳上蒼,祈望,天官能夠將我的名字賜福添壽,地府的籍冊能夠將我的不對免除文字紀載,讓我身體安康,生命吉祥,神智清明舒暢,我的七祖亡魂能夠受益,永遠達到福報結果,自己三生的業障煩惱,都能夠全部滅絕惡因,而經常遵奉正教真常道理,永遠皈依在大道法門,受到利益,大道在天下間都能普遍端莊肅穆,四海名山都能受到大道的滋潤,而山川秀麗,國土永遠堅固,所有的百姓豐衣足食,受人敬仰,各蠻族頂冠腰帶來朝貢,人的生命都能夠長壽,大家都仰慕他一個人有了喜慶,因為他有心懺悔,去惡從善,獲致福報,他帶頭實行,大家學習他的作為,國家就能太平,並且朝奉北極,國家名揚四海,太平無事,沒有憂患,一切有情的眾生,都能夠修成正果,一同登上成道的彼岸。

註:※丕覃恩貺:廣大恩澤眾生。※廩 :倉也。※捐階:除去階梯。

※送之治廩以捐階: 《孟子·萬章上》:〝父母使舜完廪,捐階, 瞽瞍 焚廪。〞 趙岐 注:階,梯也。使舜登廪屋而捐去其階。※不已:不止;繼續不停。※顒望:仰望。

※狼顧:狼行走時,常轉過頭看以防襲擊;比喻人有所畏懼。

※雀銜之報:漢時,弘農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黄雀,為鴟梟所搏,墜于樹下,為螻蟻所困。寶見,憫之,取歸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餘日,毛羽成,朝去,暮還。一夕,三更,寶讀書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梟所搏。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乃以白環四枚與寶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説:〝它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為政清廉,處世行事像這玉環一樣潔白無瑕。〞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官職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們的美德為後人所傳誦。

※蠲 :古同涓 ,意免除也。※殄 :絕也。※嶽鎮浸隆:四海名山受滋潤而山川秀麗。

※蘿圖 :國土。※襟裾 :指衣裳。※慕 :敬仰。※無虞 :太平無事,沒有憂患。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卷之一註解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6wMAcgly1g4re423fczj31400u0amz

關燈散花科

【五方關燈科】

青華教主,太乙慈尊。玉清應化顯金身,

大千甘露門,接引靈魂,永出愛河津。

                      

幽拔罪天尊                

玉京仙範下瑤階,童子傳言地獄開

孽海波濤皆息浪,鑊湯爐炭化寒灰。

真符告下羅酆去,冥府引將凈魂來。         

觀聽法音消萬罪,三途五苦免輪迴。

      

  

祥煙匝地,瑞氣騰空。瞻碧落以投誠,

望紫清而設教,恭炷真香,虔誠奉請

無量度人三寶天尊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

朱陵度命天尊

九幽拔罪天尊

開通冥路天尊

慧光朗照天尊

光明接引天尊

十方靈寶天尊               

法橋大度天尊

九天生神上帝

度人三十二天上帝

日宮月府五行四曜星君

南斗鋾魂星君

北斗鑄魄星君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北極四聖真君

玄堂演教歷派度人宗師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惠真人

上清黃籙院主宰度人較錄司官

北魁玄範府神府何喬二大元帥

七真玉女 七道功曹                 

三部追魂使者

地府玄卿大帝

冥京主宰十殿慈仁真君

五嶽五天聖帝

五山五鎮真君

地府冥官幽獄主者

地府掌亡人案主者          

地府掌鬼門關主者

地府掌血湖硤石主者

陰境拷掠獄卒冥官

酆都泰山沿路土地等神

煩赴香筵有銜列聖

仗此真香,普同供養。

具有關燈散花文意,恭對敷宣           

 

其諸哀悃已具敷宣,以今關讚神燈照開冥路,召取亡魂

來承恩果,謹按太極太虛真人曰

陰陽成象,天地分判,晝夜既殊,昏明有異,所以清浮

表質九天為仙聖之都,濁厚流形九地乃鬼神之府。

九天之上陰氣俱消,九地之中陽光永隔。由是居乎幽暗,

無復光明。當晝景之時,猶如重霧及至昏冥之際,更甚陰霾。

長夜漫漫無由開曉,或有沉淪地府,受報酆都,不覩光明,

動經億刼。是故

天尊哀愍大道垂慈,宏濟多門廣垂開度,設燃燈之式,

開長夜之魂曲赦 往愆垂光夜府洪恩所被幽苦悉除。

仰承懺拔之功,即遂往生之願,若有善男信女,孝子賢孫,

為先亡祖,彌發無上

道意,修齋懺悔,燃點神燈,上映諸天下通九地,庶使亡靈

得度苦爽,蒙恩七祖生天 三途罷對 福沾幽顯 功及存亡。

當知所積善功,必成道果。神明護佑,聖力扶持。功德巍巍,

散花科的經文包含有“返魂香贊”,“太乙贊”,“四頌花”,“萬事休”,“嘆人生”,“嘆四季”,“散奇花”和“解冤結”等大段唱詞,文詞優美。例如,“四頌花”中有句稱“君不見,好年華,時來枝上好開花。可憐風雨經過後,處處遊人嘆落花”;“萬事休”中有句稱“勞心勞力為誰謀,父母妻兒轉眼休。縱得脫青更換紫,也須白了少年頭。一旦無常萬事休”;“嘆人生”中有句稱“色相果然空,花殘今又紅。笑語夢魂中,嘆人生不再逢”;“嘆四季”中有句稱“秋來籬菊綻金黃,風送花香月滿廊。三徑蕭條誰送酒,教人寧不倍淒涼”;“散奇花”中有句稱“散一朵,菊花新,愁眉不展對芳辰。蚨蝶紛紛花下過,不見花前月下人”。“解冤結”則是全儀的核心,詞稱“解結解結解冤結,惟願亡靈罪消滅。今生前世有冤仇,隨此經功盡斷絕”。

關燈散花科儀以感嘆人生無常、人生苦難和生離死別作為主要思想,宣揚“人生世事與花同,死生開謝雨和風。一自春風收拾去,生寄死歸也是空”的人生哲學。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98403875-1831300552-g

全真科儀玄門讚星科

開經讚

琳琅振響 十方肅清 河海靜默 山嶽含煙

萬靈鎮伏 招集群仙 天無氛穢 地絕妖塵

冥慧洞清 大量玄玄 常清常靜天尊                            

小讚

瞻星禮斗,祈福求延 香花燈果獻中天,

懇願鑒微虔,本命星君,解厄並消愆

神威自在天尊

 1609744885-2404368687-g

   眾和 

一天星斗降人間 

二十八宿赴經筵

三官大帝臨法會 

四聖真君降壇前                       

五斗能消諸災障 

六司延壽不老年

七元星君來護佑 

八卦無上法王天

   主白

天開地闢,水數居先,一為坎,六為乾,莫測神靈之妙,

四乎巽,七乎兌,難窮造化之源,非煙非霧,能濁能清,

泛尋武陵兩岸之桃花,春迷洞口,照遍湘浦一輪之明月,

秋滿波心,震雷離火,歷劫運於推遷,坤地艮山,藏妙

用於清靜,噀洒星壇,庶彰感應

   洒淨

天地自然 穢氣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侍衛我軒

凶穢消散 道氣長存 急急如律令

266347671_399831981932840_7888078374736355672_n265835812_485370086341263_4026928018654302795_n264400628_2936376919960780_5817070679379699522_n

拜斗道場

雍正八年,婁近垣因為清世宗禮斗禳病靈應而開始得到信任,並於次年被封為欽安殿住持,當時御花園東北隅的位育齋及宮內多處都建立了斗壇,成為固定的禮斗壇場。欽安殿也成了定期舉辦禮斗道場的殿堂,《欽安殿留存檔》記載:「欽安殿斗壇每月禮斗日期:初一日,月斗;初三日,下降;初九日,下降;十五日,月斗;二十七日,下降;庚辰日,吉祥斗;壬寅日,吉祥斗。」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227803_839220379543720_7131099272986833867_o

全真科儀瑤壇讚本

【朝神讚】

祥雲靉靆,恭叩聖前,隨壇護法助弘宣,

大德感誠專,滅罪消愆,眾等藉無邊。    

朝禮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純陽資政警化孚佑帝君。

【迎仙讚】

東極無量。西池主生。諸仙諸佛道緣宏,

度我上雲層,不可思議,不可移更,筵開法會證前盟。

皈命 太微洞主太玄大仙君   (三稱)

【步虛讚】

寶鼎香微爇,氤氳滿太空,群仙臨凡世,聖眾下瑤宮,

彩鳳嗚天樂,祥麟駕玉驄,步虛聲已澈,稽首禮金容。

【淨壇讚】

琳瑯振響,十方肅清,河海靜默,山嶽含煙,

萬靈鎮伏,招集群仙,天無氛穢,地無妖塵,

冥慧洞清,大量玄玄,常清常靜天尊

【漱水文】

竊以水者,崑崙孕秀,河海流芳,蓮花香裏波寒,

楊柳枝頭甘露,灑遍蓬島三山,對浥曹溪一帶,

長流鼓祥風而玉聚,千江汎濫而銀堆四瀆,

禹門春暖透千層,北海秋風傳萬里,蕩萬劫之昏濛,

永護一切之清靜,去穢真言,謹當奉誦。

七寶池中功德水,河沙諸仙運亨通,

我今灌灑誦真言,能使會筵嚴潔淨。

( 用劍指寫 )

天一生水,清清法水,日月光華,中藏北斗,內隱三合。

神水灑穢,濁去清來,

常清常淨大天尊    (三稱)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6940521_142874404649501_6038711708856282107_n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古靈寶經」之一,約成書於東晉末,陸修靜《靈寶經目》已著錄。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雲笈七籤》卷十六亦全錄其文。經文前半篇《靈寶自然九天生神三寶大有金書》宣稱三寶神君(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經歷先天諸劫,化生玄元始三氣,三氣分化而致天地剖判,生成人民萬物。又稱上天有「九天生神寶章」,乃三洞飛玄之氣自然結成靈文,其中隱含百神內名。元始天尊以之傳授飛天神王。學仙者若得聞聽,誦念此神章,可使形神不離,成仙飛昇。

《九天生神章》應驗記述中,還稱其有度亡的功能。除死降生,皆可由此經。女子懷胎而不降生,皆是魂魄阻滯所致。誦詠《九天生神章》可使男女降生通暢,魂魄不致阻滯,把還沉淪在陰間的亡魂,或者還滯留在人間的亡魂救拔出來,然後通過神仙接引,希望亡魂早日登東方青華極樂世界。

經曰:「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炁結形,故九月神布、炁滿能聲。聲尚神戶具,九天稱慶。太乙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祇,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讀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於是而生。九天司馬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上章言人貫三才,重生緣會。」

修真之士誦詠此經,更能使人知性命之根本。於命功修煉方面,亦有極高的指導價值。希望通過以上淺略的分享,使得大家對於這部重要的道教經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更期待更多社會明達之士,能予以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期在修行的道路上,共同促進!

女子張麗華死後陰間受刑,道士誦經助其超生的故事

附一則誦經應驗,講的是道士李若沖誦此經拔度女鬼張麗華的故事:

昔日蜀主孟昶去青城山祈福,本地的縣令獻上了一個美女,名張麗華,兩人同住在丈人觀,日日荒淫無度。忽然有一天,狂風暴雨,雷電轟鳴,把屋子都掀翻了,張麗華也因此殞命,被葬在了山下。十年後的上元節,青城山丈人觀的道士李若沖從外面回來,正坐在山前小憩,忽見竹林中有一女子,哭啼啼走過來,對他吟詩一首:“

獨外經墮鬢蟬白,白楊風起不成眠。澄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鈿。”

說完又消失在林中。李若沖被此舉弄得莫名其妙,一頭霧水。

回到觀中,丈人殿上神明正在考校善惡,殿下則站滿了有罪之魂,其中有一女子被獄卒綁在鐵柱上拷打,慘叫連連。李若沖定睛一看,這不就是竹林裡那個女的嗎?還沒搞清怎麼回事,就有一善神用劍指著他道:“今天是上元天官和五嶽丈人考校善惡之日,你不宜在此久留”。第二天,李若沖把這件事說給了他師父唐洞卿。師父告訴他:“這個女子叫張麗華,十多年前她與蜀主孟昶在觀中淫靡無度,褻瀆上真,因而獲罪。既然找到你,你應設法救度她。”“該怎麼做呢?”李若沖問。“誦《九天生神章經》九遍,奏金籙白簡,即可免除她的痛苦,助她早日托生。”於是李若沖依此行之,並將誦經功德回向給張麗華。當他再經過張麗華所葬之處,發現地上用沙子寫了四句話:符吏忽忽扣夜扃,便隨金簡出幽冥。

蒙師薦拔恩非淺,領得生神九過經。”

這個故事還被後人寫成一首偈子:

黃籙齋筵臨妙宮,青城山下說原因。

張氏麗華曾遭罪,三官拷較甚分明。

丈人觀裡求懺悔,哀告黃冠李若沖。

經卷未完離地府,速登雲路早超生。

如今道教的度亡法事中也多用到此經,經中提到:

“誦之一過,聲聞九天。誦之二過,天地設恭。誦之三過,三界禮房。誦之四過,天王降仙。誦之五過,五帝朝真。誦之六過,魔王束身。誦之七過,星宿停關。誦之八過,幽夜光明。誦之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

一過,代表持誦一章。一為乾,為天,所以誦之一過,聲聞九天;二為坤,為地,故天地設恭;三過表三才,四過應四象,五過應五行;六為太陰之數,為六天魔王,誦六過之功可令魔王束身,不敢干犯;七過應七星,在人為七竅,星宿停轉,神定於此處;八為少陰之數,幽夜乃日月不照之地,誦之八過,可以陽破陰,令幽夜光明,魂魄不受阻滯;九過應九天,修真九轉,功德既備,聖胎具足。這也是為什麼李若沖誦《生神章》可令張麗華脫離苦趣,並勸世人欲濟度先亡者,誠當崇此瓊文,為超脫之捷徑。

太上垂教,憫諸眾生,故立救拔之門,以濟生死之路。

嗚呼,世人慾濟度先亡者,誠當崇此瓊文,為超脫之捷徑,謹書於經末,以為崇奉之勸雲。

因緣果報確實存在,為人當需謹慎修持功德。歡迎預約度亡誦經法事

天尊慧力拯含靈,
救苦尋聲破鐵城。
弘濟無邊隨願度,
光明普照達幽扄。
慧風扇處炎煙滅,
法雨沾時發朽榮。
無量慈悲咸救度,
亡魂俱得面慈尊。

蜀青城山乃神仙會府。昔蜀主孟昶往祈,見女真麻姑,致齋壇側。青城令有獻美女張氏,遂納之,名之曰麗華,同處於丈人觀。忽一夕迅雷掣電,暴雨猛風,掀拔屋宇,騰空散落,張氏遂殞命,葬山下。後數十年上元節,丈人觀道士李若沖夜歸,憩於山前。忽竹陰有一女子號泣而出,詣若沖前賦詩云:獨外經秋墮鬢蟬,白楊風起不成眠。澄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鈿。言訖,復泣而退。若沖還觀,見丈人殿上有衣冠朱履之士,皆面北立,如有奏對。殿下廊廡問列諸罪人,見獄卒引一女子,縶於鐵柱,杖之,號叫痛楚,徐察之,乃山前逢之者。俄頃,善神以劍指若沖曰:今夕上元天官,自五嶽丈人,校勘生死罪目,不宜久立。若沖乃潛避達旦,具白其師唐洞卿。唐日:汝知之乎,此乃張麗華也。昔寵幸於此,褻瀆上真,致獲斯罪。既以詩告汝,汝當救之。曰:何法可救。曰:但轉《九天生神章》九卷,奏金籙白簡,可免斯苦,即自託生。偶遇臨邛牧田魯儔設黃籙,若沖遂置簡書疏,轉經十過,投仗醮所,因而救度。誦至九卷,適丁焚簡之時,若沖即回向而爇之。明日張氏所葬之地,有沙字四句云:符吏忽忽扣夜扃,便隨金簡出幽冥。蒙師薦拔恩非淺,領得生神九過經。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道觀

政府登記立案,合法道廟,為「正信道教」道場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8

盧圓熹道長電話: (04)22656052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0275642_3785530794807967_6318318166087507952_n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白話註釋解卷之六

  鄽人方田子佩昇玄內教錄陳伀集疏

  妙行真人上白元始:眾真矜彼眾生,何緣度之?

  妙行白紫微,矜彼方事時,元始前眾真以何神用釋之?

天尊乃叩齒一通,流光萬里北方,命召

太玄將軍,剪戮眾妖,救度羣品。

  大帝證答,以元始天尊垂憫萬類,生死劫會未分之際,當擬剪戮眾妖救度莘品者急,故叩齒一通也。謂道發一炁,而生萬物也。流光萬里者,謂天光敕發安鎮威用也。北方事北極紫微令,遵行保制,劫運之命也。唯召太玄將軍,上朝玉清,聽元始告命而誅戮妖氛,故運一而果全其萬彙也。

  真人曰:不審此將,而以何緣,位鎮北方,威降下鬼,掃蕩妖氛?

  妙行未全審,此又問太玄將軍果能威討下方妖魔乎?

  大帝曰:此神未開造化,先察神靈,易號假名,度人濟物,不伐其善,不矜其能,荷其玉帝,封為玄武。

  大帝既聞妙行深請,故陳造道本因之答。昔太朴未判時,天地混其體,日月否其輝,八卦隱其神,當斯為未開造化之際也。玄帝本炁,果在其中矣。故謂之先稟神靈也。其詳註,見在本經前八十二次變為玄武之句下矣。知易號假名,應化下土,度人濟物也。故玄帝凡一出世,興益教宗,普濟物命,博施利生,行道人間而不自伐,積成聖功而不自矜,其惟道長也。按《元洞玉曆》西華帝君曰:昔壬癸分于太清,以立次元之象,運于水官而源之。水為上善而非善己,故得與天地一同而長,且久利于萬物而弗自利,流渡萬物而弗自渡,萬物昏塞染著無所不滌,名曰備眾廣法也。若論於修持之道,而以初進學功譬之,其圓乃可速成也。惟玄帝在幼時,神靈施用,妙于壬癸,功感三天,賜詔自飛昇日,除太玄元帥事。又能清寧天地,荷昊天玉皇上帝敕荐,封玄武大將軍。

  真人曰:焉得此將,而往下方,咸度羣品,免遭橫死,亡者解脫,存者康寧。

  妙行歷問,金闕叩齒流光便為命令焉。得此經徑臨受禍之境,為討罰及安鎮乎。

  天尊以飛符召之。

  紫微大帝以上言為答也。元始泊出制命,乃號飛揚隱語之敕也。其文乃本經中鎮天魔神呪,是其辭義也。凡持此呪,誦聲一出,期會玄帝大信,謂之速召法也。

  此將玄武蒙詔,神兵從行,至不夜之丹墀,

  丹墀乃殿陛也,玄帝奉詔赴太霄八景闕庭。《混洞赤文章》云:九光之炁,結成九霄不夜之天也。

  睹強名之大道。

  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故稱元始號大道也。

  作禮長跪,稽首進言,今日何緣,蒙符特詔,慈顏幸睹,妙旨何歸,煉伏軒墀,俯膺令命。

  是時玄武朝謁,俯倪拳拳,伏胸遵聽用命也。《降筆實錄》云:元始說法於玉清聖境,天門震闢,下睹惡氣衝突,彌塞天光,乃命玉皇上帝降詔,詔北極紫微令紫微大帝,遽辭八景御座,即准奉昊天敕旨,玉牒有命,備坐曰:陽則以周武伐紂,平治社稷;陰則遣玄武收魔,間分人鬼。

  天尊告曰:吾觀下界怨氣衝天,大眾咸驚,高真兢愍,卿之往彼,吾則欽哉。玄武於是奉命,

  大帝倣元始玉音也。按《元洞玉曆紀》:至五帝末,乃上天龍漢二劫,下世洪水漸息,人民始耕,生靈方足衣食。乃其殷紂主世,淫心失道,矯侮上天,日造罪愆,惡毒自橫,遂感六天魔王,引諸鬼眾,肆諸凶釁,傷害無辜,怨氣盤結,上衝太霄。靈寶道前,眾聖高真咸驚,兢愍思念濟此業也。眾睹太玄玄武至,奉聖命。元始上帝撫喻曰:大道宜有付託,吾欽之哉。上遂賜金甲玄袍皁纛玄旗,準敕降下方收魔也。

  辭天回光反照,披髮跣足,降龜躡蛇,

  太玄元帥秉水帝之符,以清澄濁,以正伏邪矣。按《應運經》曰:於後世值立魔成華崇綺,致使惡道日增月盛,是故眾真哀愍,眾生昏迷沉亂,不見元始,惟思邪流,以棄正教。太玄奉命,解纏釋縛,慧施萬物,津梁一切,普使見道,名日回光反照上元。按《降筆實錄》上帝命玄武曰:卿可當披髮跣足,躡踏龜蛇。

  仙仗雷奔,天丁翊衛。俄於焂欻,徧彼乾坤,前酷毒之妖魔,捕恣橫之瘟疫,幽魂生界,苦病離痾,人鬼分離,冤家解脫,黎民安泰,國土清平。

  《啟聖記》云:魔鬼行營,駐割于東北徧野噩仙山間,乃鬼道中也。按《降筆實錄》云:太玄元帥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是時魔王以坎離二炁,變.為蒼龜巨蛇,化現方成,元帥以神力攝歸于足下,鎖鬼眾於酆都大洞,人民始安,宇宙清肅。按《太平經》載:真君受元始符命神光寶書,統領天丁收天關地軸二魔王,忽一見如鼇蒼龜,其形五變,一現萬丈巨蛇,其形三變。真君騰空,步乾踏斗,化千丈大身,揮□□之劍,衝折二魔各形狀,龜如拳五寸,蛇如鞭三尺,和合併,被真君躡踏之。謹顯二魔變相:蒼龜一變,色若金光,甲縫蒼青;二變色如碧玉,甲縫含金;三變色若蒼黃,甲紋光青;四變色如碧綠,甲縫含銀;五變龍首鼇身,出紫金光,甲間碧玉。巨蛇初變,狀若金色,鱗如赤丹;次變體現青碧色,鱗絡金線嫗;末變首如璃龍,身色蒼黃,鱗間金玉。《元始天尊說真武經》曰:統領六丁、六甲、五雷、八威齊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克家解散。《 尚書》 載:武王戊午日兵濟孟津,甲子日大破朝歌,亦七日克商誅紂,平治社稷,散鹿臺財,發鉅橋粟,天下黎民方得安泰。於是國土清寧,皆賴中天紫微令天官大帝,遵敕暗宰其替否耶。

  玄武再睹天尊,具言道力,功成事遂,濁降清昇。

  玄帝以義戰、仁討事遂,再朝玉清具奏元始。

  卻返祥光,復還本位

  《降筆錄》云:玄帝凱還清都,面朝金闕。元始告曰:卿在太初先天之前,本北方五靈玄老太陰天一紫炁之化,乃萬象之根,今經二千五百年,合還本方,歸根復位。於是,元始乃命玉皇上帝頒降玉冊,拜北極右勝府事,至是歲中元節日,紫微殿宣示玉冊誥寶也。妙行因得聞紫元君授玄帝之法。

  交乾布斗,

  交乾布斗者,玄帝本事也。乃紫微館修經真官,當顯揚正教交乾者,用日德之新也。布斗者,行中極之道也。故德之與道,則無思不伏。按《杜天師總龜集》太上第二:次遣玄夷蒼水使者,下授禹王,姒氏既受之,克勤于邦,而盡力乎天下溝洫之事。揚雄《法言》曰:昔姒氏以治水土,而巫者傚禹,今之道術始名曰禹步也。是故往聖之法,非今之巫覡苟且詐踐之事乎。輕舉尚招天罪,其詳見經首奉祀儀範內。

  激坤指罡,上佐天關,

  激坤指罡者,一名躡地紀飛天綱之法也。會造化生殺之權,發天關轉運之機,顯道導之。施德得之,是以大則廓清宇宙,小則保庇兆民。昔自中古禹王,併受持遵教行之道,能攝伏天下獰蛟、猛獸、魑魅、妖魔及凶惡異類、茶蠱諸毒,驅斥出極外之地。然後,開導江河,引之川流,納歸于四海,天下黎庶從此各安其居也。激坤者,乃鑷地紀之法也。當履順倒返三匝,共得九跡,乃結成元壇法席,像坤道厚載之容我也。謹當持念建壇神呪,神之聽之,罔不來格。呪曰:乾尊耀靈,坤順內營,二儀交泰,六合利貞,配天享地,永寧肅清,應感元皇,上衣下裳,震登艮興,坎順離明,巽主兌生,虛步龍驤,天門地戶,人門鬼路,衛我者誰,昊天明主。今日禹步,上應天罡,鬼神賓服,下辟不祥,所求如願,應時靈光。急急如太上律令敕。指罡者,乃飛天綱之法也。當立壇心,以左右手掌,循點指節,至五斗歪位,彈吹炁騰,像璇璣華蓋之覆我也。訣目以左手,俱藏五指甲,日都天大法主印。右手平持劍鋒,各方念呪,敕水噴之。咀曰:吾以月洗身,以日鍊真,日月佐形,二十八宿與吾合并,千災萬禍逐,吾水清。急急如太上律令敕。誦呪至敕字,揮劍鋒指束南高處,以口收吸神霄玉清真炁,存。呷取盂中淨水噀之。既成壇席,猶慮兇惡,港用穢污之蠹,或饜誤法主衣物者,准天條合行,懲治標目。洞天刀支,地心刀支,祛惡;人刀支,金刀支,木刀支,水刀支,火刀支,土刀支,破寇賊。刀支斷瘟鬼,刀支斬蛟龍,刀支降七魔,誅二鬼,刀支破五苦八難九橫、除百病。刀支且如惡人來加害者,當搯左手小指第三節,主殺伏渠兇,本人頗覺受殃也。再搯右手小指第三節,主其生,放縱其去也。名曰祛惡刀支目也。別有經旨,玆不盡載。蓋此實奧妙之階梯,是元真之門閥,如有行持志士臨壇,獲到一切兇異妖怪不祥之類,如是哀盟,宜恕一次,不可妄意輕設此壇,慢易誅戮鬼神,恐墮法主陰德耳。所註禹步,不敢施語當達者,因化于未悟,故舉之應諸初學姓名,未曾拜師,保奏入天籍者,不可冒舉之也。

  而作呪曰:

  此呪乃玄帝本事大神呢也。作是呪日,在魔營上建九跡綱界,上佐天關,飛罩六合八紘,掌握次勝,乃持此呢一遍,威令大行。即就七日之間,盡伏六天羣魔。

太初太易,太初溟涬,無有無名。太易起初,有一未形。

無象無形,道本無象,混合自然。德本無形,造立元根。莫知重濁,範圍未化,莫知其矩,重濁凝甚,降積為止。

孰辯輕清。彌綸未分,其規孰辯,輕清高澄,積陽成天。

吾於混沌,玄帝介然,果先天地於混沌時,化象分瑞。

分其昏明,虛危藹秀,坎離真精,副除日月,分其昏明。

天得以健,天得一炁,乾健昭回,晶明煥列,晝夜經緯。

地得以寧,地得一炁,坤順寧容,固中至靜,乃載無窮。

民得以養,人倫抱一,稟協沖和,少私寡欲,年劫乃多心

物得以萌,萬物不匱,因一發萌,生端莫竭,交應流行。

邪得以正,邪陰眾雜,其類異同,太玄之一正宗風。

神得以靈,神明得一,變化自然,靈通廓達,洞照無邊。

三才之內,天地統一,元氣無形,人達元識,通徹內明。

萬類咸亨。邦君得一,萬姓咸亨,昆蟲草木,各遂其生。

大道既散,道先太極,天地之根,散為萬物,皆賴生成。

仁義乃興,天德大德,陰陽柔剛,號今刑德,起置行藏。

禮樂既作,三典五禮,節約人倫,樂制既作,九變示淳。

姦邪斯行,外窮內衰,棄禮離樂,暴慢姦邪,斯行苟作。

六義或失,君臣混雜,父子無序,夫婦乖違,六義失處。

四民有爭。四業尊士,次農工商,各不專藝,爭妬誇強。

上不寬恕,帝紂亢暴,道缺法圯,不為寬恕,危國忘畿。

下不忠貞,媚主崇虎,嬖臣費伸,刑增炮烙,紊亂莫忠。

或魔或鬼,罰有六疰,妄出癘鬼,兇從至處,橫禍不已。

或妖或精,天災地害,現妖起氛,百穀不成,遺烈為瘟。

恣橫荼毒,人兇恣橫,餧茶逞欲,埋蠱饜勝,使人壽促。

干擾生民。左道妖術,移猖發祟,干擾生民,邀求非利。

全家染患,陰謀切害,交報赴刑,身染惡稔,全家患仍。

累歲刑名,累年積月,不遵仁義,忠孝全虧,陰譴陽治。

財物耗散,無名財物,潤屋豈久,一旦耗散,子孫莫守。

骨肉伶仃,天倫骨肉,誰欲輕分,伶仃有似,禽鳥暫羣。

性命枉逝,輕逝性命,因自孽多,一死之後,墮落鬼魔。

災禍相縈,三災六害,豈枉相縈,降罰臨爾,罪惡貫盈。

穢雜之氣,互傷物命,肥。充腸,豈知維穢,翳昧三光。

上達天庭。劫運終際,眾惡相刑,七聲呪詛,籲達天庭。

天尊有命,元始慈造,廣方便門,乃命玄帝,普救羣倫。

令吾安平,玄帝准敕,普福含生,三元男女,咸會安平。

有妖皆剪,若有精妖,非時發沴,違其號令,捕至當剪。

無鬼不烹,無名鬼物,輒敢崢嶸,興殃邀祭,獵至須烹。

瘟疫之吏,八部五瘟,司禁兇人,無許縱毒,橫害良民。

束手服膺,敢不遵者,輒逞凶獰,捉縛束手,枷拷鞭膺。

鬼精減夷,廳貌神鬼,輒肆猛烈,停藏妖精,一例勦滅。

邪魔摧傾。魔守鬼職,黨邪不應,太玄兼知,犯者摧傾。

吾有十億烈士,太玄元帥統攝英雄,雨師風伯,電母雷公,甲庚兩將,八煞天罡,六甲大神,社令城隍。

五千萬兵,太玄秉職,都督諸營,總管兵馬,五千萬兵。

天上天下,騰天倒地,保護黎民,典司內外,降魔制神。

從吾降昇,揮纛鼓從,昇降不停,保天佑地,覃恩及人。

拒吾者滅,有王衮,拒玄帝聖訓,而立見滅也。衮登仕路,酪食鼈鱔,每任所次,責史從須,索此物充鱔。衮妻子奉祀真武香火,常勸絕?物,衮不聽。一日除駕部鎮邢州,獨赴任所,忽患苦心疼,晝夜呻吟,觸目無奈耳。聞聲呼索命,眾鼇繕并來嚙身。俄一披髮神人至,仗劍叱退,衮甦無恙,知是真武救護,任滿還鄉,寫道經一藏,捨入延福宮,答謝天曹。遽蒙朝廷詔充國子司業,衮乘舟赴京,於汴岸遇一道士相曰:公赴闕必拜修撰也,恐加史閣,檄充庚辛方幹,宜辭免可,不然則壽祿俱絕,餓死雪中,骸骨不收矣。衮怒,叱,其相士忽失之。衮至闕,果賜御史天章閣待制,奉命入西域,因出言諷蕃君李萬全,反遭恥辱國,辭歸卻畏本國刑典,至界首誘從人奔羊山,值天雨雪連綿,壓于巖穴之下,久乏火食。間見真武垂空責曰:衮爾於汴岸拒吾言,今奈何歟。衮方思之,追悔何及,漸幽囚餓死而滅。

奉吾者生,如孫誠之信奉玄帝,臨死地而復生。誠之刑部員外借補翰林侍讀,充奉使西域,道過鳳翔路,遇一布衣士謁之,曰:公莫奉使西蕃乎,斯職非公命祿之權,去必遭驚,眾又受罪,公欲度厄,急須奉念吾師真武名號,當獲天年壽限矣。吾昨亦承國恩,今除仙職見掌三羅山玉峰瓊壺洞龍潭公事,鍾進明也。特來報公耳。言訖忽不見。誠之思惟,直至西鄙,入赴蕃君李希靜宴,偶示一題,曰日月出東還沒西七字句,誠之竟無可對,蕃君怒,令囚執縛之。既脫驚惶,遭辱玷國,及還朝廷,刑加當誅。誠之正迫懼間,念真武聖號數遍,俄頃中書省門下白劄子,趕至看詳,孫誠之理合誅戮,.照得曾路遇神人鍾進明,預言吉凶事,顯是國家妄規重職,聖旨體此,特賜免罪。別降旨下鳳翔府,起建鍾進明柯堂,塑身白衣儀相,敕封善導安寂仙君之號,永顯助國之美。誠之信奉,而得釋死重生。

惡吾者辱,世多有無知等輩,以惡觸玄帝者,身口過犯招辱矣。如梓州姦民馮蟲大、高邵郎、游行兒,其三人結黨狎海鄉曲,一日鬻卦魯遷家,遭此三人,於香火真武前求籤,辭意不吉,便出詬語,惡罵而去。自後,夔涪二州連強盜,劫掠富家財物,殺死命官楊助教,捕吏無由敗獲。時尚書刑部侍郎張世明為安撫,出給賞榜,召諸色人告首,於限節日,忽遽聽前有魯遷告訴,作過人是梓州馮蟲大、高邵郎、游行兒等,同捕吏至梓州龍興寺側,俱擒之,押上夔府,遷忽不見,其盜獄具牒移關梓州,喚上魯遷關賞,遷不就供狀繳,連云:本家祖傳三世貨籤度日,惟供養真武,雖是馮蟲大等,曾到本家求籤,辭不吉,惡馬上聖而去,遷實不曾離家告訴公事。是的夔帥一見狀,體量事情,保奏于朝,三司看詳,若非真武陰相,又豈能敗獲累官害民之獗黨,賞合給七分付魯遷,作贖香資,馮蟲大等所犯,付市曹碎屍。惡辱得豈不敬信乎,報應甚速。

敬吾者榮,如狄青之恭敬,感玄帝降威附體,助得身榮也。青汾州西河人少隸鄉書手,勤恪真武香火。寶元初年,夜遇一神授黃金、白衣。乃聞陝西用兵志欲往,禱真武籤吉方行,至延安府,投中散直參經略範仲淹,一見知是異村,差充指使職事,迎拒敵趙元昊二百萬寇兵,累戰累勝,戎將咸呼青曰北方天神將耶。聲達招討韓琦之聽,遂論列保奏狄青,續承朝廷詔宣,一行指使廖導等二十八名使臣赴闕,日許披介胃木刀,同詣嘉德廣鎮殿舞,見跨馬陣列,仁宗御覽,其數內一人光偉上下,馬前有龜蛇戲躍于地,時參政宋庠方奏,俄失光像,聖旨問狄青適列於何位,青奏對稱旨,敕耀馬步軍都指揮使。仍討西鄙,其趙元昊聞風納款請和之,蠻寇儂智高發亂,兩廣亦復克平。詔除樞密判宣徽院天下兵馬鹽鐵公事,享壽五十尸解,追謚武襄公。因生前敬奉真聖,身歿名顯。

禮吾者壽,如吳元嗣信禮玄帝,感一門皆壽也。元嗣家第,世居揚州江都白沙村,務農葉為生業,每歲冬序,祭饗三界,答謝神衹恩佑。偶遇泰州道士唐慶餘,踵門緣化齋糧,見吳宅用師巫,鋪設天曹位號,與凡神混列一,例以血食犧牲供獻。慶餘乃謂元嗣曰:公不聞中天有真武,逐月下降,糾察人間善惡功過事,若憑師巫葷祀,反觸上界,恐求福獲禍耶。元嗣一聞,回心諦信,再命道教重建章醮,及設齋日,有雲遊道眾二十餘人,暫到赴會,道士陳伯陽稽首迎問來歷,內一人答曰:吾知此地造析天會,方從無間來赴之。及筵散而去,遺一皁袍於座位上,光芒閃爍,異香芬然,元嗣跪禮捧藏。自後聖節根括老人,唯吳元嗣一門百歲以上者八人,內吳瑰百一十四歲,步履輕健,俱臨御宴,視聽皆不衰,太守陳叔平詢及履踐,因依具奏朝廷,特賜吳瑰一官,建旌表門閭,顯其孝義禮而壽也。

非吾者薨。世祿權臣不信,非毀玄帝降言誠訓,如評論為虛誕之說者,報昭惡疾而薨也。如陳之翰佐偽閩王延政臣,聞南唐烈祖李昇欲侵福建之地,提兵已直臨邊,忽然退師回班,閩主聞奏涉疑,特遣邵鏜持書過國,通問其故。南唐回書答曰:孤昨躬提兵到邊境日,見雲際神人隊仗迎揖,與孤自稱曰:吾乃閩山仙源都土地,昨承恩主真武遣令,迎諫大王,止可罷兵獲吉,免使生靈陷諸塗炭,且閩主世業未終,至庚午化歸儷極,況福建境土,不當大王所有。言訖其神辭退,孤乃休兵故也。醮答真武,拜章之夕,明獲儷極之解,乃周後火運,宋主南面殿額也。閩主覽及書畢,乃會百官共議講和,唯邵武軍節度使陳之翰諍諫不從,擅遏王意曰:國家大業,豈憑陰空誕語誑惑,遂上策水不與南唐講好,請舉兵討之。翰退朝至家,無何下馬若狂,自叫錯敗毀靈空之德,俄頃失聲,七竅迸血而惡薨也。

吾有此令,玄帝立誓,理治將來,太玄科格,無物不該。

人鬼咸聽。人遵正道,滅除罪愆,鬼無害人,脫謫升遷。

  急急如太玄律令。

  疾速回念,依如告行,太玄主一,至神至精,作用蒙泰,練育華英,律令統紀,度拔眾生。

攝。兼權三界,須臾邇遐,持惡錄善,止攝姦邪。所註顯驗,始以近世人事引而證諸,並纂出啟聖奏章,人皆頗知矣。有遵不遵玄帝經呪訓銘誡勸格範者,報應形于方冊分明矣。況玄帝誓,人鬼咸聽之句,以示生死兩途,惡福之因,事屬太玄天曹。玄天大聖統領神仗,同日月星斗之照,雷電風雨之化。甲庚日直將,誥制人身中尸魄。八節炁候神,斜序人方寸善惡。總諮訣北極帝命,報應出右勝府司。作善者降之百祥,慶流後代子孫。為不善者降之百殃,遺烈衰絕嗣續。雖未見伐愚者,妄以為幸免一旦,禍期將至,其惡趣無不歷尚,玄帝慈愍,猶賜解釋。《啟聖記》曰:凡有宅舍,每被古墓喬林孤魂滯魄應干等物,歲久成精,依草附木滴血,放火拋石擊門,與夫山河社廟之神,或結集精藍,私立香火,及師巫座席去處,互興妖孽,橫求人家祭祀,欺惱衰敗應,黎民有此邪祟干犯者,莫非崇敬真武香火,即獲正真,永鎮羣魔,而納嘉祥門庭清淨矣。

爾時妙行真人,爾時者,謂說如是一段本傳因緣畢也。妙行真人,因修地本多行提拔開示,未悟引進學人。虛皇天尊曰:子未生時,混混沌沌,本無一物,視聽不得與真常會,無有明相孰為妙行。又曰:精心苦行,絕世所欲,不興妄想無有著,以氣鍊神,以神鍊形,形神俱妙,體入自然,斂萬法歸於一身,散一身而化萬景,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無量飛天神主,無量說者,乃飛天騎吏,一時隨侍赴會,莫得較其數目也。飛天神王者,五老帝君受任主職也,飛天下觀晝夜無閑。《生神章》曰:總括天仙,雍和萬化,撫料蒼生。

真仙大眾,《靈寶定觀經》曰:延數千歲,名曰仙人。正陽真人曰:仙遷五種,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楞嚴經》曰:修仙有十,一日地行仙,二曰飛行仙,三曰遊行仙,四曰空行仙,五曰天行仙,六曰通行仙,七曰照行仙,八曰道行仙,九曰精行仙,十曰絕行仙。大抵於道有功,為人有行,功行滿足,超居洞天,便得效職,列為仙官。若又於天地有大功,於古今有大行,從此漸進仙階,昇擢歷任三十六洞天,及於八十一陽天,超入虛無自然之境,名曰真仙。

  聞是說已,踴躍作禮,讚歡功德。祕錄琅函,

  紫微大帝談演洎終,則星真仙曹咸皆跪辭,起而同聲頌玄帝功德之美想,惟巨錄琅函,封進太清太極官中,遵依玄科,四萬劫一傳於下土至人,奉行久矣。大帝復證此經則曰:太上必授於謫仙傳於人世耶,果賜漢張徵士流行也。

  後有謫仙,傳於人世。

  勵生譴殺,太上之意也。後有者,自中古以來是也。夫謫仙者,謂獲上帝所譴真士也,遭罰留形,墮于凡世,再蒙上帝特赦,然後輕舉矣。姑陳一二。張天師因殺鬼過酷,謫留十年。西晉許真君不祭祖先,犯責殺逆罪,譴留一紀。《漢天師家傳》云:質帝本初元年丙戌歲,真人欲徧經治山,徙闈州雲臺山築室,纔居四十九日,忽聞空際天樂嘹喨,端簡瞻禮,見是太上老君導從,徘徊久之不下,俄一史傳命曰:道陵據子之功業,合充九真上仙之位,緣為汝入蜀收鬼幽獄,不合擅興風雨、騷馳星斗、役使神祇、震蕩山川,殺氣翳空,非好• 生之德,上帝敕譴,汝且留凡塵,故太上今不肯近汝。真人悚聽。又承一使者呼道陵曰:敕命下元主者,雪汝罪戾矣。特賜汝三八謝罪滅黑簿,超度玄祖靈文。真人拜受,聖駕方興,真人再回居鶴鳴山。《南斗經》曰:太上第三度降臨,荐授經籍千軸,皆修行之要道,將傳付有道者,令生身受度,使永劫長存。於桓帝永壽二年,真人將諸品經籙印信,並付長子衡,囑曰:仰後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勿傳。衡承襲畢三年,內至九月,真人復往雲臺山,九日停午上昇矣。衡於靈帝光和二年己未歲,隱居彭州陽平山,傳法授之長子魯,魯徙漢中南鄭城,居至獻帝乙未歲,魏公曹操兵克城,弟張衛遭戮,魯降辭不受裂地之封,於建安末年以祖法付長子滋,無嗣。弟盛擔子昭成南游江東昊孫權之境,至上饒郡登.龍山之巔,見祖真人遺風,丹穴井竈尚存,遂結廬於麓居焉。歲丁巳,聞魏明帝容已破蜀,祖真人家藏遭焚,昭成奮形還蜀,承接伯父滋法位而歸於孫皓。甘露元年甲子歲建正一玄壇于居址之處,將祖傳諸品祕法符籙傳度四方,開度學者,於品錄階內有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祕錄,從人參請也。

  志道之士,稽首奉行

  志道之士,謂果能奉行,互相勸勉見聞者是也。按此經之風教,乃先倫化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五等,效心盡信而無虧理者,得自然心淨神爽,洞曉蒙泰二卦之宗趣,功德昭著者多矣。此實常明之教法,豈得有淪滅哉。雖然遭焚於魏,及蕩散於西晉,則鈴有隱真之士。。相傳,翻為數本則各自有授受,總說真武之因,其義則大同小異也。今並行於世間,目曰玉苟傳。西晉惠帝元康年間,道士黃輔真君傳出《北斗真武經》。東晉成帝咸和年間,道士季文華受紫虛元君所傳《紫光經》,出清虛洞王真君傳《太平經》。天師寇謙之,回授北魏太武帝。《紫微神呪靈寶大有自然神兵護國消魔品真武經》,見唐玄宗時,有蘇真人傳中出也。經云:老君於上皇二年三月八日,在紫微上宮說虛危二宿,託精應變聖父玄母,始姓三炁結成大塊,至建申之月坼卯分形,長五百丈。《真武因地經》,抱朴子、太極真人口傳,旨意類本傳。經訛處,說虛危二宿託精於廣靈宮,化為大塊,建申之月上七日卯坼之事,頗涉疑,且日不知誰為父母者也。《莊子》曰:寓言十七,卮言日出之謂歟。且夫天文位乎上,人文位乎中,不可得而增損者,自然之文,可以化人也。《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乃漢天師張道陵親遇太上老君,下授經籍之本。《玉虛師相真武實錄》,大羅天上清七寶紫微官天機都承旨,神應惠元董真君編,降授道士張明道。真君曰:玄帝玉冊,乃上天秘書,非中下二界所聞,今於玄都請錄下命實錄序。金闕昊山檢校洞上仙元皇純一張真人序曰:太古先天之書,不降中下二界,祕於紫微上官玄都之府,萬劫一傳,豈率易可知哉。是以玄帝事跡,在先天之前,莫得知其涯際,而中界真宰欲談者,皆杜口難窮,深以拳拳,況下土士民,焉可道聽而途說。今非上卿凝神藥簡,洞達祕書出於自然,自得之學焉。使普天率土,昭知玄奧,如是則果知仲尼、釋迦,上卿不待宗師,自得至妙,乃可究其廣博。既聞實錄頒降名山,刊諸簡冊,不敢默觀自祚,謹需香成序,以紀其先。謹序。伀夙生多幸,值昌流布,續集以上天祕書。如是則不無分別,姑列則不滅照心也。請誦持者,隨其所受功德,俱不可思議,並感虛危內篆,助其圓成水火精神,降臨昭著,不惟玉簡,題名太清,有分更生,而必能福之矣。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註卷之六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5979714_3950574878303557_8550801996661765177_n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白話註釋解卷之五

  鄽人方田子佩昇玄二內教籙陳伀集疏

  真人曰:妙用之理,可得一聞。

  妙行又審,玄帝妙用至理不可思議,處而為諸大眾,真請示功因也。

  大帝曰:昔永壽元年上元之日

  昔者,言往時事因也。北極中天紫微大帝,於上元日陪從元始御駕八景聽法,是日上命遣將殄魔,至中元日昊極詔下,就紫微殿陛冊封勞勳矣。永壽龍漢,乃上天中天年號,上元中元二節日,其實則一年中事矣。

  元始天尊於八景天宮,向五雲座上

  於者,是幸居也。向者,乃陞對也。于時,元始大天帝駕離玉清聖境,所幸東北大霄,遣五老天君,特命召諸天上帝,赴是闕聽演《度人經》。道言,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夫始青八景,泛太靈洞華三陽九真太一之炁結成。五色瑞雲師子玄座,元始登此座也。

  與三十六天上帝

  與者,善待也。是時昊天玉皇上帝,總領先上中天三帝,洎四方三十二天上帝,並詣丹墀,各各嚴肅,整班朝禮。《度人經》載:元始天尊當說是經,周迴十過,以召十方,始當詣座。東方八天,太皇黃曾天帝,太明玉完天帝,清明何童天帝,玄胎乎育天帝,元明文舉天帝,上明七曜摩夷天帝,虛無越行天帝,太極濛翳天帝。南方八天,赤明和陽天帝,玄明恭華天帝,曜明宗飄天帝,竺落皇茹天帝,虛明堂曜天帝,觀明端靖天帝,玄明恭慶天帝,太煥極瑤天帝。西方八天,元載孔昇天帝,太安皇崖天帝,顯定極風天帝,始皇孝芒天帝,太皇翁重浮容天帝,無思江由天帝,上揲阮樂天帝,無極曇誓天帝。北方八天,皓庭霄度天帝,淵通元洞天帝,太文翰寵妙成天帝,太素秀樂禁上天帝,太虛無上常融天帝,太釋玉隆騰勝天帝,龍變梵度天帝,太極平育賈奕天帝。中央四天,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先天聖祖長生大帝,上天紫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七十二福地真人

  宰玄壇仙官也。按《度人經》云:元始符命,時刻昇遷。諸仙職者,每發真念以利世人也。分掌山川之間,秉錄籍上朝,則贊真度仙,是諸真官旋行典儀。惟地肺福地真人為班長,統眾朝現。地肺山福地真人,蓋竹山福地真人、清遠山福地真人、安山福地真人、石磕山福地真人、東仙源福地真人、青嶼山福地真人、郁木坑福地真人、赤水山福地真人、丹霞洞福地真人、君山福地真人、桂源福地真人、靈墟福地真人、沃州福地真人、天姥岑福地真人、若耶漢福地真人、金庭山福地真人、 馬嶺山福地真人、鵝羊山福地真人、洞真墟福地真人、清玉壇福地真人、天光壇福地真人、洞宮福地真人、陶山福地真人、洞靈源福地真人、三皇井福地真人、爛柯山福地真人、勒溪福地真人、龍虎山福地真人、靈山福地真人、泉源福地真人、逍遙山福地真人、閤阜山福地真人、始豐山福地真人、金精山福地真人、東白源福地真人、鉢池山福地真人、論山福地真人、毛公壇福地真人、雞籠山福地真人、桐柏山福地真人、平都山福地真人、綠蘿山福地真人、彰觀山福地真人、抱福山福地真人、大面山福地真人、虎漢福地真人、辰山福地真人、馬跡山福地真人、德山.福地真人、藍水福地真人、玉峰福地真人、天目山福地真人、商山福地真人、張公洞福地真人、魚湖洞福地真人、中條山福地真人、司馬海福地真人、綿竹山福地真人、甘山福地真人、魄山福地真人、金城山福地真人、雲山福地真人、武當山福地真人、太和山福地真人、女几山福地真人、少室山福地真人、廬山福地真人、西山源福地真人、南田山福地真人、抱犢山福地真人,惟諸天上帝,皆永臨天位也。應諸福地真人,各聽玉帝輪排,差除職任也。考續治政,行事得失,仍聽升退者也。

  無量飛天大神,無極長生大聖,金童玉女,九鳳八鸞,侍衛於輝光,羅列於左右。

  無者,不可也。量者,度也。極者,至也。謂不可度,侍從中數矣。且諸天闕庭下,陪駕侍御職事,曹僚局司,威儀濟濟矣。飛天大神乃從筆策駕之官,掌儀鑾法物等事。按《大戒經》云:昔人能通戒行精進不退轉者,即與證明作清信之士,果滿命終,特補充天中勇猛飛天大神。長生大聖者,乃三省總轄之臣,紀三界進修功籍。按《玉晨藏筌》云:下元學人,輪迴疾疫,若心離塵昧,種種堅固,神通慧極,法光神光慧光沖霄,而入真常之道,天仙拜迎,帝命入,補儲天官之位,主理生籍。金童者,安鄉亭侯之職,如凡世給事中丞。按《漢天師家傳》云:子房、子淵,並佐太清宮童子,侍奉老君。玉女者,應傳命儀淑之品,如凡國嬪御命女之類也。按《混元經》:又以玄炁,結成雲閣,吹噓感召,靈符化光,金童玉女,執節持幢。鳳鸞,乃靈禽也,出自南海丹穴女沐二山中。九鳳者,九隻為一,成號九鳳,祇應三清,合九九八十一隻,動成九韶,應玉清上清太清之樂。八鸞者,八隻為一,列號八鸞,八八六十四隻,列八脩之舞,協洞真洞玄洞神之範。二禽形高八九尺,身羽彩發,光輝曲終,舞罷環列諸天,侍衛左右。

  八音自響,眾聖咸欣,

  八音者,謂八卦形器之韻。自響者,因靈風鼓瑟騫林發聲,唯三境九霄有無量自鳴天樂之妙,出于琳琅寶樹枝葉之間,皆自宮商節奏,妙泛石磬軋玉之響,妙泛鼓?坎革之音,妙泛笙黃艮匏之韻,妙泛簫笛震竹中聲,妙柷敔巽木之擊,妙泛琴瑟離絲之鳴,妙泛壎?坤土之調,妙泛饒鈸兌金鍠錚。《靈寶經》曰:瓊府巍峨境,森扶藹華騫,靈風泛洞響,可保無窮年。蓋此妙樂嘹喨自然之音,最能利益於聆者,使正性全真也。是會莫不咸欣其美哉。

  嚴聽天尊說至真之妙法。

  嚴聽者,大眾悚聞談演也。夫至真妙法,乃是洞玄中乘,開度天中九真之祕典也。此教總一十二部秩目,曰:第一靈和部,第二靈寶部,第三通神部,第四無量部,第五集仙部,第六內祕部,第七至真部,第八進善部,第九鍊精部,第十生戶部,第十一官圖部,第十二銷魔部。已上部目共計八萬四千卷,元始並授玉晨大道君,永祕玄都玉京天臺之內也,洎三十六天中其文具足矣。於是名山洞府海嶽仙官,雖有所修者,唯但聞篇目,豈獲斯乘足備耶。況下土士民探賾乎,今降流于世者,乃出第二秩靈寶開圖之妙經也。《應運經》載西域老曰:大底眾妙不過一門。若夫世人,內應陰之運度,外體陽之剛柔,推以五常,授之一炁,於此門中,知其漸處,乃得神炁降息。神已降息,百魔潛傾,是為靈法,諸炁皆平。炁平而息,四大一清,此為鍊化,而為大寶也。

  肅清道炁,繞無上之玄元

  肅清者,乃謂至道嚴淨之炁也。故澄清開光,結為神化之主,洞訣流貫,上通上清,下兼洞神,乃謂繞無上玄元也。按《靈寶開圖經》載:元始以靈寶祖炁,交始青之炁,主御天地鬼神,滋榮世間,生炁抱魂,結鍊營護太和,浹下元生人耶。于時,元始乃命天真皇人,紫筆圖記,將恢大教,慈惠流芳而接學人也。按西域老曰:上玄下微,應運璿璣,華房都領炁,紫官集神威。此乃謂歸真之要道,透玄之戶牖。若太上士初登靈寶,始扣玄宗,須引而導之,此法應機,當求復捨。

  方妙理之研精。

  方者,謂靈寶妙理方法也。元始天尊為眾開擴微詮,萬聖皆得研究精極。左仙翁釋靈寶誥法:靈寶本炁,始一混然。太虛源流,昇降諸天。致靈洞渺,輔翼眾仙。飛祥鬱秀,度品惠圓。以神降集,乃法道先。以炁停息,乃合自然。

  俄天門之東北

  祖炁開化,九霄之境列三十六天也。上極無上曰大羅,三境之天乃都天也。都天東北門之間,乃號曰太霄八景,始青天中也。元始常於此天中演說靈寶大法,此境乃覆下方東北變野鬼路之上也。按說度人上品妙經時,萬聖俱詣始青天中,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也。

  七聲大震,十目齊觀,睹下界之冤魔,結衝天之穢氣,眾真默爾,大道寂然。

  七聲者,謂凡間喜怒哀樂憂怨思七情之聲也。無辜刑祝,號呼籲天,加以慘毒,悲切上驚天聽。諺曰:人問私語,天聞若雷,斯乃謂大震也。時在會者十目,齊觀于下界,四生歷劫,交變身命,運氣內外數窮焉。《禮記》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謂情切也。故十方眾同心默而,哀爾羣生矣。仰惟大道,元始至尊,乃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按《靈寶懺》曰:時元始上帝遂放神光下照,乃見是六天魔鬼克家等眾,陣行凡間,勾連世人,亡過七祖死魂,結成阿黨,恣橫流行,兇釁殺伐,互相殘害,晝夜不分,血屍狼藉,怨氣哀聲,化為炁毒,衝?天光。

  時妙行真人間所由於元始:既敷妙法,合集殊祥,是何異因,於此輒冒,可垂奧旨,以解眾疑。

  時者,乃妙行未知當.時祥異所由也,故發此間,惟思分別。元始乃萬天所尊,無上法王位也。既敷演妙法,常能開度一切,和合殊祥也。緣何卻有此異因,輒冒干元始御前,妙行疑之,至請紫微大帝,可垂釋過去奧旨,以解今會中大眾之疑。

  大帝曰:下元生人,皆稟至道,受氤氳之清氣,以扶衛於赤身。

  一切有形凡軀,皆屬下元,三炁君主也。各稟靈寶至道,自然氤氳之氣流行,降浹扶衛造化,成男女赤身也。按《諸品經》載:靈寶始青之炁,結元陽重三百八十四銖,立命落空歌之炁,貫經絡脈,分應三百六十體骸。大浮黎土之炁,結化回黃,轉白青赤,構孕凝精。元一黃演之炁,結胞。洞冥紫戶之炁,化胎,長靈明仙之炁,命魂。碭尸冥演由之炁命魄。五仙中靈之炁,化臟。高真沖融之炁,化腑。高仙洞笈之炁,化元。真靈化凝之炁,結華。自然玄照之炁,結岳。玉清混洞之炁,化泥丸。上清赤混之炁,化絳官。太清玄通之炁,化丹田。熒惑三炁,降真火,入心出舌,宰神炁溫暖。歲星九炁,降真木,入肝出目,宰皮膚毛髮,鎮星一炁,降真土,入脾胃口,宰肌肉四肢。太白七炁,降真金,入肺出鼻,宰牙齒筋骨。辰星五炁,降真水,入腎出耳,宰津液血髓。東方七宿炁,主陽明經。南方七宿炁,主太陽經。西方七宿炁,主少陰經。北方七宿炁,主太陰經。東斗蒼靈帝君,主筭。西斗白標帝君,籍名。北斗七政,司其生聚。南斗六司,宰其動用。中斗沖靈大帝,縻落萬神。莊子曰:人者,繼天順地,序炁成形,謂之物靈。《北斗經》曰:凡夫在世迷?者,多不知身屬北斗,命由天府,有災有患,不知解謝之門,延福延生,莫曉歸真之路,致使魂神被繫,禍息來鍾。靈應帝君降筆云:當職稟玉帝,大垂慈敕,較念蒼生,合使天下黎民起自丁巳歲中元節後,各互勸化釀財,修設三界廣法明昌太平清醮一座者,悉度末劫洪波蕩穢之界,儀範恭請,吾教徒倡法事,宜宣太上延生之科,誦經登壇拜表,告地盟天。靈應帝君督泰,山府三司具名,然後繳奏三天門下,特與度脫劫運之名,如此莫不真為樂也哉。

  今以劫運將終,妖魔漸盛

  按《業報經》云:每劫之初,龍漢赤明也。洞真下化,人懷道德,多至長生。劫中之世,上皇延康也。洞玄下化,人漸散朴,失道叛德。末劫之時,開皇運終也。洞神下化,人多澆浮,少奉正真,差天帝斜之,世遭開皇三劫也。宋中上元甲子後,入開皇七劫。鳴呼,末劫之時,凶災彌天耶。多見日月蝕昏,五星錯度,六極答罰,四夷交兵,火焚水漂,旱蝗潑饗,隕霜雹凍,地陷山崩,蛇虎怪異,淫刑苛虐,人妖鬼魔,疫癘夭橫,總名劫報。西華帝君日:且夫天地劫運否泰,終絕谷應,大象所歸,各隨萬化,所息運終復建,劫絕復始。蓋大象無極無窮,惟濁世眾生應劫,受諸輪迴,或遭運劫,或遭氣劫,或遭外劫,或遭內劫,或遭身劫,或遭命劫。若諸眾生本始業深,所造亦昧,遇諸劫界,是若苦海流沙漂沉,浩蕩終不得息。劫至終時,乃成永絕,化為幽怨之氣。昨慶元丁巳歲上元節,天垂降玉書,下劍州梓潼神廟,廟祝捧申屬繳文奏行在。據英顯武烈靈佐廣濟惠寧王充金闕昊天檢校洞通真先生九天開化主宰梓潼靈應帝君張亞准,奉三天門下三宮使相關牒,備丙戌歲三界靈享朝會以元儀正下元事籍畢各辭訖。時昊天玉皇上帝駕御,至上元太一宮,出三天門,觀覽下方六合八絃,無不周徧,惟見怨氣盤蔚,冤聲哀號,無辜籲天,上徹宸聽。玉帝大垂慈旨,謂侍臣金闕御史大夫三天門下平章事葛洪曰:下方生靈,上自權貴執政,下至郡縣杗寮,嚴刑峻法,厚賦重斂,以至強家、巨室、富商、大賈,一舉一措,動以貨路為急,所行所向,惟務財利,是營酒食,聲色是御,不顧道理,口是心非,行如狗競。父母師傅內外親族,輕棄傲慢,富不恤貧,貴多志賤,婚娉先財貨,交結趨世利,強奪困窮,刻剝寒苦,富者不貸,貧者多至絕滅。玉帝命右常侍引詞章通事舍人王喬、持節詔玉清官太師守紫微垣天樞院事尹喜、上清宮太師守紫微垣南極院事徐甲、太清宮太師守紫微垣北極院事張道陵、紫微上官天皇大帝、后土玄天皇地祇、天地水三官大帝、四帥聖帝君、天府修文郎兗國公顏回、地府修文郎河內公卜商、水府修文郎清烈公屈原、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賓頭盧尊者,共一十八員,既至朝謁,奏對御座。玉帝垂音命羣臣曰:下土生靈將臨末劫,三教互忽為僧道者,多不顧戒行,動輒非理;為縉紳士庶者,不遵敬周孔之業;為官爵顯達者,多生淫濫臟污;及廣土生靈,循習倒行,輕賤百穀,嗜財如飢虎,行毒若炎火,去正從邪,習以成俗,犯者不可原赦。卿等眾臣,自丁巳歲朔一月一會天庭,稽考善惡,仰靈應帝君同虛空界神,先行降筆,布告下方城隍社令,仍牒束嶽泰山府,永為定制,委舉意司、見報司、速報司,日加嚴察,遞申天府。如有不循、不恢、不加敬信之域,量犯與報,疾疫、旱蝗、雷電、暴風、卒雨、隕霜、雹凍,傷殘百穀,耗乏地財,四夷交侵,刀兵戰陣,地陷山崩,蛇虎縱橫,及遣魔鬼託生其家,破傷基業,覆滅親族;如能改節勵行,遵從《太上感應篇》言,不犯諸罪目者,別與轉禍為福。故玆降筆,各宜知悉,三天門下三宮使相,牒九曲鳳凰山靈應帝君,故牒施行。

唯從邪道,失仁義禮德之所修者類。

不省本源,忌父母師友之訓恩者類。

樂奉邪神,樂淫祭亂神要副情懇者類。

諂求餘福,諂談禱怪力祈妄福者類。

昏迷沉亂,昏酒與迷色怛失紀者類。

貪慾剛強,貪非財根慾氣剛強者類。

不義,損彼利己者之類。

不仁,暴物凌人者類。

不忠,姦能不盡心者類。

不孝。罔親害教者類是。按《靈寶混元救苦經》

元始天尊曰:吾觀冥府罪魂,乃是積劫以來至于今日在世為人造罪種種,不省本源,貪饕疾坏,暗損他人,安樂自己,爭財競氣,好戀酒色,損失神氣,蕩散元真,不孝尊長,不忠君主,欺凌卑小,舉意慢人,造罪千種,天官攝問,斗君追魂,送下九幽,受其痛苦,罪輕者化生六道,罪重者永無出期,縱復人身,豈獲福祿哉。

  今為六天魔王,五府瘟曹,不以尊卑,枉致傷害,或老或少,或女或男,未盡天年,徒違人世,本非死限,故使魂孤,怨恨上衝,盤結不散,此之暴卒,皇可悲哀。

  按《洞淵經》云:人間北方有酆都山,水府大洞之旁列六宮,號六天也。六大鬼魔王所主,乃太陰天君外六曹也。六曹小吏,合有三十六萬,皆異狀殊形兇惡醜怪,本暴逆之氣凝結為體,周流太虛也。若人一念正真,持誦此六宮名號常生敬畏者,乃感六天善開,魔王保舉,削除罪名,生死受賴,獲福無窮也。若人一念邪慾,乃召六天惡開,隨人所犯輕重,悉以六痙五瘟與報罰也。第一天紂絕陰洞休明總陰洞陰宮,專管酆都刑名宛獄生前罪戾,令世人虛耗蕩散資財。二天泰殺諒事洞元司重正司靈宮,專收攝天下狂橫兇暴遊魂蕩魄,今世人運命騫滯功名官爵退失。三天明晨耐犯武城洞統仙昇靈希宛宮,專掠世人福祿,賢聖凡人棄世魂魄,先經此洞受事。四天恬昭罪炁洞正真邵靈宛司宮,專掌瘟疫死喪災火鬼怪,銷磨世人田宅,陰抽陽滅,口舌官患。五天宗靈七非洞雲樓玉紀明元官,主春屬不睦、夫婦乖違、離背分張及鰥寡等事。六天敢司連宛屢洞崇靈赤映雲曲官,專滅世人己出男女及懷胎孕主子母俱段,為繼嗣事。夫所謂五府者,乃五嶽山府也,各立瘟曹。案按《正一傳》云:五府瘟神,稟五行不正之氣,動出億萬,周流人間,噓毒嘯禍,東行號魔王,西行名外道,南遊稱鬼帥,北征呼鬼王,中國號瘟神也。泰山府東嶽主者,天齊仁聖帝所主,管雜病事劉元達。衡山府南嶽主者,司天昭聖帝所主,管瘟疫事張元伯。華山府西嶽主者,金天順聖帝所管,瀉痢事趙公明。怛山府北嶽主者,安天元聖帝所主,管暴汗寒瘧事史文業。嵩山府中嶽主者,中天崇聖帝,行病司四案,李公伸狂魅赤眼案,鍾士季掌腫瘍案,范仲卿掌酸瘠案,姚公伯顛狂五毒案。各遣瘟卒,遞歲四時變故。春月,隨百烏喧嗚,司錄人禱詛。夏月,詐亡過家親,假骨肉扇禍。秋月,附五部土公,為伏龍宅禁。冬月,隱五姓墳墓,邀故氣攻食。《正一傳》云:諸部瘟曹,收留社廟陰鬼甲馬,常萬數褊行九州,回喪車部死尸,每伺隙人誤罹之故,橫流毒炁,殺人老少男女,壽不得盡其天年,徒賴死違,人世皆被三官右府籍之,不得更生,遂致魂蕩無依,結聚孤憤,眾多怨氣,蔚翳不散。元始同眾聖常真一睹斯惡,豈不悲哀常生命遭劫運乎。《北帝經》曰:劫末之時,三天正炁漸消,六洞故炁頓長,歡使人鬼不分,邪正無別,幽囚之炁於是而出,自一而生,從北而起,以一生二,慘怛之氣相,仍二以至三,邪魅之氣纏惑,而復化四,妖淫之氣浸湮,妄流入人經絡,攻心伐腎,損肺枯肝,脾胃黃雲不凝,元陽黑白相背,是以六天邪魔乘勢來侵,八部瘟曹恣橫流毒,唯.修善之人形,同劫界命不墮於凶釁亡矣。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卷之五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589072_3427313297296387_6719904010255466496_n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白話註釋解卷之四

  鄽人方田子佩昇玄內教錄陳伀集疏

  妙行真人曰:功德之妙,顯應之因,幸以竊聞,頓開迷懵。耳縱得聞,其有蠻夷之輩,愚蠢之人,耳縱德聞,心無所信,設有果報,可示一言。

  真人已得扣知玄武修身功著,德行明妙,顯靈應化,隨因成就,一切歸依,含靈人也。又乃攝問,愚蠢之人,蚩蚩??,蠻夷之輩,嚚頑不達,豈敬天地,誰信神真,然各有條例報之。有不信重玄武者,其報何若哉。

  紫微大帝曰;雖云愚蠢,必識炎凍,縱處蠻夷,須知苦樂。

  大帝捷證去妙行之疑,曰炎熱凍寒苦愁樂喜,且誰人不識知歟。於是世人歲月迍邅,太上先遣胡老君,同角、亢、氏、房、心、尾、箕,行化東方九夷之國。羌老君,同斗牛女虛危室璧,行化北方五狄之國。氏老君,同奎婁胃昂畢觜參,行化西方六戎之國。越老君,同井鬼柳星張翼軫,行化南方八蠻之國。傖老君,同□□□□□□□,行化中央中原之國。《禮記》曰:五方之民,然則語默不通,嗜慾不同,則各有安居和味宜服利器。既為物中之靈,豈不知識苦樂炎凍者哉。如到此地者,必懇謝上真也。霑恩者,豈忘奉祀。

  信則神魂清爽

  信則者,能誠行五常法則也。自然神心清潔,魂意爽明矣。元君曰:人有一善,心定體安。虛皇天尊曰:人有一善,百神俱泰。目人有者,因暗循而果穫,況千善萬善,必躋大道矣。

  違則禍患縈仍

  違則者,是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者也。因惡稔至期,禍患縈仍旋繞困重而

  頻遭矣。大帝造慈,略警此之八報也。世有勤奉玄帝香火者,則災隨電散,福逐雲生。

  致使富乏兒孫

  人間五福,一曰壽,二曰富,處富地者福矣。無子孫者,孟子以為不孝之罪。昔華封人請祝,曰:願堯君壽富多男子。堯不願祝,育子不肖如無,位同舜壻也。子亦如之,禪位臣禹。揚子曰: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贏,祝之日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速哉,七十子肖仲尼也。且以堯、舜事比之,足可見之孫事聽上帝命。元君曰:人宿世有五十善,得見世子孫繁息。立九百善者,世生賢聖也。《應運經》曰:大道鼎分,西方日佛,名南無常觀自在境,立普門願,從人所請,欲設復世人禮拜供養,求男生男,求女生女。況玄帝及三茅真君,亦從人所願,豈不聞王植朱牧之事因乎。按《啟聖記》皇佑年問,冀州觀察使除殿前檢校王植妻壽昌郡君焦氏,見後園石榴樹一枯枝煙發,以水沃化,成圓光現真武,焦氏拜扣。凡塵賤骨,幸得遭遇上真降,救度兒身也。妾聞終身無嗣,大為業賤。真武遽降慈旨,曰:遇吾釋願,汝之誠感也。可候來年三月三日祚真觀內,與汝一子。焦氏拜謝,竟失聖跡,歸白夫主。迤?至期,夫婦同詣是觀,灶香於稠人中,忽逢一子,兩手拽定王植焦氏,約六七歲,云無父母。植引歸教養,自然聰敏,作親面奏恩澤。仁宗宣問,知卿無嗣,植一一具奏來因,上賜名王淵,許越國長公主為親。武舉及第,冊寶充附馬都尉,賜宅。又《啟聖記》,饒州樂平縣人朱牧,登仕版處政公平,居鄉謙謹,一生恭動真武香火,自念無子。適七月七日聖降夜,妻云:纔夢一道士,自袖出碟,盛棗一枚,飼我曰,天錫仙人棗也。令我吞之,味香透體。牧齅果異香徧室矣。至來年誕一男子,就名天錫,五歲記誦聰敏,七歲名播四方。承神宗詔,宣天.錫登殿,試誦經史百家,並無訛舛。又能捷對御題,上悅賜承務郎及買書金幣,三司看詳朱牧神童,亦為國家祥瑞。漢相陳平日:我多陰謀,道家之所禁忌,吾世則廢矣乎。自知致富貴地,乏子孫也。按《保嗣章》:嗣續衰微者,宜贖命放生解之也。

  貧多子息

  原憲曰:吾聞無財者謂之貧。孔子曰:貧而無謹,顏曾之謂歟。且顏回亞聖智,曾參大賢人,尚墮于身貧之報,而況有諂乎。貧多子息者,乃宿尤也。《天文洞章》曰:生遇困窮,無所依託,復有冤家會遇,作諸春屬,日月憂惶,共受貧薄,遭逢凍飢,一時難以解釋,但息惡念,不生怨意,是名內和,又可速離諸陣漸圓成也。若憎妬不息,墮入惡趣矣。《趙起感夢錄》云:一夕夢後妻前夫尚書員外郎李庶,到起家再拜求謁,曰:幽府今責吾定罪日訖,只今託生七帝坊窮巷內劉家作女身也。吾聞渠家其貧,?多子欲殺,吾難復人身矣。言再三曰痛哉。辭謝訖,揮涕哭而出也。起覺語妻,范氏亦云如斯夢意。黎明急訪劉家,果生一女,將沉溺于水中,命在須突。趙起贈金,救李庶脫溺死之地也。大抵貧富倚伏,天理變更,誰能測之。試且以吾一鄉觀之,不十年間,貧富反覆,子息增損,又何嘗無聚散乎。凡有識之士常樂貧,奉正侯造物自成矣。按《啟聖記》載:宣城有閒民唐坦者,家多子息,安貧守分,度其生也。唯季子唐憲,承接祖宗家堂真武奉祀,香火未嘗私替。忽值冬雪霽,遇一窘客,出一銅像坐相真武,來投憲賣,償價贖之,迎歸家合,香湯刷洗,其垢淨,乃是真金,約重五十餘兩。憲忌收價不登,迷情捧納入官。本州正刻刷上供錢帛,就具因由併進續據。朝廷回降劄子看詳,金像真武自進入內院,光明圓赫,顯是異瑞,仰宣州支撥省庫錢五百貫,給付唐憲,充折金價。憲請領,歸家均付兄弟忠愈願等子姪,各營生業,不日皆為富厚之第,憲捨自己分財,重新建造太極觀殿,答謝真武佑賜也。大抵貧窘之人,常事當隨,分受今生之報,況寒谷亦自然有春氣到日也。

  或男值兵戈而殞命

  男正位乎,外尚忠良,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棄忠良逞猛愚者,必當逢兵戈頂段則死,非為正命也。《禮天官》曰: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故知兵本人立干戈兵器也。史律詩云:兵者,聖人所討強暴平亂世,奈何外有四夷,寇擾國境,內起猖獗,叛亂邦疆,大抵數也。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耳。老子曰: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胡不聞王顯陳疇之事乎。使相王顯,淳化初年持節知定州,忽一道士破冠弊褐,鬚若剛鬣,口角至耳,詣公廳刺謁,乃自稱曰:吾管轄酆都觀公事,昨準上帝牒,下蕃魂二萬名,吾今未與收入死籍。在公殺不殺,宜自擇,公若果殺,雖名彰勳重天曹,反減公壽十年。顯謂強人,不聽,怒叱之逐出。未幾,契丹有兵侵入邊境獵,梁門寨對壘久之,適天雨雪,疲困兵久,公乘彼無備,全兵夜擊之,擒敗卒,次日戮於築京觀側,計首級二萬顆。顯方悔悟;事追不復,及奏朝廷,蒙重賜褒,詔除樞相,不旬日果暴卒。《啟聖記》曰:宋朝戶部尚書陳疇,出除越州,忽承詔宣,再令赴闕,事涉頗疑。疇躬詣乾明觀,登真武殿,灶香禱籤,獲黃真君第四道,辭意良雅,呼夏禹廟祝鬻籤楊昉詳斷。昉曰:公必當建腌節,討東北鬼路猖獗之事。此籤非吉兆也,去則應在百二十日,主定惡死。公忌,令昉勒伏狀繫獄,姑候其驗。疇至闕庭,果授那州持節安撫領兵馬都鈴轄事,出討齊州虎頤山獗黨軍劫何清等事。疇纔接兵,夜遭寇突,罄騎蒼荒,墜一崖塹,無計支持,忽電破暗,睹一披髮神人仗劍招疇,不覺同騎,俱存于路,漸而黎民得回,坐營再約日戰,清等伏擒。疇具因敷奏一端詳節,及繳狀保明楊防籤斷。三省看詳,特賜楊昉精藝一官,按月給俸,充夏禹廟香火事,朝廷遣中使降御香,下乾明觀章醮,啟謝真武顯靈神休也。是樂殺人者,立見促壽而死,疇於死地而生。太上曰: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或女罹姪孕而傷生

  女正位乎內,慕清潔則閨門肅正也。《孔子家語》云: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許嫁,然後道合化成,惟命之端。夫婦者,義屬天倫,父父子子也。不謹行藏,亡禮義,欺暗室,蕩女嫠婦,通私情以偷期為事。女子迷惑,私意交通,懷孕偷生,設殯隨之。不懼罪福,不畏惡報,或臨生時,多方狙詐,圖絕人謗,似此非一。況官刑有禁禦男女無別之醜,以防淫亂之奔。又或有主婢私通,婢懷娠妊,其子育不育,聽主母意,及不與將理產身而亡,非惟主母墮罪,育主亦同。或者又?多兒女,輒輕棄之。然則世綱可逃,暗中報克,鬼責漸至,豈不聞穎娘與王堯臣女孕事,及紀可信女誡世乎。有穎娘者,街婬憂孕,復厭子多,暗自殞胎屢矣。又復有孕,亦用藥觸之,血遂洞下,伏枕六年,若楚萬狀。一曰,家人明見數箇提孩在狀,挽撮琅然,叫聲曰索命,事穎娘方絕。按《普州記》,紀可信一女,小名曰引鳳,偶病入冥,經曰而還魂,告其父曰:兒初被二吏押入一城,兩畔數處庭落,門上皆有牌額,及見一所門內,無數罪人,男子縛抱出火銅柱,婦女壓外大炙鐵狀,眾多牛頭馬首之卒,持戟監押,纔赴者苦聲悲慘。兒不忍觀聞,遂問立吏,答云此償生前尚婬傷生之報也。又拘兄行至一殿,見殿中坐一王者,左右紫袍牙質,班從殿下。俄頃,押至眾多荷極婦女,各被嬰孩扯拌,有冤聲云索命事。王者詁由不輟,須臾皆斷結訖。兒聞,送還生人道骨肉聚散,貧窮困苦,分裂絕嗣,婬穢之報。紀可信聞,依語書為世誡矣。《啟聖記》載:舒州金部員外郎王堯臣,親生一女,未婚若妊,二年不產,怛令二婢伺察奸邪,女忿其恥,奔園自縊,忽聞有聲自空叱曰,女子未可枉棄其命,婢聞馳救,解繩將歸。公聞諤訝,召靈仙觀道士陳居巽具因申,稟家堂真武。間女忽自附神通,說己過,前身乃是藥婆,暗貨毒藥,與人打胎,枉殺貴命,有此罪咎,上帝震怒,罰我今身受恥辱之報,毒氣衝塞心腹若孕,今得遇上真,脫自縊死,免墮他趣,言訖而甦。堯臣即醮謝真武之恩,警播於世。《生神章》曰: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於爾何負,而乃肆殺之,棄人及厭多生也。

  常出入於訟庭

  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謂巧詐也。頻凶訟出入公庭者,不無欺凌願強勝耶。孔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大抵官清康,乃能央曲直,予奪一定,兩訟伏矣。若是不廉不智,棄法受路,引縱頑民,猾吏結交,使諸屈者銜冤莫伸也。惜其不知,一法一律天曹地府水司皆主之,陰考陽治,刑政一以貫之,反報無毫分差矣。《斕聖降言》曰:盡力事君,政事饉勤,濁財勿顧,邪事莫聞,整雪刑獄,救療人民,動合王道,自為吉人,積愆為咎,又有沉淪。《福記》云:吾被攝入冥司,偶見同邑人郁丙荷枷,二吏拘之,泣訴吾曰:緣我生前,曾強侵鄰家張先空地三尺,成簷溜水溝矣。張先在世屢訴不行,事久湮沒。今在陰司訟我,我今伏辜矣。此情無由通達我子,我子流落建昌,張先子亦徒陝府,且幽冥路隔,今幸君還,煩賜一言之重,拉吾兒速割還地,庶吾得次不然永繫于此也。福果還魂,特與次之,聲播於世矣。《啟聖記》載:蔡州百姓錢舉,誣親弟為異姓,財產數萬不與均分,結賄官吏,弟訟不伸,經御史臺檄下許州,差通判徐沂往蔡州置獄鞠勘,問被推司楊仲和受舉球,裝點公事,將干證人朱惜姐供狀換弄為非,沂鹵莽失究,元科朱惜姐臂杖十三,斷絕無辜矣。沂任滿磨考,??不行,因就天慶觀,命道士裴君史投詞保助轉官。自更闌焚詞伏壇,至四鼓方興,君史謂徐沂曰:吾到三天門,見北極大帝領真武入,奏公斷蔡州錢舉公事不當,遽蒙旨曰:徐沂心詞,只留在此。恐金籙召問汝,奏對必有差,大恐不便,吾即便回之。沂聞大懼,未幾乃卒。時推司楊仲和驚怖,辭吏棄財,施貧造善,勇於改過,財盡幫籤,曰糊其口,命終尸解,真武收錄充東嶽麻漢注祿主簿,事達聖聽,敕封楊仲和號悟本府君,就許州建祠,令人享敬矣。比之以曲為直,刑加無辜,乃是違法徇情惹健訟者。滅親壞教,豈不畏天地真司輒言上帝,降罰至時,看君如何逃乎。

  每沉淪於苦海

  每者,事事也。沉淪者,行藏汨沒也。苦者,自煎熬也。海者,喻曰生無窮世事也。《元洞玉曆章》曰:苦海,喻之火宅而牽世人,責迷執著,魍徒相結,不知劫會,惟樂眾樂,卒無定安。火乃燧人所出,化為炎苦之海。佛說四相受緣,愛愛緣,生生綠,老病死是煎熬之苦,出沒膠擾浮沉曰寰海。太華上人曰:以利返之,以高下之,以前後之,以貴賤之,以衰盛之,不執不著,不貪不慾,人能奉行,乘渡波涉湍之筏也。《清淨經》曰: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責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碧虛子曰:人為一器,俱屬塵中,曰烏月兔,交馳積成,起滅天關,地軸旋轉,倚伏輪迴。悲夫世人,放七情縱六慾,務快身、心,貪、嗔、癡、殺、盜、淫,生死難度。豈思生前暗削祿家,遭橫禍除年,死後則業海潛地,拘魂謝罪。懺云:人間之北,有大荒淇渤海,其水腥穢無邊,中有酆都羅山,上參碧落,下入風泉,中置九幽,立三十六大地獄,專為整雪死魂生前罪戾。其中所尊者,北陰酆都大帝,總判刑名都司,洎無間一十八大阿鼻地獄,及二十八宿治圄,皆為理充之所。獄中草木甚於劍戟,猛獸獲擒,噴煙吐火,爍空蓬勃,晝夜不停,獄官鬼吏,件執不慈,拷掠囚魂,豈容情哉。太上聽設地獄境界,乃人平生作業受報之地也。《啟聖記》載:真武上詣太清境,朝謁本師太上老君,告曰:吾以汝降伏天下妖魔,清寧宇宙。尚諸眾生,競赴輪迴,經歷地獄,汝當普度。見善者以福加之,化惡者以善解之,汝宜更修其果。真武遵奉而作頌曰:眾生造善,與吾齊身,我登證果,亦同好因。說是頌畢,跪辭回職府,乃垂世訓。言夫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者,恭謙美眾,慈惠溫良,濟物利生,欽心奉正,節儉事親,修仁義,行方便,強莫騁,勢莫恃,憫孤寡,垂慈念,此人道也。人道尚不能修,去仙道則遠矣。

  銷磨產業,

  士得田供祭,民農田養口,賴四時造化,五谷豐登,雖一升一合之菽,各有分受矣。或者田園徧野,倉凜盈溢,尚生窺覬他人腴產。墨子曰:非無安居,無安心也。老子曰:咎莫大於欲得。《應運經》曰:將來于世,衆生昏況,不能知覺,復欲遠求,廣利強立,世世豐厚子孫,徧侵土地,立棟成宇,此謂修業以待其報也。大抵怛產田祿,天付限節,多寡自然,豈苟婪得哉。應誣婦產業,並屬恬昭罪氣,洞管攝目,為貴廣罪,削爾田宅之籍,陽與銷磨產業也。《玄帝勸文》:恬惔身心,災穢不生,惜物究性,自然無病,明察賢愚,賽鈍自無,光明照了,俗縈次少。人若空靈,何謂實蹤,往來來往,氣騰之精,雄雷威電,世民皆見,速報分明,天空顯現,勿昧本心,莫多惶占,孝憐骨肉,和美同春,里朋如親,少貪多戀,救困施貧,忠誠謹儉,滌除頑塵,昆睦和宴,執淨守清,神明贊願,壽益無虧,子孫榮健。生不遭苦劫之纏,死次免冥鞠聲辮。今曰吾書普勸文,願得瞻之兇邢免,能錄十幅貼諸方,時疫瘟災不敢現。若愚瞋謗我之言,拘魂直送酆都歛。

  耗散資財。

  制命急務,衣食最先,必本資財,活身潤屋。莊子曰:錢財不積則食者憂,廣求怪恪苟富而矣。墨子曰:非無足財無足心也。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又曰:知足不辱。《虛皇經》曰:財為息之本,聚財如聚業,財為愛慾根,能起一切罪,多藏以其厚亡也。惜其不知。掠剩鬼使裴璞,夢友人韋元方曰:吾掌世人曰用,一飲一啄以至資財,皆有所籍,其獲有限。苟過一物一鏹,吾統鬼卒千萬,皆與其掠之,事屬酆都紂絕陰天總司,主攝蓄非道之財,遣發本洞鬼卒託生其家,俟期與耗散矣。按《佑聖經》保命真人曰:不以心坏賢,恐天之禍。不以輕父母,恐天之怒。不以毀謗聖,恐天之災。不以責非利,恐天之損。不以損於人,恐天之墮。不以害於人,恐天之報。《玄帝垂降格》言:矯妄求榮,名譽不揚。剋剝至富,子孫遺殃。行恩布德,福祿來翔。寡慾薄味,壽命遐長。毋欺暗室,毋昧三光。正直無私,赤心忠良。天地介杜,神明衛旁。延生度厄,必濟時康。

  蓋緣自咎,故獲斯因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此神將所在,獰妖縮首,邪道遁形

  凡有建立玄帝聖像殿堂境域所在,及所所在,在筵設影像之家,有妬福獰妖,聞真司則自當縮首。或興災邪道,睹旄從則無不遁形。

  是以奉之者,福逐雲生,災隨電散。

  《詩》曰:昭事上帝,聿懷多福。《翔聖訓》曰:加香虔答於高穹,守性鍊伏於己體,如能躬饉,時有自然,福慶相逐,感瑞氣生矣。瑞氣者,一曰慶雲,見為喜氣,生福之先,鍾為五福,百福俱臨爾體。福者,於事緊遂,順者謂之福。《北斗經》曰:五方降真炁,萬福自來并。并者,合輳也。又曰:削落三災九厄,保見今春屬安寧。《書》曰:惟天降災。祥在德。《度人經》曰:萬災不干,神明護門,雷霆兵史,常隨行府珍散災異。

  汝因懇問,吾故泄機,.陳道紀於微源,使天民之巨慶,言雖簡要,欲汝曉明,非乃至人,祕之宜也。

  大帝語妙行,果有宿因,而今懇問耶。夫道紀者,乃授度之年載也,用證玄武微妙源流也。信奉者,名天民受巨慶。莊子曰:人有脩者,乃今之常有怛者,人合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謂之天民。按《上清真訣》云:人生於世,不知修道,與草、木、飛、走無殊者,謂之凡人也。凡人之中,了然覺悟,起心修道,欲求長生者,可習此簡要經旨,則妙行及我等,皆可易曉明此義。莊子曰:不離於真,謂之至人。苟子曰:明天人之分,可謂至人也。非能明,豈謂至人。如昔韓元壽,精思入室,誦經不專,一旦天火焚屋,經飛上天於九,十年中元壽化為木精矣。況今人輕授受之報,當如何哉。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卷之四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4247733_3930034117024300_7599818091456990265_n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白話註釋解卷之三

  鄽人方田子佩昇內教籙陳伀集疏上帝爺公經

  是時,真人再拜稽首曰:臣之慶幸,荷此綸辭

  妙行稱讚,紫微敷演,乃經綸端緒之教。

  然其玄武之將軍,乃玄元之應化,其始之邇,其事云何,願賜詳言,以開蒙鄙。

  蒙者,不智也。鄙者,不慧也。故妙行謙和,宣明開析玄武詳節,普使會眾咸聞靈因,亦願三界人天,盡知玄武妙紀深趣之旨要也。

  於是紫微大帝,敷以玄言,釋彼所因,解無上事。昔大羅境上無慾天宮淨樂國王,

  夫淨樂國君,能聖哲主務,而感生玄帝,繼踵於考命,終曰得乘生前所種清信功力,命超無慾天宮,衣飯天之廚箱,受諸快樂自然。《虛皇經》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卷三曰:人有千善,福及七祖,死魂為仙,萬善既備,玉符下迎,千神來朝,白日登晨。玄帝修真果效奉天詔曰,九五老天君降言曰,子之聖父聖母已在九霄矣。九霄境乃玉虛無色界,中列三十六天宮,總隸大羅三境。玄帝父母得居,龍變梵度天無慾宮中。按《紫光經》云:淨樂國境乃海外仙國,在西域月支國之西,星分奎婁二宿之下。

  善勝皇后,夢而吞日,覺乃懷孕,其母氣不納邪,日常行道,既經一十四月,乃及四百餘辰,於開皇元年甲午之歲三月三曰午時,降誕於王宮。相貌殊倫,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

  按降筆實錄云:玄帝降誕時,正當上天開皇初劫,乃下世黃帝紫雲元年歲在甲午戊辰月初三甲寅曰庚午時,符太陽之精,託胎化生,產母左滕。當生之時,瑞雲覆國,異香芬然,土地皆變金玉,瑞應之祥,玆不盡載。立小字曰安于,生而神靈,舉措隱顯,年及七歲,經典一覽,悉皆默會,仰觀俯察,靡所不通,潛心念道,志契太虛,願事上帝,普福兆民。於是父王不願抑志,年十五再辭,王許,賜道號曰潛雲子。按實錄云:太上賜玄帝李姓,蓋取宗化之源。按《西域國西州天山壇降筆》載,聖父玉諱告,姑沃切。玄帝玉諱乞。按《啟聖記》,玄帝應化,唐時裴姓諱仲芳。按《本生經》,祖諱牛孳,宗諱端受右,暗諱四字賊瞎言乘。凡對聖席語,宜令勿犯上諸玉諱。本經內有言乘二字,可密音默誦之,以當回避也。如獻欸投詞祈求所欲者,於玄帝疏內無得書犯諸諱字,諸兩字諱者不許聯用,如是單用一字,書令字不完。

  入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顯邊之因,自此始也。

  武當者,古名太和山。按《九五經緯天地曆》 曰:禹平水土之後,分治九州,拜立五嶽,定封四瀆範圍,厚載之德,名山大川悉以神聖主之。乃考翼秒之下,有山曰太和,故老相傳云,上古玄武得道飛昇之地,更太和之名,就封曰武當山。按《實錄》云:王子離宮,尋訪幽谷,遂感玉清聖祖紫元君,授無極上道。元君曰:子可越海束歷於翼較之下,有山自乾兌起迹,盤旋五萬里,水出震官。自有太極之時,便生是山,上應顯定極風太安皇崖二天之下。子可入是山,擇眾峰之中沖高紫霄者居之。當契太和升舉後二千五百歲,龍漢四劫中,當披髮跣足,攝坎離真精,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方得顯名億劫,與天地曰月齊,并是其果滿也。語畢元君升雲而去。王子乃依師語越海束,果見師告之山,山水藏沒,有七十二峰,一岑聳翠,上凌紫霄,下有一岩,當陽虛寂,於是探師之誡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岩曰紫霄岩,因卜居焉。潛虛玄一,默會萬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至黃帝紫雲五十七年歲次庚寅九月丙戌初九丙寅曰,自清晨有祥雲天花,似雨而下,迷漫山谷,去山四方,林巒震響,自作步虛仙樂之音,王子拱手立于紫霄峰上,須臾雲散,見五真韋仙,導從甚盛非凡,見聞悉皆降集,王子稽首,祇奉拜迎。五真曰:吾等乃九五老天君,准奉三清玉帝詔命,與子啟途。曰當午,五真宣詔,王子再拜稽首,興受詔領賜,品儀易服訖,乃斂圭奉,乘飛雲玉轄羽蓋瓊輪上昇,朝赴九清境矣。夫玉皇有詔者,是斯經內一百六十八字天書篆文也。承此赴除太玄之職,方始顯迹,於凡知有所修之因也。

  真人稽首再拜,白紫微大帝曰:玉皇詔封,必有妙旨,敢問大略,以開小聰。爾時告於妙行曰:天書祕密,何可談揚,恐泄天機,深為不便,大梵隱語,奚使眾聞。

  北極中天紫微令事,遵佐金闕昊天,發敕讚勞,褒勉約東,論事而已。時依應三清玉帝璽書,頒降准事,施行畢謄,祕于紫館,況明真有格,未易冒禁,露談寶訓,恐致輕泄之愆也。於時妙行,開存衆之誠,請問大帝旨意之故,謙謙然寶惜,特為遏衆信,結誓立盟,使夫理志合儀者矣。

  妙行真人拜手稽首,復奏言曰:臣雖緣薄,聖必恩寬,曲念衆真,特垂大便,苟輕泄慢,當墮惡途,萬劫千生,長為下鬼。

  六趣雜染輪回,總號惡途,應是冥宮幽史,皆曰下鬼。

  是時,紫微大帝,念此真人著意勤拳,再三請問,遂宣帝軟,以示衆真。

  拜手者,執簡啟壇禮跪也。稽首者,倪首至地俯伏也。三請者,則九拜手三三倪興也。妙行慇懃奏請,遂乃設誓,雖緣淺薄,不敢口敬心違,違者甘當處下鬼之趣。動拳為衆三請,蒙大帝敕旨,遣給事侍中啟琅函玉匣,出示玄武飛升天詔宣唱也。

  夫此祕言,金書篆字,大方一丈,號曰天符。見之者永處天仙,聆之者不歷地獄。

  言夫此祕者?顯昊極三天門下金闕語命,重封獎其天符尊崇也。按實錄云:符篆詔製,乃天真皇人撰及書也。字大方一丈者,則八角飛芒,各一尺篆跡也。曰赤書玉字之體,以金錯成形也。得永處天仙,是斯會無極仙曹,咸獲瞻見,當增其品秩矣。次聆聽者,因東漢之季,太上降蜀,授徵士張真人道陵玄武之經,使流傳于世,張君乃以金篆韶書文義,易作凡間書體,浃濟學道之人,使夫誦念及聆之者,保毓腎官太玄之氣,堅固耳宅門戶之聰,使地司黑簿無得書執曾歷八百功德之人也。是等學人命終之際,死魂不當墮入地府獄中。按《天師杜光庭集》:道無初布,混漢無形,炁凝於浩莽之間,文結於太空之內,曲折成字,八角飛芒。元始命天真皇人,象形摹寫,名曰天書玉篆,乃為文字之祖體也。

  其韶文曰:

  此經天符詔語,乃依降筆,實錄本書。

  金闕昊天三省門下牒奉

  故學仙聖童淨樂王子七歲神靈淨樂國子十五志道辟國二親

  惟卿玄元之化太虛本炁玄元化生天一之尊太陰天一紫皇尊身

  不言而教守中忘言授學元君莫知其神莫知帝象惟德至神

  渺渺劫仞善釋魔刃歷結解紛綿綿若存鎮護元氣綿綿長存

  虛心實腹清心寡欲抱一順真和光同塵守昧同垢韜光晦明

  鑿開造化鑿開虛己鎔化至精樸散胚渾雕琢覆樸塊然胚渾

  六百萬歲延康劫初紀至庚寅八十二身五靈老始玄武後形

  曲全枉直詘己證道舉衆伸人窪盈幣新若水下物度弊革新

  生陰育陽陰生陽育女癸男壬起死成人恐人天橫衛生留經

  其功不恃興益利施亡執恃名其德乃真不希上德真靜長清

  今宜再顯昊天宜命太玄悖與永鎮北旻秉斯公治專政愍民

  上罰逆象妖精逆象辄現與擒下滅妖氛邪氛侵氣妄逞收平

  掌握圖籙掌握宇宙極圖誓盟攝制魔蹤鎮伏魔勞大刑攝擯

  帝真靈會地真生理衛筆宏臣驅神駕龍駕龍馭駿統十號兵

  甲庚之將紀綱驂轡特賜甲庚贊衛爾動克成贊術蓋署元勳

  周環六合十二分野按月日巡普福兆民分身下降普福乾坤

  道參天地大道参校可詔飛升萬真所推九清萬真齊駕帝庭

  可 特 拜 太 玄 元 帥 領

  元和遷校府公事冊

  到 奉 行

  紫微乃言告真人曰:此文者,玉皇祕敕,天帝徽宣,不可輕傳,恐遭降責。

  紫微大帝所寶三宣初敕曰:天書秘密,何可談揚,恐泄天機也。次曰:玉皇祕敕,不可輕傳,恐遭降責也。末曰:非乃至人,祕之宜也。誡授受者,恐口敬心違也。《因綠經》曰:凡人現世長命富貴者,往世曾敬信大道,妙義中來。永劫家勢不衰者,曾延奉正真,及成就功德中來。處世為人才識明了深通妙理達性真者,曾持寶經不妄傳人中來也

  真人稽首,又白帝言:臣聞玄武將軍,神通至大,不居諸位,而鎮北方。妙用之因,神明之契,必有奧旨,願釋鄙懷。

  妙行復問玄武洞妙,因何專政,位居北方。

  大帝遺音告真人曰:天中北上,眾曜拱之,以匪至神,孰能鎮遏。

  中天,北極之中建紫微帝庭也。元和遷校府署,乃毗紫庭之北,且玄帝偉政,位天官四帥之右,導森羅萬象之前,故經曰眾曜拱之職事,准玄帝功業可當也。每羣真會朝昊天至尊,則四聖為都班之首。實錄云:元始陞玉宸殿內,大會諸天上帝,校遷三界羣真,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啟太丹玉匣,出萬天素威功過玉曆,敕金闕侍中司馬大神韓君丈人、金闕司命可韓真人、金闕司錄定名玉曆真人、金關司功九天探訪真君、金闕司過九天儲福真君,並開曆考績三官四聖之職,自太虛開化,神一挺生,有保天佑地化育之功,奏上三清,乃命玉帝親行典儀,當亞帝真之號,遂詔玄武詣闕,登七寶瓊臺之上,遣金闕侍中素靈殿大學士三天門下直日儲靈典奏事金真紫陽大夫含光上德仙君軒轅執本,齋莽昊極三天門下,玉冊傳命,官一賜玄武儀錫以通天十二謊冠,玄衮上施日月山龍物象,玄玉寶圭,紅舄玄履,瓊旌寶節,九龍玉筆,玄武拜受易服訖。仙君謹言玉宸三省誥曰:皇皇大道,赫赫至真,太極開判,玄元化生,妙蘊樞機,萬天尊仰,則為聖明主務,其休隆廣,焉敢不崇。欽惟太玄元師鎮大玄武大將軍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左天罡北極右垣三界大都督,依前領元和遷校府職判玄都右勝府公事。太上紫皇天一真人冊曰:靈通太妙,上開混化之玄。道備鬱明,下統虛危之秀。寶育天元,撫成地紀。持造化於四時,推紀綱於八節。分身下降,普福乾坤。功齊五千萬劫,德並三十二天九霄。上賴於真威十極,仰依於神化有大。利施於下民,積聖德徧於玉曆。 按遵簡籙,當亞帝真,敢不徽崇。何以明德,賜尊號特拜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探訪使。金書冊寶曰:夫道生一炁,感化三才,結真于九極之華,晨麗于六天之秀。幽微煒燁,洞杳飛芒,功高難極,合示嘉尊想惟鑒觀,幸勿謙辭。餘當上輔大道,劫劫長存,下佑兆民,綿綿永祉。龍文昭降,永祕玄都。謹言崇封,聖父日淨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曰善勝太后瓊真上仙。下蔭天關,曰太玄火精含陰將軍赤靈尊神,地軸曰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並居天一真慶宮。仰觀玄帝之勳業,在于今日之權,總司三界功過,事況真休,尚賴其威輔,而神通果至大歟。

  真人乃啟於紫微,若有天人,志心欽仰,其於福利,有所得乎。

  妙行真人思正萬彙,順天人之心,仍問欽敬福利,將化人天歸向耶。

  大帝曰:此神將是歲每月六日、十六日、二十六日,諸天審察,

  此諸天者,乃是色慾一界天境公事。玄帝之守,巡歷審察二曜、三辰、五行、萬象、星府事,彈鎮不正妖彗也。故本經曰:每月三度,統領神兵,躬往諸天,褊為巡察。凡遇邪氣及有妖星,速須剪戮,是斯職也。色界天屬上元三炁君,召諸天人春屬事中外一十八天主尊,謹著睿號:中九天五炁天君主北方,元靈上極天始素天君主西南,妙靈寶華天九炁天君主東方,玉華無極天始丹天君主東南,大虛真極天一炁天君主上方,玉清虛皇天始玄天君主西北,素靈皓元天七黑天君主西方,玉靈素華天始青天君主東北,太靈真元天三炁天君主南方,南極玉文天外九天智德天尊主北方,雙闕化身天威範天尊主西南,至妙變空天仁愛天尊主東方,元真寶曜天慈和天尊主東南,開靈傳道天載德天尊主下方,中極總生天成化天尊主西北,元關溥濟天義議天尊主西方,成德曜晶天智積天尊主東北,暉明流光天禮教天尊主南方。太平運化天色界,乃無五行之所,其中天人春屬衣飯天之廚箱也。本因是從,凡修鍊之士而及之。靈寶經註云:人有百善,東華註名,以至三百善,去身業歷,淨行命終,蛻殼神隨功著,飛烏此境也。於中增修及千善者,福延七祖神魂,靈魄聚為春屬也。慾界天屬中元三炁君,召諸天春也。其六天十境,最居下位,接人間頂,題名于后。諸天數號:善勝天王算北境,他化自在天妙化天王尊東境,樂變化天妙德天王尊中境,兜率陀天清淨天王尊南境,須燄摩天靈和天王尊西境,切利天淳和天王尊護世四王天中央,東方境主持國天王,南方境主增長天王,西方境主廣日天王,北方境主多聞天王。靈寶經云:人有十善,司命儲筭,至五十善,五帝友別,三業漸除,形神少忘,得返五行之妙,天命終際,神魂徑超此諸天境,受大快樂也。況夫玄帝稟命,常保育天元矣。

  十洞巡遊。

  十洞者,乃十大洞天也。巡進警察,神仙公事也。按朝天懺應洞天所各立仙官曹僚,分掌攢集萬彙籙籍功過等事。

  及正月七日,二月八日,三月九日,四月四日,五月五日,六月七日,七月七日,八月十三日,九月九日,十月二十一日,十一月七日,十二月二十七日,下降人間,剪滅邪魔,驅除瘟瘧,保人慶壽,以全天命。其有氣正心純,忠全孝盡,名書玉簡,保舉昇仙。更有玄科,莫可併述。真人稽首再拜,白紫微大帝曰:顯化之因,則聞命矣,天人欽仰。玄武將軍,作何歸依、設何方便,而得福利,幸賜一言。

  妙行請問歸依之人,設何供禮。

  大帝是時告真人曰:天地之內,能有至心奉杞玄武,一生之內,不食鯹音星羶,自斃毒傷猒穢之物,及於藠音小菜、大蒜、葫英;躭婬嗜慾,扶屍接產,若能斷得,方可志心。凡臨下降之辰,皆有楨祥之慶。

  大帝語天地之內者,謂天下地上大千世界中人也。能有志心奉祀玄武者,動修香火之家,誠謹信奉,遵依此經避忌之人,實於衛生利益。按《應運經》曰:飲食隨緣,不必勞神,不必著見。飲則通其色身血肉,食則充其色身臟氣。按《靈寶大誡經》:身中元神,惟務清淨,不可雜食臭腥,臭腥之物,壅滯經源,纏羅六腑。又脂葷辛躁,昏塞神門,攻蒸五臟,生諸病惱。人不能知形神,豈久可聽。此經保人天年,以除災患。此乃簡要之法,所宜遵戒也。腥羶者,黿、鼉、龜、鱉、、蛇、鱔黑鯉魚曰臭腥食也。牛、馬、野獸肉曰羶。自斃毒傷。自斃者,乃活動物命無故死也。毒傷,謂猛獸攫擒食之遺剩。自死及彫殘食之,多命促,此之謂也。按《孫真人食誡》曰:馱穢物者,馬肉鴃,犬肉穢。荔菜乃小蒜也,食多耗散精神也。大蒜雖入藥,久服反閉塞神氣。葫荽其臭,透人肌膚,令人多忘。芸薹、韭、蓬,已上總葷菜也。躭婬者,竭精虧腎,玄武逝後。嗜慾者,敗氣散神,朱雀棄前。扶屍者,死魘驚魂,青龍離左。接產者,血腥衝魄,白虎亡右。或誤食忌物,當念本經淨身神呪,則穢雜之氣出雜於身內矣。唯扶父母師資死屍,候葬畢日外更吉服,而可朝真謁聖也。《易繫辭》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敬者,信也。信者誠心,晨昏上香,朝扣玉虛之門,志感太玄真人,按腌部錄所循之善,申明右勝府事,必降禎祥之慶光,輝子之門闌,漸進則天佑之也。

其夜,聖降之期預先一夜也。

  先當澡淪身心,不汨思慮。

  先當澡淪,可預除身垢。孔子曰:沐浴為齋潔也,非為飾也。不汨思慮者,卻去胸中亂事。太上曰:澄其心而神自清。又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至五更,躬然香燭,淨果棗湯,

  香通真達誠,唯降真沉香可。燭貴黃蠟者,輝明祭祀。淨果,五果,忌獻石榴李子。棗湯,沸湯瀑日曬乾棗。《尹喜內傳》曰:神仙多以棗宴賓也。淨水,亦佳。設淨水,因昔唐追封太上老君為祖也。憲宗幸廣平苑,夜坐于軒,睹真武降現威容,立于雲際。帝灶香,躬問奉祀天曹儀範。真武降言:藥香者可達誠,誠非香則不能達于穹蒼也。酌水者能滌穢炁,一切清淨皆由此生,故供養不可無水也。語畢帝謝,真武昇天矣。乃元和元年八月初八夜半降唐禁中故事也。觀此豈上聖所欲哉,我當表誠遵此。

  位列有三,志純于一,

  位列有三者,遞歲三月三日,玄帝宴聖父聖母於瑤池玉洞天,報答誕生之辰。香一灶,燭二枝,淨果棗湯,當設三位分。志純于一者,餘諸降日,只用設一位分香燭果湯。

  稽首檮告,無願不從。

  凡禱正念者,上聖無不從人所請。《啟聖記》云:宋朝仁宗皇帝,因轗軻問詔命道士洞神法師王伯初,庭對休咎事,於登壇日燒化御封心詞,俯伏出神查表達上穹。翌日敷奏,臣伯初昨趨昊極奏對,罷朝迴至西天門,葛將軍見報曰,真武已保明,蒙玉帝御筆敕旨,賜延聖壽一紀。帝悅賜御筆璽記,贈真武銜,嘉祐二年正月日敕準寶應閣長生玄都殿賜街也。謹鏡于后。降真讚曰:萬物之祖,盛德可委,精貫玄天,靈光有偉,興益之宗,保合大同,香火瞻敬,五福攸從。詔書:伏以靈天,肅正俯降,塵寰通明,護國定亂,殊聖現前感應,施惠救民,顯照圓成,所禱悉從,是願所求,皆有證心,不但國王大臣道僧士庶,一切有情能恭香火普及,所意無不果,遂以斯福善住世,專事濟人。承恩者庶廣,不可思議。今既獲于聖佑,於國於家,豈擅忘於大道,延福增齡,永祈保祚。除已行恩天下,啟聖奏章一百四件,並係功成正化。謹就玉津園建其聖堂,報答天鑑,得蒙現足垂靈,仍賜為社稷家神,崇遵真武上聖,宜可授玄初鼎運上清三元都部署九天遊奕大將軍、左天呈北極右垣鎮天真武靈應真君、奉先正化寂照圓明莊嚴寶淨齊天護國安民長生感應福神智德孝睿文武定亂聖功慈惠天侯,右准敕。宜令祀授龜蛇贈封施行。其龜蛇二聖街,注在本經前松妖攝毒之句下也。

  然乃靜思虔誠,誦其神呪。

  然者,道指也。靜思,處靖廬坐也。虔者,慇誠者。信誦者,念其者。斯神者,神明。叩齒誦呪,呪者,蓋以聲發禦邪。《虛皇經》曰:身垢不淨,以世水洗之。心垢不淨,以法語洗之,或自首罪,亦自洗也。

  北方玄天,杳杳神君,億千變化,玄武靈真,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隊仗千萬,掃蕩妖氛。雷公侍從,玉女將軍,鬼神降伏,龍虎潛奔,威鎮五嶽,萬靈成遵,鳴鍾擊鼓,遊行乾坤,收捕逆鬼,摧斬魔草,除邪輔正,道炁常臻。急急如元始上帝律令。

  按《紫光經》云:此神呪,出神寶君祕書也。

  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無幽不察,無願不成。劫終劫始,剪伐魔精,救護覃品,家國咸寧。數中末甲,妖氣流行,上帝有敕,吾故降靈。藏揚正教,蕩邪辟兵。化洽黎兆,協贊中興。敢有小鬼,欲來現形,吾目一視,五嶽摧傾。急急如太玄律令敕。

  按《行道品經》三洞大法九品第九曰:神呪能驅除疫癘,掃蕩妖氛,鐲卻精邪,最為第一也。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卷之三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414 北極玄天上帝 聖誕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白話註釋解卷之二

鄽人方田子佩昇玄內教籙陳伀集疏 上帝爺公經釋註

  時有真人,名曰妙行,特離斑次,竦伏帝前。曰:臣宿有因緣,得聞妙理。北方大將,玄武將軍,巡察天人,錄善罰惡,不知此將,應化何因,有何神通,鬼神降伏?

  是殿每朝會,較結錄籍,不輟須臾,具元儀畢,許請問諸因緣事。

  願惟大造,少悟小聰

  十極之中真人位號,皆有妙行之稱,唯東極官中者最,作是班之領首。《莊子》曰:且有真人然後有真知。引證彼真人之行虛皇尊曰:與真常會,無有明相,孰為妙行。時會中諸來者,俱恪守班次,惟束極妙行,出算越班,伏奏練求於紫微帝前,而自頌宿契,得聞玄武有妙理之因,故發願唯問讚大造之副,少悟小聰之懇為請耶。夫道之字曰大也,化之名曰造也,仰之大而化之之謂聖。此聖者,果神智六通,能擯攝鬼神事。

  是時,大帝隱凡而言:妙哉真人,能為凡間。然其玄武應化之因,渺邈難窮,希夷莫究。

  隱凡者,乃伏凡也。時紫微大帝聞請,則听然伏御几案而俯示大衆,興以讚羨妙行真人誠發妙哉之問。玄武應化神通,職業盛事耶,故妙行善能為凡間,啟塵俗之人普欲,使將來知有天神玄武,凡身修鍊,了證六通總司三界功過等事。且渺邈難窮者,謂通化無緒,無所不入,莫可得而窮者也。希夷莫究者,謂神變難測,無所不容,莫可得而究者也。按《靈寶智慧上品證六通譜》曰:天眼神通,視智高慧,通目中朱童,總五色之光,洞觀無礙,自上自下,四方八面,無所不照,無所不明。地耳神通,聽智遠慧,虛廓中元窗,總五聲之音,聲感響應,上聞九天,下聽九地,無所不知,無所不究。東鼻神通,空智清慧,寥孔神黃寧,總五氣之氛,洞妙自然,出入陰陽,往來無門。西口神通,虛智微慧,郎竅官太和,總五味之清,洞達神英,虛無不納,頤無不容。南心神通,清智明慧,開舌司正倫,總五神之柄,洞杳飛芒,經緯萬方,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北手神通,微智遐慧,深主司人,關法四時,玄序洞妙九微,把握生端,上應天關,陰察禍福。是故玄帝,由持此之大戒,處凡而能攝伏眼、耳、鼻、口、心、手之塵欲,乃得經濟,而神性兼通於六洞也。然後威加鬼神應,諸外道不祥莫不聞風而伏玄帝歟。

  蓋乃玄元聖祖,護度天人,應化之身,神明之妙。

  玄帝聖祖乃祖炁也。三寶之尊神是歟。天寶君主聖祖始炁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靈寶君主元炁出書度人時,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神寶君主玄炁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並出大有金書。天寶以開天地之光,靈寶以開九幽長夜之魂,神寶以制萬靈之事。故知太上護度應化之恩,每隨人天諸根性漸令入諸圓成也。存神者,助神通以化之。見明者,教明察令變之。《中斗經》曰:大道無形,常居杳冥,聖中之聖,靈中之靈,包羅無外,含養衆生。

  蓋無形之為道,非有象之可言,變化億千,虛無難測。

  蓋元炁也,非弗是也。元始天生地。《清淨經》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應運經》曰:太虛無象,朴散為人,天布日月星辰之象,地結山川海嶽之形,人稟五行陰陽之秀,皆本祖炁相承,弗是有象可言耶。《苟子》曰: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天地為大矣。人不誠則不能化萬物,是故元始行不言之教,而強名曰道較之。變化億千者,數也。且萬得十千,兆則百千,億計千千矣。千千名大千世界,機分百萬於虛無中,推運是理也。彌綸萬天,統御萬界,以分萬,以明萬物,以傳萬法,制御萬靈,攝召萬炁,以通萬化,檳斥萬魔,不著萬有。云云莫測。

且玄元聖祖,八十一次顯為老君,大洞天寶君,內號曰玄元聖之祖也。乃生一成二,以開大羅三境之天,出號曰元始也。洞玄靈寶君,內號曰玉晨虛皇,尊法三三不夜之光,開九霄之天境,出號曰大道君也。洞神神寶君,內號曰玄元後聖,君法九九八十一炁,布列八十一陽天,方顯號曰老君也。《混元經》曰:老君顏若嬰兄,生成鬚髮皓白,上天內號曰老子。《叔教品經》曰:元始故命老子託化人間,或夷或夏,隨世改號,演說科誡,開度一切有為羣品也。按《道藏總龜》載:當太古上三皇時,號萬天玄師,出玄中大法於世。中三皇時,號曰有古先生,出太素經於世。下三皇時,號曰金闕真人,出金闕祕經於世。教民以太平無為之道也。上古伏義氏時,號曰鬱華子,當出元陽經於世,教順性命之道。神農氏時,號曰大成子,出太一元精經於世,教以好生之道。軒轅氏時,號廣成子,出道誡經,教以飛騰之學。游淨樂國時,號紫元君,授玄帝太和玉虛之訣,教以智慧上品大戒,乃歸根之道。中古少昊時,世號曰鴻濛子。顓頊時,世號曰赤精子。帝舜時,世號曰錄圖子。帝堯時,世號曰尹壽子。帝舜時,世號曰務成子。夏禹時,世號曰真成子。商湯時,世號曰錫則子。周文王時,世號老聘,官佐柱下史,出道德二經於世,時關令尹喜受學,今補為大羅玉清聖境太師之官,判天樞院事。《莊子》曰:關尹老聘,古之博大真人也。寂寞無形,變化無常。仙翁葛洪曰:老子是天地之精神,無世不出。

  八十二次變為玄武

  玄武名成於後天之際。按《降筆實錄》玄武果先天始炁五靈玄老之化,乃元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孔穎達疏《老子》雲,道生一,此太極是也。太極生兩儀。中三皇時,下降為太初真人。日月在太易時,含光太初時發輝。下三皇時,下降為太素真人。按《白虎通》載: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此燧皇立人夫婦之道化。當黃帝時,生淨樂國為王子,時道號潛雲子。於道有功,玉帝獎勳,始封玄帝之號也。夫大道者,元始帝先賜封五靈玄老,開北召水,乃元黃植象之根。次漸分氣化形一,一為上帝之官也。謹顯諸化,太始天一,二身太初太陰,辰星月孛,斗、牛、女、虛、危、室、壁二十九身,六甲、壬癸一十八身,太素北獄亥子丑乾坎七身,風、雷、雨、電、霹靂一十五身,羌老八煞人星一十身,至玄帝身,乃第八十二次化也。

  故知玄武者,老君變化之身,武曲顯靈之驗。

  老君別號,曰混元上帝易有太極是也。《太極分化太始經》。曰:老君變化之身也,大帝人以其從弟武曲顯靈事,驗處為比者,蓋兩聖功德頗類。按《北斗本生經》曰:昔龍漢初劫,有周上御國紫光夫人,於上春日游翫,至溫玉池邊,方脫衣澡盥,忽感蓮蘂,九苞一開發,中有化生九子。夫人護抱,鞠養宮中,志願惟成聖哲,佐輔乾坤。諸子洎壯,冠乃各修,因地功行俱滿,白晝沖天,並受得三清貴職矣。天皇大帝長子也,佐紫微上宮紀綱,元化衆星,主領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極中宮明堂布政下土。貪狼配天,為元主萬物,為延生。巨門配地,為元主物命,為延命。祿存配日,為火元主祿,為保命。文曲配月,為水元主祿,為益筭。廉貞配其土,為江元主官爵,為消災。武曲配水,為河元主壽,為散禍。破軍配金,為海元主妻兒,為扶衰。按傳洞真註《北斗經》第六,武曲輔星玉諱昌上元處?凡修鍊時,奉行北極天心大法,救物利生,道號曰太車子,德稱曰定真君。不日行滿功圓,承天詔飛升,官拜紫微垣太常,執事斗中玉冊,位房斗中紀明真皇天闓陽宮所,配事水政,主錄河元,主管神仙升進公事。上總九天上真,中統五嶽飛仙,下記學道之身,歷諸功勤,合轉階級者,悉總調達,注名玉曆,管攝下土歲時發生地財度支天倉府庫出納事。且玄武寄凡,自開皇初劫,雖異世所修,並充天職,臨事同體,悉以蒼生為心,其舍靈受所賜者多矣。於是,二真紫微、徽贊顯靈而同驗耶。

本虛危之二宿,交水火之兩精,天中北上,乃化玄炁之宮,有虛危二宿,位分占天次二十六度二十五分半,是日月兩曜緯躔之舍,副日帝月皇之政,水火在。昔炎帝癸巳歲正月朔戊午日旦甲寅時,日月合璧,二炁混虛危宿,度神彩流,降奎婁之域淨樂國境也。善勝皇后偶寢宮酣熟,靈游軀外,見像日圓光入口,吞之而覺有孕。是歲末,炎帝國滅于版泉,黃帝受命,都建有熊,甲午歲立馬。淨樂君誕生聖子,乃虛危分秀,水火流晶,而成形體,壯年受學,玄元化度。《法要義旨》曰:太和玉虛,紫微上都,五常回曲,六律引書,清朗為炁,玄秀應敷,帝有妙法,君降極圖,象徧梵境,通運神居,廣方便門,衆妙無殊,無真不現,無道不俱,順于變化,逆于邪途,乾為十合,坤連萬墟,入淨出渾,應變總如,此境至極,上號曰太玄都。《實錄》云:紫元君復授道要畢,囑曰:子當龍漢四劫,披髮跣足,攝坎離真精,歸根復位,返本於虛危之間也。

  或掛甲而衣袍,或穿靴而跣足,常披紺髮,每仗神鋒,

  董真君曰:玄帝准告命,往下方降魔日,元始有敕神,如斯結束。《莊子》曰:天與之形,道與之貌是耶。

聲震九天,既拜九天遊奕使,又領九天採訪使,司察功過,神仙公事。於是九霄梵天之上,玄帝威聲豈不震歟。

威分四部。專三界大督之柄,按月徧四大部洲鬼神公事。束自播本佛于岱部,西至流沙瞿耶尼部,南至交阯閻浮提部,北極幽陵鬱單越部,應城隍鎮戍械甲兵馬等神,並聽節制。況玄帝令名威權,豈得四部之神衹不職歟。

擁之者早纛玄霧,躡之者蒼龜巨蛇。

玉清宣賜皁纛時,當、水壽元年上元節也。樹旗事若玄霧興生,乃表威權之望。於是乎,十億烈士咸睹旌旄,皆同會信,悉赴太玄之命。又地軸水精林龜,天關火精聖蛇,捧擁玄帝足下,司行討伐。天上天下,一應不正妖氣最威者,是天關地軸纛鴦也。

神兵神將,從之者皆五十萬;玉童玉女,侍之者各二十四行。

  行也者,列次也。此職右勝府之近司,屬隸北靈官為次也。則左右分掌威儀,及書記三界中善惡功過等事。按《仙傳拾遺》記曰:漢相張良,避世登真,位號太玄童子。按《啟聖記》云:信州弋陽縣,有敕封額寂照孝女之祠,原本右勝府中掌籍綠霞瓊女也。因陸中道同妻張氏,素勤恪真武香火,惟求嗣續,至晚年,妻夜夢吞紅纓感孕,誕一啞女,顏色絕倫。至十三歲,一日忽琅然發聲,告別父母,曰:兒本是上天雙女宮綠霞瓊女,兄昨因父母求嗣於北方真武,蒙參照父母枝慶案籍,即無胎產男女之名,真武遂以父母有處世平等之誠,保奏三天,蒙回降敕旨,下點差兒化紅纓投胎,充女身注一紀壽,終歸上會,兒離天府時,承真武慈旨,汝到人間切勿發聲。今聞宋朝司天監言,陳國分野當弋陽縣,下有陰貴仙骨異人,現定來刷兒身,恐泄天機未便。況兒壽限過期,當歸聽北極右勝府副判司,祇備差使,一任七年,滿日得返雙女官矣。言訖奄逝,事達聖聽,敕贈今號也。以此表證是府玉童玉女定制額也。

綬北帝之靈符,《漢官儀》曰:綬者,有所承受也,所以別尊卑,彰有德也。玄帝於飛升時,受金闕賜北帝靈符之冊牌。首見竅穿,以銷金飛雲紫白文帶,謂之綬也。牌面符書,乃金篆文,日太玄元帥龍文攝化之符。

佩乾元之寶印。佩也者,身服玉佩也。《白虎通》載:故能修道無窮即佩環,玄帝飛升時,金闕賜佩絞鈕玉印,以封事為信驗者也。印章命日乾元寶印,符印上式權,且以凡間書模也。想天文敷煥,凝結成篆,況玄帝增封拜,加重職六事,奉權命符印,又六顆矣。規成模範,大小及文篆,則凡世所未得見聞流傳也。

驅之有雷公、電母,御之有風伯、雨師。

   北極右勝府事,天蓬大元帥判五雷院事,職階日都天大雷公也。所轄風、雲、電、雨之使,及飛龍騎吏左右億千兵馬、水府力士河伯吏兵共三十萬眾,日夜周緯陶鑄,都天之下萬彙諸品物耶。右勝府事討罰鬼魔不正事,則是等准副共合大信,遵依揮纛行營之命,騷馳駕御威奮赫奕助罰不正公事。按《上清法隱書》所錄,諸大聖者官叔階職品男官女官姓諱,謹顯之于后。五雷院屬第一廳,男官雷霆院事霹靂大總管通天入地變現搜捉大將軍吳天安。第二廳、男官興駕霹靂九天遊奕討罰姦五員。第三廳,男官雷霆號令星火炎飛慫警下過心事監魂縛魄大將軍王明。第四廳,女官雷霆院斬祟擒龍大將軍王天安。第五廳,女官雷霆院破廟斬尸大將軍吳天明,電母都使北極驅邪女官右總管雷霆四時電光事大仙母尋姦大將軍田守明。同知院事男官雷霆院催電發震欻霹靂火通天入地搜姦急捉大將軍田守真。風伯大君北極右勝院風伯副箕使紀綱八卦行風使案糾不法怪異風變事大將軍金三。五雷院都大簽書諸部雷霆錄籍歲行風雨電射應干不正邪魔事判官辛漢臣。雨師神龍九天開化掌籍主宰充下元水府轉運使檢校諸洞行雨公事元皇靈應帝君張亞。統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七澤十二漢谷行雨龍君外行雨洞龍右一百七十號,見《孔雀經》。夫五雷六甲八煞;皆五靈玄老炁化分靈孕,凡荐修今號方出也。《淮南子》曰:雷電不興,風雨不作。是故五雷號令,電火徵姦,風布八卦,雨澤行教,乃降至和,生成萬物。不然,雷轟霹靂,電火爍焚,風烈怒號,雨驟霰雹,斯非韶雅之象,天行誅討耶。《詩》云:敬天之怒,無敢戲豫。

  衛前後則八煞將軍,隨左右則六甲神將

  乃玄都右勝府正衛威北八煞大將軍,八營駐劄于酆都獄華蓋山之前也。謹顯諸煞姓名之次第。天煞將軍張子庶,地煞將軍陳子青,日煞將軍李子德,月煞將軍范子章,水煞將軍杜子貞,火煞將軍劉子大,金煞將軍王子言,石煞將軍賈子元。副翼衛司威南六甲大神將,六寨營伍旁列于太微垣華蓋星之下也。又謹顯諸將姓諱。甲子水將李文思,甲戌土將李守通,甲申金將李守全,甲午火將李守左,甲辰風將李守進,甲寅木將李守遷。按說靈寶經時,元始在始青天中演教度人,偶下土東北兇變,則神公受命普掃不祥也。斯時,六甲抱金關,七政守靈壇,八威奔電激,九鳳破兇邪,並准副玄帝討罰。前後剛澤,左右徽控也。可謂金鉞前戮巨天,後刑非特,此時至今號令亦爾。《開皇章》曰:羣魔欽至,化萬國保康寧是謂也。

  天罡太一,率於驅使之前

  率也者,賓伏也。於也者,幸侍也。天罡太一亦係五德神君,乃賓伏幸侍,充太玄從官,常備准威用。按本經載云:擁之者,皁纛、玄霧。躡之者,蒼龜、巨蛇也。乃右天罡,掌皁纛,諱監兵,乃白虎七煞右將軍及下太一,載聖足,諱執明,本玄武五煞後將軍。蓋聞玄天上帝,威貫神真也。授職階北極左天罡之罡,皁纛旗心端設北辰,貴其生成萬彙也。又階職鎮天玄武三界大都督之官,每恭行天討罰兇,則神武不殺也。其右天罡下太一顓行司殺事也。按《玉冊》曰:降水火二精於掌握,則三五合同功也。三乃聖蛇,五乃神龜也。攝甲庚兩將於紀綱,得七九齊制用也。七馴蒼虬,九御玄駿,故知驅策斬變,惟此數將最能關固。

  社令城隍,悉處指揮之下

  悉也者,皆聽也。處也者,制度也。社令城隍,係在所國土州府軍縣鎮監鄉村疃里,各有斯職,分領陰景卒吏,機察本界中事,皆聽太玄指揮制度使令也。昔者巢城犯惡,當玄帝蕩沒彼處,無得城隍社令遵副,自化道士證明,焦婆充彼處土地,聽指揮也。《啟聖記》云:昔巢州四民兇暴,乃積劫累聚,殺害物命,恣充口腹脂肥,以至僧道之流亦皆倣效俗態,逐日血屍狼藉,穢氣上衝,觸犯日月星辰,亦滅光色。是時九天察訪使上奏天廷,昊天玉皇駕御出三天門,觀覽間,果見吳分巢州地惡人兇,乃命天官紫微大帝及地水二官,取嶽司委實北極方,詔右勝府副帥下蕩此境,連城陷沒為洲,永清淨也。真武趨朝得旨,嘆奏:臣聞地方千里,未必人人在劫,切恐大冤愈結,容臣下審地祇。大帝復曰:此州城隍社令,悉預奉玉帝敕旨,遷任他所。真武遂遵副敕命,仍遣部下右天罡,先行審察,既降遂變一大鼇,死浮漢面,果官吏士庶互報,鬨來分臠無不食者。真武亦睹斯惡,自化為凡流道士,巡門遍經,覓水驗實,唯焦婆家有不殺之德,餉水清淨。真武謂焦婆曰:此城不久當蕩為湖也,可速登聖女山居,作湖山土地道士。言訖不見。婆挈家同子婦,竟登是山,既至迴觀,睹黑風巨雨霹靂洪波,於頃刻間不見城基,汎為水界。婆手加額,忽瞻見空際一神,狀貌若覓水道士,降言此水屬汝所管也。道士既升,鄰州官史乘橄到山,詢婆元因,各申所屬,婆春忽相繼損世。西晉封靈顯聖母,改湖山從焦姓號,豈不因真武處分指揮保斯職乎。

  有妖皆剪,無善不扶

  精乃物妖之感化,有犯則無不剪除也。善人方便益世,暗中真司扶助。纂《啟聖記》。如魏公韓琦判大名府時,炁寧二年己酉歲秋,據黃河燥吏馳報曰:本澡嘗有一巨龜之精,出害生靈久矣。今又出浮於水面,怒濤汕發,壩□崩隳,水勢暴橫,莫知漂溺人命。公聞,急遣幕使鄭圭通判華惇措置。奉旨至隄,二人朝服焚香,仰扣北極真武曰:願降靈助鄭圭剪妖。遂張弓矢,射中龜沉,水順童整□完。忽一夕,圭奄若夢間,被二史拘,曰:吾承閻羅府追汝,證對殺龜公事。執行至一山府,二史自相語曰:真武今日降此。圭聞間故,曰:校勘中下二界黎庶應造善惡,並屬此風吥羅山府所理也。圭越從入,急趨雪故,蒙旨下案,檢會水族格曆。俄齋簿呈,龜前身本人,生西京大宛,為齊明俠子,名程宣也。治雲夢城不法,唐高宗遣大將陳元忠討西,其城下日,火燒身死,魄充此地城隍,擅自邀祭,枉害人命,酆都紏知,罰為黃河四爍卓州界內推潮運沙土地之職。卻於咸亨三年庚午歲,魄氣投龜胎,既生長,輒徙黃河七澡大宋北京界內,興發水災,已四百年,共枉殺黎民生命萬數。真武聖判曰:龜死本當碎屍,尚敢妄詞,冤執陽間屬官理索性命,況鄭圭遵魏公旨,韓琦不日除赴紫府真人之位,當吾保奏也。圭拜謝問,聖遣符使懷神龜,與承吏鄭圭,同赴韋閻羅庭申察事,因妖龜尚言希求生路,身乃五百歲成器之形。王敕符使出其神龜,金光罩挾妖龜,騰空碎為微塵,飄颺撒盡地司,令鄭圭還生,從此人間永無斯禍。

  朝金闕而赴崑崙,開天門而閉地戶,杳冥恍惚,審察窮通。

  金闕者,乃大羅三天上帝宸庭總號也。日金闕玉清、金闕上清、金闕太清也。崑崙者,謂無上之基玄都玉京山名也。乃清微、禹餘、大赤三天官殿,建在斯山內也。昔日詔玄帝趨赴朝見元始,是時奉命行事,功著人鬼,分途司主,開陽閉陰,故謂開天門閉地戶也。分期出杳入宴,恍惚經緯萬方,往來審察三界,窮變通化,隨宜開度,一切有為無為事理。右按降筆實錄,每羣真朝會昊天玉皇上帝,則四聖為都班之首,引領起居也。

居其壬癸之方,居者,安處也。太極始判分二儀,開天一生水,闔地二孕火,立為壬癸之方,列紫微北面,易納甲義。壬癸者,乃乾坤之至精也。乾陽動生甲壬成,坤陰靜生乙癸就,乃化天地陰陽之和氣也。乾中靜變壬為離日,坤中動化癸為坎月,迭往迭來,盈吳戊己,而負陰抱陽,司化萬物,實緊水火陶魂鑄魄也。按降筆實錄云:玄帝所居之闕,號曰天一真慶宮,處紫微北上,在太素秀樂太虛無上兩天之間,宮殿巍峨,皆自然妙炁所結,琳琅玉樹,靈風自鳴,聲合宮商之韻,紅光紫霧常覆其上,此處則玉虛無色界也。

  助有甲庚之將。或乘玄駿,或跨蒼虬

  助有者,順立成局務也。甲庚將者,將乃帥之佐,有正副四員,甲、戌、庚、辰也。甲仁愛,庚義宜,關制令命。戌信誠,辰吹噓,魁罡爰從,喻若造父王良,左右攝提之職,掌玄帝馬院龍底之政也。甲、戌將正副者,除牧玄駿之使,乃引轡執策之承。易納甲義,甲乃乾之應,戌乃乾之比,一將名位處室壁之間,應天象如造父王良政焉。庚、辰將正副者,豢馴蒼虬之紀,佐襲逐飛御之官。易納甲義,庚乃震之應,辰乃震之比,二將名位處角亢之下,應天象,若左右攝提任焉。乘者,駕也。玄駿者,玄乃驪黑色,駿乃形之高八尺也。日元馬,本奎比河中天駟,分精易說卦乾健也。乾為馬,而應陰紀陽,故能往復踴健也。跨者,騎也。蒼乃青碧色,虬是獨角龍也。曰標攜龍角,帝座之別區也。《易•說卦》曰:震乃動也。震為龍,時潛升陰中之陽,常風雨奉之。

  目閃電光,眉橫雲陣,身長千丈,頂戴三台

  按降筆實錄云:玄帝為几人時,身長九尺,面如滿月,龍眉鳳目,緒髮美髯,顏如冰清,頭頂九炁玉冠,身披松蘿之服。自飛昇後,每奉降魔制妖,神變千丈大身,雲眉電目。三台六星為冠。上台司命主壽,上星應天子,下星應女主。中臺司中主宗室,上星應諸侯公王,下星應卿大夫。下臺司祿主兵,上星應士子,下星應庶人。太微三台六星,兩兩相比,傾光隨覆玄帝之頂,世人倣效為冠名。晉《天文志》:三台為天階,太一和陰陽、理綱紀,主開德宣符之驗。右按法家符祝曰:上台一黃,松卻不祥。中台二白,護身鎮宅。下台三青,治病除瘟。故知三台垂象,神光煥赫而能昭德塞違者也。

  其動也,山水蒙;其靜也,地天泰。以玆顯化,故乃神通。

  按《太玄都真藏玉華荃》云:祖炁化易,啟肇應運,混元隱顯,變易交參。夫蒙泰動靜玄義,乃金液化神煉以成剛曰用之法也。昔太華老人云:修外者,無極無窮。修內者,無形無影。外修太虛,內修氣運,故得外神安而內氣合,乃名顛倒返神之數也。動蒙艮山為鼻息,出入坎氣,血通流利,用育德而成聖功。太素秀樂天君曰:以無為上下左右前後,以氣神和之,故能常得自然之妙,謂寄身行道託命傳真也。靜泰坤地母為黃一,乾天父乃祖始,有無交相陰中發陽。西華帝君曰:若能寢處,引息其神,知其所出,可見本神,不為幻影所著,不為夢寐所奪,此為運坤神而變乾象也。按《金碧潛通龍虎上經》曰:六十卦體盡出乾坤中,還須經否泰始可議屯蒙。按張平叔《續易道》曰:故易道妙盡造化之體用,遂達託象,審於斯文,蓋一在其中矣。 乾上坤下,天地否,乾坤為鼎器。 坤上乾下,地天泰,交感如日月。 水雷屯守一存三,兔雞月停火。 山水蒙聖功神化,運混沌育元精。蓋人倫稟協,無出一炁之元。若夫善頤元鼎善運一炁,是不足度于五行可成真道。《復命篇》曰:東南西北要精通,交感乾坤雌與雄,火侯直須牢穩審,吹噓全藉巽家風。《陰符經》曰:天發殺機,龍蛇起陸,謂後弦之前束南巽位地戶也。坤寄體地戶,坤母索一,二生屯,就二而索三,成蒙難易,同氣相求,剛化先柔,使神有所度而氣有所流。動法運天,根發巽時,以據內動蒙屯生成之數,加四奇八耦,象日月之右轉三百六旬度之,載己土而養金鉛,專以鼻襲始青真黑,入于泥九,金生真水,燧鑪火侯結練。《陰符經》曰:人發殺機,天地返覆,謂前弦之後西北乾位天門也。乾本位天門,坤無定位,月節臨乾,蓋乾坤三變而興否泰居寅申也。寅生離火成己土,申生坎水伏戊火也。靜法守地,根在乾時,而當外存乾坤二策之數,否泰日往來如天道之左旋三百六旬一周,戊火以襲木汞,次以舌下華津飲三十六嚥,使火化真土,變神以御。玄靈正陽真人訣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謂以日為年以辰為節也。但任外神遷變,而以內氣固養,外當隨化應時,內得神堅氣固,以此修之最為捷法也。下士遇化而歸真,真士開度以上昇。《玉虛太清章》 曰:玉虛之始化于太清,變運上極,持正入真,化炁攝穢,匡御眾靈,鍊寶回光,五常集嬰,律令統紀,度拔眾生,神降炁平,保練常寧,以入真界,諸魔潛傾。此道名上境,學者謹諦,聽日月至年,運修進無回停,大功三萬曰,小功百曰,升應有綠法士用之。以虔誠速度諸業海,超登上玉京。故知玄帝修四十二年,成茲上道,得證諸神通矣。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註卷之二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