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顶老爷顶四奇真武庙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老爺頂真武廟

天下第一鐵頂即老爺頂,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迴龍村境內,

現屬於迴龍天界山景區。

海拔1570米,號稱“太行第一峰”。

玄武廟始建年代久遠,明代又重新修繕。真武廟建築藝術別具一格,有廟無梁,青石到頂,廟頂所用鐵瓦,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所罕見,故稱“天下第一鐵頂”。歷經千年風雨,仍完好如初。 20009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爺頂,素有“小華山”之譽,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爺頂有“四奇”之說。

一為山奇。老爺頂為一孤立凸起的高山,周身絕壁環繞,峽谷幽深,僅有一窄道相連,實為險中之險。

二為廟奇。山頂的玄武廟,無梁八卦構造,全石砌牆,鐵瓦覆頂,院內置鐵鼎鐵鐘,雖歷經滄桑,仍保存良好,被稱為“天下第一鐵頂”。

三為道奇。相傳祖師曾在暖龕、烏鴉嶺、捨身崖等處修行42年,終成正果,後歸宿武當山,“南頂在武當,北頂在太行”便是由此而起。史稱北頂是玄天上帝神宮之所在,千百年來,朝頂者紛沓如雲,香火不斷。

四為景奇。這裡氣候異常,朝夕萬變,雨過天晴,景物如畫,駐足雲端,如臨仙境。十字嶺海拔1725米,居南太行最高峰。山頂地域開闊,石林叢生,植物珍奇,有多種野生動物出沒。

此外,老爺頂地處的迴龍天界山風景區還有龍口瀑布、張溝流泉、太行獼猴群等珍貴景觀。長期以來,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範張榮鎖,率領全體村民,劈山鑿洞、修道架橋,創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奇蹟,把迴龍景區開闢成為了獨特神奇的觀賞勝地。

蠟燭峰 老爺頂上的真武廟,原名為“玄武廟”。

“玄武”是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裡的一種,是道教所信奉的神靈。宋朝年間,真武皇帝感到“玄武”之神的玄字與太上老君的封號“玄元皇帝”中的“玄”字相衝突,犯了忌諱,便將“玄武”改作“真武”。此後,玄武廟一律稱作真武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鼓樓區的延慶觀原名重陽觀延庆观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的延慶觀

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的延慶觀。

延慶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是一座道教宮觀。...

第一層外部呈四方形,內部像蒙古包,閣內供奉像大帝一尊。

延慶觀,原名重陽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東北部,始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慶觀,是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喆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的道觀,與北京的白雲觀、四川的常道觀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名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說,1169年,王重陽率丘處機等四名弟子到開封,寓居瓷器王氏的旅邸。在開封,王重陽收孟宗獻為徒。1163年,孟宗獻中狀元後,被金世宗任命為翰林供奉。1170年,王重陽在開封羽化後,喪事是由孟宗獻一手操辦。王重陽靈柩暫厝於孟家後花園。但後來母親病逝後,孟宗獻在服喪期間因哀傷過度而病逝家中。

寓居瓷器王氏旅邸期間,王氏對王重陽並不禮貌。王重陽說:「吾後必宅是。」王氏認為這是狂言。1233年,「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徒弟棲雲真人王志謹主持重陽觀。遵丘處機遺命,王志謹率徒弟歷時30年建起了重陽觀,元朝時稱朝元宮。

1351年,劉福通起義,在開封稱王之後,此觀被燒毀。明朝,此觀改稱延慶觀,曾多次修葺,但規模大不如前。延慶觀尚屬熱鬧,「過往官員、清客、巨商多於此寄寓」。明朝末年,李自成「挖牆填藥爆破並掘黃河堤灌(開封)城」,延慶觀也被毀。

清朝康熙年間,延慶觀重修。道光年間,黃河決口,延慶觀被淹沒。光緒年間,再度重修。1927年,延慶觀又被毀棄。此後,觀內建築或成為民宅,或遭到拆賣,或倒塌,僅存玉皇閣。改革開放後,1984年為發展旅遊業,延慶觀再次修葺。延慶觀、繁塔都由延慶觀繁塔文物保管所管理。

1984年修葺時,有關部門將底層下部淤沒在泥土中的玉皇閣從土裏挖出。此後,玉皇閣一直處在3米多深的大坑裏。因為距離包公湖僅200多米,包公湖的水面與玉皇閣底部的水位落差1.21.5米。從1984年起,包公湖水不停滲向玉皇閣所在的3米多深的大坑。玉皇閣四周挖設了集水溝,每兩小時用水泵抽水一次。包公湖水被污染,含鹼大,不斷侵蝕玉皇閣的基礎。抽水也造成泥沙流失,使延慶觀建築都出現裂縫,地面局部沉降,玉皇閣自下而上出現長裂縫,整體向東北傾斜,面臨倒塌。2001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整體抬升玉皇閣。[2]2010年,延慶觀玉皇閣成功頂升3米多。[3]2011年,延慶觀(重陽宮)復建工程項目正式簽約,延慶觀玉皇閣地下展廳開展。玉皇閣地下展廳是隨着玉皇閣頂升工程而新建的展廳,位於玉皇閣地下,300多平方米,陳列延慶觀歷史、玉皇閣頂升工程、道教「六十甲子」展、全真七子傳教浮雕等。

19861121日,延慶觀被公佈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1120日,延慶觀、繁塔被併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東京城遺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r50001sqo7370ss637520d2337x69824faede7c&69038122861_1790031677780275_7311230808306483200_n

誠念天尊聖號方便法訣 離苦得樂

臺灣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全真龍門道脈)

莫道天宮遠,誠心福自來。

”道教講“心誠則靈”,修道的方便法門

持唸天尊聖號,萬罪冰消、善芽增長

道教徒每日持誦經卷唸天尊聖號,持齋以奉道,

修善以感格萬物。

在唸天尊聖號的時候要有一顆虔誠之心,才可以感格高真。

而任何誠心都需要有“恒心”的加持,才更具有感召萬靈的作用。

在唸天尊聖號的時候做到“心心懇禱,盡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靜,精神復舊”,才可以實現“無量功德”和“其福無邊”的神力感應。

天尊聖號,不僅可以修持自身,更可福應萬靈

常持誦天尊聖號能消除煩惱、遠離災禍、消滅罪業、

增長智慧福報,心想事成,萬事順遂。

所以天尊對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理論依據,

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或者是轉迷為悟都行

持念天尊聖號,的利益是可以防止製造口業,

可以避免更多的麻煩還能增長福慧,一舉兩得!

這種念誦天尊聖號的法訣,即為道教修持的方便法門,理應大力宏揚,以度化民眾。它簡潔精微,潛心持誦修真,自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誠念天尊聖號的人,貪嗔痴三種煩惱自然而然可以消除

虔誠存想天尊聖像,念天尊聖號如同打電話 念念真誠念念通,被惡鬼加害時應虔誠念天尊聖號,能免眾生之鬼難。

患難世道,若肯至誠念天尊聖號,便可逢凶化吉

玉皇大帝的聖號是“昊天至尊金闕玉皇上帝”,

普化天尊的聖號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救苦天尊的聖號是“東宮慈父 太乙救苦天尊”。

玄天上帝的聖號是“北極真武玄天上帝蕩魔天尊”。

念唸聖號一聲接一聲 心無雜念 除唸聖號之聲 萬緣放下

清靜自然,經常在心中反覆念想,就能改變…心性

法脈永續 弘揚道教是吾輩的本份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弘揚推行

盧圓熹餘生志業, 弘揚推廣持唸天尊聖號

持唸天尊聖號“轉天尊” 方便法訣 臺灣法源地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盧圓熹校編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歡迎傳閱~分享有緣人祝福一切有緣人~福慧圓滿!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碣石鎮玄武路玄武山308629389_1454194521755069_1820152740826289473_n

廣東陸豐碣石玄武山元天上帝廟

玄武山位於汕尾 陸豐市碣石鎮,元山寺建在玄武山南麓,占地15公頃,是佛道兩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汕尾地區一處歷史悠久、馳名海內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名勝古蹟,並且是閩南語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寺內保存有大量寺藏歷史文物,現已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著名景點元山寺是陸豐市規模最大,文物保護最完整並富有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蹟。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碣石鎮正是因為有玄武山才成為粵東名鎮。

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年,即公元1127年,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389年)碣石建衛,碣石衛總兵侯建高主持規劃擴建,設計成了一座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和藝術特點的宮殿群體。建築格局衛多組四合院對稱式,坐北朝南,臥崗面海,依山遞建,其建築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計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廳堂、院落,在右廡廊、方丈廳和僧房等建築99間,始稱玄山寺,後因避清代康熙玄燁的帝諱,改為元山寺。

元山古寺歷經風風雨雨,幾度修葺,至清光緒22年起例定每十年一度進行維修重光。由於定期維修,保護完好,至今元山寺還保留著重鬥疊拱,雕樑畫棟,多種木雕、石雕、嵌瓷、花鳥蟲魚,千姿百態,巧奪天工,宮殿廟頂,高脊飛瓴,寺內的各式銅鑄、玉雕、陶瓷、泥塑無不形神兼備,工藝精湛。使人感受到富麗堂皇,又肅穆端莊的明、清年代的建築風貌和工藝珍品。大大體現了中國建築工人的高超才能,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華,是陸豐市規模最大,文物保護最完整並富有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蹟

元山寺內供奉有玄天上帝,至今還有“武當飛來”的牌匾,但寺里同時也供奉釋加牟尼、觀音菩薩、彌勒等佛像,因此元山寺兼有釋道匯流的特點,世所罕見。在海外華裔、特別是閩南語系的港澳台同胞中享有盛譽,是一個輻射半徑很遠的以“保外鄉”著稱的古寺(另有民間說法:玄武山佛祖顯潮州)。 碣石灣註:這裡所指的潮州是指原潮州府地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日三和313917883_704522573981493_6987541000965806871_n

烏日三和朝天宮介绍

一樓主祀~北極玄天上帝.配祀關聖帝君,天上聖母二樓主祀~玉皇大帝.配祀~三官大帝, ...

"三和朝天宮宮建於民國五十三年四月間興建同年十月入火安座,第二次重建於民國八十年六月二十一日起同年十二月初八日先入火安座,尚未完成繼續興建到民國八十四年農曆十月十五日全部竣工完成。 本宮玄天上帝金身由來,係由楊屋先生祖先渡海來台時在大陸湖北省武當山,迎請於家中朝拜奉祀,經過約二百多年,楊屋先生去逝後其夫人見廟宇完竣遂將大帝金尊獻給奉祀,供眾生朝拜。 本宮開基玄天上帝~二上帝金身由來,據傳說一百三十年前有一位二水鄉民林阿維先生遷入本村工作,租陳旺先生家宅居住,且奉祀玄天上帝香火,夜間常常出毫光,後來林員母病祈求帝爺公並許願母痊癒後將雕金身奉祀,未久其母痊癒,即雕金身朝拜,林氏遷回家鄉將金身移駕楊昌家宅,每年三月初三北極玄天上帝聖誕日辰演戲熱鬧,後扶鸞救世、神威顯赫。 直到民國四十二年,楊昌先生夫人,因年老病危將二上帝金身移駕當時村長楊鎮先生家中奉祀,將近十一年之久繼續扶鸞救世香火旺盛,本村村民及信徒等鑒及此,神尊不足再雕刻三上帝金身一尊,應村民及信徒等感覺村中無一所廟宇,非是良策, 紛紛提起建廟之議。 經村民響應,請村長楊鎮先生為發起人,地方紳士鄉長簡本、楊春禧、旭光國校校長楊金鍊、曾國振等幾位先生倡議建廟,並得村民熱烈支持並大力捐獻,村長積極向各地方募捐,廟地由楊煥文先生於半捐半賣方式購地,完成於民國五十三年四月間興建,同年九月底竣工同年十月中旬入火安座, 並定名為"朝天宮",使本村有一所神聖宗教廟宇。 本宮"四帝""五帝", 係由民國七十八年四月間,本宮玄天上帝往大陸湖北省武當山謁祖時,迎請回本宮奉祀。"

20141023日 武當山真武大帝寶島遶境巡安

烏日三和朝天宮參加1031023日於

台中市港區綜合體育館中部會香活動。

2017兩岸玄帝 武當會香

有史以來第一次兩岸三地武當山遶境巡安

烏日三和朝天宮

地址: 414台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三段青仔巷124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武當分鎮北鎮廟玄帝武當會香64445142_2212456395456402_3491434380126060544_n305624452_466158858870038_2538990573955945445_n308499570_466158862203371_6140982014646602514_n

浯島 -金門北鎮廟

浯島 -金門北鎮廟位於金門縣金城鎮上,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寺廟宮供奉的主神為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又稱為「上帝公」或「北極玄天上帝」,中國自古以「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合稱為「四象」,玄天上帝即為北極星宿,因此大多建廟於鄉鎮的北方,而北鎮廟供奉之玄天上帝為後浦北門境的境主。

民國七十三年曾整修過一次,復於民國八十九年再次重建而成今貌。楹聯:大門聯:屏開太武千峰翠;座倚勾陳列宿環。左門聯:溯武當浯州稱首;鎮北境海邑真傳。右門聯:神意開宇揚帝德;功修金闕護鄉里。前殿柱聯:水德淵源流炎海;神威顯赫耀南天。左殿柱聯:位鎮北方朔漠妖邪咸歛跡;神通水性寰維河瀆盡懷柔。右殿柱聯:威鎮坎方聖本佑民而賜爵;權欽北極帝惟真德以居尊。內殿柱聯:劍擊風雷天地動;旗翻海岳鬼神欽。內殿柱聯:以三十六修成道德;得七十二化伏龜蛇。龕柱聯:德配天樞光帝座;方符坎卦庇民居。

20141023武當山真武大帝寶島遶境巡安

浯島 -金門武當分鎮北鎮廟參加1031023日於

台中市港區綜合體育館部會香活中動

2017兩岸玄帝 武當會香

有史以來第一次兩岸三地武當山遶境巡安

浯島 -金門武當分鎮北鎮廟

金門縣金城鎮北門里中興路1461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8123429_413887714185079_5385148646707402605_n

青華長樂界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

慈善是人類的天性,是人性光輝的生動體現。我國本土的道教,秉承中華民族寬厚仁愛、樂善好施的優秀傳統講究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賑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也稱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據玄門經典記載,太乙救苦天尊為元始天尊九陽道氣所化,有廣大久遠的大宏誓願,願度一切的眾生。眾生若有苦難,只要稱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天尊即能尋聲赴感,救一切罪,度一切厄,為其解憂排難,化凶為吉。

據《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說,太乙救苦天尊,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師,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上也說:過此境界,東極宮中,有尋聲救苦天尊,大慈仁者。發弘誓願,普救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但能回向,一念皈依,注想尊容,稱揚名號,尋聲赴感,應念垂慈,一切苦中,無不救護,是故名號救苦天尊。廣勸眾生,勤加禮念。

日常持念「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可以使去世的親人宗祖出離陰境皆得生天(若有眾生為七祖九先生身父母門人同學。夫妻男女。身歿之後。流滯寒庭。未得托生。但當存思念誦聖號。自然出離陰境。便得生天《太乙救苦護身妙經》),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皆得和釋化解(若有眾生為冤家牽引。復連相纏。但當存思念誦聖號。冤家解釋。後連斷除。《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對於孝親行善、積德累功之人,臨終之時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往生東方青華長樂世界,身超三界,永不輪轉。(玄門淨土非只一個,最為方便眾生修持往生的是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的東華長樂淨土。太乙救苦天尊願力廣大,化身無量。復又化有十方救苦天尊和十方淨土。若得往生,便可常伴天尊,身超三界,永不輪轉,快樂無量,無掛無礙。)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也是救拔幽冥的最高尊神,也是道教度亡科儀的主神,能使地獄受苦幽魂出離長夜,得睹光明。萬罪盪除,冤讎和釋。鑊湯火翳,變作蓮池。劍樹刀山,翻成花圃。赦種種之罪愆,從茲解脫。宥冥冥之長夜,俱獲超升。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居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統領青玄左府一切仙真,掌握三界救苦之事(淨土往生、人間救苦、冥界度亡)。不但能救護生者,亦能救拔亡者,恩澤四生六道的一切眾生。其願力無所不在、無所不住、無所不化,更能無所不度,有大神通能普度眾生。為了普度眾生,他有很多的化身,救苦救難的法身遍滿十方世界,經上說:「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元始天尊在經會中贊言:「最尊最貴,最聖最靈。」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因為慈悲心故,哀憫一切眾生,於無始劫前便周遍法界救苦救難。早在三清道祖之時,天地尚未開闢之前,就已經開始化度眾生,在浩大劫數中垂慈濟度。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的主神,在道教神明中地位極其尊崇,位列六御,和三清道祖一樣是「道」身(在《太上元寶金庭無為妙經》裡記載:「太一者,元祖也。養之不窮,用之不竭,能生萬物,乃炁之祖宗,造化之基也。」表明「太乙救苦天尊」即是萬物的本源,生育天地,長養萬物的「道」。《救苦寶誥》上說:妙「道」真身。也開示了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就是「道」體),就是對道教最高信仰「道」的人格化,太乙救苦天尊的品質就是「」的品質,道教弟子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學習「道」平等慈愛利益眾生的品格,使自己的品格和「道」的品格相符合。

而這種品格在「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身上是得到充分體現的,所以要把太乙救苦天尊作為榜樣去學習,在生活中能儘自己所能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憐憫困苦,濟恵貧寒,造福於社會,沒有能力的只要孝順父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和我們道教的教義「齊同慈愛,濟世度人」也是相吻合的。

對「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聖號的持誦存想天尊聖像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更要按上面所說的去為人,這樣必得太乙救苦天尊的加持護佑和百年之後的慈光接引往生淨土,道果圓成。因為天尊就有這樣的宏願:「世間受苦眾生,地獄幽魂滯魄,遵奉吾教,吾不能救度,當化為微塵,以贖吾違誓之罪。其有惡根深重,不當赦原,苟能謝過投誠,縱不能濟度,亦當滅其痛苦,霄吏違吾誓言,永劫沉墮。」

在《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中元始天尊稱救苦天尊在天呼為太乙福神,「常於淨室中,焚香禮拜,柳枝淨水,時花葯苗,如法供養,自然壽滿一百二十,五福常臻,八難遠離。」都是表明太乙救苦天尊是福壽吉祥之神。經會中,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出場之時是一個童子,之後童子輪番變現法身,化成不同的身相救度眾生。

童子」在道教中,代表了青春、生命、靈動、寶貴、本性、希望等諸多意向。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的淨土在東方,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向,表生氣。每個祖師的造像都是在表法,天尊的形象面容慈祥和藹,身著青衣,騎九頭青獅子,一手拿甘露盂,一手拿綠楊柳。「青」是象徵生命力的顏色。「九」是極陽之數。甘露盂中盛的是甘露法水,「水」是生命的來源,生生不息,也是表生機、還表水的七種高貴品德(詳見《道德經》)。綠楊柳屬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對應五常(仁義禮智信)中的「」,表天尊的仁愛、對生命的呵護。

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為什麼能夠度幽冥,就是因為是至陽極具生氣,所以能衝散地獄幽冥的陰氣死氣,經上說「慶雲開生門,祥煙塞(堵塞、關閉)死戶」,就像太陽能驅散陰暗。

現在不少教內教外的人認為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主要掌管超度亡魂的神靈,覺得不吉利而牴觸天尊,難道太乙救苦天尊沒有度陽嗎?更何況太乙救苦天尊是平等的救度四生六道的一切眾生,如果說是只度陽間的眾生,不度陰間的眾生,對眾生有區別對待、有偏向,那就不是大道的化身大慈大悲的眾生慈父太乙救苦天尊了。

持唸誦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聖號方便法訣久誦不怠。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宮玄天上帝”木雕神像

福建漳州篤厚武當宮

篤厚武當宮位於漳州薌城區立交橋西南邊的塔後文物古蹟園內,始修於北宋太宗淳化5(公元994),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歷經滄桑,幾建幾圮,現占地面積總865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坐東朝西,面臨塔後港,視野開闊,地理環境優美。由於其歷史悠久,清乾隆五十九年、同治五年和1994年均有修葺。

現斗轉星移,篤厚祖宮歷經千載,風雨滄桑,由於地勢低洼,一旦遇到下雨天,常常受河水浸泡,於是在篤厚社的德高望重的父老鄉賢倡導下提出重修地勢的方案,同時得到漳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批文,並在社會各界及海外信眾的集資和無私的奉獻下,重修成今日規模,舊址新貌,蔚為壯觀。

篤厚武當宮現保持清代風格,主體建築為二進式硬山頂單體結構,面闊一間,屋面與主殿山牆相連,前廊呈""字形,北側入門處設一山門,山門正面上方懸掛"武當宮""篤厚祖宮"匾額,另一方向則掛有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的《玉虛師相》書。南側則由池塘、宋代古橋、梅園及雌雄雙榕構成一幅天然的風景畫;祖宮前有廟埕,後有後殿,南北各帶一廂房,祖宮前廊上石柱木樑為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而其五脊四坡,正脊脊樑上雕有彩瓷雕塑,脊立面雕有花卉、如意雲、戲劇人物等,垂脊為翹燕尾,戧脊成飛檐翹角。祖宮前廊有立面石鼓一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廊石門兩側還嵌有清乾隆年間石窗和圭角石各一對,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石門正上方懸掛一道光年間"武當宮"匾額,兩側鐫刻楹聯一對:始出皇宮修成玉體,終入武當煉就金身。

篤厚武當宮漳州笃厚武当宫

走進祖宮殿內,殿堂內正上方懸掛有《威靈在天》金字匾額,字跡剛勁有力,匾額下方左右石柱則鐫刻聯對,在這周圍,還有兩個由台灣分香廟宇捐贈的匾額,它們分別是台灣天樞院敬贈的《聲靈赫濯》匾額和台灣受天宮敬贈的《護國佑民》匾額。由堂面外,殿堂右側掛有清嘉慶八年所置的牛皮鼓一隻,左側則掛有銅鐘一個,鍾前方壁上刻有清乾隆五十五年及清同治五年宮裡奉祀錄。左右兩側牆壁還均掛有民國三十三年重修時的筆畫楹聯,殿堂中央主祀玄天上帝,系由武當山紫霄宮恭迎聖駕,兩邊配祀太子爺、國舅爺、護法神及平安星君、伽藍爺、福德正神、虎將公等。

走出祖宮,順著台階往前走,一抬頭便可見一座足可以用"金碧輝煌"來形容的殿堂,它便是祖宮的後殿,也是陳列祖宮文物的地方,只見後殿前方有盤龍石柱、石獅各一對,前廊上石柱木樑亦為抬梁與穿斗混合結構,石門兩邊鐫刻著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敬書的楹聯。走進殿堂,方見正中供奉明代時期的玄天上帝銅鑄神像,左邊祀龍公爺、右邊祀馬公爺,神前供奉孔夫子、文昌帝君、魁星爺,環顧殿堂,左右兩側藏有清光緒年間所置鑾架18支及現今信眾敬贈的匾額、錦旗數面。

篤厚武當宮後殿又稱文物陳列館,殿記憶體放著篤厚宮的眾多附屬文物,有宋至和二年瓷香爐、民國龜蛇銅印、永樂四年七星降魔寶劍等,這些文物均有明確紀年可考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及藝術價值。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漳州·鳳霞祖宮凤霞宫

福建漳州·鳳霞祖宮

真武顯化宮廟道場

鳳霞祖宮,位於福建漳州,不僅是漳州地區道教發源地之一,也是台灣玄帝廟的祖廟。如今已經重建,算是漳州城裏最新的廟宇建築,看到閩南的新廟能修成這樣也算很欣慰了。

據《薌城區志》載,該廟始建於宋景[]二年(1035年),供奉玄天上帝主神及配祀龍、馬兩元帥、三清道祖、觀音菩薩、太子爺、法主公等。廟宇佔地1590平方米,建築面積350平方米。內有拜亭、前殿、覆亭、中殿、後殿等,後殿為三開間樓房,東為尊元樓、中為過道、西為崇經樓,最後面是梅園。拜亭里古物眾多,有宋代風格的龍、鳳柱各一對,南柱為龍,北柱為鳳,龍柱上刻有如意雲紋,鳳柱上刻有展翅欲飛鳳凰,為漳州地區絕無僅有的珍貴文物。此外,拜亭里的四根方石柱,上面陰刻「鳳籟呈祥司坎位,霞光散彩鎮玄天」、「旗北真修敷世界,武當立法護蒼生」等八對楹聯,草、楷、隸、篆各體皆有,對仗工整,意蘊濃厚,也是罕見古物。

鳳霞祖宮彩鎮玄天e63ecbb2804445f2ab083a6ceb6b7797

鳳霞祖宮歷史悠久。自宋代以來,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眾多知名人士的墨寶手跡。如乾隆皇帝御筆「仁慈正烈」廟額、蔡新的題詩、施蔭棠楹聯等。古建築有民國時期著名高僧弘一法師的講經處、梅園等,以及明《重修雙節廟記》碑。此碑於弘治十三年(1500年),系漳州府經歷李安、知事帥庸、教授崔廣等立。莆田周瑛撰記,郡人林同纂額,黃熒書丹的重修雙節廟碑。碑高2.86米、寬1.17米,長方形碑座。碑文竪刻楷書26行、行60字,共約1319字,內容有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漳州萬戶府知事闞文興及其妻王氏死事事跡。

漳州鳳霞宮供奉的玄天上帝,不僅在閩南,而且在台灣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據民間傳說,玄武是北方之神,亦稱玄天上帝,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也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唐以後,被相繼敕封佑聖玄武靈應真君、鎮天佑聖真君、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等稱號。

漳州地區供奉玄天上帝廟宇有212座,沿海地區五縣市中有172座。其中已知年代的134座,建於明清時期的達113座(明52座,清61座)。明末清初,玄天上帝信仰又隨漳州先民跨越海峽傳播到台灣地區。自此,台灣地區對玄天上帝的信仰也非常普遍。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殿太和宮太和宫金殿

雲南昆明金殿太和宮

昆明太和宮金殿,金殿位於昆明城東8公里鳴鳳山密林中,因用黃銅鑄成,在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照得翠谷幽林金光燦爛,故名金殿。這座名聲顯赫的金殿屬於太和宮的一部分,總重量達250噸,為重簷飛閣仿木結構方形建築,殿高6.7米,寬、深各6.2米,包括樑柱斗拱、瓦楞頂簷、神像羅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銅鑄成。

金殿初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由雲南巡撫陳用賓仿照湖北武當山天柱峰的太和宮及金殿樣式建造,供奉北極真武大帝,周圍建磚牆保護,有城樓、宮門等建築,稱太和宮。崇禎十年(1637),由巡撫張鳳山將銅殿拆運至賓川雞足山。現存金殿為清康熙十年(1671)平西王吳三桂重建。

金殿為方形,邊長6.15米,高6.7米,所有樑柱、斗拱、門窗、瓦頂、供桌、神像、幃幔、匾額、楹聯乃至台基左右待亭以及旗桿、七星旗等,仿木構件全部用銅鑄成或鍛成。總重約200噸。整個建築雕刻細膩,比例勻稱,造型美觀,且極其精細逼真地模仿了重簷歇山式木構古典建築。殿基邊沿環繞大理石雕憑欄,台階、御路、地坪皆大理石砌成;殿前還有明代所植紫薇二株、茶花一樹。

金殿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已存斑駁古樸之態,但比北京頤和園萬壽山的金殿保存完整,也比武當山金殿規模大,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純銅鑄殿。為研究雲南省明清以來的冶金鑄造技術和雲南清代木結構建築的造型及裝飾,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昆明金殿為一平面正方的重簷歇山殿,每邊長約兩丈,雖比同等級的土木構造殿堂尺度稍小,但確為一座真實殿堂,提供了足夠寬闊的禮拜儀式空間,與天台山中方廣寺五百羅漢金殿這類更接近“龕”的銅殿模型不同。

現存的昆明金殿為康熙十年(1671),由平西親王吳三桂帶頭捐資鑄造。金殿內脊桁底面的“大清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大呂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親王吳三桂敬築”雖被藻井遮擋不能完全看到,“親王吳三桂”幾個字卻是可以。

吳三桂名字貼金是現代重修金殿時所為,終整個清朝,即便初建時有貼金,多半也會去掉不令吳三桂之名得以顯露。

昆明金殿,用銅二百五十噸(約五十萬斤)。現代讀者對此數字或許沒有切實概念;康熙年間,雲南銅的年產量在八十至百萬斤,昆明金殿竟超過了一半。

正如許多人知道的,滇銅在全國之重要,明朝末年有人就說過“(滇)銅以供天下”。二百五十噸的昆明金殿,足可見得吳三桂集團之豪奢;銅在當年可以鑄錢,因為缺銅,明清兩代還經常從日本採購銅料以敷鑄錢之需。

從滇銅“以供天下”,也能了解為何元明清時期最大的金殿出現在昆明,而非其他省份;絕不能僅用吳三桂已有謀反之意來解釋。

早於康熙十年鑄造的金殿,明萬曆三十年(1602),在今天昆明金殿的原址,雲南巡撫陳用賓倡導組織了金殿的建設。未知原因,那座金殿於崇禎十年(1637)遷往賓川雞足山。

如果不是吳三桂興修了一座“比大更大”的金殿,陳用賓倡建的金殿已經是當時體量最大的一座金殿。

明清時期,雲南金銅建築、造像的繁盛,造就了雲南金銅工藝的成熟。現在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山西五台山顯通寺妙觀察智銅塔、成所作智銅塔,以及四川峨眉山聖積寺華嚴塔,都是信徒在昆明(雲南府)定做的。

有這些資源條件、技術基礎,無怪乎昆明金殿能成為中國古代銅殿的巔峰。

與現存的其他幾座銅殿不同,昆明金殿採用了青銅、黃銅、紅銅幾種性質的銅合金。昆明金殿的柱樑桁枋即關鍵承重部位,用的是青銅,取其堅固;門窗斗拱等裝修,用黃銅;而椽、瓦之類,用紅銅。

我們不能說古代工匠完全掌握了各種合金的力學性能——斗拱似乎更適合青銅,但能看出他們至少是有意識的選擇材料,用在合適的部位。昆明金殿也可以說是明代云南銅製造工藝的最後總結。

但吳三桂並不是金殿唯一的功德主,因此前面用了“吳三桂集團”的提法。在金殿的西北角擎檐柱上,可以看到一行銘文。

“弟子王真祥、室人劉氏真智,男起鳳、媳李氏,孫長壽,原籍四川川北道順慶府南充縣人氏,處心鑄造柱角柱一根供奉。”

西南角擎檐柱上的銘文則是“親藩下奉道弟子楊彥■敬鑄”。

清順治八年(1651),吳三桂徵四川。當時盤踞在四川的原南明軍將有不少望風而降;這部分南明降將,後來別吳三桂視為私人。從王真祥一家人的籍貫來看,多半就是南明降將。

楊彥? ,柱子上的刻畫不很清楚,像是“沅”字;通常認為就是吳三桂的刑曹“楊彥光”。其他的捐建者題名還有不少。總之,昆明金殿的功德主是吳三桂及其部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昆明金殿,非一日功成。且不說解放後的修復,整個清朝及近代,信眾對金殿的維修從未中斷。西南角石勾欄下檻刻著“信士蔡長春,銀四兩;王文笑,銀六兩;……,共銀十四兩六錢,買石裝嚴金殿玉階……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初

香爐及獅子之須彌座上則是“大清道光六年仲冬月吉旦,昆明眾姓弟子供奉”。須彌座欄杆上有“光緒三十年季春月募緣十方善姓捐資功德,新修墨石欄杆十二帖,鳴鳳山金殿太和宮住持楊智聰立石”。

昆明太和宮,坐落於昆明市東北郊鳴鳳山,創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仿湖北武當山制度,於東北郊修建起包括勝境坊、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三元宮、靜樂宮、環翠宮等規模龐大的太和宮建築群。太和宮的中心為一銅殿(金殿),週以磚牆,名紫禁城。

現存金殿,建於兩層須彌座之上。下層須彌座,四面台階,與紫禁城四門相對。上層須彌座,西、北、南三面出台階。金殿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周匝副階,重簷歇山,簷下施斗拱,四角設擎檐柱。

面闊進深約略相等,通面闊6.16米,通進深6.12米,高約6.7米。金殿翼角用平行椽,舉折低緩,略有古意。殿內供奉真武大帝,左為捧冊金童,右為捧寶玉女;執旗、執劍神將分立左右;殿外兩座銅亭,分別為龜蛇二將,共同構成一組七身金銅造像。

1982年,昆明金殿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